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前端 -- wujie 预加载和原理 无界传参

2023-12-07 19:29

本文主要是介绍微前端 -- wujie 预加载和原理 无界传参,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wujie 预加载和原理 

原理解析

MessageChannel

无界传参

1.全局变量

2.Props

3.event bus


wujie 预加载和原理 

提前把无界实例创建好 runPreload 赋值给sandbox.preload 预先加载好

startApp 判断是否有preload 

需要从wujie的实例导出preloadApp,参数跟startApp 一致,预加载必须开启exec选项

例如

preloadApp({ name: "vue3", url: "http://127.0.0.1:5174/", exec: true })
preloadApp({ name: "react", url: "http://127.0.0.1:5175/", exec: true })

fiber 默认值为true

js 的执行模式,由于子应用的执行会阻塞主应用的渲染线程,当设置为truejs采取类似react fiber的模式方式间断执行,每个 js 文件的执行都包裹在requestidlecallback中,每执行一个js可以返回响应外部的输入,但是这个颗粒度是js文件,如果子应用单个js文件过大,可以通过拆包的方式降低达到fiber模式效益最大化

原理解析

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 方法插入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将在浏览器空闲时期被调用。这使开发者能够在主事件循环上执行后台和低优先级工作,而不会影响延迟关键事件,如动画和输入响应。函数一般会按先进先调用的顺序执行,然而,如果回调函数指定了执行超时时间timeout,则有可能为了在超时前执行函数而打乱执行顺序。

requestidlecallback 这个API 他会在浏览器空闲的时候执行,这时候有个疑问什么是浏览器空闲的时候?

主流的PC屏幕刷新率(FPS)大多在60Hz,即1秒钟对屏幕进行60次刷新,平均每次刷新耗时大概是16.6ms。

在一帧的输入渲染合成完成后才会有空闲时间,就是16.6ms之内完成输入渲染合成,空闲的时间才会留给 requestidlecallback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任务执行浏览器会有50ms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段也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 60FPS 帧率// 1000ms / 60FPS = 16.666666666666668ms// 一帧就是 16.6ms// 1.处理用户的事件,就是event 例如 click,input change 等。// 2.执行定时器任务// 3.执行 requestAnimationFrame 动画// 4.执行dom 的回流与重绘// 5.计算更新图层的绘制指令// 6.绘制指令合并主线程 如果有空余时间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任务执行浏览器会有50ms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段也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预加载资源
requestIdleCallback(function (deadline) {//这是空闲时间console.log(deadline.timeRemaining());
});

一帧内做了什么事呢

1.处理用户的事件,就是event 例如 click,input change 等。

2.执行定时器任务

3.执行 requestAnimationFrame

4.执行dom 的回流与重绘

5.计算更新图层的绘制指令

6.绘制指令合并主线程 如果有空余时间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这个跟react 的 fiber 的有什么关系?

因为react也有该机制 但是react并没有用 requestidlecallback,说是这个东西经过测试可能会超过16ms,超过16ms绘制就会看起来很卡 所以react16是用的 requestAnimationFrame + postMessage 实现的那为什么不用setTimeOut setTimeOut 及时为0 也会有一个最小毫秒延迟4ms,所以是用了postMessage,react18又换成了MessageChannel 实现了队列方式去执行任务。

// 60FPS 帧率// 1000ms / 60FPS = 16.666666666666668ms// 一帧就是 16.6ms// 1.处理用户的事件,就是event 例如 click,input change 等。// 2.执行定时器任务// 3.执行 requestAnimationFrame 动画// 4.执行dom 的回流与重绘// 5.计算更新图层的绘制指令// 6.绘制指令合并主线程 如果有空余时间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任务执行浏览器会有50ms空闲时间,这个时间段也会执行 requestidlecallback// 预加载资源
requestIdleCallback(function (deadline) {//这是空闲时间console.log(deadline.timeRemaining());
});// 因为react也有该机制 但是react并没有用 requestidlecallback,说是这个东西经过测试可能会超过16ms,
// react16是用的 requestAnimationFrame + postMessage// 为什么不用setTimeOut setTimeOut 及时为0 也会有一个最小毫秒延迟
// react18又换成了MessageChannel 实现了requestIdleCallbacklet { port1, port2 } = new MessageChannel();// 必须调用port1.start() port2.start();
// onmessage;会隐式开启start
port1.onmessage = function (event) {console.log("收到了port2的消息", event);
};
port2.onmessage = function (event) {console.log("收到了port1的消息", event);
};
port1.postMessage("hello");
port2.postMessage("world");

MessageChannel

MessageChannel是一个用于在JavaScript中进行跨窗口通信的API。它允许在不同的窗口或iframe之间建立通信通道,以便它们可以相互发送消息和共享数据。

使用MessageChannel,您可以创建一个通信通道,其中包含两个端口:一个用于发送消息,另一个用于接收消息。这两个端口可以在不同的窗口或iframe中,甚至可以在同一个窗口中的不同上下文中。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MessageChannel进行跨窗口通信:

// 在窗口A中创建MessageChannel
const channel = new MessageChannel();// 获取端口A用于发送消息
const portA = channel.port1;// 获取端口B用于接收消息
const portB = channel.port2;// 在窗口B中监听消息
portB.onmessage = function(event) {console.log('收到消息:', event.data);
};// 在窗口A中发送消息
portA.postMessage('Hello, 窗口B!');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在窗口A中创建了一个MessageChannel,并通过port1port2属性获取了两个端口。然后,我们在窗口B中通过onmessage事件监听端口B的消息,并在控制台中打印收到的消息。最后,我们在窗口A中使用端口A的postMessage方法发送消息。

通过MessageChannel,您可以在不同的窗口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并且可以传递复杂的数据对象。这对于实现跨窗口的实时更新、共享状态或执行远程操作非常有用。

请注意,MessageChannel只能在支持HTML5的现代浏览器中使用。

无界传参

1.我们之前讲过无界的架构子应用的js是存放在iframe的,既然是iframe就可以通过window进行通讯,

1.全局变量

主应用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var a = '贾公子'

子应用通过 window.parent.a 就可以访问到

const send = () => {console.log(alert(window.parent.a))
}

2.Props

2.通过props给子应用注入参数

<WujieVue :props="{name:'ZS',age:18}"  url="http://127.0.0.1:5174/" name="vue3"></WujieVue> <!--子应用vue3-->

子应用可以通过$wujie来获取:

window.$wujie.props

3.event bus

主应用通过bus 监听

import {bus} from 'wujie'
bus.$on('vue3', (data: any) => {console.log(data)
})

子应用通过emit触发事件(反之也可以 主应用emit触发子应用on监听)

 window.$wujie.bus.$emit('vue3', {name:'ls',age:18})

这篇关于微前端 -- wujie 预加载和原理 无界传参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67077

相关文章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手动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因为Spring的IoC容器足够智能,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这种隐式的依赖关系可能不存在,下面我们就来... 目录核心原则:依赖驱动加载手动控制 Bean 加载顺序的方法方法 1:使用@DependsOn(最直

Android 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

《AndroidClassLoader加载机制详解》Android的ClassLoader负责加载.dex文件,基于双亲委派模型,支持热修复和插件化,需注意类冲突、内存泄漏和兼容性问题,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一、ClassLoader概述1.1 类加载的基本概念1.2 android与Java Class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环境3、表连接原理【1】驱动表和被驱动表【2】内连接【3】外连接【4编程】嵌套循环连接【5】join buffer4、总结1、背景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

Java 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

《Java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Javastream中的distinct方法用于去除流中的重复元素,它返回一个包含过滤后唯一元素的新流,该方法会根据元素的hashcode和eq... 目录一、distinct 的基础用法与核心特性二、distinct 的底层实现原理1. 顺序流中的去重

前端如何通过nginx访问本地端口

《前端如何通过nginx访问本地端口》:本文主要介绍前端如何通过nginx访问本地端口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nginx安装1、下载(1)下载地址(2)系统选择(3)版本选择2、安装部署(1)解压(2)配置文件修改(3)启动(4)

Spring如何使用注解@DependsOn控制Bean加载顺序

《Spring如何使用注解@DependsOn控制Bean加载顺序》:本文主要介绍Spring如何使用注解@DependsOn控制Bean加载顺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 目录1.javascript 前言2. 代码实现总结1. 前言默认情况下,Spring加载Bean的顺

HTML中meta标签的常见使用案例(示例详解)

《HTML中meta标签的常见使用案例(示例详解)》HTMLmeta标签用于提供文档元数据,涵盖字符编码、SEO优化、社交媒体集成、移动设备适配、浏览器控制及安全隐私设置,优化页面显示与搜索引擎索引... 目录html中meta标签的常见使用案例一、基础功能二、搜索引擎优化(seo)三、社交媒体集成四、移动

HTML input 标签示例详解

《HTMLinput标签示例详解》input标签主要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随type属性值的不同,变换其具体功能,本文通过实例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HTMLinput标签,感兴趣的朋友一... 目录通用属性输入框单行文本输入框 text密码输入框 password数字输入框 number电子邮件输入编程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