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一次有人把5G讲的这么简单明了

2024-01-10 00:30

本文主要是介绍(转载)第一次有人把5G讲的这么简单明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一次有人把5G讲的这么简单明了

鲜枣课堂 纯洁的微笑 今天

关于5G通信,常见的文章都讲的晦涩难懂,不忍往下看,特转载一篇,用大白话实现5G入门。

简单说,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主要特点是波长为毫米级,超宽带,超高速度,超低延时。1G实现了模拟语音通信,大哥大没有屏幕只能打电话;2G实现了语音通信数字化,功能机有了小屏幕可以发短信了;3G实现了语音以外图片等的多媒体通信,屏幕变大可以看图片了;4G实现了局域高速上网,大屏智能机可以看短视频了,但在城市信号好,老家信号差。1G~4G都是着眼于人与人之间更方便快捷的通信,而5G将实现随时、随地、万物互联,让人类敢于期待与地球上的万物通过直播的方式无时差同步参与其中。

 

----------------------------------------------------------

 

 

 

   一个简单且神奇的公式   

 

 

 

 

 

    有线?无线?  

 

 

 

通信技术,归根到底,就分为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信息数据要么在空中传播(看不见、摸不着),要么在实物上传播(看得见、摸得着)。

 

 

在有线介质上传播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 而空中传播这部分,才是移动通信的瓶颈所在。

 

目前主流的4G LTE,理论速率只有150Mbps。这个和有线是完全没办法相比的。

 

 

所以,5G如果要实现端到端的高速率,重点是突破无线这部分的瓶颈

 

 

 

   好大一个波   

 

 

 

无线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电波和光波,都属于电磁波。

 

电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属性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高频的γ射线,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可以用来治疗肿瘤。

 

我们目前主要使用电波进行通信。当然,光波通信也在崛起,例如LiFi。

 

 

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它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

 

为了避免干扰和冲突,我们在电波这条公路上进一步划分车道,分配给不同的对象和用途。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是用中频~超高频进行手机通信的。

 

例如经常说的“GSM900”、“CDMA800”,其实意思就是指,工作频段在900MHz的GSM,和工作频段在800MHz的CDMA。

 

目前全球主流的4G LTE技术标准,属于特高频和超高频。

 

我们国家主要使用超高频:

 

 

大家能看出来,随着1G、2G、3G、4G的发展,使用的电波频率是越来越高的。

 

这主要是因为,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

 

更高的频率→更多的资源→更快的速度

 

频率资源就像车厢,越高的频率,车厢越多,相同时间内能装载的信息就越多。

 

那么,5G使用的频率具体是多少呢?如下图所示:

 

 

5G的频率范围,分为两种:一种是6GHz以下,这个和目前我们的2/3/4G差别不算太大。还有一种,就很高了,在24GHz以上,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28GHz进行试验。

 

如果按28GHz来算,根据前文我们提到的公式:

 

 

这个就是5G的第一个技术特点—— 

 

 

毫 米 波

 

 

最下面一行,就是“毫米波”

 

既然,频率高这么好,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用高频率呢?”

 

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

 

电磁波的显著特点: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和穿墙能力越差)。频率越高,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

 

你看激光笔(波长635nm左右),射出的光是直的吧,挡住了就过不去了。

 

再看卫星通信和GPS导航(波长1cm左右),如果有遮挡物,就没信号了吧。

 

卫星那口大锅,必须校准瞄着卫星的方向,否则哪怕稍微歪一点,都会影响信号质量。

 

移动通信如果用了高频段,那么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

 

覆盖同一个区域,需要的5G基站数量,将大大超过4G。

 

 

基站数量意味着什么?成本啊!

 

频率越低,网络建设就越省钱,竞争起来就越有利。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电信、移动、联通为了低频段而争得头破血流。

 

有的频段甚至被称为——黄金频段

 

 

这也是为什么,5G时代,运营商拼命怼设备商,希望基站降价。(如果真的上5G,按以往的模式,设备商就发大财了。)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在高频率的前提下,为了减轻网络建设方面的成本压力,5G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首先,就是微基站。 

 

微 基 站

 

 

基站有两种,微基站和宏基站。看名字就知道,微基站很小,宏基站很大!

 

宏基站:

 

室外常见,建一个覆盖一大片

 

微基站:

 

 

还有更小的,巴掌那么大

 

其实,微基站现在就有不少,尤其是城区和室内,经常能看到。

 

以后,到了5G时代,微基站会更多,到处都会装上,几乎随处可见。

 

那么多基站在身边,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不会。

 

其实,和传统认知恰好相反,事实上,基站数量越多,辐射反而越小! 

 

你想一下,冬天,一群人的房子里,一个大功率取暖器好,还是几个小功率取暖器好?

 

大功率方案▼

 

小功率方案▼

 

基站小,功率低,对大家都好。如果只采用一个大基站,离得近,辐射大,离得远,没信号,反而不好。

 

 

 

 天线去哪了? 

 

 

 

以前大哥大都有很长的天线,早期的手机也有突出来的小天线,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手机都没有天线了?

其实,我们并不是不需要天线,而是我们的天线变小了。

 

根据天线特性,天线长度应与波长成正比,大约在1/10~1/4之间。

随着时间变化,我们手机的通信频率越来越高,波长越来越短,天线也就跟着变短啦! 

 

毫米波通信,天线也变成毫米级。。。

 

这就意味着,天线完全可以塞进手机的里面,甚至可以塞很多根。。。

 

这就是5G的第三大杀手锏—— 

 

 

Massive MIMO(大规模多天线技术)

 

 

MIMO就是“多进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根天线发送,多根天线接收。

 

在LTE时代,我们就已经有MIMO了,但是天线数量并不算多,只能说是初级版的MIMO。

 

到了5G时代,继续把MIMO技术发扬光大,现在变成了加强版的Massive MIMO(Massive:大规模的,大量的)。

 

 

手机里面都能塞好多根天线,基站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的基站,天线就那么几根:

 

 

5G时代,天线数量不是按根来算了,是按“阵”。。。“天线阵列”。。。一眼看去,要得密集恐惧症的节奏。。。

 

 

不过,天线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太近。因为天线特性要求,多天线阵列要求天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半个波长以上。如果距离近了,就会互相干扰,影响信号的收发

 

 

 

你是直的?还是弯的?

 

 

 

大家都见过灯泡发光吧? 其实,基站发射信号的时候,就有点像灯泡发光。信号是向四周发射的,对于光,当然是照亮整个房间,如果只是想照亮某个区域或物体,那么,大部分的光都浪费了。。。

 

 

基站也是一样,大量的能量和资源都浪费了。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只无形的手,把散开的光束缚起来呢? 这样既节约了能量,也保证了要照亮的区域有足够的光。答案是:可以。这就是——

 

 

波 束 赋 形

 

波束赋形

在基站上布设天线阵列,通过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相互作用后的电磁波的波瓣变得非常狭窄,并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手机,而且能跟据手机的移动而转变方向。

这种空间复用技术,由全向的信号覆盖变为了精准指向性服务,波束之间不会干扰,在相同的空间中提供更多的通信链路,极大地提高基站的服务容量。

 

 

 

 

 

 

 别收我钱,行不行?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即使是两个人面对面拨打对方的手机(或手机对传照片),信号都是通过基站进行中转的,包括控制信令和数据包。。。 

 

而在5G时代,这种情况就不一定了。

 

5G的第五大特点——D2D,也就是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

 

 

D2D

 

 

5G时代,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如果互相进行通信,他们的数据将不再通过基站转发,而是直接手机到手机。。。

 

 

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空中资源,也减轻了基站的压力。 

 

这篇关于(转载)第一次有人把5G讲的这么简单明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88932

相关文章

C++中第一次听到构造函数

在C++中第一次听到构造函数这个名词,在C#中又遇到了。   在创建某个类时,由于对该对象的状态(数据)不是很明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比如说我们要在长方形这个类中创建一个对象,或者说新建一个长方形,那么我们首先要确定他的长和宽,假如我们无法确定它的长和宽,那么我们是无法造出一个长方形来的。所以就要使用这个长方形类中一个用来构造该类所有对象的函数--构造函数。由于该函数要在创建一个新对象

提问的智慧(转载)

此文让我受益良多。值得一读,大家如果也觉得不错就一起来推~~~   ---------------------------------      在黑客世界里,当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首先你必须明白,黑客们只偏爱艰巨的任务,或者能激发他们

Struts2常用标签总结--转载

Struts2常用标签总结 一 介绍 1.Struts2的作用 Struts2标签库提供了主题、模板支持,极大地简化了视图页面的编写,而且,struts2的主题、模板都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实现了更好的代码复用。Struts2允许在页面中使用自定义组件,这完全能满足项目中页面显示复杂,多变的需求。 Struts2的标签库有一个巨大的改进之处,struts2标签库的标签不依赖于

【转载】ACM感悟

今天看了一篇我们学校前辈的ACM的感悟,觉得写的十分有道理,这里转载,文章还会不断的改进和更新。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Chierush/p/3760870.html?ADUIN=1339764596&ADSESSION=1401536826&ADTAG=CLIENT.QQ.5329_.0&ADPUBNO=26349 声明:本文是写给弱校ACM新手的一点

我的第一次份实习工作-iOS实习生-第三个月

第三个月 这个月有一个考核项目,是一个电子书阅读器,组长说很重要,是我的实习考核项目。 我的项目XTReader,这是我参考网上的一些代码,和模仿咪咕阅读做的,功能还不完善,数据的部分是用聚合数据做的。要收费的。   还有阅读页面,基本功能实现了一下。使用了autolayout,自适应布局,也是第一次用网络,第一次用数据库,第一次用自动布局。还有很多不足。 做了一周多,有个问题一直没

我的第一次份实习工作-iOS实习生-公司使用过的软件

bittorrentsync 素材,文件同步软件 cornerstone svn 软件开发合作 mark man 测量坐标的软件 SQLLite Manager 数据库操作软件

我的第一次份实习工作-iOS实习生-第二个月

第二个月 来公司过了一个月了。每天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6.30下班,上下班要指纹打卡,第一个月忘了打卡好多次(),然后还要去补打卡单。公司这边还安排了,工资卡办理,招商银行卡。开了一次新员工大会,认识了公司的一些过往,公司的要求等,还加了一下公司的企业QQ,还有其他的羽毛球群,篮球群。我加了下羽毛球群,也去打了一两次。第二个月的感受,感觉跟组里面的交流跟沟通都好少,基本上还有好多人不认识。想想也

我的第一次份实习工作-iOS实习生-第一个月

实习时间:2015-08-20 到 2015-12-25  实习公司;福建天棣互联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iOS开发实习生 第一个月: 第一天来公司,前台报道后,人资带我去我工作的地方。到了那,就由一个组长带我,当时还没有我的办公桌,组长在第三排给我找了一个位置,擦了下桌子,把旁边的准备的电脑帮我装了下,因为学的是iOS,实习生就只能用黑苹果了,这是我实习用的电脑。 帮我装了一下电脑后,开机

变压器制造5G智能工厂工业物联数字孪生平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变压器制造5G智能工厂工业物联数字孪生平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压器制造行业也不例外地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而变压器制造5G智能工厂物联数字孪生平台的出现,更是为这一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5G智能工厂,是基于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IoT)的深度融合而构建的智能制造体系。它利用5G网络的高速度、

第一次上传代码到github

1 注册一个github账户 2 最好再设置一个ssh免密设置:http://java-holding.iteye.com/blog/2355969 3 设置好2步骤之后就可以直接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上传和下载代码的操作了 4 第一次上传代码到github中的我认为最简单省事的办法:   a、在github上创建一个仓库,如下图所示:               按照步骤新建一个远程仓库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