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normalize函数原理及应用

2024-01-31 00:58

本文主要是介绍OpenCV:normalize函数原理及应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函数原型

void cv::normalize(InputArry src,InputOutputArray dst,double alpha=1,double beta=0,int norm_type=NORM_L2,int dtype=-1,InputArray mark=noArry())

2. 函数作用归一化数据。

该函数分为范围归一化与数据值归一化。

经常应用在将数值限定在一个范围,以便使用同一套阈值参数的情况;

3. 函数参数

src               输入数组;
dst               输出数组,数组的大小和原数组一致;
alpha           1-用来规范值,2-规范范围,并且是下限;
beta             只用来规范范围并且是上限;
norm_type   归一化选择的数学公式类型;
dtype           当为负,输出的宽高通道数都等于输入,

                    当为正,输出只在深度与输入不同,不同的地方由dtype决定;
mark            掩码。选择感兴趣区域,选定后只能对该区域进行操作。

4. 归一化选择的数学公式类型介绍(norm_type)
设数组中原有{A1,A2,A3...An}
NORM_L1:

                                          
NORM_INF:

                                         
NORM_L2:

                                         
NORM_MINMAX:(AK不属于{max(Ai)},min(Ai),当AK等于max(Ai)时p=1,等于min(Ai)时p=0)

                                                              

5.举例说明:
src={10,23,71}

NORM_L1运算后得到    dst={0.096, 0.221, 0.683}

NORM_INF运算后得到  dst={0.141, 0.324, 1}

NORM_L2运算后得到   dst={0.133, 0.307, 0.947}

NORM_MINMAX运算得到 dst={0, 0.377, 1}

6.范围归一化与值归一化的区别

区别一:范围归一化使用的是如下式子,设范围为【0,255】

                                

即把src缩放到【0,255】这个范围内,并不使用上面的4个公式去解。

区别二:使用范围归一化时,beta必有值不等于0

 

7. 举例说明:
(1)值归一化: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vector<double>a={ 10,11,234,45,65,456,0 };cv::normalize(a, a, 1, 0, cv::NORM_MINMAX);for (int i=0;i < a.size();i++){cout << a[i] << endl;}return 0;
}

结果如下:

                                                                    

(2)范围归一化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vector<double>a={ 10,11,234,45,65,456,0 };cv::normalize(a, a, 0, 255, cv::NORM_MINMAX);for (int i=0;i < a.size();i++){cout << a[i] << endl;}return 0;
}


结果如下:

                                                                

参考文献:

1. https://blog.csdn.net/cosmispower/article/details/64457406

这篇关于OpenCV:normalize函数原理及应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2105

相关文章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限流和API节流对于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学习... 目录限流的重要性在 php 中实施限流的最佳实践使用集中式存储进行状态管理(如 Redis)采用滑动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

《GO语言中函数命名返回值的使用》在Go语言中,函数可以为其返回值指定名称,这被称为命名返回值或命名返回参数,这种特性可以使代码更清晰,特别是在返回多个值时,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基本语法函数命名返回特点代码示例命名特点基本语法func functionName(parameters) (nam

Python Counter 函数使用案例

《PythonCounter函数使用案例》Counter是collections模块中的一个类,专门用于对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进行计数,接下来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PythonCounter函数使用案例... 目录一、Counter函数概述二、基本使用案例(一)列表元素计数(二)字符串字符计数(三)元组计数三、C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

《PostgreSQL简介及实战应用》PostgreSQ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稳定性、高性能、扩展性和复杂查询能力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高... 目录前言1. PostgreSQL基础1.1 PostgreSQL简介1.2 基础语法1.3 数据库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