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版---双向循环链表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换节点版本,没有bug,保证看懂!

本文主要是介绍C语言版---双向循环链表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换节点版本,没有bug,保证看懂!,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如果想看单链表排序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博客里找,点击左边。

你好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prev;struct node *next;
}node;//生成一个节点
node *initList(void)
{node *new = malloc(sizeof(node));if(!new){printf("malloc fail!\n");return NULL;}new->data = 0;new->prev = new;new->next = new;return new;
}//头插法插入一个节点
void head_insert(node *head, node *new)
{new->next = head->next;head->next->prev = new;head->next = new;new->prev = head;
}
//尾插法插入一个节点
void tail_insert(node *head, node *new)
{new->prev = head->prev;head->prev->next = new;new->next = head;head->prev = new;
}//弹出一个节点
void Remove(node *new)
{new->prev->next = new->next;new->next->prev = new->prev;new->next = new;new->prev = new;
}
//遍历
void traverse(node *head)
{for(node *p = head->next; p != head; p = p->next){printf("%d ", p->data);}printf("\n");
}//选择排序
void choose_sort(node *head)
{//头结点是空的或者表是空的或者表只有一个节点时候不用排if(!head || head->next == head || head->next->next == head) {return;}node *p, *min, *tail;//tail及tail前面是排好序的,每次从tail后面选出一个最小值,插入到tail前面,直到等于head结束for(tail = head; tail->next != head; tail = tail->next){//从tail->next->next开始,到等于head时结束,与tail->next比较找出最小值minfor(min = tail->next, p = min->next; tail != head, p != head; p = p->next){if(min->data > p->data) //找到一个比min更小的,就记录{min = p;       //由于是双向循环链表不需要记录min的前驱节点}}printf("本轮排序选择出的最小值: %d\n", min->data);if(min != tail->next)  //如果tail->next本来就是本轮的最小值,则不用交换{/*弹出min节点min->prev->next = min->next;min->next->prev = min->prev; */Remove(min);/*尾插法插到tail后面min->prev = tail;min->next = tail->next;tail->next->prev = min;tail->next = min;*/head_insert(tail, min);}traverse(head);   //显示每一轮排序结果}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_sort(node *head)
{int flag;node  *p, *tmp, *tail;tail = head;   //tail以及tail后面的是排好序的元素,第一次还没有排好,所以为headwhile(1){flag = 1;   //flag用来标志是否已经排好序//每次从head->next开始遍历,直到tail结束, prev是p的前驱节点for(p = head->next; p && p->next != tail;){//交换后,p已经移动到后面,不需要再遍历下一个if(p->data > p->next->data){flag = 0;        //修改flag=0,标志本轮循环交换过tmp  = p->next;  //在弹出p节点前需先记录p->next节点/*弹出p节点p->prev->next = p->next;p->next->prev = p->prev;*/Remove(p);/*插入p节点p->next = tmp->next;tmp->next->prev = p;p->prev = tmp;tmp->next = p;*/head_insert(tmp, p);}else //没有交换就继续遍历下一个{p = p->next;}}printf("本轮排序移动出的最大值:%d\n", p->data);traverse(head);   显示每一轮排序结果if(flag)   //如果内层循环中都没有交换过,则所有节点都已经是排好序的{printf("冒泡排序结束!\n");break;}tail = p;  //tail向前移一个,tail以及tail后面的是排好序的元素}
}//插入排序,最优版本
void insert_sort(node *head)
{//头结点是空的或者表是空的或者表只有一个节点时候不用排if(!head || head->next == head || head->next->next == head) {return;}node *p, *q, *tail;//head->next->next开始遍历,tail及tail前面的是排好序的,p是本轮待插入值,等于head时结束for(tail = head->next, p = tail->next; p != head; p = tail->next){//从head->next开始遍历,直到tail结束for(q = head; q != tail; q = q->next){if(p->data < q->next->data) //插入后结束本次遍历{/*弹出p节点tail->next = p->next;p->next->prev = tail; */ Remove(p);/*把p节点插入到q->next前面,即q的后面p->next = q->next;q->next->prev = p;q->next = pp->prev = q;*/head_insert(q, p);break;}}printf("本轮排序插入值:%d, ", p->data);if(tail == q)   //在tail前面没有插入,就下移{printf("已处于插入位置\n");tail = tail->next;}else{//p已经处于插入位置,显示时要用p->next->dataprintf("插入到%d的前面\n", p->next->data);}traverse(head);  //显示每一轮排序结果}
}//快速排序的一次划分,第一种版本
node *partition(node *head, node *tail)
{node *p, *basic, *tmp;//从baisc后面开始遍历,找到比baisc小的就插入到head后面,直到tail结束,prev是p的前驱节点//这里head可以理解为本次待划分的链表的头结点,tail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下一个(NULL)for(basic = head->next, p = basic->next; p != tail; p = p->next){if(p->data < basic->data){//保留p->prev的位置, 交换后p要复位tmp = p->prev;/*弹出p节点p->next->prev = p->prev;p->prev->next = p->next;*/Remove(p);/*p节点插入到head后p->next = head->next;head->next->prev = p;p->prev = head;head->next = p;*/head_insert(head, p);//p复位p = tmp;}}return basic;
}//快速排序,第一种版本
void quick_sort(node *head, node *tail)
{//头结点是空的或者表是空的或者表只有一个节点时候不用排//tail是链表的结束点,一开始等于head,后面等于basicif(!head|| head->next == tail || head->next->next == tail){return;}//baisc前的节点都比basic小,baisc后的节点都比baisc大node *basic = partition(head, tail);printf("本次划分节点:%d\n", basic->data);quick_sort(head, basic); //把head->next到basic前一个进行递归排序quick_sort(basic, tail); //从basic->next到tail前一个进行递归排序
}//交换两节点,p, q互换
void swap(node *p, node *q)
{if(p->data == q->data){return;}node *tmp = p->prev;  //记录p的前驱节点Remove(p);            //弹出p节点head_insert(q, p);    //把p插入到q后面Remove(q);            //弹出q节点head_insert(tmp, q);  //把q插入到tmp后面
}//快速排序的一次划分,第二种版本
node *partition2(node *head, node *tail)
{node *p, *q, *tmp;p = head->next; //这里head可以理解为本次待划分的链表的头结点q = tail->prev; //这里tail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可以理解为NULL//区间长度等于零时结束//特别说明,内层循环中判断条件中,有且仅有一个内层循环要加“<=”号,二选一//内层循环只能是两个,如果是一个的话,会出错,举例:12 34 78 56 23 99 34 12 45 76while(p != q){//从后面开始往前遍历,直到p==q或者p->data大于等于q->datawhile(p != q && p->data < q->data){q = q->prev; }if(p == q)   //如果p->data 都小于q->data,表示已经排好{break;}tmp = p->prev;    //交换前先保留p->prev,用来复位p 和 qswap(p, q);       //交换p和qq = p;            //q复位p = tmp->next;    //p复位//从前面开始往后遍历,直到p==q或者p->data大于q->datawhile(p != q && p->data <= q->data){p = p->next;}if(p == q)   //如果p->data 都小于q->data,表示已经排好{break;}tmp = p->prev;   //交换前先保留p->prev,用来复位p 和 qswap(p, q);      //交换p和qq = p;           //q复位p = tmp->next;   //p复位}return p;
}//快速排序,第二种种版本
void quick_sort2(node *head, node *tail)
{//头结点是空的或者表是空的或者表只有一个节点时候不用排//tail是链表的结束点,一开始等于head,后面等于basicif(!head|| head->next == tail || head->next->next == tail){return;}//baisc前的节点都比basic小,baisc后的节点都比baisc大node *basic = partition2(head, tail);printf("本次划分节点:%d\n", basic->data);quick_sort2(head, basic); //把head->next到basic前一个进行递归排序quick_sort2(basic, tail); //从basic->next到tail前一个进行递归排序
}int main(void)
{int i, len;node *head, *new, *p, *q;printf("请输入双向循环链表的长度: ");scanf("%d", &len);head = initList();head->data = len;printf("请输入元素:");for(int i = 0; i<len; i++){new = initList();scanf("%d", &new->data);tail_insert(head, new);}printf("请选择排序方式,1.选择排序 2.冒泡排序 3.插入排序 4.快速排序: ");scanf("%d", &i);printf("排序前:\n");traverse(head);switch(i){case 1:choose_sort(head);break;case 2:bubble_sort(head);break;case 3:insert_sort(head);break;case 4:quick_sort2(head, head);break;}printf("由小到大排序后:\n");traverse(head);return 0;
}

温馨提示:
        如果复制时发现有缩进报错,后者空格报错等问题,以VScode为例,可以按Ctrl+F,复制一个报错的空格,然后替换成一个手打的空格键,具体操作可以搜搜,可以看我的博客。


具体截图:以 12 34 78 56 23 99 34 12 45 76为例,其他朋友可以自己举

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

插入排序

快速排序

二、代码分析

        如果你认真看完上述的代码和注释,那么,我可以大概率保证你基本可以看懂了双向循环链表的排序,其实也不难,就是在关键步骤和控制条件。下面来仔细分析每个排序的关键步骤和控制条件。


冒泡排序

          思路:冒泡排序就是从首元结点开始,左右两两比较大小,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如果比后面一个的节点大,就交换,然后继续往后比较,直到到达已经排好的元素为止。

        特点:每一轮冒泡排序结束后,总会把最大的节点放到最后面,不断的往前移,直到头结点,就结束了。

        注意的地方:单链表的交换,不同于数组的交换,单链表的交换后,以p和q为例,p在q的前面,如果p->data > q->data,就交换p和q节点,交换后p已经处于下一次待交换的位置,所以不需要在p = p->next了,否则会漏了一个没排,出错,需要特别注意!跟单链表的差不多!

        优化地方:1.设置flag,来标志链表中的元素是否已经是排好序的,因为这里做可以用一次循环判断出链表中的元素是否已经排好,而不用进行无用的多层循环。2.设置一个tail,来指明后面的节点是排好的,当遍历到tail时,就结束本轮循环,同时tail前移一个。

选择排序


        思路:选择排序就是每次从未排好的节点中,通过遍历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出一个最小的(以从小到大排为例),然后插入到排好的后面,这样,每轮循环就可以选出一个最小的,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

        特点:跟插入排序很像,但两者略有不同,选择排序先选出最小的,然后直接插入到排好元素的后面,而插入排序是直接选出一个节点,然后通过和排好的元素进行比较大小来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注意的地方:以从小到大排为例,采用尾插法应该是每次选取最小的,如果采用头插法应该是每次选取最大的。跟单链表的差不多!

        优化地方:如果这个节点本来就处于待插入地方,即当前最小的,就不需要交换了,直接进行下一轮。设置一个tail标志,之所以说有点像插入排序,就是体现在这里了。

插入排序


        思路:插入排序就是每次直接从未排好序的节点中拿一个出来,一般是下一个;然后在排好序的节点中通过遍历的方法来比较应该插入到的位置,直到插完为止。

        特点:直接选一个插入,不像选择排序那样,先选了,再插入。

        注意的地方:需要设置标志tail来指明已经排好的节点的界限,遍历查找插入位置时,遇到tail,说明待插入节点是已经排好的节点中最大的,不需要插入,同时tail要后移一个。跟单链表的差不多!

        优化地方:tail标志和直接插入。

快速排序


        思路:每次选中一个基准点,然后从基准点后面开始遍历,如果找到比基准点小节点(以从小到大排为例),就插入到基准点前面,直到链表的尾部,结束。这样每一次划分后,处于基准点前面的节点都比基准点小,处于基准点后面的节点都比基准点大。然后分别递归划分基准点前的节点和后的节点。

        特点:每次划分结束后能找到一个基准点,可以看成是中位数,然后递归。有点像二分查找,跟一颗二叉树差不多。

        注意的地方:第一次传参数时,传head(头节点)和NULL。而且需要严格控制退出条件,头结点为空,或者没有节点,或者只有一个节点时,不用排,直接返回。

        优化的地方:这里写了两种版本的,第一种,采用先定好基准点,后比较的方法,详情可以看我的博客里的单链表排序或者上面的讲解。

        另外一种版本,采用先比较,然后找出基准点,就是数组常用的,往中间靠的方法,一个head和tail,如果head<tail,tail就一直往前移,然后如果head<tail,head就一直往后移,直到head == tail是就是本次划分的基准点。因为是双向循环链表,有前指针,所以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单链表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时间复杂度太高。

三、总结

        如果之前看过我博客里写的单链表排序,对于写双向循环链表排序,基本上直接搬过来就行,只需要修改一下结束条件单链表的为NULL,双向循环链表的为头结点head。

        虽然这么做很方便,但是体现不了双向循环链表的灵魂,单链表每次交换时,要额外寻找到其前驱节点,而双向循环链表不需要,直接就可以用,因为其本来就有前指针。所以我特意优化了某些地方,详情请对比两篇CSDN的代码注释

        本期排序算法到这里,结束了,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可不可以给我一个点赞,收藏,转发,评论等等,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_^

        下一期准备出C语言版的数组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等。记得关注我哦!^_^

这篇关于C语言版---双向循环链表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换节点版本,没有bug,保证看懂!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5324

相关文章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反转链表是链表操作中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考题,本文将从思路到实现一步步地讲解如何实现链表的反转,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一操作,我们将使用C++代码演示具体实现,同... 目录问题定义思路分析代码实现带头节点的链表代码讲解其他实现方式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总结问题定义给定

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

《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快速实现链接转word文档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演示代码展示from newspaper import Articlefrom docx import

Python中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示例代码

《Python中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条件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循环语句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文章还详细说明了range函数的使... 目录一、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定义(2)条件语句的语法(a)单分支 if(b)双分支 if-else(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

java中不同版本JSONObject区别小结

《java中不同版本JSONObject区别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中不同版本JSONObject区别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 目录1. FastjsON2. Jackson3. Gson4. org.json6. 总结在Jav

电脑没有仿宋GB2312字体怎么办? 仿宋GB2312字体下载安装及调出来的教程

《电脑没有仿宋GB2312字体怎么办?仿宋GB2312字体下载安装及调出来的教程》仿宋字体gb2312作为一种经典且常用的字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何在计算机中调出仿宋字体gb2312?本文将为您... 仿宋_GB2312是公文标准字体之一,仿China编程宋是字体名称,GB2312是字php符编码标准名称(简

Python判断for循环最后一次的6种方法

《Python判断for循环最后一次的6种方法》在Python中,通常我们不会直接判断for循环是否正在执行最后一次迭代,因为Python的for循环是基于可迭代对象的,它不知道也不关心迭代的内部状态... 目录1.使用enuhttp://www.chinasem.cnmerate()和len()来判断for

Java循环创建对象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法

《Java循环创建对象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法》在Java中,如果在循环中不当地创建大量对象而不及时释放内存,很容易导致内存溢出(OutOfMemoryError),所以本文给大家介绍了Java循环创建对象... 目录问题1. 解决方案2. 示例代码2.1 原始版本(可能导致内存溢出)2.2 修改后的版本问题在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文章介绍了大数据小内存排序的三种方法:数据库排序、分治法和位图法,数据库排序简单但速度慢,对设备要求高;分治法高效但实现复杂;位图法可读性差,但存储空间受限... 目录三种方法:方法概要数据库排序(http://www.chinasem.cn对数据库设备要求较高)分治法(常

golang1.23版本之前 Timer Reset方法无法正确使用

《golang1.23版本之前TimerReset方法无法正确使用》在Go1.23之前,使用`time.Reset`函数时需要先调用`Stop`并明确从timer的channel中抽取出东西,以避... 目录golang1.23 之前 Reset ​到底有什么问题golang1.23 之前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