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继前两篇IBM MQ简单使用用法分享心得之后,八戒决定再写最后一篇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篇,本篇将主要介绍两个不同主机间的队列管理器是如何实现相互通信的。

在此之前,我想要先说两点, 第一点:向大家解释一些名词概念并描述一下这个交互流程,大家学了以后可能对整体的交互过程更加清晰,第二点:说一个小概念。

java连接MQ的两种方式:

MQ Java Binding方式和MQ Java Client方式。

MQ Java Binding方式使用JNI类似于MQ服务器应用程序。MQSeries Java客户机服务器连接最快的方式是MQ Java Binding方式,这种方式要求MQ Java应用和MQ Series在同一台机器上,使用MQ Java Binding方式避开了建立网络连接的开销,因此,当连接对性能影响很大时,应当选用MQ Java Binding,

MQ Java Client方式通过server端定义的服务器建立通道连接,服务器方需要启动监听程序, MQ Java Client方式用于Java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机器上时进行连接。客户端连接,建立MQ Environment。

言归正传,前提:

1.确保两边的队列管理器的名称不能相同(如果名称相同将无法通信,在连接的时候虽然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都是可以运行的,但是当放入测试消息的时候会报2087 AMQ4048的错误)

2.确保两个队列管理器直接的监听端口正在运行并且是对外开放的,可以通过telnet ip port进行测试。

实现过程:

队列管理器A (QMA):

1.新建本地队列 LQ_0000 (这个本地队列实际上准备接受远程信息的)

2.新建传输队列 TQ_0000 (即新建本地队列,然后将属性-->常规中“使用情况”由默认的“正常”改为“传输”)

3.新建远程队列定义 RQ_0000,在属性-->常规中填入相应的远程队列(LQ_8888),远程队列管理器(QMB),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0000

4.新建发送方通道 CHL_0000_8888 在属性-->常规中,“连接名称”以ip(port)的形式填入远程主机的IP和端口,如:192.168.178.129(1414)(注意连接名称只能这样填写,不能自己任意命名,而且必须正确,否则两台主机是无法通信的);“传输队列”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0000

5.新建接收方通道 CHL_8888_0000

(对于发送和接收方通道要特别注意QM A 的发送方就是QM B 的接收方,两个通道的名称必须是相同的,对于QM B 同理)

队列管理器 B  (QMB):

1.新建本地队列 LQ_8888(这个本地队列实际上准备接受远程信息的)

2.新建传输队列 TQ_8888 (即新建本地队列,然后将属性-->常规中“使用情况”由默认的“正常”改为“传输”)

3.新建远程队列定义 RQ_8888,在属性-->常规中填入相应的远程队列(LQ_0000),远程队列管理器(QMA),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8888

4.新建发送方通道 CHL_8888_0000 在属性-->常规中,“连接名称”以ip(port)的形式填入远程主机的IP和端口,如:192.168.2.49(2414)(注意连接名称只能这样填写,不能自己任意命名,而且必须正确,否则两台主机是无法通信的);“传输队列”选择第2步中创建的传输队列 TQ_8888

5.新建接收方通道 CHL_0000_8888

以上两个队列管理器配置完成后,启动各自的发送方通道,如果正常状态都会是“正在运行”,并且各自的接收方通道也会伴随自动启动,状态为“正在运行”。

可以往QM A 的远程队列 RQ_0000 放入测试消息,如果在QM B 的本地队列 LQ_8888 接收到消息,这说明配置是成功的。

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运行程序之前必须先在QM A 上建立服务器连接通道 JMS_RECEIVE,以提供给应用程序连上队列管理器(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package com.watson.mq;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table;

import com.ibm.mq.MQException;

import com.ibm.mq.MQMessage;

import com.ibm.mq.MQPutMessageOptions;

import com.ibm.mq.MQQueue;

import com.ibm.mq.MQQueueManager;

public class MQSample{

//定义队列管理器和远程队列的名称

private static String qmName = "IB9QMGR";

private static String qName = "RQ_0000";

private static MQQueueManager qMgr;

private static Hashtable properties = new Hasht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roperties.put("hostname", "192.168.2.49");

properties.put("port", new Integer(2414));

properties.put("channel", "JMS_RECEIVE");

// Create a connection to the queue manager

qMgr = new MQQueueManager(qmName,properties);

// Set up the options on the queue we wish to open...

int openOptions = 16;

// Now specify the queue that we wish to open,

// and the open options...

MQQueue remoteQ = qMgr.accessQueue(qName, openOptions);

// Define a simple WebSphere MQ message, and write some text in UTF format..

MQMessage putMessage = new MQMessage();

putMessage.writeUTF("Test");

// specify the message options...

MQPutMessageOptions pmo = new MQPutMessageOptions();

// accept the defaults, same as MQPMO_DEFAULT

// put the message on the queue

remoteQ.put(putMessage,pmo);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has been input into the Remote Queue");

// Close the queue...

remoteQ.close();

// Disconnect from the queue manager

qMgr.disconnect();

}catch (MQException ex) {

// If an error has occurred in the above, try to identify what went wrong

// Was it a WebSphere MQ error?

System.out.println("A WebSphere MQ error occurred : Completion code " + ex.completionCode +

" Reason code " + ex.reasonCode);

}catch (IOException ex) {

// Was it a Java buffer space error?

System.out.println("An error occurred whilst writing to the message buffer: " + ex);

}catch(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

}

}

当你看到这行文字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基本掌握了IBM MQ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恭喜你............................又到了say goodbye的时刻了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八戒MQ的学习也基本告一段落,这应该是关于MQ的最后一篇学习分享了,祝君好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这篇关于linux管理传输通道,windows、linux下之IBM MQ两个队列管理器之间的通信(终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5947

相关文章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

《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的命令行环境下,为了使输出信息更加清晰、突出,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常常需要改变echo命令的输出颜色,所以本文给大家介... 目python录在linux中改变echo输出颜色的方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使用ANSI转义码使用tpu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 API 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API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本文主要介绍了Swagger与Knife4j的配置要点、前后端对接方法以及分布式Session实现原理,... 目录一、Swagger 与 Knife4j 的深度理解及配置要点Knife4j 配置关键要点1.Spri

linux hostname设置全过程

《linuxhostname设置全过程》:本文主要介绍linuxhostname设置全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查询hostname设置步骤其它相关点hostid/etc/hostsEDChina编程A工具license破解注意事项总结以RHE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无法打开的四种解决方法

《SQLServer配置管理器无法打开的四种解决方法》本文总结了SQLServer配置管理器无法打开的四种解决方法,文中通过图文示例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方法一:桌面图标进入方法二:运行窗口进入检查版本号对照表php方法三:查找文件路径方法四:检查 S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

《Linux中压缩、网络传输与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完整指南》在Linux系统管理中,压缩与传输工具是数据备份和远程协作的桥梁,而系统监控工具则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眼睛,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 目录引言一、压缩与解压:数据存储与传输的优化核心1. zip/unzip:通用压缩格式的便捷操作2.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

《Linux中SSH服务配置的全面指南》作为网络安全工程师,SSH(SecureShell)服务的安全配置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基础配置到高级安全加固,全面解析SSH服务的各项参... 目录概述基础配置详解端口与监听设置主机密钥配置认证机制强化禁用密码认证禁止root直接登录实现双因素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统计非二进制文件(如CSV、TXT文件)的行数,而不希望手动打开文件进行查看,例如,在处理大型日志文件、数据文件时,了解... 目录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的行数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wc命令2. 使用grep命令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在运维和开发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快速检查Linux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本文将以CentOS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命令行快速获取这些关键信息,... 目录引言一、查询CPU核心数编程(几C?)1. 使用 nproc(最简单)2. 使用 lscpu(详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