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思考碎片化”

2024-01-15 14:20
文章标签 思考 逃离 碎片

本文主要是介绍逃离“思考碎片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小小的手机,叠加上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连接互联网。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如今的我们不得不调整甚至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以适应当下这个移动互联大时代。

这些变化中,固然很多都是积极的、向好的。比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出行服务变得更便利,办公、社交、教学变得更高效,信息的获取效率和行动的反馈速度有了质变,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以及更精彩的人生。

但与此同时,这种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些负向的变化。

这方面的专业文章已经非常多了,我也不想拾人牙慧,只是说一点儿自身的感受和体会。

【信息流过之后,留下的印记越来越浅】

早年间有一个说法,称在互联网浏览为“冲浪”,用来比喻上网的人能在五彩斑斓的互联网世界里任意徜徉。当互联网进入到2.0时代之后,内容的生产者不仅是平台,UGC的加入导致网上的数据信息以及各种内容的数量爆炸性增长,来自信息贫瘠/屏蔽时代的我们,迅速跳到被海量内容包围的信息饱和状态。

疫情前,我在《好倒霉,我们活在信息时代(上)》一文中提过:信息时代中,谁能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信息时代的竞争力。而且在该文中,还介绍了自己分辨识别信息的些许经验和体会。

而短短几年之后,我意识到:在不少情况下,自己已经丧失了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

原因之一是信息多。知识的开放程度大大增长,信息的广度和传播速度迅速提升。传统意义上的饱学之士凤毛麟角,可如今即便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搜索几下就可与专业人士辩论一番,所以即便是领域里的权威人士也会被挑战。这让网络上的声音更多样性,观点的碎片化程度更高,也更容易导致围观者眼花缭乱。

原因之二是信息乱。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或添油加醋,或断章取义,或言语不详。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立场进行分析,思辨过程逻辑性都很强,能在潜移默化中扭转着你的认知。作为信息的接收方,我们很难区分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为了证明观点而营造的,事实真相越来越模糊。

原因之三是信息快。一方面表现为单一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另一方面表现为热点更加分散、传播周期越来越短,往往一个热点事件风波未平,下一个热点又来了。上了微博热搜的“大事件”,可能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平台上毫无反应;天天在网上吃瓜围观,可看到小红书上的热门话题却一脸懵。所谓瓜太多太大,网友已经吃不下。

科技圈子也是如此。一个接一个的新概念不断打造新热点,看似欣欣向荣,实则华而不实。尤为严重的是:行业大佬们为拉高股价纷纷下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对传媒的控制力,无视客观事实和产业规律,大肆炒作大放厥词。科技的发展最终靠的是厚积薄发,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辜负粉丝和客户的信任,他们的内心真的不拧巴吗?

这种形态下,我们身心疲惫,海量的信息只是从眼前或者耳边匆匆而过,不太可能全记下来。当天记不住也没关系,网络搜索的功能这么发达,想了解的时候搜一下就ok。

久而久之,我们个体的记忆力和思辨能力似乎都在退化,对网络工具的依赖导致我们的大脑只关注绚烂的表象、刺激的消息,被此起彼伏的热点牵动,等沉下来的时候想一想:这些信息有什么价值?流过之后剩下的是什么?我关注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意力不集中,深度思考越来越困难】

记得我上班没多久的时候,在一次会议上,接到系统突发紧急情况的短信。当时我就坐在领导的对面,不断用手机收发短信,与技术人员远程讨论如何处理。领导觉得被冒犯了,当场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现在想来,当时我的情商确实太低了。

如今,手机收到提醒信息后要立刻查看,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而且大多数场景下,我们往往会中断手头的工作,先回复手机的信息。

我们的工作时间甚至正常的工作节奏被手机的即时消息打碎了,有时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回完消息之后,忘记了此前做什么事情,以及收信息之前进展到了哪一步。

即时消息把时间打碎,我们是被动的;那么刷手机尤其是看视频,就是我们的主动行为了。

如今视频已经取代了文字,成为传播内容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尤其短视频,不仅非常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还在科技的加持下,满足用户表达个性化、内容丰富化和形式互动化的需求。所以有人称短视频为“精神鸦片”,因为很容易上瘾,停下来更会感到空虚,于是一有空就继续去刷。

这些年短视频的发展非常好,习惯了看短视频,再看比较长的文章或者完整的视频的时候,往往就表现得没那么大耐心,据说这是人体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大脑倾向于节能运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

我以前是不看短视频的,甚至直到现在,即便收到再多的邀请和推荐,也没装抖音、快手和小红书。但是去年开始,由微信群里的好友推送开始,逐渐被一些内容和话题吸引,最终也成了刷短视频大军中的一员。

但元旦之后,蓦然回首,我惊愕地发觉,伴随着信息碎片化,我的思考也呈现了碎片化的趋势,深度和逻辑性方面有明显的下降。

信息的碎片化,不仅表现为“碎”,更是因为“多”,其中包括“快”导致的“多”,也就是大量的过程性信息。这种情况下,我的关注点被频繁地打乱、打断,兴奋点随着事态发展和相关的争论不断迁移,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注意力很难集中。

短视频刷久了,对平淡内容提不起兴趣,可自己还在不停地刷,在寻找新内容的时候,大把的时间流走了。

以前的我,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碎片化的信息,然后通过深度思考,将碎片进行梳理和整合,用逻辑将我的观点全面地、系统化地展现出来。

但如今,思考的碎片化打乱了应用的节奏。因为这种思考方式时间短,还经常被打断,有时候刚想出点儿苗头,就被新的信息影响;甚至很多时候看手机不是在回复消息,而是等着新消息的出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虽然信息收集的能力还在,但曾经引以为豪的分析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反思之后,我对信息时代应对之道有了新的体会:由于越来越呈现碎片化,要能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将碎片内容和信息进行拼接的能力,需要屏蔽内外部干扰,在碎片时间之外主动营造可以深入思考的小环境。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得立刻调整。现在我想到的办法有这样几点:

第一,加强自律,制定合理的作息和锻炼计划,不给自己的怠惰找借口,严格执行。

第二,恢复写作,强迫自己拿出完整的时间段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体系化的输出内容。

第三,强制性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阅读纸质书籍,手写标注,随手做读书笔记。

第四,强制性降低对外界的关注,以“关我屁事”为基准,减少无效信息对自己的干扰和影响。

大家还有什么建议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逃离“思考碎片化”。

这篇关于逃离“思考碎片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09189

相关文章

【编程底层思考】垃圾收集机制,GC算法,垃圾收集器类型概述

Java的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GC)机制是Java语言的一大特色,它负责自动管理内存的回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以下是对Java垃圾收集机制的详细介绍: 一、垃圾收集机制概述: 对象存活判断:垃圾收集器定期检查堆内存中的对象,判断哪些对象是“垃圾”,即不再被任何引用链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内存回收:将判断为垃圾的对象占用的内存进行回收,以便重新使用。

【编程底层思考】详解Java的JUC多线程并发编程底层组件AQS的作用及原理

Java中的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简称AQS)是位于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中的一个核心组件,用于构建锁和其他同步器。AQS为实现依赖于FIFO(先进先出)等待队列的阻塞锁和相关同步器提供了一套高效、可扩展的框架。 一、AQS的作用 统一同步状态管理:AQS提供了一个int类型的成员变量state,用于表示同步状态。子类可以根据自己

一道算法题引发的动态内存管理的思考

在做PKU2762时,需要建邻接表。 于是按部就班写了下面一个插入边到邻接表中的函数: const int VMAX = 1010;typedef struct Graph{int vex;Graph* next;}Graph;Graph ArcGraph[VMAX];void insert(int u, int v){Graph* t = new Graph;Graph*

go 和 java 技术选型思考

背景:       go和java我这边自身都在使用,感受比较深,java使用了有7年多,go也就是今年开始的,公司需要所以就学了使用,发现这两个语言都很好,需要根据场景选择,我写下我这边的看法。 关于go和java语言层面和特性就不说了,网上都有,我这边从我这边实际使用的场景情况来说,供大家参考。 给我最大的感受,php转go的不少,也是符合未来技术大趋势的,目前来看,java转go也比较

碎片简介

1、碎片是如何产生的 当生成一个数据库时,它会 分成称为表空间( Tablespace )的多个逻辑段( Segment ),如系统( System )表空间 , 临时( Temporary )表空间等。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多个数据范围( Extent )和一个或多个自由范围块,即自由空间( Free Space )。 表空间、段、范围、自由空间的逻辑关系如下: 当表空间中生成一个段

思考自己写博客的意义

感想 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就要求自己以每周4篇的速度写博客。然而问题是:每周的空闲时间是不稳定的,这导致我没法保证花费相同的时间去输出稳定质量的博客。当时间不够时,我将面临选择:是减少数量来保证稳定的质量,还是降低质量来保证稳定的数量? 我选择的是——牺牲质量。因为,相比于“质量”,“数量”是准确可见的。我担心:一旦有一次没能完成目标数量,便会出现“破窗效应”,让我潜意识里再也不认同“目标”了

是时候重新思考你的Google广告策略了吗?

以产品为中心、仅以关键词为焦点的广告活动是 谷歌广告中常见的一种活动类型。 如果你销售复古女式T恤,你可能会设置基于“复古女式T恤”关键词的独立关键词广告活动。 对于许多B2C零售商来说,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是,对于其他一些商家来说,基于产品和关键词的广告活动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比如说,我们接手了一个新的B2B客户的谷歌广告账户,其所有广告活动都是以产品为中心、仅关注关键词的广告活动。

【编程底层思考】如何检测和避免线程死锁

一、什么是线程死锁? 线程死锁发生在多个线程因为争夺资源而相互阻塞,导致程序无法正常结束的情况。例如,线程A持有资源2并等待资源1,线程B持有资源1并等待资源2,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二、如何检测死锁? 使用jmap、jstack等命令行工具查看JVM的线程栈和堆内存情况,jstack可以显示死锁信息。使用VisualVM、JConsole等图形化工具进行排查。例如,JConsole可以连接到

【个人思考】 Java为什么解释执行时不直接解释源码?

起因 最近学习JVM,产生一个问题:Java为什么解释执行时不直接解释源码? 众所周知,Java 字节码是跨平台的,因此 Java 才能一次编译处处运行。但是,Java 源码本身也是跨平台的啊,为什么不可以省略编译为字节码这一步,直接将源码运行在虚拟机上?如果是效率问题,可不可以在设计 Java 语言的时候解决? 对于此问题,大部分回答诸如:“采用字节码的好处主要包括跨平台性、安全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