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JASSM-ER(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增程型)是

2023-10-31 21:36

本文主要是介绍美国JASSM-ER(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增程型)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美国JASSM-ER(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增程型)是一种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如指挥控制中心、通信设施、防空系统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JASSM-ER导弹进行分析:

1. 基本性能参数

JASSM-ER导弹采用隐身设计,其最大射程可达926千米,最大速度为马赫数0.83,最大弹头重量为454千克。导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进行制导,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JASSM-ER导弹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正常工作。

2. 发射平台

JASSM-ER导弹可以由多种平台发射,包括B-1B轰炸机、B-52轰炸机、F-16战斗机、F/A-18战斗机等。这些平台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任务。此外,JASSM-ER导弹还可以通过空中发射、地面发射等多种方式进行发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 战斗部

JASSM-ER导弹采用高爆战斗部或穿透战斗部,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战斗部。高爆战斗部主要用于打击软目标,如建筑物、车辆等;穿透战斗部则主要用于打击硬目标,如地下掩体、混凝土结构等。此外,JASSM-ER导弹还可以携带钻地战斗部,用于打击深埋地下的目标。

4. 制导系统

JASSM-ER导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进行制导。GPS可以为导弹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而INS则可以在GPS信号受到干扰时为导弹提供稳定的导航信息。此外,JASSM-ER导弹还采用了数字式景象匹配制导技术,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更新目标图像,提高制导精度。

5. 隐身性能

JASSM-ER导弹采用隐身设计,其外形流线型,表面涂有吸波材料,可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从而提高隐身性能。此外,JASSM-ER导弹的发动机采用了低红外特征设计,可以降低红外辐射,进一步提高隐身性能。这些隐身设计使得JASSM-ER导弹在执行任务时具有较低的被探测概率。

6. 抗干扰能力

JASSM-ER导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正常工作。首先,JASSM-ER导弹的制导系统采用了多种导航方式,可以在GPS信号受到干扰时切换到INS导航,保证导弹的制导精度。其次,JASSM-ER导弹的数字式景象匹配制导技术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更新目标图像,提高制导精度。此外,JASSM-ER导弹还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在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

7. 作战应用

JASSM-ER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如指挥控制中心、通信设施、防空系统等。由于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JASSM-ER导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任务,对敌方形成有效威慑。此外,JASSM-ER导弹还可以携带钻地战斗部,用于打击深埋地下的目标,提高作战效果。

8. 优势与不足

JASSM-ER导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射程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任务;二是精度高,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可以提高制导精度;三是隐身性能好,可以降低被探测概率;四是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正常工作;五是作战应用广泛,可以打击多种目标。

然而,JASSM-ER导弹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价格较高,对于部分国家来说可能难以承受;二是发射平台受限,需要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的平台才能发射;三是对抗手段不断升级,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电子战环境。

总之,美国JASSM-ER导弹是一种具有较高战斗力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具有较远的射程、较高的精度、较强的隐身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优点。然而,随着对抗手段的不断升级,JASSM-ER导弹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以应对未来战争的挑战。

我国的雷达技术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的雷达系统不仅能够捕捉到传统的飞机、导弹等目标,对于隐身武器也有一定的探测能力。例如,我国的长剑系列反隐身雷达就是针对隐身目标设计的,它采用了多频段、多模式的工作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抗隐身技术。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技术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美,隐身技术也不例外。美国的隐身武器在设计上就是尽可能地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从而提高隐身性能。因此,对于这些武器的探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依赖于多种手段和技术的综合应用。

此外,我国在雷达技术的研发上一直在努力,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技术竞赛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篇关于美国JASSM-ER(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增程型)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18290

相关文章

python与QT联合的详细步骤记录

《python与QT联合的详细步骤记录》: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与QT联合的详细步骤,文章还展示了如何在Python中调用QT的.ui文件来实现GUI界面,并介绍了多窗口的应用,文中通过代码介绍... 目录一、文章简介二、安装pyqt5三、GUI页面设计四、python的使用python文件创建pytho

Java 后端接口入参 - 联合前端VUE 使用AES完成入参出参加密解密

加密效果: 解密后的数据就是正常数据: 后端:使用的是spring-cloud框架,在gateway模块进行操作 <dependency><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version>30.0-jre</version></dependency> 编写一个AES加密

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倒计时两个月:吃透1250道真题和知识点(持续)

根据通知,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的报名还有两周,正式比赛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了。计划参赛的孩子们要记好时间,认真备考,最后冲刺再提高成绩。 那么如何备考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呢?做真题,吃透真题和背后的知识点是备考AMC8、AMC10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做真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真实竞赛的感觉,而且更加贴近比赛的内容,可以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的补齐知识的短板。

C和指针:结构体(struct)和联合(union)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 结构体包含一些数据成员,每个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类型。 数组的元素长度相同,可以通过下标访问(转换为指针)。但是结构体的成员可能长度不同,所以不能用下标来访问它们。成员有自己的名字,可以通过名字访问成员。 结构声明 在声明结构时,必须列出它包含的所有成员。 struct tag {member-list} variable-list ;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x(包含

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生成新的.mexw64液压模型文件

AME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非常重要的就是AMEsim经过第四阶段Simulation会在相同文件下面生成一个与AMEsim液压模型相同名字的.mexw64文件,在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的S-Function需要找的也就是这个文件,只不过输入的时候除了液压模型名字之外,后面有一个短下划线。 简而言之: 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 首先是需要AMEsim软

【自动驾驶】控制算法(八)横向控制Ⅱ | Carsim 与 Matlab 联合仿真基本操作

写在前面: 🌟 欢迎光临 清流君 的博客小天地,这里是我分享技术与心得的温馨角落。📝 个人主页:清流君_CSDN博客,期待与您一同探索 移动机器人 领域的无限可能。 🔍 本文系 清流君 原创之作,荣幸在CSDN首发🐒 若您觉得内容有价值,还请评论告知一声,以便更多人受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原创,从我做起。 👍 点赞、评论、收藏,三连走一波,让我们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这里,您将

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以PSO-PID算法为例)

目录 安装软件和配置环境变量 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详细流程 非常重要的一点 Simulink模型和AMEsim模型用S-Function建立连接 从AMEsim软件打开Matlab Matlab里的设置 Matlab的.m文件修改(对于PSO-PID算法) 运行程序 我印象中好像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的分享似的

2015多校联合训练第三场Work(hdu5326)

题意: a是b的上司,b是c的上司,则a是c的上司,问构成一个树种,有多人是 k个人的上司 思路: 先找出root,然后dfs一下就行 #include <bits/stdc++.h>#define LL long long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MAXN = 1e6;int f[105];int n, k;int mp[101][101];

2015年多校联合训练第三场RGCDQ(hdu5317)

题意: f(i)代表i数中有的素数的种数,给出区间[l,r],求区间内max(gcd(f(i))), 由于i最大是1e6,2*3*5*7*11*13*17>1e6,故最多不超过7种素数, 先打表打出1e6内的素数种数表,然后用sum[i][j]代表1-i个数中,还有j个素数的个数,最后用sum[r][j] - sum[l-1][j]求出区间内含有j个素数的数的个数,暴力找出1,2,3,4,5

2015多校联合训练第一场Tricks Device(hdu5294)

题意:给一个无向图,给起点s,终点t,求最少拆掉几条边使得s到不了t,最多拆几条边使得s能到t 思路: 先跑一边最短路,记录最短路中最短的边数,总边数-最短边数就是第二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就是在最短路里面求最小割,也就是求最大流,然后根据最短路在建个新图,权为1,跑一边网络流 模板题,以后就用这套模板了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i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