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Spring】Spring IOCDI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Spring是什么?
- 2. 认识IOC
- 2.1 传统程序开发
- 1. Main.java
- 2. Car.java
- 3. Framework.java
- 4. Bottom.java
- 5. Tire.java
- 2.2 分析传统开发
- 2.3 IOC程序开发
- 1. Main.java
- 2. Car.java
- 3. Framework.java
- 4. Bottom.java
- 5. Tire.java
- 2.4 分析IOC开发
- 2.5 IOC容器优点
- 3. 认识DI
- 5. IOC详解
- 5.1 Bean存储
- 1. @Controller(控制器存储)
- 不同的getBean()参数,取Bean的一些规则
- 根据Bean名称取Bean
- 根据类型和Bean的名称取Bean
- BeanFactory
- 2. @Service(服务存储)
- 3. @Repository(仓库存储)
- 4. @Component(组件存储)
- 5. @Configuration(配置存储)
- 为什么要这么多类注解?
- 类注解之间的关系
- 5.2 ⽅法注解 @Bean
- 1. @Bean注解使用
- 2. 定义多个对象
- 3. 重命名Bean
- 4. 扫描路径
- 6. DI详解
- 6.1 属性注入
- 6.2 构造方法注入
- 6.3 Setter 注⼊
- 6.4 三种DI优缺点
- 6.5 @Autowired存在问题
1. Spring是什么?
想要学习IOC&DI,就要知道Spring是什么?
Spring其实就是一个开源框架,它使Java程序员开发更加方便,它支持广泛的应用场景,有着活跃且庞大的社区。
上面说的还是比较抽象,那么具体点来说:Spring是包含众多工具方法的IOC容器。
这时便引出了IOC容器的概念,先不管IOC容器,先知道容器是什么呢?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
⽣活中的⽔杯, 垃圾桶, 冰箱等等这些都是容器。
Java中List/Map就是一种数据存储的容器,TomCat就是一中Web容器。
知道Spring和容器是什么后,下面就来进入主题,学习具体的IOC。
2. 认识IOC
IoC 是Spring的核⼼思想, 例如在类上⾯添加 @RestController 和 @Controller 注解, 就是把这个对象交给Spring管理, Spring 框架启动时就会加载该类,把对象交给Spring管理, 就是IoC思想。
IOC全称Inversion of Control,翻译中文就是 控制反转,也就是说 Spring 是⼀个"控制反转"的容器。控制反转是什么?
就是控制权反转。什么的控制权发⽣了反转? 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被反转了也就是说, 当需要某个对象时, 传统开发模式中需要⾃⼰通过 new 创建对象, 现在不需要再进⾏创建, 把创建对象的任务交给容器, 程序中只需要依赖注⼊ (Dependency Injection,DI)就可以了。
这个容器称为:IoC容器. Spring是⼀个IoC容器, 所以有时Spring 也称为Spring 容器例如:现实中招聘,解雇员工的控制权在老板手中,把权力交给HR,这就是控制反转。
2.1 传统程序开发
上面属于一些概念,也可以通过案例进一步理解IOC。
下图是一个造车的简单思路,传统程序开发,先设计轮⼦(Tire),然后根据轮⼦的⼤⼩设计底盘(Bottom),接着根据底盘设计⻋⾝(Framework),最后根据⻋⾝设计好整个汽⻋(Car)。这⾥就出现了⼀个"依赖"关系:汽⻋依赖⻋⾝,⻋⾝依赖底盘,底盘依赖轮⼦.:
每个类实现功能在不同类中,Main类为程序入口:
1. Main.java
当我们要造一个没有任何要求的车时,那么要创建Car对象,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ar car = new Car();car.run();}
}
2. Car.java
按照上面图流程,创建Car需要依赖Framework,则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ar {private Framework framework;public Car() {framework = new Framework();System.out.println("car init...");}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car run...");}
}
3. Framework.java
创建Framework又需要依赖Bottom,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ramework {private Bottom bottom;public Framework() {bottom = new Bottom();System.out.println("framework init...");}
}
4. Bottom.java
创建Bottom需要依赖Tire:
public class Bottom {private Tire tire;public Bottom() {tire = new Tire();System.out.println("bottom init...");}
}
5. Tire.java
public class Tire {public Tire() {System.out.println("tire init... ");}
}
2.2 分析传统开发
按照上面的设计,可以成功造出一个没有任何要求的车。但是它的维护性却很低。例如,想继续创建一个轮胎尺寸为17的车,就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改:
修改Tire.java:
修改后,其他调用程序也会报错,还需要继续修改:
通过上面修改代码的量,可以看出以上程序的问题是:当最底层代码改动之后,整个调⽤链上的所有代码都需要修改。
修改一处代码,其他的代码也需要修改,这叫做耦合。
可以看出上面设计耦合程度是非常高的,如软件设计的原则,是高内聚低耦合。⾼内聚指的是:⼀个模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各个元素(语句、程序段)之间的联系程度越⾼,则内聚性越⾼,即 “⾼内聚”。
低耦合指的是:软件中各个层、模块之间的依赖关联程序越低越好。修改⼀处代码, 其他模块的代码改动越少越好。上面的设计,很明显不符合要求,需要修改方案,这时就可以使用IOC思想,进行反转。
2.3 IOC程序开发
先设计汽⻋的⼤概样⼦,然后根据汽⻋的样⼦来设计⻋⾝,根据⻋⾝来设计底盘,最后根据底盘来设计轮⼦. 这时候,依赖关系就倒置过来了:轮⼦依赖底盘, 底盘依赖⻋⾝,⻋⾝依赖汽⻋。
各个类如下:
1. Main.java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把调⽤汽⻋的程序⽰例改造⼀下,把创建⼦类的⽅式,改为注⼊传递的⽅式.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ire tire = new Tire();Bottom bottom = new Bottom(tire);Framework framework = new Framework(bottom);Car car = new Car(framework);car.run();}
}
2. Car.java
public class Car {private Framework framework;public Car(Framework framework) {this.framework = framework;System.out.println("car init...");}public void run(){System.out.println("car run");}
}
3. Framework.java
public class Framework {private Bottom bottom;public Framework(Bottom bottom) {this.bottom = bottom;System.out.println("framework init...");}
}
4. Bottom.java
public class Bottom {private Tire tire;public Bottom(Tire tire) {this.tire = tire;System.out.println("bottom init...");}
}
5. Tire.java
public class Tire {public Tire() {System.out.println("tire init...");}
}
2.4 分析IOC开发
通过这种方法,如果要创建一个轮胎尺寸为17的车,只需要做出简单的修改,整个调用链就不需要修改了,这样就完成了代码之间的解耦,从⽽实现了更加灵活、通⽤的程序设计了。
通⽤程序的实现代码,类的创建顺序是反的,传统代码是 Car 控制并创建了Framework,Framework 创建并创建了 Bottom,依次往下,⽽改进之后的控制权发⽣的反转,不再是使⽤⽅对象创建并控制依赖对象了,⽽是把依赖对象注⼊将当前对象中,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不再由当前类控制了。
这样的话, 即使依赖类发⽣任何改变,当前类都是不受影响的,这就是典型的控制反转,也就是 IoC 的实现思想。
2.5 IOC容器优点
上面的就是控制反转, 而控制反转容器(IOC容器)就是存对象的,使用使可以直接注入。
优点:
- 资源集中管理: IoC容器会帮我们管理⼀些资源(对象等), 我们需要使⽤时, 只需要从IoC容器中去取就可以了。
- 我们在创建实例的时候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 降低了使⽤资源双⽅的依赖程度, 也就是耦合度。
3. 认识DI
DI: 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容器在运⾏期间, 动态的为应⽤程序提供运⾏时所依赖的资源,称之为依赖注⼊。
上述代码中, 是通过构造函数的⽅式, 把依赖对象注⼊到需要使⽤的对象中的。
IoC 是⼀种思想,也是"目标", 而思想只是⼀种指导原则,最终还是要有可行的落地⽅案,而 DI 就属于具体的实现。所以也可以说, DI 是IoC的⼀种实现。
5. IOC详解
上面看完后会对IOC和DI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具体学习Spring IOC和DI的实现。
既然 Spring 是⼀个 IoC(控制反转)容器,作为容器, 那么它就具备两个最基础的功能:
- 存
- 取
Spring 容器 管理的主要是对象, 这些对象, 我们称之为"Bean"。 我们把这些对象交由Spring管理, 由Spring来负责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我们程序只需要告诉Spring, 哪些需要存, 以及如何从Spring中取出对象。
下面就来学习Bean的存储。
5.1 Bean存储
把某个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需要在类上添加⼀个注解,⽽Spring框架为了更好的服务web应⽤程序, 提供了更丰富的注解。
共有两种注解类型可以实现:
- 类注解:@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Component、@Configuration
- ⽅法注解:@Bean
1. @Controller(控制器存储)
使用@Controller存储Bean,代码如下:
@Controller // 将对象存储到 Spring 中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public void doController(){System.out.println("do Controller...");}
}
把某个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需要在类上添加⼀个注解,如何观察这个对象已经存在Spring容器当中了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从Spring容器中获取对象。
启动类中代码:
public class IocDemo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pring上下文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Ioc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根据类获得BeanUserController bean =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class);bean.doController();}
}
ApplicationContext 翻译过来就是: Spring 上下⽂。因为对象都交给Spring 管理了,所以获取对象要从 Spring 中获取,那么就得先得到 Spring 的上下⽂。
再使用getBean方法,就可以获得这个Bean,就可以调用这个Bean中的方法。
运行结果:
如果去掉@Controller注解,那么就会报错了,无法获得Bean。
不同的getBean()参数,取Bean的一些规则
getBean方法源码,如上图,常用的就是红圈中的三种,1中的取Bean就是第三种。
通过类型的方式取Bean。
如果再次取这个类型的Bean,它们是否为同一个?只需要代码验证结果即可。
修改代码如下:
运行结果:
根据运行结果,得出结论: 同一个类型的取两次相同的Bean,两个Bean地址相同,则Bean为同一个。
根据Bean名称取Bean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 (UserController)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userController.doController();
运行结果:
根据Bean的名称取Bean,就是把Bean的名称第一个单词首字符改成小写,如果名称前两个字符都是大写,则不需要。如果不遵循上面规则,则无法或者Bean。这种方法取到的Bean要进行强转。
根据类型和Bean的名称取Bean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1 =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class);userController1.doController();
Bean的名称规则与上面的规则相同,但是不需要进行强转。
BeanFactory
获取bean对象, 是⽗类BeanFactory提供的功能
ApplicationContext VS BeanFactory(常⻅⾯试题)
- 继承关系和功能⽅⾯来说:Spring 容器有两个顶级的接⼝:BeanFactory 和ApplicationContext。其中 BeanFactory 提供了基础的访问容器的能⼒,⽽ApplicationContext 属于 BeanFactory
的⼦类,它除了继承了BeanFactory
的所有功能之外,它还拥有独特的特性,还添加了对国际化⽀持、资源访问⽀持、以及事件传播等⽅⾯的⽀持。- 从性能⽅⾯来说:ApplicationContext 是⼀次性加载并初始化所有的 Bean 对象,⽽BeanFactory 是需要那个才去加载那个,因此更加轻量. (空间换时间)。
2. @Service(服务存储)
使⽤ @Service 存储 bean 的代码如下所⽰: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public void doService(){System.out.println("do service...");}
}
启动类代码,如下,取的规则和@Controller注解相同:
UserService bean = 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class);bean.doService();
3. @Repository(仓库存储)
使⽤ @Repository 存储 bean 的代码如下所⽰: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Repository {public void doRepository(){System.out.println("do Repository...");}
}
取的规则与上面相同。
4. @Component(组件存储)
使⽤ @Component 存储 bean 的代码如下所⽰: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Component {public void doComponent(){System.out.println("do Component...");}
}
取的规则与上面相同。
5. @Configuration(配置存储)
使⽤ @Configuration 存储 bean 的代码如下所⽰: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UserConfiguration {public void doConfiguration(){System.out.println("do Configuration...");}
}
取的规则与上面相同。
为什么要这么多类注解?
经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这些类注解的功能和使用规则都相同,那么为什么还有使用这么多种注解,这个和应⽤分层是呼应的,目的让程序员看到类注解之后,就能直接了解当前类的⽤途。
- @Controller:控制层, 接收请求, 对请求进⾏处理, 并进⾏响应.
- @Servie:业务逻辑层, 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
- @Repository:数据访问层,也称为持久层. 负责数据访问操作 •
- @Configuration:配置层. 处理项⽬中的⼀些配置信息
程序的应用分层,调用流程如下:
而@Component注解去哪了呢?下面就来介绍。
类注解之间的关系
查看 @Controller / @Service / @Repository / @Configuration 等注解的源码会发现,它们四个源码相同,并且都有@Component注解:
其实这些注解⾥⾯都有⼀个注解 @Component,说明它们本⾝就是属于 @Component 的“⼦类”。@Component 是⼀个元注解,也就是说可以注解其他类注解,如 @Controller , @Service ,@Repository 等. 这些注解被称为 @Component 的衍⽣注解。
@Controller , @Service 和 @Repository ⽤于更具体的⽤例(分别在控制层, 业务逻辑层, 持久化层), 在开发过程中, 如果你要在业务逻辑层使⽤ @Component 或@Service,显然@Service是更好的选择。
这是一种规范,而且可以使程序员更好的知道该注解下的代码是干什么的。
5.2 ⽅法注解 @Bean
前面那些注解都是类注解,作用在类上面,但是这样存在两个问题:
- 使⽤外部包⾥的类, 没办法添加类注解。
- ⼀个类, 需要多个对象, ⽐如多个数据源。
这种场景, 我们就需要使⽤⽅法注解 @Bean。
1. @Bean注解使用
@Bean注解需要搭配前面的类注解使用。
项目启动时,默认扫描的范围是SpringBoot启动类所在包及其⼦包,如果类前不加注解,类中注解无法被扫描到。
下面就具体,代码如下:
UserInfo.java类:
package com.example.iocdemo.configuration;import lombok.Data;@Data
public class UserInfo {private int id;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age;
}
BeanConfiguration.java类:
@Configuration //类注解
public class BeanConfiguration {//方法注解@Beanpublic UserInfo userInfo(String name){UserInfo userInfo = new UserInfo();userInfo.setId(1);userInfo.setName("zhangsan");userInfo.setAge(18);return userInfo;}
}
IocDemoApplication.java类: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IocDemo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Ioc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UserInfo bean = context.getBean(UserInfo.class);System.out.println(bean);}
}
执行结果:
2. 定义多个对象
上面一个一个类中只有一个Bean,如果类中定义多个Bean呢?
是否还可以通过类型取Bean?
@Bean 可以针对同⼀个类, 定义多个对象。
在BeanConfiguration.java类中添加一个新Bean,其他代码不能变,代码如下:
@Beanpublic UserInfo userInfo(){UserInfo userInfo = new UserInfo();userInfo.setId(1);userInfo.setName("zhangsan");userInfo.setAge(18);return userInfo;}//新添Bean@Beanpublic UserInfo userInfo1(){UserInfo userInfo = new UserInfo();userInfo.setId(2);userInfo.setName("lisi");userInfo.setAge(19);return userInfo;}
直接运行:
会发现当类中多个Bean,通过类型获得Bean,会报错。那么就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获得对应的Bean——通过Bean名称。
代码如下:
//当类中有多个Bean注解,不能使用类获得Bean,要使用名称,即方法名UserInfo userInfo = (UserInfo) context.getBean("userInfo");System.out.println(userInfo);
再次运行,就可以正确的取到Bean。
**注意名称要一致。**当然,也可以不一致,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改,即重命名Bean。
3. 重命名Bean
//重命名Bean@Bean(name = {"u","userInfo"})public UserInfo userInfo(){UserInfo userInfo = new UserInfo();userInfo.setId(1);userInfo.setName("zhangsan");userInfo.setAge(18);return userInfo;}
UserInfo userInfo = (UserInfo) context.getBean("u");System.out.println(userInfo);
可以通过设置 name 属性给 Bean 对象进⾏重命名操作,代码如上,此刻通过u就可以获得UserInfo对象。
注解@Bean后代码也可以进行简写:
@Bean({"u","userInfo"})//简写
当类中Bean只有一个,还可以进一步简写:
@Bean("u")//简写
4. 扫描路径
当项目启动时,Bean想生效,就需要被Spring扫描到,但前面四个类注解一定会被扫描到吗?
其实不一定,前面启动类和那些类都在一个包中,如下:
那么,如果把启动类放在一个空包中,那些注解还能被扫描到吗?
运行前面代码:
代码就会报错,找不到Bean了,这就是因为Spring默认扫描的范围是SpringBoot启动类所在包及其⼦包。
所以启动类一定要放到需要扫描的路径中。
6. DI详解
DI是依赖注入,依赖注⼊是⼀个过程,是指IoC容器在创建Bean时, 去提供运⾏时所依赖的资源,⽽资源指的就是对象。
简单来说, 就是把对象取出来放到某个类的属性中。
可以把IOC看成一种思想,DI是IOC的一种实现方式。
关于依赖注⼊, Spring也给我们提供了三种⽅式:
- 属性注⼊(Field Injection)
- 构造⽅法注⼊(Constructor Injection)
- Setter 注⼊(Setter Injection)
下⾯按照实际开发中的模式,将 Service 类注⼊到 Controller 类中。
6.1 属性注入
属性注入是通过注解@Autowired实现的,下面将 Service 类注⼊到 Controller 类中。
UserService.java类: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public void doService(){System.out.println("do service...");}
}
UserController.java类: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 属性DI,使用@Autowired注解@Autowired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public void doController(){userService.doService();System.out.println("do Controller...");}
}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IocDemo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Ioc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UserController bean = 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class);bean.doController();
}
运行结果如下:
如果去掉注解@Autowired,就会报错。
6.2 构造方法注入
修改上面UserController.java代码: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Autowiredpublic UserController(UserService userService)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public void doController(){userService.doService();System.out.println("do Controller...");}
如果类只有⼀个构造⽅法,那么 @Autowired 注解可以省略;如果类中有多个构造⽅法,
那么需要添加上 @Autowired 来明确指定到底使⽤哪个构造⽅法。
6.3 Setter 注⼊
Setter 注⼊和属性的 Setter ⽅法实现类似,只不过在设置 set ⽅法的时候需要加上 @Autowired 注解。
如下代码所⽰:
@Autowiredpublic void setUserService(UserService userService)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public void doController(){userService.doService();System.out.println("do Controller...");}
6.4 三种DI优缺点
- 属性注⼊ :
优点: 简洁,使⽤⽅便;
缺点: 1. 只能⽤于 IoC 容器,如果是⾮ IoC 容器不可⽤,并且只有在使⽤的时候才会出现 NPE(空指针异常); 2. 不能注⼊⼀个Final修饰的属性 。- 构造函数注⼊:
缺点: 注⼊多个对象时, 代码会⽐较繁琐;
优点: 1. 可以注⼊final修饰的属性; 2. 注⼊的对象不会被修改; 3. 依赖对象在使⽤前⼀定会被完全初始化,因为依赖是在类的构造⽅法中执⾏的,⽽构造⽅ 法是在类加载阶段就会执⾏的⽅法; 4. 通⽤性好,构造⽅法是JDK⽀持的, 所以更换任何框架,他都是适⽤的.- Setter注⼊:
缺点: 1. 不能注⼊⼀个Final修饰的属性; 2. 注⼊对象可能会被改变, 因为setter⽅法可能会被多次调⽤, 就有被修改的⻛险;
优点: ⽅便在类实例之后, 重新对该对象进⾏配置或者注⼊。
6.5 @Autowired存在问题
如图,当一个类中存在多个Bean,使用@Autowired就会报错。因为类中有多个Bean,@Autowired并不知道是哪一个。
而Spring提供了三种方式:
- @Primary
- @Qualifier
- @Resource
使⽤@Primary注解:当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注⼊时,加上@Primary注解,来确定默认的实现。
使⽤@Qualifier注解:指定当前要注⼊的bean对象。 在@Qualifier的value属性中,指定注⼊的bean的名称。
@Qualifier注解不能单独使⽤,必须配合@Autowired使⽤
使⽤@Resource注解:是按照bean的名称进⾏注⼊。通过name属性指定要注⼊的bean的名称。
@Autowird 与 @Resource的区别
- @Autowired 是spring框架提供的注解,⽽@Resource是JDK提供的注解。
- @Autowired 默认是按照类型注⼊,⽽@Resource是按照名称注。
这篇关于【Spring】Spring IOCDI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