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力学后处理自编程系列(4)---氢键统计

2024-01-16 11:59

本文主要是介绍分子动力学后处理自编程系列(4)---氢键统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分子动力学后处理自编程系列(4)---氢键统计

  • 1、编程思路
  • 2、计算步骤
    • (1) 读取dump文件
    • (2) 几何判断参数设置
    • (3) 选出形成氢键相关的O和H原子
    • (4) 选出每个donor的acceptor
    • (5) 氢键数目统计
    • (6) 结果验证
  • 3、结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静电作用,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在小分子(水、离子溶液等)及聚合物(DNA、蛋白质、无机材料等) 的三维结构和特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间,不属于化学键,但有键长、键能,氢键具有饱和性、方向性。本程序利用LAMMPS输出的dump文件,统计水中氢键数量。

本程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输入明确:dump文件(包含Type、mol-ID以及x,y,z)
💖简单易修改:程序思路清晰,可根据自己需求在本程序基础上进行修改实现特性需求计算,例如氢键键长分布、键角分布等。

1、编程思路

(1)读取dump文件,将每一帧的原子信息存储为变量atom_data;
(2)在帧循环条件下,按照O和H两种原子将data信息拆分;
(3)选出潜在的能够当做供体的O原子,并确定与氧原子相连接的H原子;
(4)根据O-O之间的距离大于2.5,小于R判断供体O对应的潜在的能够当做受体的O原子;
(5)循环供体O,计算该供体O连接的H与潜在受体O之间的夹角α 来判断是否形成氢键;
(6)记录所有帧下氢键数目并写出供体、受体信息;
(7)根据需要完成特性信息筛选。

2、计算步骤

(1) 读取dump文件

dump的读取和该系列之前的读取代码一致,请移步之前的教程,复制该部分代码,为了避免教程冗长,在后续的教程中该部分一并省略。

(2) 几何判断参数设置

% 输入判断条件
R = 3.5;                   	% 几何规则距离判断条件
aplha = 30;                 % 几何规则角度判断条件

(3) 选出形成氢键相关的O和H原子

% Type 1 ------ O
% Type 2 ------ Hfor i = 1 : frame_numn = 0;                                          m = 0;                                          for j = 1 : num_atomsif (atom_data(j,2,i) == 1)                  n = n + 1;data_Oxygen(n,:,i) = atom_data(j,:,i);XYZ_Oxygen(n,:,i) = atom_data(j,3:5,i);Type_Oxygen(n,:,i) = atom_data(j,2,i);elseif (atom_data(j,2,i) == 2)m = m + 1;data_Hydrogen(m,:,i) = atom_data(j,:,i);XYZ_Hydrogen(m,:,i)  = atom_data(j,3:5,i);                         Type_Hydrogen(m,:,i) = atom_data(j,2,i);                           endend
end% No.3 选出每个donor对应的H
for i = 1 : frame_num                                                       for j = 1 : n                                                                                                         k = 0;                                                              for v = 1 : m                                                          dx = XYZ_Oxygen(j,1,i) - XYZ_Hydrogen(v,1,i);dy = XYZ_Oxygen(j,2,i) - XYZ_Hydrogen(v,2,i);dz = XYZ_Oxygen(j,3,i) - XYZ_Hydrogen(v,3,i);distance = sqrt(dx^2 + dy^2 + dz^2);if ( 0.90<distance && distance< 1.10)k = k + 1;donor_H(k,:,j,i) = data_Hydrogen(v,:,i);                         endendend
end

(4) 选出每个donor的acceptor

% No.4 选出每个donor的acceptor
for i = 1 : frame_numfor j = 1 : n                                                           y = 0;                                                               for x = 1 : n                                                        d_x = XYZ_Oxygen(j,1,i) - XYZ_Oxygen(x,1,i);d_y = XYZ_Oxygen(j,2,i) - XYZ_Oxygen(x,2,i);d_z = XYZ_Oxygen(j,3,i) - XYZ_Oxygen(x,3,i);distance_0 = sqrt(d_x^2 + d_y^2 + d_z^2);if ( distance_0 < R )  y = y + 1;donor_A(y,:,j,i) = data_Oxygen(x,:,i);end         endend
end

(5) 氢键数目统计

% No.5 氢键初统计
for i = 1 : frame_numn_hbonds(i) = 0;											% 氢键数for j = 1 : n                                                           XYZ_donor_now = XYZ_Oxygen(j,:,i);n_H(j,i) = sum(donor_H(:,1,j,i)~=0);                               for ii = 1 : n_H(j,i)                                               XYZ_H_now = donor_H(ii,3:5,j,i);O_H = XYZ_H_now - XYZ_donor_now;n_A(j,i) = sum(donor_A(:,1,j,i)~=0);                            for jj = 1 : n_A(j,i)                                           XYZ_A_now = donor_A(jj,3:5,j,i);O_O = XYZ_A_now - XYZ_donor_now;sita = (180/pi)*acos(dot(O_H,O_O)/(norm(O_H)*norm(O_O)));if (sita < aplha)n_hbonds(i) = n_hbonds(i) + 1;% 存储氢键的信息,行数为氢键数,% 第一列为供体TYPE,第二列为供体H的TYPE,第三列为受体TYPE,第四列为供体原子ID,第五列为供体H原子ID,第六列为受体原子ID;Hbonds_info(n_hbonds(i),1,i) = Type_Oxygen(j,1,i);Hbonds_info(n_hbonds(i),2,i) = donor_H(ii,2,j,i);Hbonds_info(n_hbonds(i),3,i) = donor_A(jj,2,j,i);                    Hbonds_info(n_hbonds(i),4,i) = data_Oxygen(j,1,i);Hbonds_info(n_hbonds(i),5,i) = donor_H(ii,1,j,i);Hbonds_info(n_hbonds(i),6,i) = donor_A(jj,1,j,i);               endendendend
end

(6) 结果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语

后续我们会开发一个免费的氢键统计APP,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开发完成会在本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分子模拟CLUB”上发布,敬请期待。

这篇关于分子动力学后处理自编程系列(4)---氢键统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12520

相关文章

MySQL的JDBC编程详解

《MySQL的JDBC编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MySQL的JDBC编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前言一、前置知识1. 引入依赖2. 认识 url二、JDBC 操作流程1. JDBC 的写操作2. JDBC 的读操作总结前言本文介绍了mysq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在Python中,await和asyncio是异步编程的核心工具,用于高效处理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等),接...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使用场景三、基本用法1. 定义协程2. 运行协程3. 并发执行多个任务四、关键

AOP编程的基本概念与idea编辑器的配合体验过程

《AOP编程的基本概念与idea编辑器的配合体验过程》文章简要介绍了AOP基础概念,包括Before/Around通知、PointCut切入点、Advice通知体、JoinPoint连接点等,说明它们... 目录BeforeAroundAdvise — 通知PointCut — 切入点Acpect — 切面

IDEA与MyEclipse代码量统计方式

《IDEA与MyEclipse代码量统计方式》文章介绍在项目中不安装第三方工具统计代码行数的方法,分别说明MyEclipse通过正则搜索(排除空行和注释)及IDEA使用Statistic插件或调整搜索... 目录项目场景MyEclipse代码量统计IDEA代码量统计总结项目场景在项目中,有时候我们需要统计

C#异步编程ConfigureAwait的使用小结

《C#异步编程ConfigureAwait的使用小结》本文介绍了异步编程在GUI和服务器端应用的优势,详细的介绍了async和await的关键作用,通过实例解析了在UI线程正确使用await.Conf... 异步编程是并发的一种形式,它有两大好处:对于面向终端用户的GUI程序,提高了响应能力对于服务器端应

C# async 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

《C#asyncawait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async/await是C#5.0引入的语法糖,它基于**状态机(StateMachine)**模式实现,将异步方法转换为编译器生成的状态机类,本... 目录一、async/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1.1 核心概念1.2 编译器转换过程1.3 关键组件解析

SQL Server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实战指南

《SQLServer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实战指南》本文详解SQLServer自动统计信息更新的跟踪方法,推荐使用扩展事件实时捕获更新操作及详细信息,同时结合系统视图快速检查统计信息状态,重点强调修... 目录SQL Server 如何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深入解析与实战指南 核心跟踪方法1️⃣ 利用系统目录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统计非二进制文件(如CSV、TXT文件)的行数,而不希望手动打开文件进行查看,例如,在处理大型日志文件、数据文件时,了解... 目录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的行数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wc命令2. 使用grep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