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算法题之---bjtu算法期末小测验

2024-01-01 23:36
文章标签 算法 三个 期末 测验 bjtu

本文主要是介绍三个算法题之---bjtu算法期末小测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链接地址:https://algo.bjtu.edu.cn/contest?group=my

题目1:Problem A. 加分二叉树
时间限制 1000 ms
内存限制 128 MB
题目描述设一个n个节点的二叉树tree的中序遍历为(l,2,3,⋯,n),其中数字1,2,3,⋯,n为节点编号。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分数(均为正整数),记第i个节点的分数为di,tree及它的每个子树都有一个加分,任一棵子树subtree(也包含tree本身)的加分计算方法如下:subtree的左子树的加分× subtree的右子树的加分+subtree的根的分数若某个子树为空,规定其加分为1,叶子的加分就是叶节点本身的分数。不考虑它的空子树。试求一棵符合中序遍历为(1,2,3,⋯,n)且加分最高的二叉树tree。要求输出;(1)tree的最高加分(2)tree的前序遍历输入数据第 1行:一个整数 n (n<30),为节点个数。第 2行 :n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为每个节点的分数(分数 <100)。
输出数据第 1行:一个整数,为最高加分(结果不会超过 4,000,000,000)。第 2行 :n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为该树的前序遍历。
若存在多种前序遍历均为最高加分,则输出字典序最小的前序遍历
样例输入
5
5 7 1 2 10
样例输出
145
3 1 2 4 5题目2:Problem B. 思维之花-方程
时间限制 1000 ms
内存限制 128 MB
题目描述有形如:ax^3+bx^2+cx+d=0 这样的一个一元三次方程。给出该方程中各项的系数(a,b,c,d 均为实数),并约定该方程存在三个不同实根(根的范围在-100至100之间),且根与根之差的绝对值> =1。要求由小到大依次在同一行输出这三个实根(根与根之间留有空格),并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提示:记方程f(x)=0,若存在2个数x1和x2,且x1< x2,f(x1)*(x2)< 0,则在(x1,x2)之间一定有一个根。输入数据
输入该方程中各项的系数  (a,b,c,d均为实数),
输出数据
由小到大依次在同一行输出这三个实根(根与根之间留有空格),并精确到小数点后 2位。
样例输入
1 -5 -4 20
样例输出
-2.00 2.00 5.00题目3:Problem C. 旅行家的预算
时间限制 1000 ms
内存限制 128 MB
题目描述
一个旅行家想驾驶汽车以最少的费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假设出发时油箱是空的)。给定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d1、汽车油箱的容量c(以升为单位)、每升汽油能行驶的距离d2、出发点每升汽油价格p和沿途油站数n,油站i离出发点的距离d[i]、每升汽油价格p[i]。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如果无法到达目的地,则输出-1。输入数据
输入共 n+1行,第一行为 d1,c,d2,p,n,以下 n行,每行两个数据,分别表示该油站距出发点的距离 d[i]和该油站每升汽油的价格 p[i]。两个数据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输出数据
1 < = n < = 100
样例输入
275.6 11.9 27.4 2.8 2
102.0 2.9
220.0 2.2
样例输出
26.95
样例说明
0< =n< =100

例子1: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ap>
#include <set>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define inf 0x3f3f3f3f
#define root 1,n,1
#define lson l,mid,rt<<1
#define rson mid+1,r,rt<<1|1
inline ll read() {ll x = 0, w = 1; char ch = getchar();for (; ch > '9' || ch < '0'; ch = getchar()) if (ch == '-') w = -1;for (; ch >= '0' && ch <= '9'; ch = getchar()) x = x * 10 + ch - '0';return x * w;
}
#define maxn 1000000
ll f[100][100], rt[100][100];
ll dfs(int l, int r) {if (l > r) return 1;if (f[l][r] == -1) {for (int k = l; k <= r; k++) {ll ans = dfs(l, k - 1) * dfs(k + 1, r) + f[k][k];if (ans > f[l][r]) {f[l][r] = ans;rt[l][r] = k;}}}return f[l][r];
}
void houxubianli(int l, int r) {if (l == r) {cout << rt[l][r] << " ";return;}if (l > r) return;cout << rt[l][r] << " ";houxubianli(l, rt[l][r] - 1);houxubianli(rt[l][r] + 1, r);
}
int main() {int n; int a;n = read();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1; j <= n; j++) {f[i][j] = -1;}}for (int i = 1; i <= n; i++) {rt[i][i] = i;f[i][i] = read();}dfs(1, n);cout << f[1][n] << endl;houxubianli(1, n);
}

例子2: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ouble a, b, c, d;
double f(double x) {return (a * x * x * x + b * x * x + c * x + d);
}
int main() {cin >> a >> b >> c >> d;for (int i = -100; i <= 100; i++) { double L = i, R = i + 1, mid;if (fabs(f(L)) < 1e-4)  printf("%.2lf ", L);else if (fabs(f(R)) < 1e-4)  continue;else if (f(L) * f(R) < 0) {   while (R - L > 1e-4) {mid = (L + R) / 2;if (f(mid) * f(R) > 0)R = mid;else L = mid;}printf("%.2lf ", L);}}return 0;
}

例子3: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ring>
#include<string.h>
#include<cmath>
#include<queue>
#include<stdlib.h>
#include<map>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dio>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double dis, cost;
}x[101];
int main() {double d1, c, d2;int n;x[0].dis = 0;cin >> d1 >> c >> d2 >> x[0].cost >> n;for (int i = 1; i <= n; ++i)cin >> x[i].dis >> x[i].cost;x[n + 1].dis = d1;x[n + 1].cost = 0;for (int i = 1; i <= n + 1; ++i) {if (x[i].dis - x[i - 1].dis > c * d2) {  cout << "-1" << endl;return 0;}}double sum = 0; double w = 0;  int i = 0, p;while (i <= n) {for (int j = i + 1; j <= n + 1; ++j) {if (x[j].cost < x[i].cost) {p = j;break;}}if (x[p].dis - x[i].dis > c * d2) {sum += (c - w) * x[i].cost;w = c - (x[i + 1].dis - x[i].dis) / d2;i++;}else if (w * d2 >= x[p].dis - x[i].dis) {w -= (x[p].dis - x[i].dis) / d2;i = p;}else {sum += ((x[p].dis - x[i].dis) / d2 - w) * x[i].cost;w = 0;i = p;}}printf("%.2lf", sum);return 0;
}

这篇关于三个算法题之---bjtu算法期末小测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60799

相关文章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雪花算法由Twitter提出,设计目的是生成唯一的、递增的ID,下面:本文主要介绍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通过代... 目录一、问题根源二、解决方案1. 全局配置Jackson序列化规则2. 实体类必须使用Long封装类3.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在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算法,用于预测用户对物品(如商品、电影、音乐等)的偏好,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下面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前言基本原理 算法分类 计算方法应用场景 代码实现 前言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时间轮是一种高效利用线程资源进行批量化调度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前言一、参数说明二、具体实现1、HashedwheelTimer2、createWheel3、n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时间轮是一种高效的定时调度算法,主要用于管理延时任务或周期性任务,它通过一个环形数组(时间轮)和指针来实现,将大量定时任务分摊到固定的时间槽中,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复杂... 目录1、简述2、时间轮的原理3. 时间轮的实现步骤3.1 定义时间槽3.2 定义时间轮3.3 使用时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文章介绍了Go语言中container/list包实现的双向链表,并探讨了如何使用链表实现LRU缓存,LRU缓存通过维护一个双向... 目录力扣:146. LRU 缓存主要结构 List 和 Element常用方法1. 初始化链表2.

基于Python实现多语言朗读与单词选择测验

《基于Python实现多语言朗读与单词选择测验》在数字化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开发一款能够支持多语言朗读和单词选择测验的程序,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下面我们就来用Python实现一个这... 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环境准备三、实现朗读功能四、实现单词选择测验五、创建图形用户界面六、运行程序七、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文章介绍了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原理,特别是Knuth-Morris-Pratt(KMP)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模式串的前缀表来减少匹配时的不必要的字符比较,从而提高效率,在... 目录简介KMP实现代码总结简介字符串匹配算法主要用于在一个较长的文本串中查找一个较短的字符串(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