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igp路由之OSPF,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OSPF概述
ospf又叫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企业中最常用的路由协议之一,ospf 位于OSI参考模型的 第三层,数据封装在IP头部的后面协议号为89
ospf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了多个区域
1.区域0为骨干区域负责区域间路由信息传播
2.其他所以非0 的区域都属于非骨干区域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二,OSPF的特点
- 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
- 无路由环
- 支持区域划分
二,OSPF工作过程
1.建立邻居表:
2.同步数据库:
3.计算路由表:
三OSPF五种报文
1)Hello 报文:用于邻居的发现,建立,维护和拆除
2)DD 报文 :数据库描述
3)LSR:链路状态请求
4)LSU:链路状态更新
5)LSACK :链路状态确认
四.OSPF配置
1.配置接口id
2.创建ospf进程并配置router-id
3.创建区域并将接口id宣告到区域中
ar1:
interface g0/0/0
ip address 192.168.10.1 24
#
ospf 1 router-id 1.1.1.1
area 1
network 192.168.10.1 0.0.0.255
ar2:
in g0/0/1
ip add 192.168.10.2 24
in g0/0/0
ip add 192.168.20.1 24
#
ospf 1 router-id 2.2.2.2
area 1
net 192.168.10.2 0.0.0.255
q
area 0
net 192.168.20.1 0.0.0.255
区域0和区域2的配置可以对照上面配置
五 ,ospf邻居表解析
/Process :进程号:
1)作用:在同一个设备上,区分不同的ospf 协议
2)通过不同的进程号的ospf 所学习到的路由信息是不会自动的相互传递,从而实现各个ospf 协议之间隔离
3)ospf 的进程号只在本路由器起作用,不同的路由器的进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outer ID :
1)ospf 协议 给路由器起的一个名字,格式类似于IP地址(点分十进制),但不是IP地址
2)在ospf 网络中,router-id 唯一的标识一台路由器
3)router id的生成方式:
*自动生成
1.首先选举本设备上的loopback 接口的IP地址
2.如果本设备有多个loopback 接口地址,选举IP地址最大的哪个
3.如果没有loopback 接口地址,选举物理接口IP地址
4.如果有多个物理接口的IP地址,选择最大的IP地址
*手动指定
ospf 1 router-id 1.1.1.1 //手工指定命令
备注:当路由器已经选择了router-id 后,我们手动配置的router-id 并不会生效,这个主要是为了网络的稳定性
/Area-Id :区域号
1)表示的是与对方设备建立邻居关系,所使用的区域号
2)对于ospf 来说,这个区域号一定不能少
3) 区域号的表示方式有两种
*十进制数: 0—4294967295
*点分十进制:0.0.0.0—255.255.255.255
4)区域分类两类
*骨干区:0
*非骨区:非0
/Interface : 接口
1)表示的是与对端建立邻居关系时,所使用的接口
/Neighbor id:表示的是与对端建立邻居关系时,所使用的接口
/state :表示的是邻居的状态
基于上面拓扑而言:
-我们在R1和R2上面都启用了ospf
-并且我们通过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进行了网段宣告
-所以,R1和R2才会在自己的接口上,发送和接收OSPF 报文
-R1和R2之间,通过发送Hello 报文,接收Hello报文,比较Hello 用于建立邻居
-R1 和 R2 之间,通过周期性发送Hello 报文,用于维护邻居关系
-R1 和R2 之间,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收不到对方的Hello 报文,会认为邻居故障,断开邻居关系
六 , 解析数据库结构
LSDB: 链路状态数据库
1)作用:存储LSA
LSA:链路状态通告
1) 作用:计算路由信息的必备"原材料"
LSA的结构:
1)Type : 类型:表示的是LSA的各种类型,总共包含:1、2、3、4、5、7····
2)LinkStae ID : 名字: 表示的是LSA的名字
3)AdvRouter : 产生路由器:表示的是产生这个LSA的路由器的router-id
4)Age: 年龄: 表示的是LSA的存活时间或者老化时间,最大时间3600s
5)Len : 长度:表示的是LSA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6)Sequence : 表示的是LSA的新旧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越新
唯一的标识一个LSA的三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字段是
类型:Type
名字:LinkState ID
产生路由器:AdvRoute
一 ,OSPF特殊区域有:
1)Stub Area : 末梢区域
2)Totally Stub Area : 完全末梢区域
3)NSSA :nssa区域
4)Totally NSSA : 完全的NSSA
二 ,stup区域解析
1)stub 区域特点
-作用:保护一个区域不受来自外部链路的影响,避免外部路由对路由器带宽和存储资源的消耗,缩减LSDB和路由表规模,减少路由信息数量,降低设备负载
-不学习接收4类和5类的LSA
-只学习接收1类、2类、3类的LSA
-stub区域的ABR会自动生成一条表示默认路由的3类的LSA
-特点:骨干区域(area0) 不可以设置stub 区域
-如果要将一个区域做出stub 区域,这个区域的所有设备都需要配置为stub区域
-stub区域中不能存在ASBR
-stub 区域中不能存在虚连接
三 ,Totally stub区域解析
1)Totally stub 区域的特点
-不允许接收3类、4类和5类的LSA
-允许接收1类、2类的LSA
-stub区域的ABR会自动生成一条表示默认路由的3类的LSA
四 ,NSSA区域
1)nssa区域和stub 区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nssa完美继承了stub很多特性,但是两者也有差异
-nssa区域能够引入外部路由并传播到整个ospf 中,同时由不会学习来自ospf网络其他区域的外部路由
-作用:保护一个区域不受来自外部链路的影响,避免外部路由对路由器带宽和存储资源的消耗,缩减LSDB和路由表规模,减少路由信息数量,降低设备负载,但是自己的区域的设备可以引入外部路由,
-nssa区域不学习4类和5类的lsa
-nssa 区域学习1类,2类,3类,和7类
-nssa 区域中,表示外部路由的是7类lsa
-7类的lsa只能在特殊区域传播
2)NSSA区域的特点
不受其他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的影响,同时本区域还能引入外部路由
该区域允许1类,2类,3类,7类LSA
该区域不允许4类和5类
NSSA区域的ABR会自动产生表示默认路由的7类LSA
NSSA区域的ABR会自动的将7类的LSA转成5类的LSA
五 ,Totally NSSA区域
-nssa区域不学习3类,4类和5类的lsa
-nssa 区域学习1类,2类,和7类
这篇关于igp路由之OSPF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