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

2023-12-11 11:44

本文主要是介绍K8s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介绍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强制重新同步(resync)资源对象的机制。这个机制可以帮助应用程序确保本地缓存中的资源对象与实际的 API Server 中的资源对象保持同步,从而减少对 API Server 的请求频率,提高性能和效率。

Resync 机制的实现通常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定时的全量同步:Informer 定期执行全量的列表请求,获取所有资源对象的最新状态,并将其更新到本地缓存中。这样可以确保本地缓存中的资源对象与 API Server 中的资源对象保持同步。

  2. 定时的增量同步:Informer 定期执行增量的 Watch 请求,监听资源对象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对象更新到本地缓存中。这样可以确保本地缓存中的资源对象能够及时反映 API Server 中的变化。

通过定时的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Informer 可以保持本地缓存中的资源对象与 API Server 中的资源对象保持同步,从而减少对 API Server 的请求频率,提高性能和效率。

在 Kubernetes 的 client-go 库中,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通常通过设置 SharedInformer 对象的 ResyncPeriod 字段来实现。这个字段表示重新同步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时间段。通过设置合适的 ResyncPeriod 值,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来调整重新同步的频率。

总之,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是通过定时的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来确保本地缓存中的资源对象与 API Server 中的资源对象保持同步的机制,从而减少对 API Server 的请求频率,提高性能和效率。

希望这个解释能够帮助你理解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更多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示例

在 Kubernetes 的 client-go 库中,可以使用 SharedInformer 对象来实现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具有 Resync 机制的 SharedInformer 对象:

import ("time""k8s.io/client-go/tools/cache""k8s.io/client-go/informers""k8s.io/client-go/kubernetes""k8s.io/client-go/tools/clientcmd"
)func main() {// 创建 Kubernetes 客户端配置kubeconfig := clientcmd.NewDefaultClientConfigLoadingRules().GetLoadingPreferedFilename()config, err := clientcmd.BuildConfigFromFlags("", kubeconfig)if err != nil {panic(err.Error())}// 创建 Kubernetes 客户端clientset, err := kubernetes.NewForConfig(config)if err != nil {panic(err.Error())}// 创建 SharedInformerFactory 对象informerFactory := informers.NewSharedInformerFactory(clientset, time.Second*30)// 创建一个 SharedInformer 对象来监视 Pod 资源podInformer := informerFactory.Core().V1().Pods().Informer()// 设置 SharedInformer 对象的 ResyncPeriod 字段来启用 Resync 机制podInformer.ResyncPeriod = time.Minute * 5// 启动 SharedInformer 对象stopper := make(chan struct{})defer close(stopper)go podInformer.Run(stopper)// 等待 SharedInformer 对象同步完成if !cache.WaitForCacheSync(stopper, podInformer.HasSynced) {panic("同步超时")}// 现在 SharedInformer 对象已经启动并且同步完成,可以开始处理事件了//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 Kubernetes 客户端并使用 SharedInformerFactory 创建了一个 SharedInformer 对象来监视 Pod 资源。然后,我们设置了 SharedInformer 对象的 ResyncPeriod 字段为 5 分钟,启用了 Resync 机制。最后,我们启动了 SharedInformer 对象并等待其同步完成。

一旦 SharedInformer 对象启动并同步完成,就可以开始处理事件了。你可以在处理事件的回调函数中编写自定义的逻辑来处理资源对象的变化。

希望这个示例能够帮助你理解如何使用 SharedInformer 对象实现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更多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这篇关于K8s Informer 的 Resync 机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80564

相关文章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k8s部署MongDB全过程

《k8s部署MongDB全过程》文章介绍了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MongoDB,包括环境准备、创建Secret、创建服务和Deployment,并通过Robo3T工具测试连接... 目录一、环境准备1.1 环境说明1.2 创建 namespace1.3 创建mongdb账号/密码二、创建Sec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及其对应的get、set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类对象的实例化,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通过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set方法1.遍历类对象的所有属性2.获取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MySQL事务、锁和MVCC机制是确保数据库操作原子性、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关键,事务必须遵循ACID原则,锁的类型包括表级锁、行级锁和意向锁,MVCC通过非锁定读和... 目录mysql的锁和MVCC机制事务的概念与ACID特性锁的类型及其工作机制锁的粒度与性能影响多版本

centos7基于keepalived+nginx部署k8s1.26.0高可用集群

《centos7基于keepalived+nginx部署k8s1.26.0高可用集群》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地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在生产环境中,为了确保集... 目录一、初始化(所有节点都执行)二、安装containerd(所有节点都执行)三、安装docker-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可能会因为一些暂时性的错误而失败,例如网络波动、数据库连接超时或第三方服务不可用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 目录引言1. 什么是 @Retryable?2. 如何在 Spring 中使用 @Retryable

JVM 的类初始化机制

前言 当你在 Java 程序中new对象时,有没有考虑过 JVM 是如何把静态的字节码(byte code)转化为运行时对象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清楚的同学相信也不会太多,这篇文章首先介绍 JVM 类初始化的机制,然后给出几个易出错的实例来分析,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知识点。 JVM 将字节码转化为运行时对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loading 、Linking、initialization

90、k8s之secret+configMap

一、secret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加密配置:保存密码,token,其他敏感信息的k8s资源 应用配置:我们需要定制化的给应用进行配置,我们需要把定制好的配置文件同步到pod当中容器 1.1、加密配置: secret: [root@master01 ~]# kubectl get secrets ##查看加密配置[root@master01 ~]# kubectl get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