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新书上市 | 认知陷阱: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局,是因为掉进了思维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本书对此做了总结,把我们经常遇见的思维陷阱总结为6个方面:偏爱故事胜于数据,寻求印证自己的想法,忽略机缘巧合的作用,错误感知世界,过度简化思维,存在错误记忆。
这些思维陷阱或认知误区经常把我们带沟里,使我们的努力功败垂成,要想解除它们对我们成长和成事的束缚,唯有正视和了解它们一途。本书用大量看似离奇却真实存在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些思维陷阱的可怕之处,并剖析了其出现的原因,且指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陷阱影响的具体方法。
《认知陷阱: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托马斯·基达著,慕兰 孙静波 张嘉芮译。
我撞见鬼了!那是一天半夜,我突然醒了,想去喝口水。下床前,我向右手边看了看,凯西正在熟睡,然而,在她身体上方约 1 英尺的半空中,赫然悬浮着一位老妇微微发光的鬼影,她悬在凯西身体的上方,似乎想靠近凯西。
那老妇死死盯着我,她看上去有 90 岁的样子,披着长长的白发,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妇的长相酷似凯西的家人,很像凯西的曾祖母,或是其他的远房亲戚。当然,这面孔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四处望望,又使劲摇了摇头,再回头看看,那位老妇居然还在那里,还在盯着我。我们的目光交汇可能只有短短一瞬间,但我却感觉有一个小时之久。她面无表情,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眼神犀利。我再一次转移目光,摇了摇头,然后又回头看看,这一次,她终于消失了。我有点心烦意乱,起身喝了点水,然后又回到床上。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我给凯西讲述了夜里发生的一切,她也记得听到我起床,然后离开了房间。所以,这一切好像并不是做梦。我的所见并非幻觉,一切历历在目,仿佛那位老妇就在我面前,触手可及。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也不相信世上有鬼存在。尽管那次经历很惊悚,但我仍然认为那是大脑的幻觉和我开了个玩笑。然而,当我向别人讲述这段故事时,事情却惊奇地出现了反转。
很多人立即表示,这种经历正说明鬼是存在的,他们是这样自圆其说的 :“除此之外,还能用什么来解释呢?事实如此啊,当时你是清醒的,凯西也听到了你起床,而且你确实看到了那位老妇,通常我们是看不到不存在的事物的。那位老妇一开始游荡着,后来又神秘地消失了。鬼不就是这样子吗?何况,那位老妇跟凯西长得很像,很可能就是凯西已故的亲戚来看望她。”
显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 ——我就是撞到鬼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说得通,不是吗?
事实证明,关于我与“鬼”的遭遇还可以有另一种平淡无奇的解释。研究显示,我们从睡梦中醒来时,会出现一种“醒前幻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幻象,包括外星人、故去的亲人,甚至是怪物。这些幻觉还伴有一种强烈的清醒意识,因为它恰恰发生在醒来之前,凯西可能确实听到了我起床的声音,因为事实上后来我确实醒了,并且离开了房间。
至于老妇与凯西长相酷似的问题,据我推测,那只是我想象的凯西老年时候的模样而已。所以,我这段经历完全可以从有关人类感知及错误感知的科学研究中得到直白的解释,无须扯上超自然现象。然而,那些倾向于相信鬼神存在的人会立刻把我的故事解读为鬼神确实存在的证明,因为人们往往愿意基于蛛丝马迹构建起非同寻常的信念,并且乐此不疲。
也许你会认为撞见鬼这种事太过牵强,不值一提。然而,事实上,对于一些根本站不住脚的观念,我们不仅笃信,还会拼命去维护(即使反驳这些观念的证据已经足够多)。依你所见,包括顺势疗剂在内的一些替代药物可以治愈疾病吗?有些人确实拥有超感官知觉吗?濒死体验真的能证明来世的存在吗?在此,我郑重给你一个建议——不要相信你所认为的都是对的。
原因何在?因为人们相信某种事物往往是因为愿意相信,而不是因为有证据证明那是对的。即便对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并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仍然会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东西。当被问及一些问题,比如,用硅胶材料隆胸会导致重大疾病吗?自卑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吗?美国的犯罪率还在持续增长吗?很多人会说“是的”,但研究表明,这些想法并不正确。
正如本书将为大家呈现的,许多错误观念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常常用一种内在的倾向去评估证据,而这种倾向往往带有偏见,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
我们固守的信念与最终做出的决策紧密相关。事实上,人们的信念往往会影响最终的决定。
例如,我的好朋友克里斯就认为他能在股市大赚一笔,他坚信只要多花点时间把市场搞清楚,精挑细选几只股票,就能得到丰厚的收益,并且得到的收益会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他曾告诉我,有一个朋友买了几只股票,卖出之后就赚了 3 万多美元。因此克里斯推断,他也可以这样赚到钱。他甚至还浮想联翩,认为可以用未来的股票收益偿还贷款。
当我问起他朋友买的其他几只股票时,克里斯却开始闪烁其词。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他才说其他几只股票都赔了,然后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起那几只赚钱的股票。克里斯堪称聪明绝顶之人。与其他许多聪明人一样,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假以时日,自己便能横扫股市。许多所谓“投资专家”的言论也助长了他们的这种痴念,因为专家满口都是“只要你们照着书上的方法去做,就能在股市里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也充斥着类似的说法。然而研究表明,要分析清楚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在特定的风险水平上始终选择表现优于市场大盘的股票,即使不是不可能,也绝非易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所谓的选股专家,也不可能保证一直跑赢大盘。
事实上,哪怕你让猴子向《华尔街日报》上的股票清单随便投一支飞镖,其选股命中率跟所谓专家的命中率都可能不分伯仲!当然,你可能正好是个幸运儿,选中了一只就要大涨的股票,也可能在拉斯维加斯的赌盘上随便押了 2 万美元就赢了。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想法,因为你不可能一直都赢。大量研究表明,比起仅仅押注几只股票,人们最好把钱投在综合指数基金上,例如标准普尔 500 指数(Standard & Poor’s 500)。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自己能够玩转股市。抱着这样的痴念,克里斯在自己精选的几只股票上投入了大量现金,然而,即便是在整个市场大涨 25% 的时期,他也损失了 2 万多美元。由此可见,固执谬念本身就可能威胁到你的个人财富!
本书内容
人类真是神奇的生物,拥有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人类创造的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快乐,人类制造的机器助力我们开展外层空间探索和深海探测,人类获得的医学成就也大大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人类建立起来的文明系统也可谓先进。然而,尽管人类取得了这些成就,我们仍然会成为思维误区的牺牲品。
本书专门就人类如何形成信念以及如何做出决策展开讨论。更为重要的是,本书还探讨了可能导致信念和决策出错的多种方式。从本质上说,信念是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信念。
有时候,信念来自快速的“直觉”反应;有时候,信念构建需要深思熟虑。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变量会影响我们的信念构建,如父母的偏好,兄弟姐妹的影响,同伴压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等。无论我们是如何形成一种信念的,一旦我们认为这种信念是正确的,那么这种信念就会被秉持,并且对我们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毋庸置疑,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会做出很多明智的决定,否则我们便无法生存。然而,我们也会犯下很多错误,甚至常常对自己的错误一无所知。但是,这些错误会对我们的幸福产生重大的影响,导致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做无用功,甚至让我们做出对健康和生命产生负面影响的决定。
如果我们相信通灵者、算命先生和占星师具备特异功能,就会花费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跑去看哈里叔叔是否还在棺材里对我们吹胡子瞪眼,或许也会考虑就跟昨晚刚刚认识的某人结婚算了。
在里根夫妇坐镇白宫的年代,南希·里根笃信占星学并特意咨询占星师来制订里根总统的日程安排。如果我们相信某种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法有效,即使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我们也会为之一掷千金。事实上,许多规避常规医学治疗方法的人原本是可以被轻松治愈的,但事与愿违,他们往往只相信旁门左道,许多人正是因此而送命。
错误的信念与决策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重大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进而会影响所有的人。例如,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是制定政策、通过法律,而做这些事要花纳税人的钱,但其工作中的许多决策是基于错误的信念做出的,这就可能导致政府动用数十亿美元去解决一个收效甚微的问题,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问题,甚至激发了更加严重的问题。
例如,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花费了大约 100 亿美元清除公共建筑中的石棉。虽然吸入石棉可能造成危险,但大多存留在建筑物中的石棉并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事实上,清除石棉反而比让它原封不动更加危险。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成为错误思维的牺牲品呢?是我们太愚蠢吗?当然不是!在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会犯下本书所讨论的各种错误,包括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甚至是大型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此外,还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第一,我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以错误的方式去寻找和评估证据,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进化发展,也可能纯粹是为了简化思维过程。
第二,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技能可以抑制人类犯错的天性,但通常学校都不教授这些思维和技能。我们的教育体系只要求我们学习英语、历史、数学和科学等课程,并不要求我们做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训练。然而,正是这样的训练才能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制定技能,并让这些思维和技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本书讨论的大多数主题与两个有趣的领域相关,其中一个领域涉及判断和决策的心理学,它向我们揭示了大量关于人们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步入思维误区的知识;另一个领域则是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差异。美国的电视和其他媒体的很多报道其实是伪科学或是垃圾科学,也就是假冒的科学,而不是真正的科学。
如果你在某天晚上随便浏览一些频道,就会发现所谓的科学调查员正在报道超感官知觉、遭遇外星人、大脚怪或是亚特兰蒂斯探秘之类的“新闻”。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泛滥的伪科学思维,我们也很容易像伪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才是我们在形成信念和制定决策时铸成大错的深层次原因。
本书许多观点的本质与如何成为一个怀疑主义者有关。怀疑主义者这个词在我们的社会中名声不佳,通常被认为是那些愤世嫉俗、吹毛求疵的人。然而,真正的怀疑主义者绝不会先入为主,而是会进行证据评估。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在选择相信某些事情之前,一个怀疑主义者会保持开放的思想并进行严谨的调查。
正是在形成信念之前进行的高质量的质疑批判才使我们成为有智慧、有思想的个体,而且越是举足轻重、不同凡响的信念,我们在相信它之前,越需要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你的信念就是这样形成的,那么你就称得上是一位怀疑主义者。从本质上讲,怀疑主义者遵循“索证之州”密苏里州的格言——“证明给我看”,即如果你有主张,就给我看证据。
推荐阅读
作者:托马斯·基达
译者:慕兰 孙静波 张嘉芮
有用&有趣:提炼了6个常见认知陷阱,用丰富多样且惊人的案例,轻松风趣地讲述了科学思维,能够帮我们跳出思维陷阱;
科学&专业:作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伊森堡管理学院教授托马斯·基达,精通思维决策,3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如何形成信念与做出决定,这本书是他的研究成果;同时,书里还引用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读起来很长见识;
有名人推荐:畅销书《精进》作者采铜、专栏作家马徐骏、知乎大V弗兰克扬联合推荐。
这篇关于新书上市 | 认知陷阱: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