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吧,学习一周就成功拿下15koffer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教程pytest-yield与终结函数

本文主要是介绍收下吧,学习一周就成功拿下15koffer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教程pytest-yield与终结函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已经学会了fixture函数的简单用法,但其实fixture还提供了两种非常优雅高效的写法,来完成测试执行前的处理操作与执行后的处理操作,即使用yieldaddfinalizer来实现。

yield

在fixture中的关键字yield主要有两个作用:

  • yield代替return进行参数的传递
  • 起到代码的分割作用,yield之前的代码为setup的作用,yield之后的代码为teardown的作用
yield 与 return

在 pytest 的fixture函数中可以使用yield代替return进行返回,示例如下:

import pytest@pytest.fixture(autouse=True)
def fixture_one():print("执行fixture_one")yield 1def test_e(fixture_one):print("执行test_e")print(fixture_one)assert fixture_one == 1if __name__ == '__main__':pytest.main(["-s"])

运行结果如下:

test_case_4.py::test_e 
执行fixture_one
PASSED                                            [100%]执行test_e
1============================== 1 passed in 0.12s ==============================

从运行结果我们能看到fixture_one会返回1并传递给test_e,与return的作用完全一致。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使用的话,毫无意义,因为使用return足够了。所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一般会在yield后面加上teardown的代码。

yield 与 teardown

yield不进行参数传递

对于不需要在前置操作中返回数据的 fixture 函数,加入yield,那么yield之前的代码为用例执行之前的操作(即setup),yield之后的代码为用例执行之后的操作(即teardown)。示例如下:

import pytest@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demo():# setupprint("\n连接数据库")yield# teardownprint("清空脏数据")def test_case(fixture_demo):print("执行test_case")assert Trueif __name__ == '__main__':pytest.main(["-s"])

运行结果如下: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先执行了setup部分,再执行测试用例,最后执行teardown部分。

yield进行参数传递

yield可以将参数传递给测试用例。

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需要用到接口1的返回参数作为接口2的请求参数,即接口2依赖接口1,我们需要写一条测试用例对接口2进行测试,这个时候可以将接口1的请求写在前置中,如果是unittest框架则代码如下:

import unittest
import requestsclass TestDemo(unittest.TestCase):def setup(self):print("请求接口1")self.res_1 = requests.get(url=url_1, params=params_1)def test_api_2(self):print("验证接口2")# 将接口1的返回值self.res_1作为请求参数,请求接口2res = requests.post(url=url_2, data=self.res_1)# 断言self.assertEqual(res, "接口2预期的返回结果")def teardown(self):print("清空脏数据")

pytest框架中使用fixture+yield则可编写如下:

@pytest.fixture()
def get_api_1_result():# setupres_1 = requests.get(url=url_1, params=params_1)yield res_1# teardownprint("清空脏数据")def test_api_2(get_api_1_result):print("验证接口2")# 将接口1的返回值res_1作为请求参数,请求接口2res = requests.post(url=url_2, data=get_api_1_result)# 断言assert res == "接口2预期的返回结果"

其中,fixture 会先通过yield返回res_1,并传入测试用例test_api_2中,test_api_2运行完成后再去执行yield后面的代码,即执行print("清空脏数据")

通过以上对比unittestsetupteardown以及参数的传递,我们就能很直观的看出pytestyield的使用方式,此处代码仅为示例。

yield 的执行顺序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fixture函数调用另一个或多个fixture函数,且这些函数中可能含有yield,我们先看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pytest@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1():print("\n执行fixture_1")yield 1print("\n执行fixture_1的teardown代码")@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2(fixture_1):print("\n执行fixture_2")yield 2print("\n执行fixture_2的teardown代码")@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add(fixture_1, fixture_2):print("\n执行fixture_add")result = fixture_1 + fixture_2yield resultprint("\n执行fixture_add的teardown代码")def test_demo(fixture_add):print("\n执行测试函数test_demo")assert fixture_add == 3if __name__ == '__main__':pytest.main(["-s"])

运行结果如下:

rootdir: E:\blog\python接口自动化\apiAutoTest, configfile: pytest.ini
plugins: html-2.1.1, metadata-1.10.0, ordering-0.6, rerunfailures-9.1.1
collecting ... collected 1 itemtest_case_4.py::test_demo 
执行fixture_1执行fixture_2执行fixture_add
PASSED                                         [100%]
执行测试函数test_demo执行fixture_add的teardown代码执行fixture_2的teardown代码执行fixture_1的teardown代码============================== 1 passed in 0.12s ==============================

从结果可以看出:

test_demo 测试函数执行之前:先执行了 fixture_1,再执行fixture_2,最后执行fixture_add,注意此时都是执行yield之前的的代码;

test_demo 测试函数执行之后:先执行了 fixture_add,再执行fixture_2,最后执行fixture_1,注意此时都是执行yield之后的的代码。

因此,当一个fixture函数调用另一个或多个fixture函数,且fixture函数中含有yield时,被测试函数调用时有如下执行顺序:

  • 测试函数执行之前,pytest会根据fixture函数之间的线性关系顺序调用,即依次执行yield之前的代码

  • 而测试函数执行结束后,pytest会根据之前的顺序反方向执行fixture函数中yield之后的代码

finalizer

finalizer即终结器 (终结函数),与unittest中的teardown作用一样,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后再执行终结器代码。

在pytest中,fixture除了使用 yield 进行 teardown 之外,还可以使用request.addfinalizer()定义finalizer来进行后置操作。

使用addfinalizer,需要在定义 fixture 函数时传入request,并以内嵌函数的形式进行定义。终结函数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

定义单个终结函数

示例如下:

import pytest@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demo(request):print("\n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定义终结函数def finalizer_demo():print("\nteardown: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 将finalizer_demo注册为终结函数request.addfinalizer(finalizer_demo)def test_2(fixture_demo):print("\n执行test_2")def test_1(fixture_demo):print("\n执行test_1")if __name__ == '__main__':pytest.main()

运行结果如下:

rootdir: E:\blog\python接口自动化\apiAutoTest, configfile: pytest.ini
plugins: html-2.1.1, metadata-1.10.0, ordering-0.6, rerunfailures-9.1.1
collecting ... collected 2 itemstest_module_02\test_case_3.py::test_2 
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PASSED                             [ 50%]
执行test_2teardown: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test_module_02\test_case_3.py::test_1 
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PASSED                             [100%]
执行test_1teardown: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 2 passed in 0.03s ==============================

从结果可以看出来,在测试用例执行完后会执行addfinalizer函数,效果与执行yield后的代码一致。

定义多个终结函数

示例如下:

import pytest@pytest.fixture
def fixture_demo(request):print("\n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定义终结函数def finalizer_demo_1():print("\nteardown1: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def finalizer_demo_2():print("\nteardown2: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 注册为终结函数request.addfinalizer(finalizer_demo_1)request.addfinalizer(finalizer_demo_2)def test_2(fixture_demo):print("\n执行test_2")def test_1(fixture_demo):print("\n执行test_1")if __name__ == '__main__':pytest.main()

运行结果如下:

rootdir: E:\blog\python接口自动化\apiAutoTest, configfile: pytest.ini
plugins: html-2.1.1, metadata-1.10.0, ordering-0.6, rerunfailures-9.1.1
collecting ... collected 2 itemstest_module_02\test_case_3.py::test_2 
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PASSED                             [ 50%]
执行test_2teardown2: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teardown1: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test_module_02\test_case_3.py::test_1 
setup:每个case开始前执行一次
PASSED                             [100%]
执行test_1teardown2: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teardown1:每个case完成后执行一次============================== 2 passed in 0.02s ==============================

从结果可以看出,上面示例中测试函数执行完成后,先执行了finalizer_demo_2,后执行finalizer_demo_1

所以, 当有多个终结函数被执行时,执行顺序与注册顺序是相反的

总结

实际项目中,可以视情况进行选择,但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yield,因为这样代码更加简洁高效,且阅读性更强更容易维护。

 自动化测试相关教程推荐:

2023最新自动化测试自学教程新手小白26天入门最详细教程,目前已有300多人通过学习这套教程入职大厂!!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3最新合集Python自动化测试开发框架【全栈/实战/教程】合集精华,学完年薪40W+_哔哩哔哩_bilibili

测试开发相关教程推荐

2023全网最牛,字节测试开发大佬现场教学,从零开始教你成为年薪百万的测试开发工程师_哔哩哔哩_bilibili

postman/jmeter/fiddler测试工具类教程推荐

讲的最详细JMeter接口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项目实战合集教程,学jmeter接口测试一套教程就够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3自学fiddler抓包,请一定要看完【如何1天学会fiddler抓包】的全网最详细视频教程!!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3全网封神,B站讲的最详细的Postman接口测试实战教学,小白都能学会_哔哩哔哩_bilibili

  总结: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收个藏,给作者一个鼓励。也方便你下次能够快速查找。

如有不懂还要咨询下方小卡片,博主也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测试人员一起学习进步

在适当的年龄,选择适当的岗位,尽量去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我的自动化测试开发之路,一路走来都离不每个阶段的计划,因为自己喜欢规划和总结,

测试开发视频教程、学习笔记领取传送门!!

这篇关于收下吧,学习一周就成功拿下15koffer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教程pytest-yield与终结函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64570

相关文章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

《Nginx设置连接超时并进行测试的方法步骤》在高并发场景下,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长时间未响应,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Nginx的连接... 目录设置连接超时目的操作步骤测试连接超时测试方法:总结:设置连接超时目的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虚拟机中固定IP地址,包括检查和编辑`/etc/apt/sources.list`文件、更新网络配置文件以及使用Networ... 1、由于虚拟机网络是桥接,所以ip地址会不停地变化,接下来我们就讲述ip如何固定 2、如果apt安

Python 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

《Pythonitertools中accumulate函数用法及使用运用详细讲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的itertools库中的accumulate函数,该函数可以计算累积和或通过指定函数... 目录1.1前言:1.2定义:1.3衍生用法:1.3Leetcode的实际运用:总结 1.1前言:本文将详

PyCharm 接入 DeepSeek最新完整教程

《PyCharm接入DeepSeek最新完整教程》文章介绍了DeepSeek-V3模型的性能提升以及如何在PyCharm中接入和使用DeepSeek进行代码开发,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 目录DeepSeek-V3效果演示创建API Key在PyCharm中下载Continue插件配置Con

Deepseek 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

《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本文介绍了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和通过API调用将其集成到VSCode中的过程,作者详细步骤展示了如何下载和... 目录前言一、deepseek R1模型与chatGPT o1系列模型对比二、本地部署步骤1.安装oll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在不同系统间迁移Python程序的方法与教程

《在不同系统间迁移Python程序的方法与教程》本文介绍了几种将Windows上编写的Python程序迁移到Linux服务器上的方法,包括使用虚拟环境和依赖冻结、容器化技术(如Docker)、使用An... 目录使用虚拟环境和依赖冻结1. 创建虚拟环境2. 冻结依赖使用容器化技术(如 docker)1. 创

Spring 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

《Spring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中整合Log4j2日志框架的步骤和配置,包括常用日志框架的比较、配置参数介绍、Log4j2配置详解... 目录前言一、常用日志框架二、配置参数介绍1. 日志级别2. 输出形式3. 日志格式3.1 PatternL

MyBatis-Flex 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

《MyBatis-Flex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MyBatis-FlexBaseMapper的接口基本用法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 目录MyBATis-Flex简单介绍特性基础方法INSERT① insert② insertSelec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