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学习】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

2023-10-31 22:30

本文主要是介绍【lua学习】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lua学习】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

什么是协同(coroutine)?

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与线程比较类似:拥有独立的堆栈,独立的局部变量,独立的指令指针,同时又与其它协同程序共享全局变量和其它大部分东西。

协同是非常强大的功能,但是用起来也很复杂。

线程和协同程序区别

线程与协同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具有多个线程的程序可以同时运行几个线程,而协同程序却需要彼此协作的运行。

在任一指定时刻只有一个协同程序在运行,并且这个正在运行的协同程序只有在明确的被要求挂起的时候才会被挂起。

协同程序有点类似同步的多线程,在等待同一个线程锁的几个线程有点类似协同。

基本语法
方法描述
coroutine.create()创建coroutine,返回coroutine, 参数是一个函数,当和resume配合使用的时候就唤醒函数调用 注:当新创建一个协同程序时,它处于挂起状态,言外之意就是,协同程序不会在创建它时自动执行其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函数status来检查协同程序的状态。
coroutine.resume()重启coroutine,和create配合使用,其用于启动或再次启动一个协同程序的执行,并将其状态由挂起改为运行
coroutine.yield()挂起coroutine,将coroutine设置为挂起状态,这个和resume配合使用能有很多有用的效果
coroutine.status()查看coroutine的状态 注:coroutine的状态有三种:dead,suspend,running,具体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状态请参考下面的程序
coroutine.wrap()创建coroutine,返回一个函数,一旦你调用这个函数,就进入coroutine,和create功能重复
coroutine.running()返回正在跑的coroutine,一个coroutine就是一个线程,当使用running的时候,就是返回一个corouting的线程号
以下实例演示了以上各个方法的用法:
c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i)print(i);end
)
print(coroutine.status(co)) coroutine.resume(co, 1)   -- 1
print(coroutine.status(co))  -- deadprint("----------")co = coroutine.wrap(function(i)print(i);end
)co(1)print("----------")co2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for i=1,10 doprint(i)if i == 3 thenprint(coroutine.status(co2))  --runningprint(coroutine.running()) --thread:XXXXXXendcoroutine.yield()endend
)coroutine.resume(co2) --1
coroutine.resume(co2) --2
coroutine.resume(co2) --3print(coroutine.status(co2))   -- suspended
print(coroutine.running())print("----------")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coroutine.running就可以看出来,coroutine在底层实现就是一个线程。

当create一个coroutine的时候就是在新线程中注册了一个事件。

当使用resume触发事件的时候,create的coroutine函数就被执行了,当遇到yield的时候就代表挂起当前线程,等候再次resume触发事件。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个更详细的实例:

function foo (a)print("foo 函数输出", a)return coroutine.yield(2 * a) -- 返回  2*a 的值
endc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a , b)print("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rint("第一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a, b) -- co-body 1 10print("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local r = foo(a + 1)print("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print("第二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r)print("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local r, s = coroutine.yield(a + b, a - b)  -- a,b的值为第一次调用协同程序时传入print("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print("第三次协同程序执行输出", r, s)print("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return b, "结束协同程序"                   -- b的值为第二次调用协同程序时传入end)print("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local ret1, value = coroutine.resume(co, 1, 10)
print("ret1 = ", ret1, "value = ", value) -- true, 4
print("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print("--分割线----")
print("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xx")) -- true 11 -9
print("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print("---分割线---")
print("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 true 10 end
print("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print("---分割线---")
print("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 cannot resume dead coroutine
print("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print("---分割线---")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以上实例大致过程如下:
1,调用resume,将协同程序唤醒,resume操作成功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协同程序运行;
2,运行到yield语句;
3,yield挂起协同程序,第一次resume返回;(注意:此处yield返回,参数是resume的参数)
4,第二次resume,再次唤醒协同程序;(注意:此处resume的参数中,除了第一个参数,剩下的参数将作为yield的参数)
5,yield返回;
6,协同程序继续运行;
7,如果使用的协同程序继续运行完成后继续调用 resume方法则输出:cannot resume dead coroutine
resume和yield的配合强大之处在于,resume处于主程中,它将外部状态(数据)传入到协同程序内部;而yield则将内部的状态(数据)返回到主程中。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现在我就使用Lua的协同程序来完成生产者-消费者这一经典问题。

local function Sleep(n)local t0 = os.clock()while os.clock() - t0 <= n do end
endlocal newProductorfunction productor()local i = 0while true doi = i + 1Sleep(1)send(i)     -- 将生产的物品发送给消费者end
endfunction consumer()while true dolocal i = receive()     -- 从生产者那里得到物品print(i)end
endfunction receive()local status, value = coroutine.resume(newProductor)print("status = ", status, "value = ", value)return value
endfunction send(x)coroutine.yield(x)     -- x表示需要发送的值,值返回以后,就挂起该协同程序
end-- 启动程序
newProductor = coroutine.create(productor)
consumer()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lua学习】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18574

相关文章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Go语言runtime包管理运行时环境,涵盖goroutine调度、内存分配、垃圾回收、类型信息等核心功能,:本文主要介绍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的... 目录前言:一、runtime包内容学习1、作用:① Goroutine和并发控制:② 垃圾回收:③ 栈和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Java和Kotlin都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主要介绍Android学习总结之Ja... 目录一、空安全机制真题 1:Kotlin 如何解决 Java 的 NullPointerExceptio

Golang实现Redis分布式锁(Lua脚本+可重入+自动续期)

《Golang实现Redis分布式锁(Lua脚本+可重入+自动续期)》本文主要介绍了Golang分布式锁实现,采用Redis+Lua脚本确保原子性,持可重入和自动续期,用于防止超卖及重复下单,具有一定... 目录1 概念应用场景分布式锁必备特性2 思路分析宕机与过期防止误删keyLua保证原子性可重入锁自动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介绍1.1、简介1.2、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1、符号引用2、直接引用3、符号转直接的过程2、加载流程3、类加载的分类3.1、显示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开销以及提高执行效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 目录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使用EVAL命令执行 Lua 脚本使用EVALSHA命令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Java使用ANTLR4对Lua脚本语法校验详解

《Java使用ANTLR4对Lua脚本语法校验详解》ANTLR是一个强大的解析器生成器,用于读取、处理、执行或翻译结构化文本或二进制文件,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Java如何使用ANTLR4对Lua脚本... 目录什么是ANTLR?第一个例子ANTLR4 的工作流程Lua脚本语法校验准备一个Lua Gramm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

《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示例,可以实现复杂的限流逻辑,如滑动窗口限流,并且避免了多步操作导致的并发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 目录为什么使用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使用ZSET也可以实现限流,为什么选择lua的方式实现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