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难道,这就是极客邦科技的商业模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笔者认为,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描述一门生意它是如何赚钱的。笔者曾经在技术媒体公司工作过。当时思考到,媒体公司的商业模式说到底,就是广告。
而极客邦的商业模式在广告的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知识付费。所以,就有兴趣写这么一篇文章总结一下自己的思考。
以下是笔者画的图,以便形象展示它的商业模式。希望读者朋友花几分钟浏览,下文会详细介绍。
媒体公司的宿命
笔者了解到,上图中的商业模式也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根据霍泰稳在知乎上的回答,一开始只有InfoQ中文网(2007年),经过了5年的时间QCon技术大会才得以引入中国。
另一方面霍老板一开始似乎也是把自己定义为一家媒体公司,认识到了媒体的盈利模式:
做社群,积人脉
技术大会,必须要有品牌,起步会相对容易得多,QCon 是全球性的技术大会,它的引入会吸引不少高端人才。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呢?
一方面品牌本身已经可以留住人才,大会的品牌和个人品牌会相互增益。另一方面霍老板组建一个高端的人才俱乐部(TGO),间接留着人才,还能顺手收点会费。
知识付费
手中捏着那么多高端人才的人脉,怎么赚更多钱呢?(我猜)可能受到《逻辑思维》的影响,这些高端人才的专业知识拿出来卖不就可以了!
但是,问题是怎么操作?这里涉及几个问题:
谁来带领这个产品?
如何启动?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之前没有人深入做过。
关于第1个问题,霍老板找到要池建强。池建强在行业里有名气、人脉不错、懂技术、还有些“导师”的样子。这些特点综合起来,现在看来,似乎非常合适做极客时间这个产品。
如何启动,指的是向一个几乎空白市场推出一个新产品,如何让用户自然而然的接受它。
极客时间的做法,我觉得很聪明。他们请到了陈皓(而且还有点像三顾茅庐的味道),这个在程序员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大人物。这样使极客时间APP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人气。反过来,这批初始用户也更容易认同极客时间。
而陈皓后来又写了一篇《为什么要在极客时间 App 开设独家专栏》https://www.infoq.cn/article/2018/01/why-geektime 又进一步为极客时间做宣传。说句题外话,我们也能从这篇里看出知识付费的一些运营套路。
知识付费成功启动后,接下来就是运营及营销的问题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目前感观上看来,极客邦在知识付费上似乎赚了不少。左耳朵耗子(知名程序员陈皓)的《左耳听风》专栏截止写本篇文章,已经有38391人订阅,,按199元单价来算,也就是 ¥7,639,809 。没错,他一个人专栏,入账将近800万。间接说明极客邦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其实,“知识付费”老早就存在了。以前作者找到出版社出书,然后读者拿钱买书,其实就是知识付费。只不过,在作者已经写好书的内容的情况下,出版一本书,怎么也要几个月的时间编辑,过审。
而在网上建个专栏,恐怕半个月就好了。没想吧,一个出版社的竞争对手不是另一个出版社。
小结
上文全是笔者的一面之词,权当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以方便以后回头看。至于极客邦的真正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最好还是由霍老板回答。
写了这么多,我也没有收极客邦的广告费,霍老板和池总,不赞赏一笔,你过得去鸭~
附:
程序员节,我们开发了一款「极客时间」:https://zhuanlan.zhihu.com/p/30409172
霍泰稳回答:infoq 作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是怎么影响技术圈子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89055/answer/19140254
这篇关于难道,这就是极客邦科技的商业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