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

2023-11-25 06:40

本文主要是介绍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

2018-04-04 六合同风
文 | Lachel 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领英、36氪特约作家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这是我总结的“知识体系矩阵”。它有 9 个元素,分别代表了建立知识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9 个要素。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探讨。

我们学什么:三种知识

通识、应用、资讯

所谓知识体系

在我的定义中,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

那么,什么是“有序”?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从你的话题切入,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一一娓娓道来,清晰而严谨。

这就是“有序”—— 在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链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里”,也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如果说碎片知识是一张张街景的速写,那知识体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图。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呢?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识——大量的知识点

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范式——某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广博——不断求“合”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客观——不带立场、中立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应用——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使命——存在的意义

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大问题——发展和演化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以心理学为例,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个人学习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资讯——通识和运用的更新

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导师、输出、渠道

导师——提供“学习路径”

我在“通识”中讲过,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要想入门一个领域,你需要好的通识材料;但尚未入门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么才是好的通识材料?

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未必是老师,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个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个人 —— 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一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

什么是学习路径?你该从什么地方入门,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接着学什么等。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书单。

列书单谁都会,但好的书单,非常难得,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梯度——层层递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梯度:一条好的学习路径,必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广至专的。

入门时,挑选哪些通识书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专业性?

入门后,该如何挑选不同流派、立场、观点的内容?如何引导一个人,慢慢延伸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部分?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师的功力和积累。

难度——跨入成长区

我们知道,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适区),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离舒适区太远(危险区),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选,不妨考虑像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输出——最好的内化方式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这是没有意义的。

渠道——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而不是建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

回顾“知识体系矩阵”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本文来源于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投稿请联系QQ:371207988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izehua-1983

这篇关于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23284

相关文章

Java架构师知识体认识

源码分析 常用设计模式 Proxy代理模式Factory工厂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Delegate委派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Prototype原型模式Template模板模式 Spring5 beans 接口实例化代理Bean操作 Context Ioc容器设计原理及高级特性Aop设计原理Factorybean与Beanfactory Transaction 声明式事物

sqlite3 相关知识

WAL 模式 VS 回滚模式 特性WAL 模式回滚模式(Rollback Journal)定义使用写前日志来记录变更。使用回滚日志来记录事务的所有修改。特点更高的并发性和性能;支持多读者和单写者。支持安全的事务回滚,但并发性较低。性能写入性能更好,尤其是读多写少的场景。写操作会造成较大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事务开始时。写入流程数据首先写入 WAL 文件,然后才从 WAL 刷新到主数据库。数据在开始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Python知识宝库】上下文管理器与with语句:资源管理的优雅方式

🎬 鸽芷咕:个人主页  🔥 个人专栏: 《C++干货基地》《粉丝福利》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文章目录 前言一、什么是上下文管理器?二、上下文管理器的实现三、使用内置上下文管理器四、使用`contextlib`模块五、总结 前言 在Python编程中,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尤其是在处理文件、网络连接和数据库

dr 航迹推算 知识介绍

DR(Dead Reckoning)航迹推算是一种在航海、航空、车辆导航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用于估算物体的位置。DR航迹推算主要通过已知的初始位置和运动参数(如速度、方向)来预测物体的当前位置。以下是 DR 航迹推算的详细知识介绍: 1. 基本概念 Dead Reckoning(DR): 定义:通过利用已知的当前位置、速度、方向和时间间隔,计算物体在下一时刻的位置。应用:用于导航和定位,

【H2O2|全栈】Markdown | Md 笔记到底如何使用?【前端 · HTML前置知识】

Markdown的一些杂谈 目录 Markdown的一些杂谈 前言 准备工作 认识.Md文件 为什么使用Md? 怎么使用Md? ​编辑 怎么看别人给我的Md文件? Md文件命令 切换模式 粗体、倾斜、下划线、删除线和荧光标记 分级标题 水平线 引用 无序和有序列表 ​编辑 任务清单 插入链接和图片 内嵌代码和代码块 表格 公式 其他 源代码 预

图神经网络(2)预备知识

1. 图的基本概念         对于接触过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读者来说,图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一个图由一些顶点也称为节点和连接这些顶点的边组成。给定一个图G=(V,E),  其 中V={V1,V2,…,Vn}  是一个具有 n 个顶点的集合。 1.1邻接矩阵         我们用邻接矩阵A∈Rn×n表示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果顶点 vi和vj之间有连接,就表示(vi,vj)  组成了

JAVA初级掌握的J2SE知识(二)和Java核心的API

/** 这篇文章送给所有学习java的同学,请大家检验一下自己,不要自满,你们正在学习java的路上,你们要加油,蜕变是个痛苦的过程,忍受过后,才会蜕变! */ Java的核心API是非常庞大的,这给开发者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经常人有评论,java让程序员变傻。 但是一些内容我认为是必须掌握的,否则不可以熟练运用java,也不会使用就很难办了。 1、java.lang包下的80%以上的类

JAVA初级掌握的J2SE知识(一)

时常看到一些人说掌握了Java,但是让他们用Java做一个实际的项目可能又困难重重,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一点理解斗胆提出自己的一些对掌握Java这个说法的标准,当然对于新手,也可以提供一个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的参考。另外这个标准仅限于J2SE部分,J2EE部分的内容有时间再另说。 1、语法:必须比较熟悉,在写代码的时候IDE的编辑器对某一行报错应该能够根据报错信息知道是什么样的语法错误并且知道

Java预备知识 - day2

1.IDEA的简单使用与介绍 1.1 IDEA的项目工程介绍 Day2_0904:项目名称 E:\0_code\Day2_0904:表示当前项目所在路径 .idea:idea软件自动生成的文件夹,最好不要动 src:src==sourse→源,我们的源代码就放在这个文件夹之内 Day2_0904.iml:也是自动生成的文件,不要动 External Libraries:外部库 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