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forces Round #675 (Div. 2)A-D题解

2024-01-31 18:38
文章标签 codeforces round div 题解 675

本文主要是介绍Codeforces Round #675 (Div. 2)A-D题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Codeforces Round #675 (Div. 2)A-D题解
比赛链接:https://codeforces.com/contest/1422

A题

题意为给定四边形的三条边,让你输出一个整数,与其能够构成一个四边形。

类似三角形的定理,需要满足最小长度的三条边的和需要大于最大的那一条。
这里我选择的构造方式就是用最大的那条边减去另外两条边(和0要取个max)再加1。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llINF 9223372036854775807
#define IOS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using namespace std;int32_t main()
{IOS;int t;cin>>t;while(t--){ll a,b,c;cin>>a>>b>>c;if(a>b) swap(a,b);if(b>c) swap(b,c);cout<<max(0ll,c-a-b)+1<<endl;}
}

B题
简单结论,细节处理。

题意为给定一个n × \times ×n的矩阵,你每次操作可以对其中的某一个数字+1或者-1,问你最少需要进行多少次操作,使得整个矩阵每一列都是对称的,每一行也是对称的。

这里的话先观察,我们以矩阵的中心为原点,水平和竖直建立坐标系,会发现在x和y轴上的点,在矩阵中都只需要和另一个数保持一致,而不在坐标轴上的点,都需要与另外三个数保持一致。

让两个数保持一致的操作次数很简单,就是两个数字差值的绝对值。
四个数字保持一致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最终的数字的值在哪个范围来得到结论。
假设四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序是a,b,c,d。我们假设最后构造的值落在c的右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让这个值-1,这样的话a,b,c三个数字都少操作了一次,而d多操作了一次,总操作次数-2,会更优。
同理也可以推得最后构造的值在b的左边也不是最优的。
因此我们最后构造的值就是在b到c的闭区间内,并且操作次数相同。所以直接四个数字和c相减取绝对值加起来就是最少操作次数了。

之后就是实现了。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llINF 9223372036854775807
#define IOS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using namespace std;ll num[107][107];int32_t main()
{IOS;int t;cin>>t;while(t--){int n,m;cin>>n>>m;for(int i=1;i<=n;i++)for(int j=1;j<=m;j++) cin>>num[i][j];ll ans=0;for(int i=1;i<=n/2;i++)//除了奇数行的中间行外,所有位置都有对应三个另外的位置要保持相同{for(int j=1;j<=m/2;j++){vector<ll>temp;temp.push_back(num[i][j]);temp.push_back(num[i][m-j+1]);//同一行的另一个数temp.push_back(num[n-i+1][j]);//同一列的另一个数temp.push_back(num[n-i+1][m-j+1]);//关于矩阵中心对称的另一个数sort(temp.begin(),temp.end());for(auto &x:temp) ans+=abs(x-temp[2]);}if(m&1) ans+=abs(num[i][m/2+1]-num[n-i+1][m/2+1]);//中间列是特殊情况}if(n&1)//奇数行的中间那一行额外处理,此时每个位置需要保持相同的数只有另外一个{for(int j=1;j<=m/2;j++) ans+=abs(num[n/2+1][j]-num[n/2+1][m-j+1]);}cout<<ans<<endl;}
}

C题
dp

题意为给定一个长度最长为1e5级别的数字,你可以在其中删除长度不为0的连续的某一段数字,把剩下的数字拼接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数字。
你需要输出所有删除方案得到的数字的和。

算是个比较容易看出来的线性dp,具体转移方程看代码和注释吧。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llINF 9223372036854775807
#define IOS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ll maxn=1e5+7;
const ll mod=1e9+7;string s;struct Node
{ll data,cas;//data记录值总共为多少,cas为有多少组情况
};Node dp[maxn][3];//方便理解起见,这里每个下标对应三种状态
//dp[i][0]代表用前i个数字在已经删除了一段区间并且这个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是下标i的情况下,构成的所有数值和,以及对应有多少组情况
//dp[i][1]代表用前i个数字在已经删除了一段区间并且这个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不是下标i的情况下,构成的所有数值和,以及对应有多少组情况
//dp[i][2]代表用前i个数字未删除区间的情况下,构成的所有数值和,以及对应有多少组情况(这里一直是1)int32_t main()
{IOS;cin>>s;dp[0][2].cas=1;for(int i=0;i<s.size();i++){dp[i+1][0].cas=(dp[i][0].cas+dp[i][2].cas)%mod;//删除当前位置,由于只能删除一段连续的区间,因此不能从dp[i][1]转移过来dp[i+1][0].data=(dp[i][0].data+dp[i][2].data)%mod;dp[i+1][1].cas=(dp[i][0].cas+dp[i][1].cas)%mod;//保留当前位置,并且之前已经有删除过,因此从dp[i][0]和[1]转移过来dp[i+1][1].data=((dp[i][0].data+dp[i][1].data)%mod*10%mod+dp[i+1][1].cas*(s[i]-'0')%mod)%mod;dp[i+1][2].cas=dp[i][2].cas;dp[i+1][2].data=(dp[i][2].data*10+s[i]-'0')%mod;}cout<<(dp[s.size()][0].data+dp[s.size()][1].data)%mod<<endl;
}

D题
思维,结论优化,最短路

题意为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给定起点和终点的坐标,每次移动你只能朝着上下左右移动1的距离。
但是这个平面上有m个特殊节点,当你的位置与这个节点的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相同时,你可以不花费任何时间直接到达这个节点的位置。询问从起点到终点最少要移动多少次(不包括瞬移到特殊节点的移动)。

这里很容易想到的,把起点和终点还有m个特殊点当做图的结点,变成最短路问题,其中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是横纵坐标差的绝对值和,而有特殊点作为端点的边,则是横纵坐标差值的较小值作为距离。但是这样构图的话,是一个m+2个结点的完全图,边数量(m+2)2 跑最短路是必然会tle的。
我们注意到起点到m个特殊点的单向边 ,以及起点,m个特殊点到终点的单向边是必须加入到图中的。
但是m个特殊点之间的m2 条特殊边还是可以优化的,并不需要全部加入。
这里要先推一个小结论,对于两个点a[x1,y1],b[x2,y2],x1<x2,y1<y2,如果有第三个点c[x3,y3],满足x1<=x3<=x3或者y1<=y2<=y3的话。
由于从a点到b点,必然是从a点先经过x方向(水平)或者y方向(竖直)走到可以直接瞬移到b的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过c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的某个点,瞬移到c点再接着原来的路径方向走,所需移动次数是不会产生变化的。也就是说a到b之间的路径,可以由a到c和c到b这两条路径构成。
也就是任意两个特殊点的距离,都可以用x方向上或者y方向上这两个特殊点中间的点的边来表示。利用这个结论对大边不断分割后,最后全部转化为了x方向和y方向上,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边。
由此m2 条边就被压缩成了2m-2条边,此时的最短路算法mlogn就可以在时间内跑完了。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llINF 9223372036854775807
#define IOS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ll maxm=1e5+7;struct Edge
{ll to,next,dis;
}edge[maxm<<3];ll head[maxm],tot;
ll n,m;void init()
{for(ll i=0;i<=m+1;i++) head[i]=-1;tot=0;
}void add(ll u,ll v,ll w)
{edge[tot].to=v;edge[tot].next=head[u];edge[tot].dis=w;head[u]=tot++;
}ll dis[maxm];struct Node
{ll pos,val;Node(ll pos,ll val):pos(pos),val(val){}friend bool operator < (Node a,Node b){return a.val>b.val;}
};ll Dijstra()
{for(ll i=0;i<=m+1;i++) dis[i]=llINF;dis[0]=0;priority_queue<Node>Q;Q.push(Node(0,0));while(Q.size()){Node now=Q.top();Q.pop();if(now.val>dis[now.pos]) continue;for(ll i=head[now.pos];i!=-1;i=edge[i].next){ll to=edge[i].to;if(dis[to]>edge[i].dis+now.val){dis[to]=edge[i].dis+now.val;Q.push(Node(to,dis[to]));}}}return dis[m+1];
}struct Point
{ll x,y,tar;
}point[maxm];bool cmp1(Point a,Point b){return a.x<b.x;}
bool cmp2(Point a,Point b){return a.y<b.y;}int32_t main()
{IOS;cin>>n>>m;init();cin>>point[0].x>>point[0].y>>point[m+1].x>>point[m+1].y;//起点下标0,终点下标m+1for(ll i=1;i<=m;i++) {cin>>point[i].x>>point[i].y;point[i].tar=i;}for(ll i=1;i<=m;i++) add(0,i,min(abs(point[i].x-point[0].x),abs(point[i].y-point[0].y)));//起点到m个特殊点的边加进图中for(ll i=0;i<=m;i++) add(i,m+1,abs(point[m+1].x-point[i].x)+abs(point[m+1].y-point[i].y));//起点和m个特殊点,与终点的边加进图中//以上均可以直接设置为单向边//之后还需要加的就是m个特殊点之间的边了sort(point+1,point+m+1,cmp1);//按照x从小到大排序后,相邻特殊点之间建立双向边for(ll i=1;i<m;i++){ll dis=min(abs(point[i].x-point[i+1].x),abs(point[i].y-point[i+1].y));add(point[i].tar,point[i+1].tar,dis);add(point[i+1].tar,point[i].tar,dis);}sort(point+1,point+m+1,cmp2);//按照y从小到大排序后,相邻特殊点之间建立双向边for(ll i=1;i<m;i++){ll dis=min(abs(point[i].x-point[i+1].x),abs(point[i].y-point[i+1].y));add(point[i].tar,point[i+1].tar,dis);add(point[i+1].tar,point[i].tar,dis);}cout<<Dijstra()<<endl;//跑个最短路完事了
}

这篇关于Codeforces Round #675 (Div. 2)A-D题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4707

相关文章

Codeforces Round #240 (Div. 2) E分治算法探究1

Codeforces Round #240 (Div. 2) E  http://codeforces.com/contest/415/problem/E 2^n个数,每次操作将其分成2^q份,对于每一份内部的数进行翻转(逆序),每次操作完后输出操作后新序列的逆序对数。 图一:  划分子问题。 图二: 分而治之,=>  合并 。 图三: 回溯:

Codeforces Round #261 (Div. 2)小记

A  XX注意最后输出满足条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写的这么长。 #define X first#define Y secondvector<pair<int , int> > a ;int can(pair<int , int> c){return -1000 <= c.X && c.X <= 1000&& -1000 <= c.Y && c.Y <= 1000 ;}int m

Codeforces Beta Round #47 C凸包 (最终写法)

题意慢慢看。 typedef long long LL ;int cmp(double x){if(fabs(x) < 1e-8) return 0 ;return x > 0 ? 1 : -1 ;}struct point{double x , y ;point(){}point(double _x , double _y):x(_x) , y(_y){}point op

Codeforces Round #113 (Div. 2) B 判断多边形是否在凸包内

题目点击打开链接 凸多边形A, 多边形B, 判断B是否严格在A内。  注意AB有重点 。  将A,B上的点合在一起求凸包,如果凸包上的点是B的某个点,则B肯定不在A内。 或者说B上的某点在凸包的边上则也说明B不严格在A里面。 这个处理有个巧妙的方法,只需在求凸包的时候, <=  改成< 也就是说凸包一条边上的所有点都重复点都记录在凸包里面了。 另外不能去重点。 int

C++ | Leetcode C++题解之第393题UTF-8编码验证

题目: 题解: class Solution {public:static const int MASK1 = 1 << 7;static const int MASK2 = (1 << 7) + (1 << 6);bool isValid(int num) {return (num & MASK2) == MASK1;}int getBytes(int num) {if ((num &

Codeforces 482B 线段树

求是否存在这样的n个数; m次操作,每次操作就是三个数 l ,r,val          a[l] & a[l+1] &......&a[r] = val 就是区间l---r上的与的值为val 。 也就是意味着区间[L , R] 每个数要执行 | val 操作  最后判断  a[l] & a[l+1] &......&a[r] 是否= val import ja

C语言 | Leetcode C语言题解之第393题UTF-8编码验证

题目: 题解: static const int MASK1 = 1 << 7;static const int MASK2 = (1 << 7) + (1 << 6);bool isValid(int num) {return (num & MASK2) == MASK1;}int getBytes(int num) {if ((num & MASK1) == 0) {return

C - Word Ladder题解

C - Word Ladder 题解 解题思路: 先输入两个字符串S 和t 然后在S和T中寻找有多少个字符不同的个数(也就是需要变换多少次) 开始替换时: tips: 字符串下标以0开始 我们定义两个变量a和b,用于记录当前遍历到的字符 首先是判断:如果这时a已经==b了,那么就跳过,不用管; 如果a大于b的话:那么我们就让s中的第i项替换成b,接着就直接输出S就行了。 这样

CSS实现DIV三角形

本文内容收集来自网络 #triangle-up {width: 0;height: 0;border-left: 50px solid transparent;border-right: 50px solid transparent;border-bottom: 100px solid red;} #triangle-down {width: 0;height: 0;bor

【秋招笔试】9.07米哈游秋招改编题-三语言题解

🍭 大家好这里是 春秋招笔试突围,一起备战大厂笔试 💻 ACM金牌团队🏅️ | 多次AK大厂笔试 | 大厂实习经历 ✨ 本系列打算持续跟新 春秋招笔试题 👏 感谢大家的订阅➕ 和 喜欢💗 和 手里的小花花🌸 ✨ 笔试合集传送们 -> 🧷春秋招笔试合集 🍒 本专栏已收集 100+ 套笔试题,笔试真题 会在第一时间跟新 🍄 题面描述等均已改编,如果和你笔试题看到的题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