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学习——ActivityManager与Proxy模式的运用2

2023-12-02 03:08

本文主要是介绍Android学习——ActivityManager与Proxy模式的运用2,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ActivityManager在操作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操作系统源码,逐步理清ActivityManager的框架,并从静态类结构图和动态序列图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剖析,从而帮助开发人员加强对系统框架及进程通信机制的理解。
  ActivityManager的作用
  参照SDK的说明,可见ActivityManager的功能是与系统中所有运行着的Activity交互提供了接口,主要的接口围绕着运行中的进程信息,任务信息,服务信息等。比如函数getRunningServices()的源码是: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public List getRunningServices( int maxNum)
  throws SecurityException {
  try {
   return (List)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
 .getServices(maxNum, 0 );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System dead, we will be dead too soon!
  return null ;
 }
 }
  从中可以看到,ActivityManager的大多数功能都是调用了ActivityManagerNative类接口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寻迹来看ActivityManagerNative的代码,并以此揭示ActivityManager的整体框架。
  ActivityManager的静态类图
  通过源吗,可以发现ActivityManagerNative类的继承关系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ctivityManagerNative extends Binder implements IActivityManager
  继承自Binder类,同时实现了IActivityManager接口。
  同样的,我们继续沿Binder和IActivityManager上溯,整理出如下图所示的类结构图。
    11.jpg 
  在这张图中,绿色的部分是在SDK中开放给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接口,蓝色的部分是一个典型的Proxy模式,红色的部分是底层的服务实现,是真正的动作执行者。这里的一个核心思想是Proxy模式,我们接下来对此模式加以介绍。
  Proxy模式
  Proxy模式,也称代理模式,是经典设计模式中的一种结构型模式,其定义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简单的说就是在访问和被访问对象中间加上的一个间接层,以隔离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实现细节。
  结合上面的类结构图,其中ActivityManager是一个客户端,为了隔离它与ActivityManagerService,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二者的耦合度,在这中间使用了ActivityManagerProxy代理类,所有对ActivityManagerService的访问都转换成对代理类的访问,这样ActivityManager就与ActivityManagerService解耦了。这就是代理模式的典型应用场景。
  为了让代理类与被代理类保持一致的接口,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类结构,或者说完美的屏蔽实现细节,通常的作法是让代理类与被代理类实现一个公共的接口,这样对调用者来说,无法知道被调用的是代理类还是直接是被代理类,因为二者的接口是相同的。
  这个思路在上面的类结构图里也有落实,IActivityManager接口类就是起的这个作用。
  以上就是代理模式的思路,有时我们也称代理类为本地代理(Local Proxy),被代理类为远端代理(Remote Proxy)。
  本地代理与远端代理的Binder
  我们再来看一下Binder类的作用,Binder的含义可能译为粘合剂更为贴切,即将两侧的东西粘贴起来。在操作系统中,Binder的一大作用就是连接本地代理和远端代理。Binder中最重要的一个函数是: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public final boolean transact( 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
boolean r = 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
if (reply != null ) {
reply.setDataPosition( 0 );
}
return r;
}
  它的作用就在于通过code来表示请求的命令标识,通过data和reply进行数据传递,只要远端代理能实现onTransact()函数,即可做出正确的动作,远端的执行接口被完全屏蔽了。
  当然,Binder的实现还是很复杂的,不仅是类型转换,还要透过Binder驱动进入KERNEL层来完成进程通信,这些内容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故此处不再深入解析相应的机制。此处我们只要知道Binder的transact()函数实现就可以了。
  到此为止,我们对ActivityManager的静态类结构就分析完了,但这还不足以搞清在系统运行中的调用过程,因此,我们以下图的序列图为基础,结合源码探索一下ActivityManager运行时的机制。
  动态序列图
    123.jpg 
  我们以ActivityManager的getRunningServices()函数为例,对上述序列图进行解析。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public List getRunningServices( int maxNum)
throws SecurityException {
try {
return (List)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
.getServices(maxNum, 0 );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System dead, we will be dead too soon!
return null ;
}
}
  可以看到,调用被委托到了Activa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
  static public IActivityManager asInterface(IBinder obj)
  {
  ……
  return new ActivityManagerProxy(obj);
  }
  static public IActivityManager getDefault()
  {
  ……
  IBinder b = ServiceManager.getService("activity");
  gDefault = asInterface(b);
  return gDefault;
  }
  从上述简化后的源码可以看到,getDefault()函数返回的是一个ActivityManagerProxy对象的引用,也就是说,ActivityManager得到了一个本地代理。
  因为在IActivityManager接口中已经定义了getServices()函数,所以我们来看这个本地代理对该函数的实现。
  public List getServices(int maxNum,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Parcel data = Parcel.obtain();
  Parcel reply = Parcel.obtain();
  ……
  mRemote.transact(GET_SERVICES_TRANSACTION, data, reply, 0);
  ……
  }
  从这个代码版段我们看到,调用远端代理的transact()函数,而这个mRemote就是ActivityManagerNative的Binder接口。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ActivityManagerNative的代码,因为该类是继承于Binder类的,所以transact的机制此前我们已经展示了代码,对于该类而言,重要的是对onTransact()函数的实现。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public boolean onTransact( 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switch (code) {
case GET_SERVICES_TRANSACTION: {
……
List list = getServices(maxNum, fl);
……
return true ;
}
……
}
return super .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
}
  在onTrasact()函数内,虽然代码特别多,但就是一个switch语句,根据不同的code命令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对于GET_SERVICES_TRANSACTION命令,只是调用了getServices()函数。而该函数的实现是在ActivityManagerService类中,它是ActivityManagerNative的子类,对于该函数的实现细节,不在本文中详细分析。
  Activity启动
  在经过前文的学习以后,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Activity的启动机制。就从Activity的startActivity()函数开始吧。
  startActivity()函数调用了startActivityForResult()函数,该函数有源码如下: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public void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intent, int requestCode) {
……
Instrumentation.ActivityResult ar =
mInstrumentation.execStartActivity(
this , mMainThread.getApplicationThread(), mToken, this ,
intent, requestCode);
……
}
  可见,功能被委托给Instrumentation对象来执行了。这个类的功能是辅助Activity的监控和测试,在此我们不详细描述,我们来看它的execStartActivity()函数。
?
代码片段,双击复制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public ActivityResult execStartActivity(
Context who, IBinder contextThread, IBinder token, Activity target,
Intent intent, int requestCode) {
……
try {
int result = 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
.startActivity(whoThread, intent,
intent.resolveTypeIfNeeded(who.getContentResolver()),
null , 0 , token, target != null ? target.mEmbeddedID : null ,
requestCode, false , false );
checkStartActivityResult(result, intent);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return null ;
}
   在这个函数里,我们看到了前文熟悉的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没错,利用了ActivityManagerService。通过前文的线索,利用Proxy模式,我们可以透过ActivityManagerProxy,通过Binder的transact机制,找到真正的动作执行者,即ActivityManagerService类的startActivity()函数,并沿此线索继续追踪源码,在startActivityLocked()函数里边看到了mWindowManager.setAppStartingWindow的语句调用,mWindowManager是WindowManagerService对象,用于负责界面上的具体窗口调试。
  通过这样的源码追踪,我们了解到了Activity启动的底层实现机制,也加深了对Proxy模式和Binder机制的理解。从而为学习其他框架打下了基础。
  总结
  本文从静态类结构和动态类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ActivityManager的框架,兼顾了Binder机制和代理模式在进程间通信的机理,对帮助开发人员深化操作系统的结构和框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篇关于Android学习——ActivityManager与Proxy模式的运用2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43729

相关文章

HarmonyOS学习(七)——UI(五)常用布局总结

自适应布局 1.1、线性布局(LinearLayout) 通过线性容器Row和Column实现线性布局。Column容器内的子组件按照垂直方向排列,Row组件中的子组件按照水平方向排列。 属性说明space通过space参数设置主轴上子组件的间距,达到各子组件在排列上的等间距效果alignItems设置子组件在交叉轴上的对齐方式,且在各类尺寸屏幕上表现一致,其中交叉轴为垂直时,取值为Vert

Ilya-AI分享的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提示工程技巧

Ilya(不是本人,claude AI)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Prompt撰写技巧。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提示精确化:在编写提示时,力求表达清晰准确。清楚地阐述任务需求和概念定义至关重要。例:不用"分析文本",而用"判断这段话的情感倾向:积极、消极还是中性"。 快速迭代:善于快速连续调整提示。熟练的提示工程师能够灵活地进行多轮优化。例:从"总结文章"到"用

【前端学习】AntV G6-08 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

【课程链接】 AntV G6:深入图形与图形分组、自定义节点、节点动画(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本章十吾老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自定义节点中,应该怎样去计算和绘制图形,如何给一个图形制作不间断的动画,以及在鼠标事件之后产生动画。(有点难,需要好好理解) <!DOCTYPE html><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06

学习hash总结

2014/1/29/   最近刚开始学hash,名字很陌生,但是hash的思想却很熟悉,以前早就做过此类的题,但是不知道这就是hash思想而已,说白了hash就是一个映射,往往灵活利用数组的下标来实现算法,hash的作用:1、判重;2、统计次数;

Android实现任意版本设置默认的锁屏壁纸和桌面壁纸(两张壁纸可不一致)

客户有些需求需要设置默认壁纸和锁屏壁纸  在默认情况下 这两个壁纸是相同的  如果需要默认的锁屏壁纸和桌面壁纸不一样 需要额外修改 Android13实现 替换默认桌面壁纸: 将图片文件替换frameworks/base/core/res/res/drawable-nodpi/default_wallpaper.*  (注意不能是bmp格式) 替换默认锁屏壁纸: 将图片资源放入vendo

在JS中的设计模式的单例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原型模式浅讲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示例代码: class Singleton {constructor() {if (Singleton.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instance;}Singleton.instance = this;this.data = [];}addData(value)

零基础学习Redis(10) -- zset类型命令使用

zset是有序集合,内部除了存储元素外,还会存储一个score,存储在zset中的元素会按照score的大小升序排列,不同元素的score可以重复,score相同的元素会按照元素的字典序排列。 1. zset常用命令 1.1 zadd  zadd key [NX | XX] [GT | LT]   [CH] [INCR]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

Android平台播放RTSP流的几种方案探究(VLC VS ExoPlayer VS SmartPlayer)

技术背景 好多开发者需要遴选Android平台RTSP直播播放器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的好,本文针对常用的方案,做个大概的说明: 1. 使用VLC for Android VLC Media Player(VLC多媒体播放器),最初命名为VideoLAN客户端,是VideoLAN品牌产品,是VideoLAN计划的多媒体播放器。它支持众多音频与视频解码器及文件格式,并支持DVD影音光盘,VCD影

【机器学习】高斯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在python中的实例

引言 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简称GP)是一种概率模型,用于描述一组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其中任何一个有限维度的子集都具有高斯分布 文章目录 引言一、高斯过程1.1 基本定义1.1.1 随机过程1.1.2 高斯分布 1.2 高斯过程的特性1.2.1 联合高斯性1.2.2 均值函数1.2.3 协方差函数(或核函数) 1.3 核函数1.4 高斯过程回归(Gauss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15 人工神经网络(1)sklearn

系列文章目录 监督学习:参数方法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4 线性回归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5 逻辑回归(SAheart.csv) 【学习笔记】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6 多项逻辑回归 【学习笔记 及 课后题练习】 陈强-机器学习-Python-Ch7 判别分析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