本文主要是介绍K/3 CLOUD采购暂估业务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一、暂估(财务角度)
客户需求,单到冲回:
场景:当期货物入库100 下期发票来了不含税120 税额20.4
借:原材料 100 借:暂估应付 100
贷:暂估应付 100 原材料 20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0.4
贷:应付账款 140.4
客户需求,一次冲回
场景:当期货物入库100 下期发票来了不含税120 税额20.4
借:原材料 100 借:暂估应付 100
贷:暂估应付 100 贷:原材料 100
借:原材料 120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0.4
贷:应付账款 140.4
- 二、暂估(业务角度)
业务上面没有暂估的概念,暂估只是财务上一个过渡科目,本来是应该计入应付账款,通过暂估应付科目过渡一下。
K3CLOUD的应收应付模块是管理概念,对应的应收单据、应付单据是一张单据,本身并没有直接表示是该单据是科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只是在智能会计平台通过凭证模板,把单据做成了凭证,对应生成分录科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目前智能会计平台的模板是:
采购入库,借:原材料 应付单,借:暂估应付
贷:暂估应付 应付增值税-进项税
贷:明细应付
- 三、业务分析
应付单的作用:
有了应付单,才可以有应付单下推发票,应付单下推付款单。有了应付单,才开始对应付有这样一种债务的管理,才可以查看应付的账龄分析、往来的对账等,以及应付系统报表功能。也才有了应付付款核销、应付开票核销。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入库单审核就生成应付单,进行应付的管理,还是等发票来了再下推应付单做应付的管理呢?
正常来讲,大家都是会觉得早一点做管理,企业更喜欢。应该都是选前者,其实站在整个ERP的角度,也确实是这样,当材料入库,商品出库,那就应该确认应付、应收,而不是等发票来了再确认,这个是有会计准则的理论支持的。
问题出在凭证上,因为入库单对应的是暂估科目,应付单对应的是冲掉暂估科目,这是矛盾就来了,有的客户的财务人员认为,材料入库时是应该确认应付没有错,但是我只记账为暂估应付,我没有来发票,我就不应该记账应付账款科目。
四、解决方案
材料采购入库,做应付管理
即,采购入库单审核自动生成应付单,实际发票来了,再下推发票。
方案一:不修改凭证模板,直接用系统预制的模板。
对应凭证记账为,入库单凭证,贷:暂估应付。
应付单凭证,贷:明细应付。
科目的选择和发票无关
优点:及时做应付管理,可以使用凭证对账。
缺点:凭证科目的生成没有按照客户财务人员思路来。
方案二:入库单不生成凭证。
应付单做贷:暂估应付的凭证,创建发票凭证模板,对应明细应付,不建议。
优点:达到客户财务人员需求。
缺点:应付单凭证,贷:暂估,那么应付单就不应该去做应付管理,科目记账为暂估应付的时候就不应该有付款的概念,和系统架构理念不一致。系统的应付单是可以下推付款单的。
方案三:入库单生成凭证。
贷:暂估应付,应付单不生成凭证,创建发票凭证模板,对应明细应付,可以使用。
优点:和方案一类似,也按照客户财务人员的思路来。
缺点:票生成凭证,目前系统没有支持发票对账,需要手工去做。
材料采购入库,等发票来了,再做应付管理,即,采购入库单等发票来了再下推应付,应付单审核自动生成凭证。
方案:直接使用系统预制的模板
优点,达到客户财务人员需求。
缺点,站在企业整体角度,应付管理滞后。
这篇关于K/3 CLOUD采购暂估业务解决方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