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领导有错,要说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职场中常见的现象:刚刚进入一个团队,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 想尽快融入团队,获得安全感) , 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旦发现了领导管理工作中的“错误”,常常非常想说出来,不仅能展示自己对团队的忠贞,获得领导与队友的好感,也希望展示自己的 “才能”;但多数时候,人都选择了沉默;因为你能看见,别人就看不见吗?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人说出来,是否这就是这个团队的“默契”或“潜规则”?你乍到 几天就看出这么严重的问题,你是否因此成为让团队讨厌的人呢?
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看到了团队管理中的混乱,听到了员工不公的抱怨… 但 领导的能力与胸襟是否是你所期望的呢?指出团队面临的问题,很可能激怒领导,那样的话你的下场一定很悲惨;即使领导不动怒,觉得你这人不安心本职工作,还 挑别人的毛病,有了这种印象,你不就被打入冷宫了吗;不指出问题的所在,团队人心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你就只能随波逐流,不知所终,你实在不忍心这样耗费 自己的青春。
若发现的问题,对于团队来说是致命的,你还能保持沉默吗?是说,是沉默,是走还是留,你该怎么办?
《反经》[( 唐) 赵蕤] 中分析了这样一则故事:
陈灵公( 春秋陈国君主) 荒淫无道,大臣泄冶站出来对他进行规劝,义正言辞,苦口婆心,陈灵公却很不高兴,直接杀了泄冶。商纣王( 商朝末期) 宠幸妲己,诛杀忠臣,惨绝人寰,民怨鼎沸;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又是他的老师,毅然上前劝谏,纣王不听,妲己记恨,结果比干被挖心而死。
提意见的送了性命,代价是惨重的,他们的行为是否是值得?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相反的。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他的规劝是为了殷商的基业,也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安宁,血缘关系让他没有选择( 古时候改朝换代意味着要被灭族,没有幸免) ,比干只有寄希望于纣王的悔过自新;如果凭自己的地位都不能劝说纣王,其他的大臣就只能选择“叛逃”的份了( 黄飞虎就举家投了西岐) 。
而泄冶只是个下大夫,一般的官员,与灵公没有血缘关系,面对昏庸的朝廷,完全可以选择离开,把自己牺牲在这里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对不起自己家人,当然他获得了“忠臣”的美名,为历代人推崇学习;而这样昏庸的朝廷,值得自己与他荣辱与共吗?
显 然死谏不都是对的。当然,指出领导的错误也有因此而受到重用的。李斯的《谏逐客令》不仅名满天下,而且因为这篇文章,李斯成为秦始皇的开国丞相,统一货 币、统一度量衡等这些利在千秋的功业,李斯得以成为工作主持人。邹忌不仅让齐王听从自己的建议,而且以一流的交流、沟通方式,成为后世学习与领导沟通的楷 模…
若碰上开明的君王,即使你态度恶劣也一样能得到赏识与宽容,魏征与唐太宗,赵普与宋太祖… 教科书上有很多。
领导错了,是否应该说出来?关键是看领导是否有容人的胸襟、听谏的意识。
若有,你的劝说即使不被采纳,至少不招致记恨,不至于断送了未来的前程( 或者是生命) ;若没有,你的劝说只能让领导生厌,让领导周围的人记恨,多说无益,不如不说。
若选择沉默,看着火坑,你还要跳吗,明知任务是失败,还要送命吗?明智的选择是离开!
跳槽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离开了组织,就没有了安全感,新团队是否能接纳你,旧团队是否要“追杀”你… 总之:跳槽的过程意味着动荡,什么时候能安稳下来,是个未知数;离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选择的,人生的低谷不是都有勇气去面对的。
很多人会说:离开是对团队的不忠,应该受到谴责。
古人也有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
什么时候选择离开?上边的分析给了我们一些启迪:
当你与这个团队荣辱与共的时候,你无法选择离开( 其他的团队没有可能接受你) , 最好的方式是等待。修身养性,以待天时。人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诸葛亮躬耕南阳,不是不知道宦官乱朝纲、董卓欺天子,保存自己是为了等待时局的 转换,等待有作为君主的出现;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救国救民,谈什么施展抱负?若刘备来的时候,诸葛亮没有“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刘备会认 为自己是“如鱼得水”吗?
叔孙通( 对于他的人品,历史上有很多议论) 的 经历就更有意思了:这个早早成名的儒生,在秦始皇“坑儒”的时候不知为何被“遗漏”了,秦二世咨询对国政的看法时,那些说真话的儒生都“光荣”了,叔孙通 看出了秦二世的虚假请教,直接与赵高一样“指鹿为马”,赞美了秦二世的“清平世界”,不仅没被杀,而且得到了许多赏赐。当然叔孙通也不傻,出了宫廷直接就 跑到了刘邦那里,收起儒生的行头,打扮成公民起义军的形象,跟着刘邦“平天下”。在刘邦称帝时,面对只会打仗、喝酒,不懂礼仪的农民将领,刘邦非常苦恼, 公孙通看到了机会,恢复了儒生的身份,训练自己的学生做样板,主持了朝见君王的礼仪大典;刘邦“幸福”地说:“我真有了做皇帝的感觉。”叔孙通得以施展自 己的优势,从此成为国家重臣。
如果你与这个团队没有什么情感( 纯属“打工崽”) ,牺牲自己是没有必要的。
能跟随心胸宽广、志向远大的人,你的事业也将无可限量。叔孙通选择刘邦,不选择秦二世,在儒家不被看好的年代( 秦始皇杀了许多儒生,刘邦对知识分子也一向瞧不上) ,让儒家之礼得以发扬;韩信的军事能力让人嫉妒,项羽不知道用,刘邦虽然始终怀疑他,但还是给了韩信展示的机会,青史留名;陈平名声“狼藉”,项羽不屑,但刘邦巧妙地用了他的长处,成为汉初重臣。百里奚、管仲、商鞅、吴起… 无论是自己主动的,还是被“猎头”介绍的,结果都是一个:发现领导不是干大事的人,就赶快重新选择团队,寻找有前途的领导,找一个能展示自己才华的团队…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大多数人认为被领导欣赏,被领导推崇,才证明自己是人才,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其实,更多的时候,你需要主动去接近明智的领导,“近”了被发现的机会才更多,被欣赏、被重用的可能性才更大。
发现领导的错误,带给团队更大的成功,是你的能力;不展示出来,就没人了解你的能力;但在选择如何做之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功课”。
这篇关于领导有错,要说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