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码流、分辨率、gop、qp、fps、cvbr等常见概念理解

2023-11-05 06:40

本文主要是介绍流媒体码流、分辨率、gop、qp、fps、cvbr等常见概念理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DR

        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即时解码刷新。为将首个I帧和其他I帧区别开,定义首个I帧为IDR帧。它与I帧、P帧、B帧的区别见http://blog.csdn.net/sphone89/article/details/8086071。

 

GOP

        Group of Picture,关键帧的周期,也就是两个IDR帧之间的距离,一个帧组的最大帧数,一般而言,每一秒视频至少需要使用 1 个关键帧。增加关键帧个数可改善质量,但是同时增加带宽和网络负载。在一个GOP中,P、B帧是由I帧预测得到的,当I帧的图像质量比较差时,会影响到一个GOP中后续P、B帧的图像质量,直到下一个GOP 开始才有可能得以恢复,所以GOP值也不宜设置过大。

        同时,由于P、B帧的复杂度大于I帧,所以过多的P、B帧会影响编码效率,使编码效率降低。另外,过长的GOP还会影响Seek操作的响应速度,由于P、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预测得到的,所以Seek操作需要直接定位,解码某一个P或B帧时,需要先解码得到本GOP内的I帧及之前的N个预测帧才可以,GOP值越长,需要解码的预测帧就越多,seek响应的时间也越长。

 

采样率

        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时的采样频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采样多少点。一个采样点数据有多少个比特。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音质越好。比特率 = 采样率 × 采用位数 × 声道数.

 

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在视频领域。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视频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画质就越好。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分辨率 

        就是帧大小每一帧就是一副图像。640*480分辨率的视频,建议视频的码率设置在700以上,音频采样率44100就行了。一个音频编码率为128Kbps,视频编码率为800Kbps的文件,其总编码率为928Kbps,意思是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每秒钟需要用928K比特来表示。

        计算输出文件大小公式:[音频编码率(KBit)/8 +视频编码率(KBit)/8]×影片总长度(秒)=文件大小(MB)

 

码流/码率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 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当然,码流越大,文件体积也越大,其计算公式是文件体积=时间X码率/8。例如,网络上常见的一部90分钟1Mbps码流的720P RMVB文件,其体积就=5400秒×1Mb/8=675MB。

        通常来说,一个视频文件包括了画面及声音,例如一个RMVB的视频文件,里面包含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音频及视频都有各自不同的采样方式和比特率, 也就是说,同一个视频文件音频和视频的比特率并不是一样的。而我们所说的一个视频文件码流率大小,一般是指视频文件中音频及视频信息码流率的总和。

        以国内最流行,大家最熟悉的RMVB视频文件为例,RMVB中的VB,指的是VBR,即Variable Bit Rat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可变比特率,它表示RMVB采用的是动态编码的方式,把较高的采样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动作等),而把较低的采样率用于静态画面,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画质与体积可兼得的效果。

        码率设置时,一般需考虑三个因素:

        1、分辨率   

        分辨率是决定位率(码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分辨率要采用不同的位率。总体而言,录像的分辨率越高,所要求的位率(码率)也越大,但并不总是如此,图1说明了不同分辨率的合理的码率选择范围。所谓“合理的范围”指的是,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图像质量看起来会变得不可接受;如果高于这个范围,则显得没有必要,对于网络资源以及存储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   

        2、场景   

        监控的场景是设置码率时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在视频监控中,图像的运动剧烈程度还与位率有一定的关系,运动越剧烈,编码所要求的码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在同样的图像分辨率条件下,监控人多的场景和人少的场景,所要求的位率也是不同的。   

        3、存储空间   

        最后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存储空间,这个因素主要是决定了录像系统的成本。位率设置得越高,画质相对会越好,但所要求的存储空间就越大。所以在工程实施中,设置合适的位率即可以保证良好的回放图像质量,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码率控制算法

        动态调整编码器参数,得到目标比特数。为视频序列中的图像组GOP、图像或子图像分配一定的比特。现有的码率控制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离散余弦变换的量化参数(QP)大小输出目标码率。

 

编码模式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其码率可以随着图像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其编码效率比较高,Motion发生时,马赛克很少。码率控制算法根据图像内容确定使用的比特率,图像内容比较简单则分配较少的码率(似乎码字更合适),图像内容复杂则分配较多的码字,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兼顾带宽限制。这种算法优先考虑图像质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 (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是以恒定比特率方式进行编码,有Motion发生时,由于码率恒定,只能通过增大QP来减少码字大小,图像质量变差,当场景静止时,图像质量又变好,因此图像质量不稳定。优点是压缩速度快,缺点是每秒流量都相同容易导致空间浪费。

        CVBR:Constrained Variable it Rate,VBR的一种改进,兼顾了CBR和VBR的优点:在图像内容静止时,节省带宽,有Motion发生时,利用前期节省的带宽来尽可能的提高图像质量,达到同时兼顾带宽和图像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会让用户输入最大码率和最小码率,静止时,码率稳定在最小码率,运动时,码率大于最小码率,但是又不超过最大码率。比较理想的模型如下:

                                 

QP

        Quantizer Parameter,量化参数,反映了空间细节压缩情况。值越小,量化越精细,图像质量越高,产生的码流也越长。如QP小,大部分的细节都会被保留;QP增大,一些细节丢失,码率降低,但图像失真加强和质量下降。

 

fps

        Frames Per Second,帧率,缩写为帧/秒。是指每秒钟刷新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越高的帧速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每秒钟帧数(fps)越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profile level

        分别是BP、EP、MP、HP:

        1、BP-Baseline Profile:基本画质。支持I/P 帧,只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CAVLC;

        2、EP-Extended profile:进阶画质。支持I/P/B/SP/SI 帧,只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CAVLC;

        3、MP-Main profile:主流画质。提供I/P/B 帧,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交错(Interlaced),也支持CAVLC 和CABAC 的支持;

        4、HP-High profile:高级画质。在main Profile 的基础上增加了8x8内部预测、自定义量化、无损视频编码和更多的YUV 格式。  

这篇关于流媒体码流、分辨率、gop、qp、fps、cvbr等常见概念理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48118

相关文章

C/C++错误信息处理的常见方法及函数

《C/C++错误信息处理的常见方法及函数》C/C++是两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特别是在系统编程、嵌入式开发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本文主要介绍C/C++错误信息处理的常见方法及函数,文中通过代码介绍... 目录前言1. errno 和 perror()示例:2. strerror()示例:3. perror(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Go语言的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工具,涵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各个方面,然而,标准库虽好,使用不当却可能适得其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将... 目录1. 使用了错误的time.Duration2. time.After导致的内存泄漏3. jsO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分辨率三兄弟LPI、DPI 和 PPI有什么区别? 搞清分辨率的那些事儿

《分辨率三兄弟LPI、DPI和PPI有什么区别?搞清分辨率的那些事儿》分辨率这个东西,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为了搞清楚它,我可是翻阅了不少资料,最后发现“小7的背包”的解释最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 在谈到分辨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三个相似的缩写:PPI、DPI 和 LPI。虽然它们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应用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本文主要介绍Java编程中常见错误类型及示例,包括语法错误、空指针异常、数组下标越界、类型转换异常、文件未找到异常、除以零异常、非法线程操作异常、方法未定义异常... 目录1. 语法错误 (Syntax Errors)示例 1:解决方案:2. 空指针异常 (NullPoi

C++常见容器获取头元素的方法大全

《C++常见容器获取头元素的方法大全》在C++编程中,容器是存储和管理数据集合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容器提供了不同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其中的元素,获取容器的头元素(即第一个元素)是常见的操作之一,本文将详细... 目录一、std::vector二、std::list三、std::deque四、std::forwa

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

《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MySQL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如InnoDB、MyISAM、MEMORY、Archive、CSV和Blackhole,每种引擎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存储引擎时需根... 目录mysql常见的存储引擎和区别说明1. InnoDB2. MyISAM3. MEMORY4. A

前端bug调试的方法技巧及常见错误

《前端bug调试的方法技巧及常见错误》:本文主要介绍编程中常见的报错和Bug,以及调试的重要性,调试的基本流程是通过缩小范围来定位问题,并给出了推测法、删除代码法、console调试和debugg... 目录调试基本流程调试方法排查bug的两大技巧如何看控制台报错前端常见错误取值调用报错资源引入错误解析错误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本文主要介绍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的相关资料,包括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Nginx限流和Redis+Lua限流的实现原理和具体步骤,并比较了它们的... 目录一、漏桶算法1.漏桶算法的思想和原理2.具体实现二、令牌桶算法1.令牌桶算法流程:2.具体实现2.1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