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

2024-01-25 12:48

本文主要是介绍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MTU(最大传输单元):

最大传输单元用来通知对方所能接受数据服务单元的最大尺寸,说明发送方能够接受的有效载荷大小。

以太网和802.3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其最大值分别是1500字节和1492字节。链路层的这个特性称为MTU,即最大传输单元。不同类型网络的数帧长度大多数都有一个上限。如果IP层有一个数据报要传,而且数据帧的长度比链路层的MTU还大,那么IP层就需要进行分片( fragmentation),即把数据报分成干片,这样每一片就都小于MTU。

数据链路不同,最大传输单元(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也不同,由于IP协议是数据链路的上一层,所以它必须不受数据链路的MTU大小的影响能够加以利用。当IP数据报太大时,就要采用分片技术,以保证数据帧不大于要过的网络的MTU。

IP协议除了具有路由寻址功能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IP数据报的分片处理。每个数据链路层能够确定发送的一个帧的最大长度称为最大传输单元。在Ethernet中,MTU为1500字节;在FDDI中,MTU为4352字节;在 IP over AMT中,MTU为9180字节。 

如果要发送的IP数据报比数据链路层的MTU大,则无法发送该数据报。对于来自于上一层的IP协议,当要求发送的IP数据报比数据链路层的MTU大时,必把该数据报分割成多个IP数据报才能发送。另外,在进行通信的各台主机之间,存在着MTU不同的数据链路;在发送的过程中,也有MTU缩小的情况发生。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在发送过程中必须有一台能够进行分片处理的路由器。 

接收端主机必须对经过分片处理后的IP数据报进行还原处理。在中继路由器中,虽然路由器进行了分片处理,但并不进行还原处理。另外,经分片处理的IP数据报只有经过还原处理后才能还原成原来的IP数据报,才可以向上一层的模块传递数据。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

 

在IPv6协议之中,MTU又有了新的变化。前面学习的关于IPv6报文转发相关知识的时候知道, IPv6报文在转发的过程中是不进行分片操作的,当然也不进行分片报文的整合工作。IPv6报文仅在源节点进行分片,在目的节点进行组装。那么这会产生一个问题,源节点将报文到底分成多大的呢?很简单,为了所有的报文都能在路径上畅通无阻,那么分片的报文大小不能超过路径上最小的MTU,也就是PMTU——路径。MTURFC1981中定义了PMTU发现的机制,它是通过ICMPv6的Packet Too Big报文来完成的。首先源节点假设PMTU就是其出接口的MTU,发出报文,当转发路径上存在一个小于当前假设的PMTU时,就会向源节点发送Packet Too Big报文,并且携带自己的MTU值,此后源节点将PMTU的假设值更改为新收到的MTU值。如此反复,直到报文到达目的地之后,源节点就能知道到达某个目的地的PMTU了。假设源到目的要先后经过4条链路,链路地MTU分别是1500、1500、1400、1300,当源发送一个分片报文的时候,首先分成1500大小的片,当到达1400的出接口时,路由器就会返回PacketToo Big错误,同时携带1400的MTU值。源接收到之后就会重新分成1400大小的片,当到达1300的出接口时,同样返回Packet Too Big错误,携带1300的MTU值。之后源重新分成1300的报文,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样就找到了该路径的PMTU。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数据包超过路径上的最小MTU时,PMTU发现机制才有意义,如果报文很小,小于路径上的最小MTU,就不可能产生Packet Too Big报文。由于IPv6要求链路层所支持的最小MTU为1280,所以PMTU的值不会小于1280。而最大PMTU一般由链路层决定,如果链路层是一个隧道,那么支持的PMTU可能会很大。

 

1、源端主机使用自己的MTU对报文进行分片,之后向目的主机发送报文。

2、中间转发设备接收到该报文进行转发时,如果发现转发报文的接口支持的MTU值小于报文长度,则会丢弃报文,并给源端返回一个ICMPv6差错报文,其中包含了转发失败的接口的MTU。

3、源主机收到该差错报文后,将使用报文中所携带的MTU重新对报文进行分片并发送。

4、如此反复,直到目的端主机收到这个报文,从而确定报文从源端到目的端路径中的最小MTU。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

 

这篇关于新版思科ccie网络工程师技术难点分析MTU和PMTU是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43309

相关文章

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

《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本文主要介绍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Java程序进程起来了但是不打印日志的原因1、日志配置问题2、日志文件权限问题3、日志文件路径问题4、程序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在Java算法题和日常开发中,字符串处理是必备的核心技能,本文全面梳理Java中字符串的常用操作语法,结合代码示例、应用场景和避坑指南,可快速掌握字... 目录引言1. 基础操作1.1 创建字符串1.2 获取长度1.3 访问字符2. 字符串处理2.1 子字

Python 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

《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yield是Python中实现惰性计算和协程的核心工具,结合send()、throw()、close()等方法,能够构建高效、灵活的数据流和控制流模型,这... 目录迭代器的介绍自定义迭代器省略的迭代器生产器的介绍yield的普通用法yield的高级用法yidle

C++ Sort函数使用场景分析

《C++Sort函数使用场景分析》sort函数是algorithm库下的一个函数,sort函数是不稳定的,即大小相同的元素在排序后相对顺序可能发生改变,如果某些场景需要保持相同元素间的相对顺序,可使... 目录C++ Sort函数详解一、sort函数调用的两种方式二、sort函数使用场景三、sort函数排序

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

《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在Kotlin中,const和val都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功能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 目录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1. val:2. const:二 代码示例1 Java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Go语言的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工具,涵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各个方面,然而,标准库虽好,使用不当却可能适得其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将... 目录1. 使用了错误的time.Duration2. time.After导致的内存泄漏3. jsO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揭秘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

《揭秘Python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Socket不仅能做聊天室,还能干一大堆硬核操作,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Python网络编程的7种超实用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1.端口扫描器:探测开放端口2.简易 HTTP 服务器:10 秒搭个网页3.局域网游戏:多人联机对战4.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JSONPath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查询和操作JSON数据,类似于SQL的语法,它为处理复杂的JSON数据结构提供了简单且高效... 目录1、简述2、什么是 jsONPath?3、Java 示例3.1 基本查询3.2 过滤查询3.3 递归搜索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