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MGRE基础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实验要求
更正:要求五是R1、R3和R4构建MGRE环境
实验步骤
构建实验拓扑
路由器之间使用串线,设置中进行2SA型号物理硬件配置
配置IP,开启hdlc,ppp封装服务
依据上图配置IP,T代表的是虚拟接口
R4:配置IP并开启各项服务
创建两个a,b账户用于ppp验证
路由表如下
R1:开启hdlc服务
R2:开启ppp封装,pap认证
R3:开启ppp封装,chap认证
检验一下是否ping通
成功
因为R4和其他的路由器都是直连,所以无需配置路由,其余三台路由器分别建立一条缺省路由通过R4传输即可
以R1为例,配置R2和R3的缺省路由
至此,前4要求达成
第五个要求,来看题目,R1 ip地址固定,以它作为中心站点
R1:进入虚拟端口配置IP,点到多点的GRE,源IP为14.1.1.1,目标IP每天都在变 description不确定,所以无法配置,配置命令让其余路由器依靠nhrp协议自行索要map,做一个network-id为100,可做可不做
R2:源目标IP不固定,就写端口号s4/0/0口,目标IP通过nhrp协议获取,如何获取map呢? register的意思是注册(不可省略),要每天去R1那里报道,R1虚拟端口IP 192.168.4.1,实际IP 14.1.1.1
R3:与R2同理
查看R1的nhrp的MAP
MGRE环境构建完毕
要求六
私网之间路由器通过rip协议互相宣告对方网段,动态获取路由
配置完毕,查看各路由器的路由表
问题: 这个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R2和R3之间并没有路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种MA网络里,是需要R2和R3自己去给对方共享路由的,但是在我们nhrp的配置方案不是一个全连结构,R2和R3的物理接口IP是会不停改变的,这个结构中,R2和R3不能进行伪广播(意思就是当需要发送组播或广播的时候,R2和R3只会给R1发一份,不会给对方,而R1作为中心站点,在发送的时候才可以做到给R2和R3分别发一份)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知识点
水平分割:指的是RIP从某个接口接收到的路由信息,不会从该接口再发回给邻居设备。
好处:减少带宽消耗、防止路由环路。
在华为设备上,水平分割功能默认情况下是开启的。
触发更新: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运行RIP的设备会立即向邻居设备发送更新报文,而不必等待定时器更新,从而缩短了网络收敛时间。
在华为设备上,没有相关的命令能够主动的关闭触发更新的功能。
毒性逆转:指的是RIP从某个接口接收到路由信息后,将该路由的开销设置为16(即路由不可达状态),并从原接口发回邻居设备。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清除对方路由表中的无用路由。如果同时都配置了毒性逆转和水平分割,水平分割行为会被毒性逆转行为代替。
在华为设备上,毒性逆转功能默认情况下是关闭的,需要手动打开这项功能。
毒性逆转可以快速的清除掉无用的路由而不需要等待老化时间,此外,在帧中继和X.25等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中,如果开启了水平分割功能,会造成有的路由器无法接收到更新路由的情况,所以在这样的网络中,水平分割是默认处于禁止状态的,需要手动开启毒性逆转防止路由环路的产生。
好的,那我们了解到以上三个知识,也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只需要在R1的虚拟接口(为什么不是物理接口呢?因为路由器之间的路由是基于MGRE创建的虚拟网络上的)上,将rip的水平分割关掉,那么R2发送到R1的路由,就会被R1发给邻居R3了
在R1上关闭水平分割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R2和R3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路由表齐了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如何使R1/2/3 ping得通R4的环回(相当于互联网)呢? 我们使用acl策略,让互联网返回的数据包可以进入私网,以R1举例
R1路由器ping得通R4环回
[ 至此,实验结束 ]
课堂笔记
网络类型:
1、点到点:在一个网段内只能存在,两个物理节点
MA-多路访问--在一个网段内物理节点的数量不限制
MA---BMA NBMA
2、BMA--广播型多路访问
3、NBMA--非广播型多路访问
注:不同网络类型实际为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技术;由于二层同时作为了物理层的大脑;故当选择不同数据链路层技术,也将调用不同的物理层设备;
BMA---广播型多路访问--在一个网段内可以放置多个物理节点,同时该范围内可以实施广播洪泛机制;
以太网--》共享型属性典型的BMA类型;以太网技术的核心为频分--在同一物理介质上,使用多个相互不干涉的频率来共同传输数据,实现带宽的不断提升;
使用的物理传输介质:
1、RJ-45双绞线---可全双工通讯民用带宽最大2.5G/s商用最大100G/S
2、光纤--可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在大带宽要求时成本低于电口
3、同轴电缆;
4、wifi
以太网的频分为物理技术,主要在于提升带宽;逻辑上以太网选择了加入BMA类型;MA--多路访问--一个网段内以太网允许存在多个节点,故需要二层单播地址--MAC地址存在广播和洪泛来实现BMA功能;
点到点:物理上一个网段内仅存在两个节点;不用存在唯一的二层单播地址;
协议介绍
【1】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物理网线为串线---T1 1.544M/S T2 2.048m/s
命令:
[r1]interfaces4/0/0
[r1-Serial4/0/0]link-protocol hdlc
Warning:Theencapsulationprotocolofthelinkwillbechanged.Continue?[Y/N]:y
默认华为设备的串线接口,二层封装默认为PPP,需要手工修改为HDLC;
HDLC技术最早由cisco公司提出,故各种抓包类软件在识别到HDLC数据帧时,会进行cisco标识;
注:所有厂家的HDLC技术均为私有技术---互相不通;
HDLC实际在二层没有其他的特殊功能,只是单纯实现数据链路层需要的基本工作--控制物理层
【2】PPP---点到点协议--属于点到点类型串线上存在的二层技术
HDLC的升级版---华为等一系列设备的默认串口二层技术--公有技术
升级点:拨号
1、直连间配置不同网段ip地址可以正常互通---PPP协议会在链路物理连接时,进行互相的协商,共享各自接口的真实ip地址,生成到达对端接口的32位主机路由;
2、可以进行身份的核实与认证--认证
3、可以建立虚链路,分配ip地址
PPP的认证方式:
1、Pap明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int s4/0/0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被认证方[r2]ints4/0/0
[r2-Serial4/0/0]ppp pap 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2、Chap密文发送账号密码
主认证方
[r1]aaa
[r1-aaa]local-user a password cipher 123456
[r1-aaa]local-user a service-type ppp
[r1]int s4/0/0
[r1-Serial4/0/0]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被认证方
[r2]int s4/0/0
[r2-Serial4/0/0]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123456
【3】GRE--通用路由封装---标准简单的VPN技术;属于虚拟的点到点网络类型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虚拟手段,将两个独立网络,穿越中间一个公共网络进行互联,模拟出点到点专线的效果;
[r1]interface Tunnel0/0/0 创建隧道接口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3.124 配置ip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定义该接口转发流量时需要GRE封装
GRE实则在源IPV4报头前方再封装一个IPV4报头,必须定义封装报头的中源目ip地址
[r1-Tunnel0/0/0]source 12.1.1.1
[r1-Tunnel0/0/0]destination 23.1.1.2
NBMA
【1】MGRE---多点GREGRE的一种扩展配置;归类于虚拟的NBMA网络
所有节点存在同一个MA网段;且为中心到站点结构;该结构中,默认仅中心站点需要固定公有ip地址;分支站点地址可变化;---大大降低的管理难度,资源占有量,成本;
NHRP:下一跳路径发现协议;存在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需要固定公有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可变;客户端在本地公有ip变化后,主动向服务端进行注册;服务端生成MAP,MAP中记录客户端的公有ip与tunnel接口的ip地址对应关系;若其他客户端需要访问另一个客户端,可以到服务端下载该MAP;
中心站点配置
[r1]interface Tunnel0/0/0 创建隧道接口
[r1-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124 隧道接口ip地址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定义该隧道为多点gre隧道
[r1-Tunnel0/0/0]source 14.1.1.1 该隧道加封装的报头源ip地址通过NHRP协议来获取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
[r1-Tunnel0/0/0]nhrp entry multicast dynamic 本地成为NHRP服务端
[r1-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NHRP的工作编号,该网段所有设备必须在同一id
分支站点:
[r2]interface Tunnel0/0/0
[r2-Tunnel0/0/0]ip address 192.168.4.224
[r2-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p2mp
加封装的源ip地址,为本地的隧道实际通过接口的ip地址,填写接口编号,而不是接口ip,原因在于该接口ip地址可变
[r2-Tunnel0/0/0]source GigabitEthernet 0/0/0
加封装的目标ip地址,需要到NHRP中心站点获取
[r2-Tunnel0/0/0]nhrp entry 192.168.4.1 14.1.1.1 register
[r2-Tunnel0/0/0]nhrp network-id 100
伪广播—当目标IP地址为组播或广播地址时,将流量基于每个用户进行一次单播;外层报头(新增报头)为单播报头,内层报头为组播或广播报头;该功能不开启,正常基于组播和广播工作的动态路由协议将无法正常使用;
[r1]disnhrppeerall查看分支站点注册结果
若所有tunnel对应的公有ip均为固定ip地址,可以让每台路由器均成为中心站点,两两间均进行手工注册;
可以形成全连网状结构拓扑;---rip这种存在水平分割机制的协议能够正常收敛;
当拓扑结构为中心到站点(轴辐状、星型)---不是所有网点均为固定的公有ip,没法所有tunnel设备相互注册;只能通过关闭水平分割来实现路由的全网正常收敛;
[r1-Tunnel0/0/0]undo rip split-horizon
这篇关于MGRE基础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