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大数据,一文掌握大数据必备知识文集(9)

2024-01-03 10:20

本文主要是介绍初识大数据,一文掌握大数据必备知识文集(9),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简介,普修罗双战士,一直追求不断学习和成长,在技术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和实践。
🏆多年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历任核心研发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

大数据知识专栏学习

大数据知识云集访问地址备注
大数据知识点(1)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4989969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2)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109787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3)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164698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4)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164812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5)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164812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6)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313184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7)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322179大数据专栏
大数据知识点(8)https://blog.csdn.net/m0_50308467/article/details/135323118大数据专栏

文章目录

  • 🏆初识大数据应用知识
    • 🔎一、初识大数据应用知识(9)
      • 🍁 01、Fsck的全名?
      • 🍁 02、Hive底层与数据库交互原理?
      • 🍁 03、NameNode在启动的时候会做哪些操作?
      • 🍁 04、Mapreduce的调度模式是什么?
      • 🍁 05、Spark的优化怎么做?
      • 🍁 06、Spark为什么比MapReduce快?
      • 🍁 07、flush的过程是什么?
      • 🍁 08、如何重启Namenode?
      • 🍁 09、MapReduce优化经验有哪些?
      • 🍁 10、谈谈你对Zookeeper的理解?
      • 🍁 11、请列举出曾经修改过的/etc/下面的文件,并说明修改要解决什么问题?
      • 🍁 12、宕机分为HMaster宕机和HRegisoner宕机,分别介绍这两种宕机机制?
      • 🍁 13、offset是每天消息的偏移量?
      • 🍁 14、Hbase中表的特点?
      • 🍁 15、怎么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

🏆初识大数据应用知识

🔎一、初识大数据应用知识(9)

🍁 01、Fsck的全名?

Fsck是文件系统检查(File System Check)的缩写,它是一个用于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中错误的工具。在Linux和其他类Unix系统中,Fsck通常与特定文件系统类型的名称结合使用,例如ext4 Fsck或NTFS Fsck。 Fsck可以检查文件系统中的磁盘块错误,修复目录和文件的逻辑链接,还可以修复其他结构问题。它可以通过自动模式或交互式模式运行,并可以在系统启动期间自动运行以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 02、Hive底层与数据库交互原理?

Hive是基于Hadoop的数据仓库工具,用于提供类似于SQL的查询和分析功能。它与底层数据库的交互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 Hive查询语句编译:当用户提交一个Hive查询时,Hive将会解析查询语句并进行语法分析。之后,Hive会将查询转换成一个或多个MapReduce作业(或其他计算引擎,如Apache Tez或Apache Spark)。

  2. MapReduce作业的执行:Hive通过将查询转换为一系列的MapReduce作业来处理查询。这些作业在底层的Hadoop集群上执行,并利用Hadoop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每个作业负责特定的数据处理任务,如数据提取、转换和汇总等。

  3. 数据读取:当Hive执行查询时,它会通过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或其他支持的存储系统(如Amazon S3)来读取底层数据。Hive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简单扫描,也可以使用映射到不同数据格式(如Parquet或ORC)的列存储编码来加快查询速度。

  4. 数据写入:Hive还支持将查询结果写入到底层的存储系统中。此时,Hive将生成一个或多个MapReduce作业来执行数据写入操作,将查询结果转换为适当的格式,并将其存储在指定的位置。

  5. 元数据管理:Hive还使用底层数据库来管理元数据,包括表定义、列定义、分区等信息。通常,Hive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Derby)来存储元数据。

总的来说,Hive通过将查询转换为适当的作业在底层执行,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利用底层数据库来管理元数据,从而实现与底层数据库的交互。这种架构使得Hive能够以类似于SQL的方式进行查询和分析,同时利用Hadoop的强大分布式计算能力和可扩展性。

🍁 03、NameNode在启动的时候会做哪些操作?

NameNode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主要组件之一,它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和元数据信息。在启动时,NameNode会执行以下操作:

  1. 文件系统检查:NameNode会检查文件系统中的元数据,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命名空间、文件块的位置信息以及数据节点的状态等。这有助于确保文件系统处于一致且可用的状态。

  2. 元数据加载:NameNode会加载之前保存在持久化存储中的元数据信息。这些元数据包括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属性和块分配信息等。加载元数据是为了将文件系统恢复到最后一次正常关闭时的状态。

  3. 构建内存结构:NameNode会构建内存结构来管理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和状态信息。这些内存结构包括命名空间树、文件块映射表和数据节点状态表等。这样一来,NameNode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和元数据操作。

  4. 恢复数据节点状态:在启动过程中,NameNode会检查数据节点的状态信息,并标记已知的存储数据块为正常状态。这有助于识别和纠正异常或损坏的数据块。

  5. 与数据节点通信:NameNode会与数据节点建立连接,并通过心跳机制和周期性的状态报告来监视和管理数据节点的健康状态。如果某个数据节点处于不可用状态,NameNode将相应地调整文件块的复制和重新分配策略。

  6. 接受客户端请求:一旦NameNode启动完成,并准备好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它将开始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并处理文件系统操作请求,如创建文件、删除文件、修改文件权限等。

总体而言,NameNode在启动时执行文件系统检查和元数据加载,构建内存结构,恢复数据节点状态,并与数据节点建立通信。它的目标是确保文件系统的正确性、可用性和一致性,并提供高效的文件系统操作和数据管理功能。

🍁 04、Mapreduce的调度模式是什么?

MapReduce调度模式是指用于在Hadoop集群上管理和调度MapReduce作业的方式。Hadoop提供了多种调度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局部调度模式(Local Mode):在局部调度模式下,MapReduce作业直接在客户端机器上运行,而不需要使用整个Hadoop集群。这种模式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集和简单的调试任务。

  2. 单机调度模式(Standalone Mode):单机调度模式是将整个MapReduce作业运行在单个独立的Hadoop节点上,包括JobTracker和TaskTracker。这种模式适用于小型或部署在单个节点上的Hadoop集群。

  3. 伪分布式调度模式(Pseudo-Distributed Mode):伪分布式调度模式是在单个物理或虚拟机上模拟运行一个完整的Hadoop集群。在这种模式下,JobTracker和TaskTracker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但它们会协同工作以处理MapReduce作业。

  4. 集群调度模式(Fully-Distributed Mode):集群调度模式是Hadoop集群的常见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JobTracker和TaskTracker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或虚拟机上,并协同工作以管理和执行MapReduce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调度模式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第三方资源调度器(如Apache Mesos或YARN)来管理和调度MapReduce作业。这些资源调度器可以根据资源的可用性、作业的优先级和队列等因素来进行作业调度和资源分配。它们提供更高级别的资源管理和调度功能,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Hadoop集群。

🍁 05、Spark的优化怎么做?

Spark是一个快速、通用的大数据处理框架,为了获得最佳性能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一些优化策略:

  1. 数据重用:尽可能地重用Spark RDD、DataFrame或Dataset等数据结构。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和数据的多次加载,提高性能。

  2. 宽依赖转窄依赖:在转换操作中,尽量减少宽依赖的产生。宽依赖会导致数据的洗牌(shuffle),耗费网络和磁盘资源,影响性能。可以使用窄转换操作(如map、filter)代替宽转换操作(如groupByKey、reduceByKey),或者通过适当的分区操作减少洗牌的数据量。

  3. 分区设置:根据数据规模和资源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区数。过多的分区可能导致任务切换过于频繁,而过少的分区可能导致任务无法充分并行执行,使得部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4. 内存管理:调整Spark的内存管理配置,确保内存能够充分利用。可以通过调整executor内存大小、使用内存序列化等方式来优化内存的利用效率。

  5. 广播变量:对于较小的数据集,可以使用广播变量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并在所有的工作节点上共享。这样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开销和网络带宽的使用。

  6. 数据压缩: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压缩来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降低I/O开销。Spark支持多种数据压缩格式。

  7. 硬件优化: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集群硬件配置,包括增加节点数、扩展磁盘容量、提升网络带宽等,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8. 缓存机制:对于经常使用的数据集,可以通过Spark的缓存机制将数据持久化在内存中,以减少数据的重复计算和磁盘读取。

  9. 并行度设置:根据任务的特点和资源情况,适当调整并行度的设置,以充分发挥集群的计算能力。

  10. 使用合适的算子: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Spark算子,以提高计算效率。例如,对于涉及大量数据的聚合操作,可以考虑使用combineByKey代替groupByKey以减少数据的洗牌开销。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Spark优化策略,具体的优化方法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来决定,可以通过实验和性能调优来找到最佳的优化方式。

🍁 06、Spark为什么比MapReduce快?

Spark比MapReduce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内存计算:Spark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进行计算,而MapReduce则需要将中间结果写入磁盘。相比之下,内存计算速度更快,并且可以避免了磁盘读写的开销,加快了计算速度。例如,在迭代式算法中,Spark能够利用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快速迭代,而MapReduce每次都需要将中间结果写入磁盘。

2. DAG执行引擎:Spark使用了DAG(有向无环图)执行引擎,将作业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对数据进行流水线式的计算,减少了计算的延迟和磁盘读写的成本。而MapReduce是基于MR作业调度器的工作流式执行,每个阶段都需要等待前一个阶段的计算完成后才可以开始执行,无法进行流水线式的计算。

3. 运算模型:Spark提供了更丰富的运算模型,如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DataFrame和Dataset等,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这些运算模型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抽象,能够进行更有效的优化和计算,从而提高了计算性能。

举例来说,假设有一个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的任务,使用MapReduce时,每个中间结果都需要写入磁盘,而下一个计算阶段又需要从磁盘读取数据,这会产生大量的磁盘IO开销。而在Spark中,可以通过内存计算将中间结果保存在内存中,并直接传递给下一个计算阶段,避免了磁盘IO开销,从而加快了处理速度。

此外,Spark的DAG执行引擎可以将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发执行这些阶段,使得计算可以流水线式地进行,减少了计算的延迟和等待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总的来说,Spark相对于MapReduce,采用了内存计算、DAG执行引擎以及更灵活的运算模型等优化策略,从而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任务中能够提供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效率。

🍁 07、flush的过程是什么?

flush(刷新)是指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目标(如文件、数据库等)中的操作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数据会首先被写入到内存或其他临时缓冲区中,而不是直接写入目标。

当执行flush操作时,以下是一般的工作过程:

  1. 将数据从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缓冲区复制到输出缓冲区或内存中。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将数据从一个缓冲区读取到另一个缓冲区来完成的。

  2. 将数据从输出缓冲区或内存写入到目标设备(如文件、数据库等)。这个过程通常包括通过文件描述符或网络连接将数据写入目标。

  3. 确认写入的数据已经被目标设备接收。可以通过检查返回的写入确认信息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来进行确认。

flush的目的是确保缓冲区中的数据及时地传输到目标,并使得数据在目标中可用。通过将多个数据写入缓冲区,然后一次性地将它们刷新到目标中,可以显著提高I/O操作的效率。

在不同的场景下,flush的实际操作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文件系统中,flush可以将文件系统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磁盘;在数据库中,flush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或持久化存储中。

需要注意的是,flush操作的频率和时机可能会因应用程序或系统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较频繁地执行flush操作会导致写入的开销增加,而较少执行flush操作会增加数据丢失的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flush操作的策略。

🍁 08、如何重启Namenode?

重启Namenode是指重新启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中的Namenode组件。Namenode是HDFS的主要组件之一,负责存储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信息。

以下是重启Namenode的一般步骤:

  1. 停止Namenode进程:在执行重启之前,需要先停止当前正在运行的Namenode进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停止Namenode进程:

    hadoop-daemon.sh stop namenode
    
  2. 清理HDFS元数据目录:在重启之前,需要清理Namenode使用的HDFS元数据目录,以确保下一次启动时可以重新加载最新的元数据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清理元数据目录:

    hdfs namenode -format
    
  3. 启动Namenode进程:在清理元数据目录后,可以重新启动Namenode进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启动Namenode进程:

    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4. 检查Namenode日志:在重启完成后,可以查看Namenode的日志文件,以确保Namenode正常启动并运行。Namenode的日志通常位于Hadoop的日志目录中。

请注意,重启Namenode会导致HDFS集群的不可用性,因此需要谨慎操作。在执行重启操作之前,建议备份重要的数据,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另外,具体的重启步骤可能会根据Hadoop版本和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建议参考相应版本的官方文档或社区资源来获取详细的重启指南。

🍁 09、MapReduce优化经验有哪些?

在优化MapReduce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验和技巧:

1. 数据本地化:将MapReduce任务分配给与其所处理的数据在同一节点上的任务槽,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和网络开销。

2. Combiner函数的使用:Combiner函数用于在Map阶段输出结果后,在本地进行局部合并。它能够减少数据传输量,减小网络开销。

3. 调整输入切片大小:输入数据的切片大小对MapReduce的性能有影响。合理设置输入切片的大小,可以避免产生过小的切片(导致任务并行执行不充分)或过大的切片(导致处理时间过长)。

4. 使用压缩: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启用压缩可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传输和磁盘存储中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IO效率。

5. 合理设置Reduce任务数量:根据集群的资源和数据量,合理设置Reduce任务的数量。太少的Reduce任务可能造成负载不均衡,而太多的Reduce任务则会增加资源消耗和任务调度的开销。

6. 使用分区器(Partitioner):合理选择分区器可以将中间结果均匀地分发到不同的Reduce任务中,提高Reduce任务的并行度和整体性能。

7. 调整内存配置:通过适当调整MapReduce任务的内存参数(如堆内存大小、堆外内存大小等),可以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吞吐量。

8. 考虑使用缓存:对于常用的数据或计算结果,使用DistributedCache机制将其缓存在节点上,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和数据传输。

9. 合理使用数据本地化读取:对于频繁访问的数据,可以使用数据本地化读取来提高读取的效率。

10. 避免使用全局排序:全局排序会导致大量的数据传输和磁盘IO开销。如果业务允许,可以考虑使用局部排序或其他排序算法来减少数据的排序操作。

这些经验和技巧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和应用。此外,了解Hadoop平台的最新发展和使用最新版本的Hadoop,也能够从底层上提供更多的性能优化和改进。

🍁 10、谈谈你对Zookeeper的理解?

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提供了高可用性和一致性的分布式协作机制,主要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问题。

以下是我对Zookeeper的理解:

  1. 分布式协调:Zookeeper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一种协调服务,可以协助应用程序在多个节点之间进行同步和协作。它提供了一套简单而强大的原语,如锁、队列、命名空间等,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实现分布式应用的协同操作。

  2. 高可用性:Zookeeper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在多个节点之间复制和同步数据。它通过选举机制选择一个Leader节点,同时保持其他节点作为备份,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当Leader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能够快速选举出新的Leader,并保持服务的可用性。

  3. 数据一致性:Zookeeper使用了一种称为ZAB(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协议的一致性协议来保证分布式数据的一致性。ZAB协议确保了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操作以相同的顺序进行,从而保持了整个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4. 轻量级和快速:Zookeeper的设计目标是提供快速和简单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具有较小的代码库和低延迟的特点,适用于对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

  5. 可扩展性:Zookeeper的架构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支持横向增加节点来处理更大的负载和容纳更多的客户端请求。

  6. 开放性和广泛应用:Zookeeper是一个开源项目,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各种分布式系统中被使用,如Hadoop、Kafka、HBase等,用于提供可靠的协调服务。

总体而言,Zookeepe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可靠的一致性机制,帮助应用程序实现分布式协作和协调。它的设计理念简单而高效,因此在众多的分布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 11、请列举出曾经修改过的/etc/下面的文件,并说明修改要解决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 AI 程序可能会修改/读取/etc/目录下的部分文件,但我没有用户权限操作文件系统,无法直接修改这些文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tc/目录下被修改的文件和相应修改的原因:

1. /etc/passwd:用户账号信息文件,记录了系统上所有用户的账号信息和登录 shell。可以在此文件中添加、修改、删除用户账号以及设定用户 shell 等。

2. /etc/shadow:用户密码文件,记录了系统用户的密码HASH值。可以在此文件中重置、修改用户的密码、锁定或解锁账户等。

3. /etc/fstab:文件系统表,记录了系统中各个文件系统的信息。修改此文件可以调整文件系统的挂载点、挂载选项等。

4. /etc/hosts:主机名文件,记录了系统上的IP地址和主机名的映射关系。可以在此文件中添加、删除、修改本地主机的名字和IP地址以及其他网络主机的信息。

5. /etc/resolv.conf:DNS 配置文件,记录了系统上 DNS 解析所使用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可以在此文件中添加、修改、删除 DNS 服务器信息以及 DNS 搜索域等。

6. /etc/sysctl.conf:内核参数配置文件,记录了系统内核的各种参数。可以在此文件中对内核参数进行修改,并使修改生效。

7. /etc/network/interfaces:网络接口配置文件,在 Linux 中使用它来设置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8. /etc/sudoers:sudo 配置文件,记录了系统中允许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的用户或进程。可以在此文件中添加、修改、删除用户或组的 sudo 权限。

这些文件是 Linux 系统中比较常用的配置文件,相关的修改操作需要进行权限认证和谨慎进行。如果不了解相应的配置和操作方式,修改这些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不可用,请谨慎操作。

🍁 12、宕机分为HMaster宕机和HRegisoner宕机,分别介绍这两种宕机机制?

HMaster宕机和HRegionServer宕机是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Base中可能发生的两种故障情况。

1. HMaster宕机:HMaster是HBase系统中的主节点,负责管理整个集群的元数据并协调集群中的各个RegionServer。当HMaster宕机时,会导致以下情况:

  • 元数据不可用:HMaster负责管理HBase的元数据,包括表的分布式拆分、负载均衡、Region的分配等。当HMaster宕机时,元数据将不再可用,这意味着无法创建新表、修改表结构或进行任何对元数据的操作。

  • 故障转移延迟:HMaster宕机后,需要进行故障转移操作来选择一个新的HMaster节点。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并且会导致集群的整体性能下降。

  • 集群管理操作不可用:HMaster负责处理集群管理操作,如添加或删除RegionServer、启动或停止负载均衡等。当HMaster宕机时,这些管理操作将不再可用,需要等待新的HMaster节点选举出来后才能继续进行。

2. HRegionServer宕机:HRegionServer是HBase系统中的数据节点,负责存储和处理实际的用户数据。当HRegionServer宕机时,会导致以下情况:

  • Region不可用:每个HRegionServer上会托管多个Region,当HRegionServer宕机时,这些Region将不再可用。这可能导致某些数据不可读或不可写,但其他可用的Region仍然可以提供服务。

  • 数据的重新分配:当HRegionServer宕机后,集群会重新分配该节点上的Region到其他正常运行的HRegionServer上,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期间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针对HMaster宕机和HRegionServer宕机的处理策略可以参考以下措施:

  • 针对HMaster宕机,可以提前设置多个备用的HMaster节点,以便在主节点宕机时能够快速选举新的HMaster节点。
  • 针对HRegionServer宕机,可以配置备用的RegionServer节点,并启用自动的Region迁移和负载均衡机制,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平衡性。
  • 定期进行系统备份,以便在遇到宕机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 监控集群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宕机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 在整个系统架构设计中考虑故障容忍和可伸缩性,以尽量降低宕机带来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HBase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宕机带来的影响。

🍁 13、offset是每天消息的偏移量?

不完全正确。在消息队列系统中,“offset” 指的是消息在特定主题或分区中的相对位置。它表示消息在消息队列中的偏移量或序号,用于唯一标识消息。

“offset” 并不是每天消息的偏移量,而是消息的位置标识符。它通常随着消息的写入或读取而递增,并用于跟踪已消费的消息。通过记录和更新消费者对消息的偏移量,可以实现消息的顺序消费和容错,确保不会重复消费消息。

此外,消息队列系统中的 “offset” 可以是不同的单位,如分区、主题、消息队列等,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消息队列系统。在不同的消息队列系统中,“offset” 的定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之,“offset” 是消息队列中消息的位置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和跟踪消息,而不是每天消息的偏移量。

🍁 14、Hbase中表的特点?

HBase是一种分布式、可扩展、面向列的NoSQL数据库,设计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下面是HBase表的一些特点:

1. 分布式存储:HBase表的数据以行为单位进行存储,并分布在HBase集群的各个节点上。这种分布式存储使得HBase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量,支持高容量和高并发的访问。

2. 列式存储:HBase将数据按照列族进行存储,列族中的每个列在磁盘上连续存储。这种列式存储的设计能够提供高效的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查询操作。

3. 极高的可扩展性:HBase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扩展,通过添加新的RegionServer节点来处理更多的数据和请求。这种可扩展性使得HBase能够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4. 强一致性读写:HBase支持强一致性的读写操作,确保读取到的数据是最新的。对于写操作,HBase使用WAL(Write-Ahead Log)和多版本控制来实现数据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5. 灵活的模式:HBase是一个模式灵活的数据库,允许在表中存储不同结构的数据。不同的行可以有不同的列簇和列,这使得HBase适合存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6. 高可靠性和容错性:HBase通过数据的复制和故障检测机制来提供高可靠性和容错性。它使用HDFS作为底层的文件系统,并通过数据的复制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节点故障。

7. 快速的随机读写能力:HBase具有快速的随机读写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亚毫秒级的读写延迟。这使得HBase非常适合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大规模数据集的应用场景。

总之,HBase表具有分布式存储、列式存储、可扩展性、强一致性读写、灵活的模式、高可靠性和容错性以及快速的随机读写能力等特点,使其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应用。

🍁 15、怎么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

以下是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的Java和Python代码示例:

Java代码示例: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public class FindMostFrequ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data = {"A", "B", "A", "C", "B", "D", "A"};Map<String, Integer> frequencyMap = new HashMap<>();for (String element : data) {frequencyMap.put(element, frequencyMap.getOrDefault(element, 0) + 1);}String mostFrequent = null;int maxFrequency = 0;for (Map.Entry<String, Integer> entry : frequencyMap.entrySet()) {if (entry.getValue() > maxFrequency) {mostFrequent = entry.getKey();maxFrequency = entry.getValue();}}System.out.println("Most frequent element: " + mostFrequent + ", Frequency: " + maxFrequency);}
}

Python代码示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data = ['A', 'B', 'A', 'C', 'B', 'D', 'A']frequency = Counter(data)
most_frequent = frequency.most_common(1)[0]print("Most frequent element:", most_frequent[0], ", Frequency:", most_frequent[1])

这两个示例代码的逻辑如下:

  1. 创建一个字典或计数器对象来存储元素与其出现次数的映射。
  2. 遍历数据集,对于每个元素,将其添加到字典或计数器中,并更新对应的出现次数。
  3. 循环遍历字典或计数器的条目,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和对应的频率。
  4. 输出找到的最频繁元素及其频率。

以上代码示例可以帮助您在海量数据中找到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元素,并得到其出现频率。请注意,如果数据量过大,可能需要考虑分布式计算或数据分片等方法来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初识大数据,一文掌握大数据必备知识文集(9)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65382

相关文章

详谈redis跟数据库的数据同步问题

《详谈redis跟数据库的数据同步问题》文章讨论了在Redis和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上的解决方案,主要比较了先更新Redis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和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Redis缓存两种方案,文章指出,删除R... 目录一、Redis 数据库数据一致性的解决方案1.1、更新Redis缓存、删除Redis缓存的区别二

Redis事务与数据持久化方式

《Redis事务与数据持久化方式》该文档主要介绍了Redis事务和持久化机制,事务通过将多个命令打包执行,而持久化则通过快照(RDB)和追加式文件(AOF)两种方式将内存数据保存到磁盘,以防止数据丢失... 目录一、Redis 事务1.1 事务本质1.2 数据库事务与redis事务1.2.1 数据库事务1.

Oracle Expdp按条件导出指定表数据的方法实例

《OracleExpdp按条件导出指定表数据的方法实例》:本文主要介绍Oracle的expdp数据泵方式导出特定机构和时间范围的数据,并通过parfile文件进行条件限制和配置,文中通过代码介绍... 目录1.场景描述 2.方案分析3.实验验证 3.1 parfile文件3.2 expdp命令导出4.总结

更改docker默认数据目录的方法步骤

《更改docker默认数据目录的方法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更改docker默认数据目录的方法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查看docker是否存在并停止该服务2.挂载镜像并安装rsync便于备份3.取消挂载备份和迁

不删数据还能合并磁盘? 让电脑C盘D盘合并并保留数据的技巧

《不删数据还能合并磁盘?让电脑C盘D盘合并并保留数据的技巧》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合并C盘和D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尤其是当你不希望删除其中的数据时,幸运的是,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且在... 在电脑生产时,制造商常为C盘分配较小的磁盘空间,以确保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但在

轻松掌握python的dataclass让你的代码更简洁优雅

《轻松掌握python的dataclass让你的代码更简洁优雅》本文总结了几个我在使用Python的dataclass时常用的技巧,dataclass装饰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数据类的定义过程,包括设置默... 目录1. 传统的类定义方式2. dataclass装饰器定义类2.1. 默认值2.2. 隐藏敏感信息

一文带你搞懂Nginx中的配置文件

《一文带你搞懂Nginx中的配置文件》Nginx(发音为“engine-x”)是一款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网站和应用中,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如何... 目录摘要一、Nginx 配置文件结构概述二、全局配置(Global Configuration)1. w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文章主要介绍了HL7协议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如何配置环境、接收和解析数据,以及与前端进行交互的实现方法,文章还分享了使用7Edit工具进行调试的经... 目录一、前言二、正文1、环境配置2、数据接收:HL7Monitor3、数据解析:HL7Busines

Mybatis拦截器如何实现数据权限过滤

《Mybatis拦截器如何实现数据权限过滤》本文介绍了MyBatis拦截器的使用,通过实现Interceptor接口对SQL进行处理,实现数据权限过滤功能,通过在本地线程变量中存储数据权限相关信息,并... 目录背景基础知识MyBATis 拦截器介绍代码实战总结背景现在的项目负责人去年年底离职,导致前期规

Redis KEYS查询大批量数据替代方案

《RedisKEYS查询大批量数据替代方案》在使用Redis时,KEYS命令虽然简单直接,但其全表扫描的特性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会导致性能问题,甚至可能阻塞Redis服务,本文将介绍SCAN命令、有序... 目录前言KEYS命令问题背景替代方案1.使用 SCAN 命令2. 使用有序集合(Sorted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