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基础知识(Service,NodePort,CusterIP,NameSpace,资源限制)

本文主要是介绍k8s-基础知识(Service,NodePort,CusterIP,NameSpace,资源限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Node

Node 是 Pod 真正运行的主机,可以是物理机,也可以是虚拟机。

Annotations

原文链接
Annotations 是 key/value 形式附加于对象的注解。不同于 Labels 用于标志和选择对象,Annotations 则是用来记录一些附加信息,用来辅助应用部署、安全策略以及调度策略等。比如 deployment 使用 annotations 来记录 rolling update 的状态。

Label

原文链接
Label 是识别 Kubernetes 对象的标签,以 key/value 的方式附加到对象上(key 最长不能超过 63 字节,value 可以为空,也可以是不超过 253 字节的字符串)。
Label 不提供唯一性,并且实际上经常是很多对象(如 Pods)都使用相同的 label 来标志具体的应用。
Label 定义好后其他对象可以使用 Label Selector 来选择一组相同 label 的对象(比如 ReplicaSet 和 Service 用 label 来选择一组 Pod)。Label Selector 支持以下几种方式:

  • 等式,如 app=nginx 和 env!=production
  • 集合,如 env in (production, qa)
  • 多个 label(它们之间是 AND 关系),如 app=nginx,env=test

Service

它提供了服务程序和外部的各种组件通信的能力:
1 Service 有固定的IP和端口
2 Service 背后是pod在工作
Kubernetes 会给Service分配一个静态 IP 地址,Service自动管理、维护后面动态变化的 Pod 集合,当客户端访问 Service,它就根据某种策略,把流量转发给后面的某个 Po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rvice使用了iptables技术,每个节点上的kube-proxy组件自动维护iptables规则。
客户端不需要关心Pod的具体地址,只要访问Service的固定IP地址。
Service会根据iptables规则转发请求给后端的Pod。
支持多种services:

  • NodePort: NodePort服务监听节点上的一个端口并将请求转发给Pod。把Service通过端口号暴露到集群中的节点(Node)主机。
  • ClusterIP:CusterIP是默认的Service的IP地址,是一个虚拟IP地址(类似Swarm,分配了VIP)。只能kubernetes集群内部访问使用,外部网络无法ping通。服务在cluster内部创建一个虚拟IP,以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比如一组前端服务器到一组后端服务器。
  • LoadBalancer:LoadBalancer需要搭配云厂商(第三方)的负载均衡器来使用。它在支持的云供应商中为我们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负载平衡器。
  • ExternalName:ExternalName的服务将service映射到 DNS CNAME(不常用)。

NodePort

NodePort 服务可以将节点上的端口映射到pod上。
这里理清三个端口:
1 pod会有一个端口 这个pod服务的端口
2 Service会有一个端口,Service的端口,背后可能有多个pod,相当于是一个统一入口。
3 这个节点上提供外部访问有一个端口,节点端口只能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内,默认情况下是30,000到32,76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监控节点的变化
kubectl get pods -w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app-service
spec:type: NodePortports:- port: 80 #这个端口必须要有targetPort: 80 #默认和port一致nodePort: 30008 #默认随机一个端口selector:app: myapp #这个选择器会取选对应的pod作为这个Service的pod

CusterIP

web应用程序一般有不同种类的部分,所有单元都分配了一个IP地址。但是这些IP不是静态的。这些组件随时可能出现故障,并且创建新的pod。因此,不能依赖这些IP地址进行应用程序之间的内部通信。
每个service都在集群内获得一个IP和分配给它的名称,这是其他路径访问该service时应使用的名称。这种类型的service称为ClusterIP。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backend
spec:type: ClusterIP #默认就是ClusterIPports:- port: 80targetPort: 80selector:app: myapptype: backend

Namespace

Kubernetes在集群首次启动时,自动创建默认名称空间default namespace。Namespace 主要起到限制起到隔离资源的作用。

Kubernetes在内部创建了一组pod和service,如网络方案、DNS服务等。为了将这些与用户隔离开来,防止意外删除或修改这些服务,Kubernetes在集群启动时创建的另一个名为kube-system的名称空间下创建了这些服务。

Kubernetes自动创建的第三个名称空间被称为kube-public,创建应向所有用户开放的资源的地方。

将Kubernetes集群用于企业或生产目的时,可能要考虑使用名称空间。例如,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中使用同一个集群,但同时在它们之间隔离资源,可以为它们各自创建一个不同的名称空间。在开发环境中工作时,就不会意外地修改生产环境中的资源。

apiVersion: v1
kind: Namespace
metadata:name: dev
#通过yml方式创建
kubectl create -f namespace-dev.yml
#通过命令创建
kubectl create namespace dev
#查看命令空间,查看当前集群有哪些命名空间
kubectl get ns

集群内部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规则进行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名字空间里的资源也可以简单地以name通信。如果要连接另一个名字空间的服务,必须将名称空间的名称附加到服务的名称上。例如,对于默认名称空间中的web pod,要连接到dev环境或名称空间中的数据库,使用servicename.namespace.svc.cluster.local格式:dbservice.dev.svc.cluster.local。

#获取某个namespace下的pods
kubectl get pods --namespace=dev
#下面这两条命令都是一样的都是获取所有pod对应的命令空间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
kubectl get pods -A

资源配额

kubectl create -f resource-quota.yml

resource-quota.yml

apiVersion: v1
kind: ResourceQuota
metadata:name: compute-quotanamespace: dev #指定限制的namespace
spec:hard:pods: "10" #限制pod数量最多是10个requests.cpu: "4" #限制cpu申请的时候为4个requests.memory: 5Gi #限制内存limits.cpu: 10 #使用限制limits.memory: 10Gi #使用限制

这里申请和使用是有区别的,安装Request取申请但是使用的时候最大可以到limits

切换命名空间

#将当前的命令空间切换为dev $(kubectl config current-context)获取当前的命令空间
kubectl config set-context $(kubectl config current-context) --namespace=dev

这篇关于k8s-基础知识(Service,NodePort,CusterIP,NameSpace,资源限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40785

相关文章

浅谈mysql的sql_mode可能会限制你的查询

《浅谈mysql的sql_mode可能会限制你的查询》本文主要介绍了浅谈mysql的sql_mode可能会限制你的查询,这个问题主要说明的是,我们写的sql查询语句违背了聚合函数groupby的规则... 目录场景: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第一种:修改后,只有当前生效,若是mysql服务重启,就会失效;

MyBatis-Plus中Service接口的lambdaUpdate用法及实例分析

《MyBatis-Plus中Service接口的lambdaUpdate用法及实例分析》本文将详细讲解MyBatis-Plus中的lambdaUpdate用法,并提供丰富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 目录深入探索MyBATis-Plus中Service接口的lambdaUpdate用法及示例案例背景

Rust中的Drop特性之解读自动化资源清理的魔法

《Rust中的Drop特性之解读自动化资源清理的魔法》Rust通过Drop特性实现了自动清理机制,确保资源在对象超出作用域时自动释放,避免了手动管理资源时可能出现的内存泄漏或双重释放问题,智能指针如B... 目录自动清理机制:Rust 的析构函数提前释放资源:std::mem::drop android的妙

Android里面的Service种类以及启动方式

《Android里面的Service种类以及启动方式》Android中的Service分为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前台服务需要亮身份牌并显示通知,后台服务则有启动方式选择,包括startService和b... 目录一句话总结:一、Service 的两种类型:1. 前台服务(必须亮身份牌)2. 后台服务(偷偷干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静态资源的配置和访问方式,包括静态资源的默认前缀、默认地址、目录结构、访... 目录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静态资源配置

使用TomCat,service输出台出现乱码的解决

《使用TomCat,service输出台出现乱码的解决》本文介绍了解决Tomcat服务输出台中文乱码问题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修改`logging.properties`文件中的`prefix`和`... 目录使用TomCat,service输出台出现乱码问题1解决方案问题2解决方案总结使用TomCat,

解决systemctl reload 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 for nginx.service invalid问题

《解决systemctlreload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fornginx.serviceinvalid问题》文章描述了通过`systemctlstatusnginx.se... 目录systemctl reload nginx重启Nginx服务报错:Job for nginx.javas

k8s部署MongDB全过程

《k8s部署MongDB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MongoDB,包括环境准备、创建Secret、创建服务和Deployment,并通过Robo3T工具测试连接... 目录一、环境准备1.1 环境说明1.2 创建 namespace1.3 创建mongdb账号/密码二、创建Sec

centos7基于keepalived+nginx部署k8s1.26.0高可用集群

《centos7基于keepalived+nginx部署k8s1.26.0高可用集群》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地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在生产环境中,为了确保集... 目录一、初始化(所有节点都执行)二、安装containerd(所有节点都执行)三、安装docker-

python使用watchdog实现文件资源监控

《python使用watchdog实现文件资源监控》watchdog支持跨平台文件资源监控,可以检测指定文件夹下文件及文件夹变动,下面我们来看看Python如何使用watchdog实现文件资源监控吧... python文件监控库watchdogs简介随着Python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其生态环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