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信接口、协议:SCCB

2023-11-23 05:20

本文主要是介绍常用通信接口、协议:SCCB,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概述

        SCCB(串行摄像头控制总线)是由欧姆尼图像技术公司(OmniVision)开发的一种类IIC的总线,主要用于其OV系列的图像传感器上(但目前有很多家的图像传感器都有采用该控制总线)。相对于IIC总线来说SCCB与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连续读写模式;SCCB不支持该模式,即每次读写完一个字节,主机必须发送一个NA信号。

        采用了SCCB总线的图像传感器都工作在Slave模式,对应的主控端为Master模式,也就是说和IIC一样的为主从模式的总线,同样的支持一主多从和单主单从(通过SCCB_E控制从机使能,低电平使能)。

二、信号线定义

        完整的SCCB总线包含:SCCB_E、SIO_C、SIO_D、PWDN四根信号线,其具体的作用分别为:

        SCCB_E:传输使能,主端输出,从端输入,默认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低电平时传输有效,电平高到低表示 总线通信开始,电平低到高表示 总线通信结束。

        SIO_C:数据传输时钟,主端输出,从端输入,默认空闲状态为高电平。在SCCB_E使能(拉低)传输开始后电平由高到低表示数据传输开始,数据传输过程中高电平期间SIO_D数据采样有效,低电平期间SIO_D状态切换。

        SIO_D:数据传输信号,双向输入、输出,默认总线空闲为浮空电平(通常主端在空闲状态会选择将其拉高),高电平表示逻辑1(bit 1),低电平表示逻辑0(bit 0)。在总线通信开始,SCCB_E产生下降沿前,主机需要将SIO_D拉高,可以有效的避免总线出现未知错误。

        PWDN:输出、输入关闭。

三、通信过程

        SCCB的数据传输发生在通信开始信号(起始信号)和通信结束信号(结束信号)之间,由称之为相(phase)的基础传输单元组成。

        通信开始(起始信号):通信开始时序由SCCB_E下降沿前后的各信号线的序列时序状态组成;在SCCB_E下降沿前主端将SIO_D置1,并且SIO_D必须保持间隔一个不低于15ns的tPRC的高电平时间;在SCCB_E下降沿后SIO_D必须要保持间隔一个不低于1.25us的tPRA的高电平时间;在此期间,SIO_C必须始终保持在高电平状态。

        通信结束(结束信号):通信开始时序由SCCB_E上升沿前后的各信号线的序列时序状态组成;在SCCB_E上升沿前SIO_C拉高,并且要保持间隔一个不低于0ns的tPSA时间;在SCCB_E上升沿后SIO_D拉低,并且期间要保持间隔一个不低于15ns的tPSC时间。

        SCCB的数据传输主要分为:3相写、2相写、2相读,三种传输时序类型。这里的3相、2相的相指的是基础传输单元。

        每一个相元(phase)由8位数据位 + 1位 don’t care/NA位组成。如果是主端发数据(写操作),第9位就是don’t care(不关心)位;如果是从端发数据(读操作),第9位就是NA位。数据比特流都是MSB高比特在前的方式传输的。

        相元1传输的主要是从机的ID信息,SCCB支持单主多从,所以主机需要在相元1阶段发送从机ID信息,以便总线上的从机识别当前主机要与谁通信(单主单从时也不可省略)。从机ID为7bit,表示范围为0~127,bit 0 用于表示读/写操作,0为读取数据,1为写入。在相元1的8位数据之后的x位为don’t care位(但有的sensor会在该位通过SIO_D向主端发送一个逻辑0的NA数据,主机端可以通过该位判断对应ID的从机是否在线)。

        相元2传输的主要是从机寄存地址信息或者读取的数据信息;8bit后的1bit位也同样的为don’t care/NA位。

        相元3传输的主要是主机向从机寄存要写入的数据信息;8bit后的1bit位也同样的为don’t care/NA位。

        3相写时序:3相写时序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向指定从机的指定寄存地址写入指定8bit数据的一个完整数据传输周期(相元1的bit0为1),每一个相元的第9bit都是don’t care位。

        2相写时序:2相写时序实际上是前半个主机从指定从机的指定寄存地址读取8bit数据的完整数据传输周期(和2相读时序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读时序),每一个相元的第9bit都是don’t care位。先向目标从机传输读标志(相元1的bit0和相元2中的8bit寄存地址)。

        2相读时序:2相读序实际上是后半个主机从指定从机的指定寄存地址读取8bit数据的完整数据传输周期(和2相写时序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读时序))。第一个相元的第9bit都是don’t care位,第二个相元的第9bit为NA位(主端向从端发送的确认信号)。

四、伪代码实现

//通信开始
void sccb_start(void)
{sccb_sda_out();sccb_sda_set(1);sccb_scl_set(1);delay_us(25);sccb_sda_set(0);delay_us(25);sccb_scl_set(0);delay_us(25);return;
}//通信结束
void sccb_stop(void)
{sccb_sda_out();sccb_sda_set(0);delay_us(25);sccb_scl_set(1);delay_us(25);sccb_sda_set(1);delay_us(25);return;
}//NA信号
void sccb_na(void)
{sccb_sda_out();delay_us(25);sccb_sda_set(1);sccb_scl_set(1);delay_us(25);sccb_scl_set(0);delay_us(25);sccb_sda_set(0);delay_us(25);return;
}//读取1字节,返回读取的数据
unsigned char sccb_read_byte(void)
{unsigned char byte = 0, index = 0;sccb_sda_in();for(index = 0; index < 8; index++) {delay_us(25);sccb_scl_set(1);byte = byte << 1;if(1 == sccb_read_sda()) {byte++;}delay_us(25);sccb_scl_set(0);}sccb_sda_out();return byte;
}//写入1字节,写入成功返回1,失败返回0
unsigned char sccb_write_byte(unsigned char data)
{unsigned char res = 0, index = 0;for(index = 0; index < 8; inde++) {if(1 == (data & 0x80)) {sccb_sda_set(1);} else {sccb_sda_set(0);}data <<= 1;delay_us(25);sccb_scl_set(1);delay_us(25);sccb_scl_set(0);}sccb_sda_in();delay_us(25);sccb_scl_set(1);delay_us(25);if(1 == sccb_read_sda()) {res = 1;} else {res = 0;}sccb_scl_set(0);sccb_sda_out();return res;
}//向寄存器写入1字节,写入成功返回1,失败返回0
unsigned char sccb_write_reg(unsigned char reg, unsigned char data)
{unsigned char res = 0;sccb_start();if(1 == sccb_write_byte(sccb_dev_id)) {res = 1;}delay_us(50);if(1 == sccb_write_byte(reg)) {res = 1;}delay_us(50);if(1 == sccb_write_byte(data)) {res = 1;}delay_us(50);sccb_stop();return res;
}//从寄存器读取1字节
unsigned char sccb_read_reg(unsigned char reg)
{unsigned char res = 0;sccb_start();sccb_write_byte(sccb_dev_id);delay_us(50);sccb_write_byte(reg);delay_us(50);sccb_stop();sccb_start();sccb_write_byte(sccb_dev_id | 0x01);delay_us(50);res = sccb_read_byte();sccb_na();sccb_stop();return res;
}

这篇关于常用通信接口、协议:SCCB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15613

相关文章

golang中reflect包的常用方法

《golang中reflect包的常用方法》Go反射reflect包提供类型和值方法,用于获取类型信息、访问字段、调用方法等,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目录reflect包方法总结类型 (Type) 方法值 (Value) 方法reflect包方法总结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

python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及作用

《python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及作用》正则表达式是处理字符串的强大工具,Python通过re模块提供正则表达式支持,本文给大家介绍python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及作用详解,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python常用正则表达式及作用基本匹配模式常用正则表达式示例常用量词边界匹配分组和捕获常用re

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集成MQTT协议

《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集成MQTT协议》本文介绍在SpringBoot中集成MQTT的步骤,包括安装Broker、添加EclipsePaho依赖、配置连接参数、实现消息发布订阅、测试接口... 目录1. 准备工作2. 引入依赖3. 配置MQTT连接4. 创建MQTT配置类5. 实现消息发布与订阅

使用Python进行GRPC和Dubbo协议的高级测试

《使用Python进行GRPC和Dubbo协议的高级测试》GRPC(GoogleRemoteProcedureCall)是一种高性能、开源的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Dubbo是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服... 目录01 GRPC测试安装gRPC编写.proto文件实现服务02 Dubbo测试1. 安装Dubb

gitlab安装及邮箱配置和常用使用方式

《gitlab安装及邮箱配置和常用使用方式》:本文主要介绍gitlab安装及邮箱配置和常用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安装GitLab2.配置GitLab邮件服务3.GitLab的账号注册邮箱验证及其分组4.gitlab分支和标签的

Python常用命令提示符使用方法详解

《Python常用命令提示符使用方法详解》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命令提示符(CMD)进行环境的配置,: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常用命令提示符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 目录一、python环境基础命令【Windows】1、检查Python是否安装2、 查看Python的安

python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常用的几种方式

《python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常用的几种方式》在Python中我们在读写文件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否则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常用的几种... 目录1. 使用 os.path.exists()2. 使用 os.path.isfile()3. 使用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

《Java实现本地缓存的常用方案介绍》本地缓存的代表技术主要有HashMap,GuavaCache,Caffeine和Encahche,这篇文章主要来和大家聊聊java利用这些技术分别实现本地缓存的方... 目录本地缓存实现方式HashMapConcurrentHashMapGuava CacheCaffe

Python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字母的几种常用方法

《Python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字母的几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将字符串大写字母转小写的四种方法:lower()方法简洁高效,手动ASCII转换灵活可控,str.translate... 目录一、使用内置方法 lower()(最简单)二、手动遍历 + ASCII 码转换三、使用 str.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