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纲领)

2024-02-01 07:10
文章标签 二叉树 纲领

本文主要是介绍二叉树(纲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二叉树(纲领)

二叉树的解题思路有两个方向

通过遍历一棵树得到答案,即遍历的思想

通过递归,将整个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即分解的思想

首先我们来回顾以下二叉树的几种遍历方式

  • 前序遍历
  • 中序遍历
  • 后序遍历
  • 层次遍历

大家在课内学习的时候,应该是这么背的

前序是根左右,中序是左根右,后序是左右根,层次遍历就是一层一层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序遍历集合:ABDHIECFG

中序遍历集合:HDIBEAFCG

后序遍历集合:HIDEBFGCA

层次遍历集合:ABCDEFGHI

相信这个对于大家来说都没有难度,理解前中后序对于做二叉树问题十分重要,这里给出遍历二叉树的模板代码。

public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if(root==null){return;}// 前序位置traverse(root.left);// 中序位置traverse(root.right);// 后序位置
}

下面请你对照这段模板,看下面这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会发现,每个节点都会有唯一属于自己的前中后序位置,前中后序其实对应就是处理每一个节点的三个特殊时间点。

二叉树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这三个时间点注入自己的代码逻辑,只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节点在每个时间点该做些什么,其他的交给二叉树遍历框架即可。

前序输出集合

我们来写一下前序遍历,方法签名如下public List<TreeNOde> getPreorderList(TreeNOde root){}

一、遍历

借助traverse函数和一个外部变量即可完成

在进入一个节点的时候将其加入到结果集中去,最后将结果集返回

List<TreeNode> res = new ArrayList<>();public List<TreeNOde> getPreorderList(TreeNOde root) {traverse(root);return res;
}public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res.add(root);traverse(root.left);traverse(root.right);
}
二、分解问题

求一整个树的前序遍历即求其子树的前序遍历集合

public List<TreeNode> getPreorderList(TreeNode root){List<TreeNode> res = new ArrayList<>();if(root==null){return res;}// 将当前节点放入集合res.add(root);// 将左节点的前序遍历放入集合res.addAll(getPreorderList(root.left));// 将右节点的前序遍历放入集合res.addAll(getPreorderList(root.right));// 讲结果集返回return res;
}

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给定一个二叉树,找出其最大深度。

二叉树的深度为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

说明: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示例:

给定二叉树 [3,9,20,null,null,15,7]

	3/ \9  20/  \15   7

返回它的最大深度 3 。

我们来使用两种上述思维来看这道题

一、遍历

如何得到最大深度,即得到每一个节点的深度,在叶子节点处将当前深度和当前最大深度取最大,然后将最大的深度返回即可

public class Solution {int depth = 0;int max = 0;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traverse(root);return max;}public void traverse(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前序位置depth++;// 在叶子节点处更新最大深度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max = Math.max(max, depth);}traverse(root.left);// 中序位置traverse(root.right);// 后序位置depth--;}
}

前序位置是进入一个节点的时候,中序位置是从左子树切到右子树的时候,后序位置是离开一个节点返回其父母节点的时候

depth记录着当前深度,max记录着最大深度

在进入一个新的节点的时候,depth自增1,在离开这个节点的时候,depth自减1

二、分解问题

求树的最大深度即求树的高度

求树的高度即可分解问题,分解到由子树高度推导出完整的树的高度

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 左子树的高度int left = maxDepth(root.left);// 右子树的高度int right = maxDepth(root.right);// 返回自身高度int max = Math.max(left, right) + 1;return max;
}

这篇关于二叉树(纲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6472

相关文章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9 20/ \15 7   class Solution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

PHP实现二叉树遍历(非递归方式,栈模拟实现)

二叉树定义是这样的:一棵非空的二叉树由根结点及左、右子树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根据节点的访问位置不同有三种遍历方式: ① NLR:前序遍历(PreorderTraversal亦称(先序遍历))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② LNR:中序遍历(InorderTraversal)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③ LRN:后序遍历(PostorderT

在二叉树中找到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基于Java)

如题  题解 public int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int o1, int o2) {//记录遍历到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Map<Integer, Integer> parent = new HashMap<>();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parent.put(roo

数据结构--二叉树(C语言实现,超详细!!!)

文章目录 二叉树的概念代码实现二叉树的定义创建一棵树并初始化组装二叉树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计算树的结点个数求二叉树第K层的结点个数求二叉树高度查找X所在的结点查找指定节点在不在完整代码 二叉树的概念 二叉树(Binary Tree)是数据结构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树形结构,它的特点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通常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这种结构使得二叉树在数据存储和查找等方面具

笔试强训,[NOIP2002普及组]过河卒牛客.游游的水果大礼包牛客.买卖股票的最好时机(二)二叉树非递归前序遍历

目录 [NOIP2002普及组]过河卒 牛客.游游的水果大礼包 牛客.买卖股票的最好时机(二) 二叉树非递归前序遍历 [NOIP2002普及组]过河卒 题里面给的提示很有用,那个马的关系,后面就注意,dp需要作为long的类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注意类名必须为 Main, 不要有任何 package xxx 信息publ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写给未来遗忘的自己) 题目: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int countNodes(TreeNode* root) {queue<TreeNode*>node_que;if(root==nullptr) return 0;node_que.push(root);int result;while(!node_que.empty()){int layer_s

代码随想录 -- 二叉树 -- 平衡二叉树

110. 平衡二叉树 - 力扣(LeetCode) 思路:仍然是递归调用 1. 定义一个递归函数 count 用来计算二叉树的层数 2. isBalanced 函数:如果传入根节点为空返回真;如果根节点 | 左子树的层数 - 右子树的层数 | 大于1,返回假;最后返回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是否是平衡二叉树。 class Solution(object):def count(self,root

【数据结构】你真的学会了二叉树了吗,来做一做二叉树的算法题及选择题

文章目录 1. 二叉树算法题1.1 单值二叉树1.2 相同的树1.3 另一棵树的子树1.4 二叉树的遍历1.5 二叉树的构建及遍历 2. 二叉树选择题3. 结语 1. 二叉树算法题 1.1 单值二叉树 https://leetcode.cn/problems/univalued-binary-tree/description/ 1.2 相同的树 https://leet

二叉树的层次遍历(10道)

(写给未来遗忘的自己) 102.二叉数的层序遍历(从上到下) 题目: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queue<TreeNode*> node; if (root == nullptr) {

求二叉树的深度——(力扣c语言)

题目如下: 给定一个二叉树 root ,返回其最大深度。 二叉树的 最大深度 是指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 示例 1: 输入:root = [3,9,20,null,null,15,7]输出:3 示例 2: 输入:root = [1,null,2]输出:2 题目解析: 上题就是要利用递归对目标进行访问找到叶子节点之后记录并返回到根节点之后对左右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