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SU算法及其Python实现

2023-12-07 11:20
文章标签 python 算法 实现 otsu

本文主要是介绍OTSU算法及其Python实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原理
    • 实现和验证
    • 分析和优化

原理

OTSU算法是大津展之提出的阈值分割方法,又叫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并不是一个英文缩写,而是日语假名,是其提出者的姓氏“大津”。

假设存在阈值 T T T可以将图像分为两部分,记二者均值为 m 1 , m 2 m_1, m_2 m1,m2,图像总均值为 m m m,像素被分入这两部分的比例分别为 p 1 , p 2 p_1, p_2 p1,p2。从而

p 1 + p 2 = 1 p 1 m 1 + p 2 m 2 = m \begin{aligned} p_1+p_2&=1\\ p_1m_1+p_2m_2&=m\\ \end{aligned} p1+p2p1m1+p2m2=1=m

则类间方差可表示为

σ 2 = p 1 ( m 1 − m ) 2 + p 2 ( m 2 − m ) 2 = p 1 m 1 2 + p 2 m 2 2 − m 2 \begin{aligned} \sigma^2&=p_1(m_1-m)^2+p_2(m_2-m)^2\\ &=p_1m_1^2+p_2m_2^2-m^2 \end{aligned} σ2=p1(m1m)2+p2(m2m)2=p1m12+p2m22m2

实现和验证

由于OTSU算法的逻辑和公式都非常清晰,所以实现起来也及其方便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计算类间方差
def getVar(img, th):slct = img>thp1 = np.sum(slct)/img.sizeif p1 in [0, 1]:return 0p2 = 1-p1m1 = np.mean(img[slct])m2 = np.mean(img[~slct])m = p1*m1+p2*m2return p1*m1**2+p2*m2**2-m**2def otsu(img):vs = [getVar(img, th) for th in range(256)]return np.argmax(vs)

其中,getVar用于计算类间方差,后面的otsu则返回分割阈值。下面创建函数用于测试otsu算法

def drawOne(fig, index, img):fig.add_subplot(index)plt.imshow(img, cmap="gray")plt.axis('off')def test():img = plt.imread(r"D:\Code\NotePL\python\lena.jpg").astype(float)img = np.mean(img, axis=2)th = otsu(img)print(th)fig = plt.figure(figsize=(8,3))drawOne(fig, 131, img)drawOne(fig, 132, img>th)drawOne(fig, 133, img<=th)plt.tight_layout()plt.show()

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和优化

由于图像的像素值是八位整型,所以迭代256次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类间方差。

img = plt.imread(r"D:\Code\NotePL\python\lena.jpg").astype(float)
img = np.mean(img, axis=2)
vs = [getVar(img, th) for th in range(256)]
print(np.argmax(vs))    # 121
plt.plot(vs)
plt.show()

类间方差分布如下,当阈值是121时,得到最大类间方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精度更高的16位图像,或者其他非图像的数值,遍历的方案效率太低了,为此可进行做一个步长二分的爬山算法,代码如下,最终得到的结果位121.7,由于在阈值分割时采用的是大于号,所以效果与121相同。

def climb(img, step, st=0, err=0.1):vSt = getVar(img, st)while abs(step)>err:ed = st+stepvEd = getVar(img, ed)if vEd < vSt:step = -step/2st, vSt = ed, vEdreturn edclimb(img, 40)
# 121.71875

这篇关于OTSU算法及其Python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65667

相关文章

Python中你不知道的gzip高级用法分享

《Python中你不知道的gzip高级用法分享》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和传输成本已成为每个开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Python内置的gzip模块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讲... 目录前言:为什么数据压缩如此重要1. gzip 模块基础介绍2. 基本压缩与解压缩操作2.1 压缩文

Python设置Cookie永不超时的详细指南

《Python设置Cookie永不超时的详细指南》Cookie是一种存储在用户浏览器中的小型数据片段,用于记录用户的登录状态、偏好设置等信息,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讲讲Python如何设置Cookie... 目录一、Cookie的作用与重要性二、Cookie过期的原因三、实现Cookie永不超时的方法(一)

MySQL中查找重复值的实现

《MySQL中查找重复值的实现》查找重复值是一项常见需求,比如在数据清理、数据分析、数据质量检查等场景下,我们常常需要找出表中某列或多列的重复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方法一:使用GROUP BY和HAVING子句方法二:仅返回重复值方法三:返回完整记录方法四: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1. 类方法定义与基本语法2. 类方法 vs 实例方法 vs 静态方法3. 核心特性与用法(1编程客

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

《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IDEA中新建/切换Git分支的实现步骤,通过菜单创建新分支并选择是否切换,创建后在Git详情或右键Checkout中切换分支,感兴趣的可以了... 前提:项目已被Git托管1、点击上方栏Git->NewBrancjsh...2、输入新的分支的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

《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现对阿里云OSS对象存储的操作相关知识,包括连接,上传,下载,列举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直接使用代码二、详细使用1. 环境准备2. 初始化配置3. bucket配置创建4. 文件上传到os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

《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集合与数组转换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Arrays.asList()1.1、方法作用1.2、内部实现1.3、修改元素的影响1.4、注意事项2、list.toArray()2.1、方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

《使用Python实现可恢复式多线程下载器》在数字时代,大文件下载已成为日常操作,本文将手把手教你用Python打造专业级下载器,实现断点续传,多线程加速,速度限制等功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智能续传:从崩溃边缘抢救进度二、多线程加速:榨干网络带宽三、速度控制:做网络的好邻居四、终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