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事件传递机制和响应者链条

2023-11-30 05:48

本文主要是介绍iOS 事件传递机制和响应者链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objc]  view plain copy
print ?
  1. int main(int argc, charchar * argv[]) {  
  2.     @autoreleasepool {  
  3.         return UIApplicationMain(argc, argv, nil, NSStringFromClass([AppDelegate class]));  
  4.     }  
  5. }  
根据main函数的参数加载UIApplication->AppDelegate->UIWindow->UIViewController->superView->subViews
关系为:UIApplication.keyWindow.rootViewController.view.subView
事件传递机制:
1.当iOS程序中发生触摸事件后,系统会将事件加入到UIApplication管理的一个任务队列中
2.UIApplication将处于任务队列最前端的事件向下分发。即UIWindow。
3.UIWindow将事件向下分发,即UIView。
4.UIView首先看自己是否能处理事件,触摸点是否在自己身上。如果能,那么继续寻找子视图。
5.遍历子控件,重复以上两步。
6.如果没有找到,那么自己就是事件处理者。如果
7.如果自己不能处理,那么不做任何处理。
其中 UIView不接受事件处理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alpha <0.01
2)userInteractionEnabled = NO
3.hidden = YES




以下来自网络:
响应者链条概念: iOS系统检测到手指触摸(Touch)操作时会将其打包成一个UIEvent对象,并放入当前活动Application的事件队列,单例的UIApplication会从事件队列中取出触摸事件并传递给单例的UIWindow来处理,UIWindow对象首先会使用hitTest:withEvent:方法寻找此次Touch操作初始点所在的视图(View),即需要将触摸事件传递给其处理的视图,这个过程称之为hit-test view。


UIResponder 是所有响应对象的基类,在UIResponder类中定义了处理上述各种事件的接口。我们熟悉的 UIApplication、 UIViewController、 UIWindow 和所有继承自UIView的UIKit类都直接或间接的继承自UIResponder,所以它们的实例都是可以构成响应者链的响应者对象。


UIWindow实例对象会首先在它的内容视图上调用hitTest:withEvent:,此方法会在其视图层级结构中的每个视图上调用pointInside:withEvent:(该方法用来判断点击事件发生的位置是否处于当前视图范围内,以确定用户是不是点击了当前视图),如果pointInside:withEvent:返回YES,则继续逐级调用,直到找到touch操作发生的位置,这个视图也就是要找的hit-test view。


hitTest:withEvent:方法的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调用当前视图的pointInside:withEvent:方法判断触摸点是否在当前视图内; 
若返回NO,则hitTest:withEvent:返回nil; 
若返回YES,则向当前视图的所有子视图(subviews)发送hitTest:withEvent:消息,所有子视图的遍历顺序是从最顶层视图一直到到最底层视图,即从subviews数组的末尾向前遍历,直到有子视图返回非空对象或者全部子视图遍历完毕; 
若第一次有子视图返回非空对象,则hitTest:withEvent:方法返回此对象,处理结束; 
如所有子视图都返回非,则hitTest:withEvent:方法返回自身(self)。 


一次完整的触摸事件的传递响应的过程
UIApplication --> UIWindow --> 递归找到最适合处理事件的控件
控件调用touches方法 --> 判断是否实现touches方法 --> 没有实现默认会将事件传递给上一个响应者 --> 找到上一个响应者
PS:如果直到UIApplication都不响应,那么这个事件就被废弃了。
1.响应者链条:由很多响应者链接在一起组合起来的一个链条
响应者:继承自UIResponder的对象称之为响应者对象
2.上一个响应者(默认做法是将事件顺着响应者链条向上传递,将事件交给上一个响应者进行处理) 
如何判断当前响应者的上一个响应者是谁?
1>判断当前是否是控制器的View,如果是,上一个响应者就是控制器
2>如果当前不是控制器的View,上一个响应者就是父控件
3.响应者链条有什么用?
可以让一个触摸事件发声的时候让多个响应者同时响应该事件
在子类的实现文件里的touchesBegan:方法里加上如下代码即可
[super touchesBegan:touches withEvent:event]

这篇关于iOS 事件传递机制和响应者链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35859

相关文章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本文主要介绍在Python中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的几种常见方法,包括使用import语句、exec函数、subproce... 目录前言1. 使用import语句1.1 基本用法1.2 导入特定函数1.3 处理文件路径2. 使用ex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及其对应的get、set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类对象的实例化,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通过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set方法1.遍历类对象的所有属性2.获取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MySQL事务、锁和MVCC机制是确保数据库操作原子性、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关键,事务必须遵循ACID原则,锁的类型包括表级锁、行级锁和意向锁,MVCC通过非锁定读和... 目录mysql的锁和MVCC机制事务的概念与ACID特性锁的类型及其工作机制锁的粒度与性能影响多版本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可能会因为一些暂时性的错误而失败,例如网络波动、数据库连接超时或第三方服务不可用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 目录引言1. 什么是 @Retryable?2. 如何在 Spring 中使用 @Retryable

Java向kettle8.0传递参数的方式总结

《Java向kettle8.0传递参数的方式总结》介绍了如何在Kettle中传递参数到转换和作业中,包括设置全局properties、使用TransMeta和JobMeta的parameterValu... 目录1.传递参数到转换中2.传递参数到作业中总结1.传递参数到转换中1.1. 通过设置Trans的

Python中的异步:async 和 await以及操作中的事件循环、回调和异常

《Python中的异步:async和await以及操作中的事件循环、回调和异常》在现代编程中,异步操作在处理I/O密集型任务时,可以显著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Python提供了asyn... 目录引言什么是异步操作?python 中的异步编程基础async 和 await 关键字asyncio 模块理论

JVM 的类初始化机制

前言 当你在 Java 程序中new对象时,有没有考虑过 JVM 是如何把静态的字节码(byte code)转化为运行时对象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清楚的同学相信也不会太多,这篇文章首先介绍 JVM 类初始化的机制,然后给出几个易出错的实例来分析,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知识点。 JVM 将字节码转化为运行时对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loading 、Linking、initi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