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1996年放开了大豆市场——中国开放最早的农产品市场。《人民日报海外版》特邀程国强教授对中国大豆行业在加入WTO后出现的一些变化进行点评。
(程国强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加入WTO代表团农业谈判专家组组长,近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研究——编者注)
现象:1997年大豆进口为626万吨,到2005年已增至2659万吨,增长325%,是目前我国进口最多的农产品。
分析:大豆主要的用途有两种:一是加工成植物油用于消费,二是利用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作为优质饲料原料。近几年进口大豆较多、增加较快,与国内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
适度进口大豆,有助于中国在融入世贸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惠共赢。一方面,进口解决了国内生产短缺的问题,满足了国内加工豆粕豆油的需求,促进肉鱼蛋奶等动物产品发展。2005年,我国大豆的供需缺口达2665万吨,如果目前进口的大豆完全由国内生产,需要占用耕地2.34亿亩,相当于再增加4个黑龙江的大豆耕种面积。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进口量也为巴西、阿根廷、美国等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现象:大豆进口已经超过国内生产的62.6%,其中80%—90%的进口供应由外资企业控制。2004年,由于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和工具以及国际价格波动等其他原因,国内大豆企业亏损至少50亿元。
分析:中国大豆进口目前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国际贸易规则。少数几家跨国粮商掌握着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产国大豆的收购、仓储和出口码头等设施,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世界大豆价格则由代表美国市场供求关系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决定,并不能有效反映全球市场的供求情况,而中国作为一个占全球1/3的大豆进口大国,目前还没有定价话语权。
对中国市场来说,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通过跨国粮商进口巴西大豆,而国内又缺乏防范和控制国际市场风险的意识和手段,跨国粮食公司的垄断经营,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风险的主要转移途径,需加强国际风险的监管,防范和控制风险的传递。
现象:目前,外资占到全国大豆日加工能力总量的1/3,全部正常经营且有持续扩张之势;民营企业的加工能力占1/3弱,但有相当一部分产能停产并挂牌出售;国有企业理论加工能力占1/3略强,但实际的大豆加工能力还不足1/5。外资企业产能已经占到全国有效加工能力的65%—70%。
分析:外资在中国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攻城略地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受制于土地等资源的匮乏,中国在农业上游生产环节处于劣势,下游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则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外资公司在中国的行动表明,它们正试图把控制力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延伸,完成从原料供应到加工环节的供应链控制,如任其发展,不仅会进一步挤压国产大豆,给主产区带来“卖豆难”问题,还会对国内厂商造成挤压,直接影响国内就业;而且对国内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