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继前两篇IBM MQ简单使用用法分享心得之后,八戒决定再写最后一篇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篇,本篇将主要介绍两个不同主机间的队列管理器是如何实现相互通信的。

在此之前,我想要先说两点, 第一点:向大家解释一些名词概念并描述一下这个交互流程,大家学了以后可能对整体的交互过程更加清晰,第二点:说一个小概念。

java连接MQ的两种方式:

MQ Java Binding方式和MQ Java Client方式。

MQ Java Binding方式使用JNI类似于MQ服务器应用程序。MQSeries Java客户机服务器连接最快的方式是MQ Java Binding方式,这种方式要求MQ Java应用和MQ Series在同一台机器上,使用MQ Java Binding方式避开了建立网络连接的开销,因此,当连接对性能影响很大时,应当选用MQ Java Binding,

MQ Java Client方式通过server端定义的服务器建立通道连接,服务器方需要启动监听程序, MQ Java Client方式用于Java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机器上时进行连接。客户端连接,建立MQ Environment。

言归正传,前提:

1.确保两边的队列管理器的名称不能相同(如果名称相同将无法通信,在连接的时候虽然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都是可以运行的,但是当放入测试消息的时候会报2087 AMQ4048的错误)

2.确保两个队列管理器直接的监听端口正在运行并且是对外开放的,可以通过telnet ip port进行测试。

实现过程:

队列管理器A (QMA):

1.新建本地队列 LQ_0000 (这个本地队列实际上准备接受远程信息的)

2.新建传输队列 TQ_0000 (即新建本地队列,然后将属性-->常规中“使用情况”由默认的“正常”改为“传输”)

3.新建远程队列定义 RQ_0000,在属性-->常规中填入相应的远程队列(LQ_8888),远程队列管理器(QMB),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0000

4.新建发送方通道 CHL_0000_8888 在属性-->常规中,“连接名称”以ip(port)的形式填入远程主机的IP和端口,如:192.168.178.129(1414)(注意连接名称只能这样填写,不能自己任意命名,而且必须正确,否则两台主机是无法通信的);“传输队列”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0000

5.新建接收方通道 CHL_8888_0000

(对于发送和接收方通道要特别注意QM A 的发送方就是QM B 的接收方,两个通道的名称必须是相同的,对于QM B 同理)

队列管理器 B  (QMB):

1.新建本地队列 LQ_8888(这个本地队列实际上准备接受远程信息的)

2.新建传输队列 TQ_8888 (即新建本地队列,然后将属性-->常规中“使用情况”由默认的“正常”改为“传输”)

3.新建远程队列定义 RQ_8888,在属性-->常规中填入相应的远程队列(LQ_0000),远程队列管理器(QMA),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8888

4.新建发送方通道 CHL_8888_0000 在属性-->常规中,“连接名称”以ip(port)的形式填入远程主机的IP和端口,如:192.168.2.49(2414)(注意连接名称只能这样填写,不能自己任意命名,而且必须正确,否则两台主机是无法通信的);“传输队列”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8888

5.新建接收方通道 CHL_0000_8888

以上两个队列管理器配置完成后,启动各自的发送方通道,如果正常状态都会是“正在运行”,并且各自的接收方通道也会伴随自动启动,状态为“正在运行”。

可以往QM A 的远程队列 RQ_0000 放入测试消息,如果在QM B 的本地队列 LQ_8888 接收到消息,这说明配置是成功的。

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运行程序之前必须先在QM A 上建立服务器连接通道 JMS_RECEIVE,以提供给应用程序连上队列管理器(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package com.watson.mq;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table;

import com.ibm.mq.MQException;

import com.ibm.mq.MQMessage;

import com.ibm.mq.MQPutMessageOptions;

import com.ibm.mq.MQQueue;

import com.ibm.mq.MQQueueManager;

public class MQSample{

//定义队列管理器和远程队列的名称

private static String qmName = "IB9QMGR";

private static String qName = "RQ_0000";

private static MQQueueManager qMgr;

private static Hashtable properties = new Hasht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roperties.put("hostname", "192.168.2.49");

properties.put("port", new Integer(2414));

properties.put("channel", "JMS_RECEIVE");

// Create a connection to the queue manager

qMgr = new MQQueueManager(qmName,properties);

// Set up the options on the queue we wish to open...

int openOptions = 16;

// Now specify the queue that we wish to open,

// and the open options...

MQQueue remoteQ = qMgr.accessQueue(qName, openOptions);

// Define a simple WebSphere MQ message, and write some text in UTF format..

MQMessage putMessage = new MQMessage();

putMessage.writeUTF("Test");

// specify the message options...

MQPutMessageOptions pmo = new MQPutMessageOptions();

// accept the defaults, same as MQPMO_DEFAULT

// put the message on the queue

remoteQ.put(putMessage,pmo);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has been input into the Remote Queue");

// Close the queue...

remoteQ.close();

// Disconnect from the queue manager

qMgr.disconnect();

}catch (MQException ex) {

// If an error has occurred in the above, try to identify what went wrong

// Was it a WebSphere MQ error?

System.out.println("A WebSphere MQ error occurred : Completion code " + ex.completionCode +

" Reason code " + ex.reasonCode);

}catch (IOException ex) {

// Was it a Java buffer space error?

System.out.println("An error occurred whilst writing to the message buffer: " + ex);

}catch(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

}

}

当你看到这行文字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基本掌握了IBM MQ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恭喜你............................又到了say goodbye的时刻了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八戒MQ的学习也基本告一段落,这应该是关于MQ的最后一篇学习分享了,祝君好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这篇关于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5947

相关文章

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

《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MQTT通信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安装paho-mqtt库‌2. 搭建MQTT代理服务器(Broker)‌‌3. pytho

Windows环境下解决Matplotlib中文字体显示问题的详细教程

《Windows环境下解决Matplotlib中文字体显示问题的详细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下解决Matplotlib中文显示问题的方法,包括安装字体、更新缓存、配置文件设置及编码調整,并... 目录引言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详解1. 检查系统已安装字体2. 手动添加中文字体(以SimHei为例)步骤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

《Linux进程CPU绑定优化与实践过程》Linux支持进程绑定至特定CPU核心,通过sched_setaffinity系统调用和taskset工具实现,优化缓存效率与上下文切换,提升多核计算性能,适... 目录1. 多核处理器及并行计算概念1.1 多核处理器架构概述1.2 并行计算的含义及重要性1.3 并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

《Linux线程之线程的创建、属性、回收、退出、取消方式》文章总结了线程管理核心知识:线程号唯一、创建方式、属性设置(如分离状态与栈大小)、回收机制(join/detach)、退出方法(返回/pthr... 目录1. 线程号2. 线程的创建3. 线程属性4. 线程的回收5. 线程的退出6. 线程的取消7.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

《Linux下进程的CPU配置与线程绑定过程》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基于进程和线程的CPU配置方法,通过taskset命令和pthread库调整亲和力,将进程/线程绑定到特定CPU核心以优化资源分配... 目录1 基于进程的CPU配置1.1 对CPU亲和力的配置1.2 绑定进程到指定CPU核上运行2 基于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

《golang程序打包成脚本部署到Linux系统方式》Golang程序通过本地编译(设置GOOS为linux生成无后缀二进制文件),上传至Linux服务器后赋权执行,使用nohup命令实现后台运行,完... 目录本地编译golang程序上传Golang二进制文件到linux服务器总结本地编译Golang程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

《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方法2总结Linux下删除乱码文件和目录方法1使用ls -i命令找到文件或目录

Spring 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集成Druid实现数据源管理与监控的详细步骤》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Druid数据库连接池,包括环境搭建、Maven依赖配置、SpringBoot配置文件... 目录1. 引言1.1 环境准备1.2 Druid介绍2. 配置Druid连接池3. 查看Druid监控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

《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在线解压jar包的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在线解压jar包解压 jar包的步骤总结Linux在线解压jar包在 Centos 中解压 jar 包可以使用 u

linux解压缩 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

《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过程》:本文主要介绍linux解压缩xxx.jar文件进行内部操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解压文件二、压缩文件总结一、解压文件1、把 xxx.jar 文件放在服务器上,并进入当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