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P包头与路由原理

2024-01-08 06:20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P包头与路由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IP包头

1、版本(4)

区分ipv4和ipv6

0100(ipv4包头)

0110(ipv6包头)

2、首部长度(4)

IP包头的长度是可变的,20-60字节,一般为20字节

首部长度存储ip包头的长度,最常见的是:0101(20字节)

3、优先级与服务类型(8)

前三个比特代表优先级,中间四个比特代表服务类型,最后一个未被启用

服务类型:低延迟、高通道服务类型

QOS,TOS

4、总长度(16)

表明整个IP包(三四五层)的总长度

5、标识符(16)

标识同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片

发送端随机生成

用于区分不同分片,接收方据此将收到的IP分片先进行分类

6、标志(3)

1)第一个比特

永远为0(未被启用)

2)第二个比特

若为0,则表明进行了分片

若为1,则表明未进行分片

3)第三个比特

表明本分片是否为最后一个分片

1:本分片不是最后一个分片

0:最后一个分片

7、段偏移量(13)

段偏移量:决定IP分片的先后顺序

防火墙拦截IP分片:即防火墙只让标志位的010通过,则此时,不再在网络层分片,将分片任务交给应用层,应用层将其分成1480的分片

8、TTL(8)

TTL(time to life):防止一个数据包在网络上永久的循环下去

TTL由8个比特组成(0-255),这个数字表示路由器个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减一

通过TTL初始值可以大概判断对方是什么主机:一般100以上为Windows主机,100以下为Linux主机

9、协议号(8)

6:通向TCP协议

17:通向UDP协议

1:通向同层的ICMP协议

10、首部校验和(16)

校验三层的IP包头

11、原ip(32)

12、目标ip(32)

13、可选项目


二、路由原理

1、路由概述

路由:跨越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一个互联网来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路由表:是转发的唯一依据,存储目标ip对应的下一调ip,一般不会自动学习,需要人为配上去

一种是自动写的(用C表示),一种是人为配的(用S表示)

直连路由条目,连接在同一路由器上的设备,只写IP和端口就好

静态路由:没有连接在同一路由器上的设备,路由表中手动配置的条目

默认路由:没有配置到的ip会用默认路由的下一跳ip,边缘路由器适合配默认路由

浮动路由:做备份路径,提高稳定性

路由优先级:与管理距离值有关,也叫A值

每一种路由类型都有自己默认固定的管理距离值

C的直连路由类型的默认管理距离值为0

S的默认管理距离值为1

S*的默认管理距离值为无穷大

在一个路由表中,路由条目的优先级与管理距离值成反比,值越小路由条目的优先级越高

2、路由原理

1)一个帧到到达路由,路由器首先检查目标MAC地址是否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则丢弃,如果是则解封装,并将IP包送到路由器内部

2)路由器检查IP包头中的目标IP,并匹配路由表,如果匹配失败,则丢弃,并向源IP回馈错误信息,如果匹配成功,则将IP包路由到出接口

3)封装帧,首先将出接口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封装好,然后检查ARP缓存表,检查是否有下一跳的MAC地址,如有,将提取其并作为目标MAC地址封装到帧中,如没有,则发送ARP广播请求下一跳的MAC地址,并获取对方的MAC地址,再记录缓存,并封装帧,最后将帧发送出去

这篇关于【计算机网络】网络层IP包头与路由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82537

相关文章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SpringIntegration消息路由之Router的条件路由与过滤功能

《SpringIntegration消息路由之Router的条件路由与过滤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Router的基础概念、条件路由实现、基于消息头的路由、动态路由与路由表、消息过滤与选择性路由以及错误处理... 目录引言一、Router基础概念二、条件路由实现三、基于消息头的路由四、动态路由与路由表五、消息过滤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在编程中,让程序暂停执行特定时间是常见需求,当需要引入不确定性时,随机休眠就成为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的具体实现与应用吧... 目录引言一、实现原理与基础方法1.1 核心函数解析1.2 基础实现模板1.3 整数版实现二、典型应用场景2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Java的I/O是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Java的类库涉及很多领域的IO内容: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操作、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字符串流、对象流等,这篇... 目录1.什么是IO2.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3.三种IO模型BIO(blocking I/O)NI

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详细步骤

《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详细步骤》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配置静态IP地址的五个步骤,包括打开终端、编辑网络配置文件、配置IP地址、保存并重启网络服务,这对于系统管理员和新手都极具... 目录步骤一:打开终端步骤二:编辑网络配置文件步骤三:配置静态IP地址步骤四:保存并关闭文件步骤五:重

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

《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配置IP地址的三种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环境RedHat9第一种安装 直接配置网卡文件第二种方式 nmcli(Networkmanager command-line

JAVA封装多线程实现的方式及原理

《JAVA封装多线程实现的方式及原理》: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封装多线程的原理和常见方式,通过封装可以简化多线程的使用,提高安全性,并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前言一、封装的目标二、常见的封装方式及原理总结前言在 Java 中,封装多线程的原理主要围绕着将多线程相关的操

kotlin中的模块化结构组件及工作原理

《kotlin中的模块化结构组件及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Kotlin中模块化结构组件,包括ViewModel、LiveData、Room和Navigation的工作原理和基础使用,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 目录ViewModel 工作原理LiveData 工作原理Room 工作原理Navigation 工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文章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实现原理,包括字节码层面、JVM层面的实现细节,以... 目录1. 概览2. Synchronized2.1 字节码层面2.2 JVM层面2.2.1 ente

Linux虚拟机不显示IP地址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

《Linux虚拟机不显示IP地址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VMware新装的Linux系统没有IP地址的解决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关闭虚拟机、打开VM虚拟网络编辑器、还原VMnet8或修... 目录前言步骤0.问题情况1.关闭虚拟机2.China编程打开VM虚拟网络编辑器3.1 方法一:点击还原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