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金融小白进阶记——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金融界的麻辣粉(MLF)、酸辣粉(SLF),到底是什么?
首先从一则新闻说起:
这也意味着央行提高了货币供应量。
这些工具的不同之处:
利率招标方式:
(1)贴现国债,一般期限小于1年,因此该类国债的招标发行采用价格招标,全场加权平均价格就对应相应的到期收益率;
(2)非贴现国债的发行采用的招标方法较多,荷兰式招标、美国式招标、混合式招标。
■荷兰式招标。也称单一价格招标,即在招标规则中,发行人按募满发行额时的最低中标价格(收益率最高)作为全体中标商的最后中标价格,每家中标商的认购价格是同一的。在这种招标形式下 ,如果市场对债券需求强烈,招标商为能够多认购国债,往往会将价格抬升较高。这种结果对发行人当然有利,但容易使新发债券的发行收益率因为竞争厉害而有人为压低的态度,在净价交易制度下,附息债券进入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可能低于面值。但当市场对债券需求不大时,最低中标价格可能会落得很低,新发债券的收益率相应被抬得很高。这当然对发行人不利。因此,站在国债发行和管理者的角度,当市场需求不好时,不宜采用荷兰式招标。
■美国式招标。亦称多种价格招标,即在招标规则中,发行人按每家投标商各自中标价格(或其最低中标价格)确定中标者及其中标认购数量,招标结果一般是各个中标商有各自不同的认购价格,每家的成本与收益率水平也不同。这种招标形式因为中标价格各不相同,最能体现各投标商的认购能力。投标商会更加认真地综合考虑每个价位上的认购能力、中标概率,公开竞争性较为明显。但如果没有合理的限额规定,美国式招标也容易出现垄断现象,新发债券的收益率会取决于少数实力雄厚的机构。与荷兰式招标相比,市场需求强烈时,美国式收益率招标所确定的票面利率会相对低些;市场需求不高时,情况则会相反。
■混合式招标。标的为利率时,全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当期国债票面利率。投标机构中标利率低于或等于票面利率的标位,按票面利率购买当期国债;高于票面利率一定价位以内,按各自中标利率购买当期国债;高于票面利率一定价位以上标位,全部落标。(取自百度)而在实际工作中,机构投资者的策略一般是:依据自身的投资配置策略、卖方的一些招标定价分析报告,结合近几期的国债发行中标利率的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在二级市场成交的期限相近的国债成交收益率的情况,去报出期望的收益率。如果机构自身资金较紧张或者对国债的偏好较低,倾向于报出较高的收益率以博取边际收益率;如果机构资金情况宽松,则会相对保守,以确保能拿到量。个人感觉。国债的招投标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取决于对国债和其他类债券收益的对比、自身的资金充裕度以及和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定价较复杂,博边际的都是大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68011/answer/21455382
来源:知乎
这篇关于金融小白进阶记——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