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U-编译原理-实验1-利用FLEX构造C-Minus-f词法分析器

2024-01-17 0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HNU-编译原理-实验1-利用FLEX构造C-Minus-f词法分析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编译原理实验1
利用FLEX构造C-Minus-f词法分析器

计科210X 甘晴void 202108010XX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要求

详细的实验项目文档为 https://gitee.com/coderwym/cminus_compiler-2023-fall/tree/master/Documentations/lab1

学习和掌握词法分析程序的逻辑原理与构造方法。通过 FLEX 进行实践, 构造 C-Minus-f 词法分析器。具体完成过程如下:

  1. 学习 C-Minus-f 的词法规则
  2. 学习 FLEX 工具使用方法
  3. 使用 FLEX 生成 C-Minus-f 的词法分析器, 并进行验证

根据掌握的 C-Minus-f 的词法规则与 FLEX 工具使用⽅法, 补全lexical_analyer.l⽂件。要求实现功能:能够输出识别的token,type,line(token所在行号),pos_start(token开始位置),pos_end(token结束位置,不包含该位置,即结束位置的后一个位置)

示例如下:

输入:(注意int前面有一个空格)

 int a;

则识别结果应为:

int     280     1       2       5
a       285     1       6       7
;       270     1       7       8

实验难点

(1)实验环境配置

很折磨人,在附录Ⅰ里给出

(2)理解C-Minus-f 的词法规则

C MINUS是C语言的一个子集,cminus-fC MINUS上追加了浮点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微缩版的C语言,供编译原理学习研究。

相关规则如下:

1.关键字

else if int return void while float

2.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3.标识符ID和整数NUM通过下列政策表达式定义

letter = a|...|z|A|...|Z
digit = 0|...|9
ID = letter+
INTEGER = digit+
FLOAT = (digit+. | digit*.digit+)

4.注释用/*...*/表示,可以超过一行。注释不能嵌套。

/*...*/

注意:[,][]是三个不同的最小单位,其中[]用于声明数组类型,且[]中间不能有空格,否则就该被识别为别的。

(3)使用FLEX

①FLEX简单介绍

FLEX是一个生成词法分析器的工具。利用FLEX,我们只需提供词法的正则表达式,就可自动生成对应的C代码。整个流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行是我们需要完成的,二三行在之前的计算机系统学科又涉及到,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不再赘述,在后面实操环节直接给出。

②Lex源程序

研究lexical_analyzer.l文件,可以总结出如下:

声明部分:
头文件引入,变量的定义和声明	
//这一部分会直接复制到lex.yy.c的开头。
%%
转换规则:
形式为:模式{动作},模式为正则表达式,动作则是代码片段
.{}可以处理其他出现的字符
//这一部分经过FLEX编译器转换为对应的C代码。
%%
辅助函数:
各个动作需要的辅助函数。
//这一部分由用户自定义,会直接复制到lex.yy.c末尾。

本实验主要是需要完成转换规则部分,给出cminux-f中词法单元的正则表达式和动作。此外,在辅助函数里还有三句需要补全。

③转换规则(flex的模式与动作)

对于运算、符号、关键字、ID和NUM这四类词法单元(token),在识别后要给出它的5个信息。

  • token:这个就是词法单元本身
  • type:由于在cminus_token_type表中定义了它们的编号,只要返回类型名就可以
  • line(token所在行号):行数的处理在辅助函数中进行(lines++即可)
  • pos_start(token开始位置):上一个pos_end的位置
  • pos_end(token结束位置):pos_start加上词素长度

总结模式如下:

RE {pos_start=pos_end;pos_end=pos_start+strlen(yytext);return token}

在“转换规则”中,只需要将所有待处理token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书写就可以。

对于确定长度的token,可以从直接操作,不需再调用len。

④FLEX语法
Ⅰ 了解一些FLEX常用的正则表达
. 匹配任意字符,除了 \n。
- 用来指定范围。例如:A-Z 指从A 到 Z 之间的所有字符。
[ ] 一个字符集合。匹配括号内的 任意字符。如果第一个字符是 ^ 那么它表示否定模式。例如: [abC] 匹配 a, b, 和 C中的任何一个。 
* 匹配 0个或者多个上述的模式。 
+ 匹配 1个或者多个上述模式。 
? 匹配 0个或1个上述模式。 
$ 作为模式的最后一个字符匹配一行的结尾。
{ } 指出一个模式可能出现的次数。 例如: A{1,3} 表示 A 可能出现1次或3次。
\ 用来转义元字符。同样用来覆盖字符在此表中定义的特殊意义,只取字符的本意。
^ 否定。
| 表达式间的逻辑或。
"<一些符号>" 字符的字面含义。元字符具有。
Ⅱ 了解一些FLEX常用的全局变量(无需在.l文件中定义,可直接使用)
FILE *yyin/*yyout        Lex中本身已定义的输入和输出文件指针。这两变量指明了flex生成的词法分析器从哪里获得输入和输出到哪里。默认指向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char *yytext         指向当前是别的词法单元的指针。int   yyleng         当前词法单元的长度。yylineno             提供当前的行数信息ECHO                 lex中预定义的宏,相当于fprintf(yyout, "%s", yytext) , 即输出当前匹配的词法单元。

实际上我们用lines模拟了这里的yyleng

Ⅲ 了解一些FLEX常用的全局函数
FILE *yyin/*yyout        Lex中本身已定义的输入和输出文件指针。这两变量指明了flex生成的词法分析器从哪里获得输入和输出到哪里。默认指向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char *yytext         指向当前是别的词法单元的指针。int   yyleng         当前词法单元的长度。yylineno             提供当前的行数信息ECHO                 lex中预定义的宏,相当于fprintf(yyout, "%s", yytext) , 即输出当前匹配的词法单元。

以上这些FLEX中常用的全区变量和全局函数在代码中会涉及到,适当使用可以提高效率。可以通过查FLEX手册得到。

⑤注释

这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部分。

一开始的想法是这个

\/\*\/*([^*/]*|(\*)*[^/]|[^*]\/)*\*\/

好像也可以。

最后采用的是这个方法

\/\*[^*]*\*+([^/*][^*]*\*+)*\/

在线验证正则表达式的正确性

https://c.runoob.com/front-end/854/

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设计

(1)根据需要识别的token完成转换规则

需要识别的token定义在lexical_analyzer.h中,如下:

typedef enum cminus_token_type {//运算ADD = 259,SUB = 260,MUL = 261,DIV = 262,LT = 263,LTE = 264,GT = 265,GTE = 266,EQ = 267,NEQ = 268,ASSIN = 269,//符号SEMICOLON = 270,COMMA = 271,LPARENTHESE = 272,RPARENTHESE = 273,LBRACKET = 274,RBRACKET = 275,LBRACE = 276,RBRACE = 277,//关键字ELSE = 278,IF = 279,INT = 280,FLOAT = 281,RETURN = 282,VOID = 283,WHILE = 284,//ID和NUMIDENTIFIER = 285,INTEGER = 286,FLOATPOINT = 287,ARRAY = 288,LETTER = 289,//othersEOL = 290,COMMENT = 291,BLANK = 292,ERROR = 258
} Token;

根据这里的每一个token,按照“难点”中的模式给出它们各自对应的转换规则如下

 /* 运算 */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ADD;}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SUB;}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MUL;}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DIV;}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LT;}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LTE;}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GT;}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GTE;}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EQ;}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NEQ;}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ASSIN;}/* 符号 */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SEMICOLON;}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COMMA;}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LPARENTHESE;}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RPARENTHESE;}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LBRACKET;}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RBRACKET;}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LBRACE;}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RBRACE;}/* 关键字 */
else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4; return ELSE;}
if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IF;}
int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3; return INT;}
float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5; return FLOAT;}
return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6; return RETURN;}
void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4; return VOID;}
while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5; return WHILE;}/* ID & NUM */
[a-zA-Z]+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yyleng; return IDENTIFIER;}
[0-9]+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yyleng; return INTEGER;}
[0-9]+\.|[0-9]*\.[0-9]+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yyleng; return FLOATPOINT;}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2; return ARRAY;}
[a-zA-Z]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 return LETTER;}/* others */
\n  {return EOL;}
\/\*[^*]*\*+([^/*][^*]*\*+)*\/  {return COMMENT;}
" "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yyleng; return BLANK;}
\t  {pos_start = pos_end; pos_end+=yyleng; return BLANK;}
. {return ERROR;}

(2)补全辅助函数

换行需要lines自增1,然后将pos_end换为1。

注释只需要考虑换行和根进目前处理的位置即可。

代码如下:

case COMMENT:/*STUDENT TO DO*/for (int i=0;i<yyleng;i++){if (yytext[i]=='\n'){   /*换行操作*/lines++;pos_end=1;}else pos_end++;}break;case BLANK:/*STUDENT TO DO*/break;case EOL:/*STUDENT TO DO*/lines++;pos_end=1;break;

实验结果验证

(1)编译

# 进入workspace
$ cd cminus_compiler-2023-fall# 创建build文件夹,配置编译环境
$ mkdir build 
$ cd build 
$ cmake ../# 开始编译
# 如果你只需要编译lab 1,请使用 make lexer
$ make

配置编译环境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始编译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运行

直接使用python文件对所有的.cminus文件进行分析

python3 ./tests/lab1/test_lexer.py

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中间没有出错,故中间无多余的输出,一个[START]对应一个[END],表示中间分析过程没有出问题。

(3)验证

使用diff工具可以比对我们的结果与标准结果。

diff ./tests/lab1/token ./tests/lab1/TA_token

如果没有输出,则表示两个对比之后完全一致,也就是结果正确。

截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diff还有更多的用法,如:

diff -y #可以并列显示,进行对照
diff -w #可以忽略空格进行比较

这些都很好用。

(4)自定义样例测试

注意到助教给定的样例未包括对注释部分的更多测试,故这里我主要给出关于注释的测试。

使用如下方法新建文件并测试。

touch my.cminus
nano my.cminus
写入要测试的文件
按照如上方式进行测试
nano my.token
查看测试

待测试代码如下。

/* *** */int main(){int a = 5;int b[];int c[9];float d = .33;/*** COMMENT1 /***/while(a) {a = a-1;d = d+1.5;}a = a + func()/*** /*COMMENT2 //***/d = d+7.;d = d+6.0;return 1;
}

测试结果如下,经肉眼核对正确。

int	280	3	1	4
main	285	3	5	9
(	272	3	9	10
)	273	3	10	11
{	276	3	11	12
int	280	4	5	8
a	285	4	9	10
=	269	4	11	12
5	286	4	13	14
;	270	4	14	15
int	280	4	15	18
b	285	4	19	20
[]	288	4	20	22
;	270	4	22	23
int	280	4	23	26
c	285	4	27	28
[	274	4	28	29
9	286	4	29	30
]	275	4	30	31
;	270	4	31	32
float	281	5	5	10
d	285	5	11	12
=	269	5	13	14
.33	287	5	15	18
;	270	5	18	19
while	284	8	5	10
(	272	8	10	11
a	285	8	11	12
)	273	8	12	13
{	276	8	14	15
a	285	9	9	10
=	269	9	11	12
a	285	9	13	14
-	260	9	14	15
1	286	9	15	16
;	270	9	16	17
d	285	10	9	10
=	269	10	11	12
d	285	10	13	14
+	259	10	14	15
1.5	287	10	15	18
;	270	10	18	19
}	277	11	5	6
a	285	12	5	6
=	269	12	7	8
a	285	12	9	10
+	259	12	11	12
func	285	12	13	17
(	272	12	17	18
)	273	12	18	19
d	285	15	5	6
=	269	15	7	8
d	285	15	9	10
+	259	15	10	11
7.	287	15	11	13
;	270	15	13	14
d	285	16	5	6
=	269	16	7	8
d	285	16	9	10
+	259	16	10	11
6.0	287	16	11	14
;	270	16	14	15
return	282	17	5	11
1	286	17	12	13
;	270	17	13	14
}	277	18	1	2

实验反馈

(1)了解gitee并做完成规定的操作花了一些时间,但这个跟github总体还是很相似的,之前有一点涉猎,了解起来也会轻松一些。

(2)配置环境花费了很多时间,之前使用的Linux虚拟机VituralBox,这学期重装之后没法开共享文件夹了,也是有很多bug没有解决,索性这次直接使用新的了,参照WSL的教程(前面有说明)配置了基于Win10的Linux ubuntu 20.04,然后一路上解决了一些bug

(3)关于实验内容,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就是一个非常简化的C语言,进行词法分析,输出词法分析信息以及5个感兴趣的参数,这些其实都比较简单,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注释的实现(这个在前面有说明),实现还是比较顺利的。

(4)最最最折磨人的就是遇到的这个问题(在附录Ⅱ里给出),由于我使用windows进行git clone,再将这个文件整体迁移到Win10下的WLS内,实际上它已经经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存储了,存储时对于换行的处理是\r\n,而Linux实际上是没有\r的,其对于换行的描述只有\n。这就导致经过windows存储过的文件会多一个\r。这下进行词法分析的时候就要对这个多出来的\r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在运行词法分析时报错。如果仅仅是进行处理还没有结束,在token结果输出的时候,此时是在Linux下输出的,每行的结果实际上是只有\n没有\r,而参考的助教答案因为经过了windows操作系统,它保存的换行可都是\r\n。这下使用diff的结果可壮观了,每一行都是有问题的,但是打开文件细看,每一行都一模一样。因为这个隐藏的\r,导致这个真的很难看出来的问题。

这个问题耗费了我一整个晚上,直到我使用diff -w忽略空格时发现不报错了,联想到这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然后经过杨jh同学提醒可能是Linux和Win10对于文本的存储和换行的处理存在不同的地方。

之后在袁jh同学的建议下,直接使用Linux连接gitee进行git clone,将文件绕开windows直接存储到Linux下,这次测试就一切正常了。

这真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又掉了好多头发。

附录Ⅰ 实验环境配置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705114/article/details/131106845

环境配置参照的所有可选项在这个文档下:

https://gitee.com/coderwym/cminus_compiler-2023-fall/blob/master/Documentations/environments.md

这里使用的是Win10的WSL,WSL2的参考文档在这里:(科学访问)

https://iceyblacktea.vercel.app/blog/install-wsl2

安装后使用命令行时出现问题

The attempted operation is not supported for the type of object referenced.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解决方法,下载NoLSP.exe并使用这个进行修复。

报错:

root@LAPTOP-S8GDLRKI:/mnt/e/CP-exam/cminus_compiler-2023-fall/build# cmake ../
-- The C compiler identification is GNU 9.4.0
-- The CXX compiler identification is unknown
-- Check for working C compiler: /usr/bin/cc
-- Check for working C compiler: /usr/bin/cc -- works
-- Detecting C compiler ABI info
-- Detecting C compiler ABI info - done
-- Detecting C compile features
-- Detecting C compile features - done
CMake Error at CMakeLists.txt:1 (project):No CMAKE_CXX_COMPILER could be found.Tell CMake where to find the compiler by setting either the environmentvariable "CXX" or the CMake cache entry CMAKE_CXX_COMPILER to the full pathto the compiler, or to the compiler name if it is in the PATH.-- Configuring incomplete, errors occurred!
See also "/mnt/e/CP-exam/cminus_compiler-2023-fall/build/CMakeFiles/CMakeOutput.log".
See also "/mnt/e/CP-exam/cminus_compiler-2023-fall/build/CMakeFiles/CMakeError.log".

原因:没有配置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报错如下:

root@LAPTOP-S8GDLRKI:/mnt/e/CP-exam/cminus_compiler-2023-fall/build#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 essential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E: Unable to locate package build
E: Unable to locate package essential

分别检查gcc和g++

gcc --version
g++ --version

发现没装g++哈哈哈哈

使用如下一键搞定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现在成功了

附录Ⅱ 由win与Linux文本存储区别引发的问题

★遇到问题如下:

现有2份代码,标记为X,Y。X是我的,Y是舍友的,两份差异较大。

2个环境:环境A是我的,Windows10下使用WSL配置Linux ubuntu20.04环境

环境B是舍友的,Linux系统(均为最新版本,非虚拟机)

出现情况如下:

代码X,Y在环境B下均正常运行并给出结果,经diff与标准代码比对完全一致。

代码X,Y在环境A下均无法正常运行,报错如下:(以6为范例)

[START]: Read from: ./tests/lab1/testcase/6.cminusat 3 line, from 17 to 18eat 4 line, from 1 to 2izeat 5 line, from 17 to 18eat 6 line, from 1 to 2izeat 7 line, from 32 to 33eat 8 line, from 1 to 2izeat 11 line, from 28 to 29at 12 line, from 1 to 2zeat 13 line, from 21 to 22at 14 line, from 1 to 2zeat 15 line, from 23 to 24at 16 line, from 1 to 2ze
[END]: Analysis completed.

其tokens如下(节选6部分作为范例)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3 line, from 17 to 18	258	3	17	18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4 line, from 1 to 2	258	4	1	2
void	283	5	1	5
main	285	5	6	10
(	272	5	10	11
void	283	5	11	15
)	273	5	15	16
{	276	5	16	17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5 line, from 17 to 18	258	5	17	18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6 line, from 1 to 2	258	6	1	2
int	280	7	5	8
x	285	7	9	10
;	270	7	10	11
int	280	7	12	15
y	285	7	16	17
;	270	7	17	18
int	280	7	19	22
RESltado	285	7	23	31
;	270	7	31	32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7 line, from 32 to 33	258	7	32	33
[ERR]: unable to analysize at 8 line, from 1 to 2	258	8	1	2
x	285	9	5	6
=	269	9	7	8

它无法读取每一行的最后一个(这个是不存在的)

推测是Linux与windows文件系统对于换行使用的\r\n不一致

改变代码,考虑\r的情况,并将\r作为空格读取处理,返回BLANK。

代码X,Y均可成功处理,不再报上述错误。

但是,但是经diff比对,显示每一行都不一致,

若使用

diff -w 

取消空格比对,则完全一致。

解决方法:

直接使用Linux连接gitee进行git clone,将文件绕开windows直接存储到Linux下,这次测试就一切正常。

附录Ⅲ 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Coral__/article/details/128458671

https://blog.csdn.net/Aaron503/article/details/128324923

这篇关于HNU-编译原理-实验1-利用FLEX构造C-Minus-f词法分析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14602

相关文章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Redis主从复制通过Sync和CommandPropagate阶段实现数据同步,2.8版本后引入Psync指令,根据复制偏移量进行全量或部分同步,优化了数据传输效率... 目录Redis主DodMIK从复制实现原理实现原理Psync: 2.8版本后总结Redis主从复制实

深入探索协同过滤:从原理到推荐模块案例

文章目录 前言一、协同过滤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3. 相似度计算方法 二、相似度计算方法1. 欧氏距离2. 皮尔逊相关系数3. 杰卡德相似系数4. 余弦相似度 三、推荐模块案例1.基于文章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2.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功能 前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成为连接用户与内容的桥梁。本文聚焦于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给一串数字1,2,......n,两个操作:1、修改第k个数字,2、查询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之和。 解题思路:咱一看,像线段树,但是如果用线段树做,那么每个区间一定要记录所有的素因子,这样会超内存。然后我就做不来了。后来看了题解,原来是用容斥原理来做的。还记得这道题目吗?求区间[1,r]中与p互质的数的个数,如果不会的话就先去做那题吧。现在这题是求区间[l,r]中与n互质的数的和

maven 编译构建可以执行的jar包

💝💝💝欢迎莅临我的博客,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您见面!希望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可以获得有趣的内容和知识,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您的想法和见解。 推荐:「stormsha的主页」👈,「stormsha的知识库」👈持续学习,不断总结,共同进步,为了踏实,做好当下事儿~ 专栏导航 Python系列: Python面试题合集,剑指大厂Git系列: Git操作技巧GO

hdu4407容斥原理

题意: 有一个元素为 1~n 的数列{An},有2种操作(1000次): 1、求某段区间 [a,b] 中与 p 互质的数的和。 2、将数列中某个位置元素的值改变。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

hdu4059容斥原理

求1-n中与n互质的数的4次方之和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PrintWrit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9 20/ \15 7   class Solution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

STM32(十一):ADC数模转换器实验

AD单通道: 1.RCC开启GPIO和ADC时钟。配置ADCCLK分频器。 2.配置GPIO,把GPIO配置成模拟输入的模式。 3.配置多路开关,把左面通道接入到右面规则组列表里。 4.配置ADC转换器, 包括AD转换器和AD数据寄存器。单次转换,连续转换;扫描、非扫描;有几个通道,触发源是什么,数据对齐是左对齐还是右对齐。 5.ADC_CMD 开启ADC。 void RCC_AD

寻迹模块TCRT5000的应用原理和功能实现(基于STM32)

目录 概述 1 认识TCRT5000 1.1 模块介绍 1.2 电气特性 2 系统应用 2.1 系统架构 2.2 STM32Cube创建工程 3 功能实现 3.1 代码实现 3.2 源代码文件 4 功能测试 4.1 检测黑线状态 4.2 未检测黑线状态 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TCRT5000模块的使用原理,包括该模块的硬件实现方式,电路实现原理,还使用STM32类

TL-Tomcat中长连接的底层源码原理实现

长连接:浏览器告诉tomcat不要将请求关掉。  如果不是长连接,tomcat响应后会告诉浏览器把这个连接关掉。    tomcat中有一个缓冲区  如果发送大批量数据后 又不处理  那么会堆积缓冲区 后面的请求会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