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金山网络CEO 傅盛,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金山网络CEO 傅盛
以前我当产品经理的时候,经常因为“逻辑”跟工程师吵得一塌糊涂。
那个时候的工程师们都喜欢树型结构。虽然今天已经销声匿迹了,但他们仍然喜欢把“逻辑”挂在嘴边。他们会在产品上花很多心血,很多功能都舍不得扔掉,却不知道用户能接受的其实只是最简单的点。
我讲个例子。有一天,太太跟我说家里电脑太暗了,我一看是因为出差前我调成了最暗,回来后忘记设置了。遇到这种情况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找设置,于是点到控面板,打开有很多分类,在硬件里没找到,再去显示器设置里面找还是不行。最后谁知道在哪?在个性化里面!我找了三天才找到,那两天忍着眼要瞎的感觉,屏幕非常暗,文字基本看不清。
当时我就想:微软看着我那么暗地用电脑,为什么不提示我一次呢?一个屏幕亮度设置需要这么复杂吗?
我想说,简单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能力了。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很复杂,马克思写了一千多页《资本论》,里面用了一个最简单的词——“剩余价值”囊括了所有;市场变化很复杂,包括各种各样的机构,最后亚当斯密用了一句话说明——“看不见的手”;相对论很复杂,最后就是一个公式,虽然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些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一种极简的表达,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走下去的东西都是“大道至简”,而不是靠复杂取胜。
到今天,过去那种繁复的计算机思维仍在隐秘地发挥作用,虽未被人们觉察,但它已经成为“让产品变轻”的最大绊脚石。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大家都知道,一些IT行业巨头如微软和谷歌都是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就是特别喜欢强调逻辑性。
我记得,以前学校开设类似图书管理和信息分类的专业课,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逻辑分类”。例如大家要学习windows的分类方式,一定要在开始菜单放程序,我的电脑里放文件,桌面上放快捷方式,全部分好类后,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
但是,本质上用户的脑海里没有任何逻辑,用户脑海里有什么?只有用还是不用,常用还是不常用。所以你看苹果的整个逻辑就是这样,没有回收站,没有很深的目录。从来不会说这一排应该是打电话的,不该放音乐。换作一般工程师肯定抓狂,这不合逻辑啊,怎么能这样呢?程序、文档、视频不是应该归类吗?后来发现苹果的第一页既有日历,也有短信,还有摄像。用工程师的观点看,整个都是杂乱无章,毫无美感。
当然,如果你受过专业训练,没问题,可以按照逻辑分类,但老百姓没这个概念,他只知道他要用什么,把常用的放在第一页,不常用的就拖过去。需要去分类吗?根本不需要!所以,“逻辑分类”是我们脑海里一个根深蒂固的东西。
后来为了跟身边的同事说明这个问题,我还一直给他们讲百度首页的例子。百度是一个搜索网站,但是搜索栏上面放的是什么?新闻、网页、贴吧、音乐、图片等等。你想进贴吧的时候根本不必使用搜索功能,你只需在搜索框里输入想要看的贴吧内容,一点贴吧就直接进去了。
如果按照“工程师逻辑”,网页旁边怎么可能是贴吧呢?应该是垂直搜索才对。如果垂直再分类的话,又是什么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生老病死,基本上就是这些“逻辑分类”。我推测百度是把用户最需要的放出来,用户上来想找什么,就把谁放上去,没有“逻辑分类”。
关键在于:最早接触计算机的这一群人都是我们这种所谓学过程序的人,“逻辑分类”的思维根深蒂固,大家从接触这一行开始就觉得,一定要显得有逻辑,但事实上它并不重要。
我们要知道,互联网的整个逻辑在今天已经变了!
这篇关于金山网络CEO 傅盛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