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第1章-电路的基本规律(2)

2023-10-30 12:20
文章标签 基础 电路 基本规律

本文主要是介绍【电路基础】第1章-电路的基本规律(2),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1章 电路的基本规律

  • 0 开始学习之前
  • 5 电源
    • 5.1 独立源
      • 5.1.1 电压源
      • 5.1.2 电流源
    • 5.2 电路中的参考点
    • 5.3 受控源
  • 6 电路等效
  • 7 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 7.1 独立源的串联和并联
    • 7.2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传送门

0 开始学习之前

    这个专栏主要讲《电路基础》的相关知识,我会不定期地更新专栏内容。这门课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个专栏的定位在于辅助学习,它拥有课程完整的知识结构,但它绝对无法代替学校的教学,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份笔记来学习!
    此外,推荐考西电研究生专业课含电路基础的同学参考学习,但请结合考纲自行评估重点来学习,不要全部都看浪费时间!
    最后,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配套用书:王松林-电路基础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王松林-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如有疑问,邮件是联系我最快的方式:wm_chen@yeah.net

5 电源

    电源是有源的电路元件,它是各种电能量(电功率)产生器的理想化模型。电源可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源两类。

5.1 独立源

5.1.1 电压源

    一个二端元件,如其端口电压总能保持为给定的电压 u s ( t ) u_s(t) us(t),而与通过它的电流无关,则称其为电压源。电压源的端口电压 u u u 与电流 i i i 可表示为: { u ( t ) = u s ( t ) i ( t ) = 任 意 值 ∀ t (5-1) \left\{ {\begin{aligned} & {u\left( t \right) = {u_s}\left( t \right)} &\\ & {i\left( t \right) = 任意值} & \end{aligned}} \right. \quad \forall t \tag{5-1} {u(t)=us(t)i(t)=t(5-1)
    电压源的符号如下图所示,在电路图中我们统一使用国际符号。

电压源图

5.1.2 电流源

    一个二端元件,如其端口电流总能保持为给定的电流 i s ( t ) i_s(t) is(t),而与通过它的电压无关,则称其为电流源。电流源的端口电压 u u u 与电流 i i i 可表示为: { u ( t ) = 任 意 值 i ( t ) = i s ( t ) ∀ t (5-2) \left\{ {\begin{aligned} & {u\left( t \right) = 任意值} & \\ & {i\left( t \right) = {i_s}\left( t \right)} & \end{aligned}} \right. \quad \forall t \tag{5-2} {u(t)=i(t)=is(t)t(5-2)
    电流源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图

5.2 电路中的参考点

    在电路分析中,常常指定电路中某节点为参考点,计算或测量其它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位差,称为各节点的节点电压。下面用一道例题来看一下指定了参考点后对电路分析的作用。
    例3 如下图(a)所示的电路,已知 U s 1 = 6 V U_{s1}=6V Us1=6V U s 2 = 3 V U_{s2}=3V Us2=3V R 1 = 2 Ω R_{1}=2 \Omega R1=2Ω R 2 = 6 Ω R_{2}=6 \Omega R2=6Ω R 3 = 6 Ω R_{3}=6 \Omega R3=6Ω,求节点 b b b 的节点电压 U b U_b Ub

例3图
    :将 d d d 点设为参考点,电路图可简化为上图(b)所示
        则对 b b b 点由KCL有: I 1 = I 2 + I 3 I_1=I_2+I_3 I1=I2+I3
        由图可知: U a b = U s 1 − U b = I 1 R 1 U_{ab}=U_{s1}-U_b=I_1R_1 Uab=Us1Ub=I1R1
                   U b c = U b − ( − U s 2 ) = I 2 R 2 U_{bc}=U_{b}-(-U_{s2})=I_2R_2 Ubc=Ub(Us2)=I2R2
                   U b = I 3 R 3 U_{b}=I_3R_3 Ub=I3R3
        联立以上4个方程可解得: U b = 3 V U_b=3V Ub=3V

5.3 受控源

    非独立电源是指电压源的电压或电流源的电流不是给定的时间函数,而是受电路中某支路电压或电流控制的,因此也称为受控源。
    受控源是有源二端口元件,一个是电源端口,另一个是控制端口。电源端口体现为源电压 u s u_s us 或源电流 i s i_s is ,能产生电功率;控制端口体现为控制电压 u c u_c uc 或控制电流 i c i_c ic 。受控源二端口模型如下图所示。

受控源二端口模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控制端口上的功率恒为零。所以在电路图中,我们通常省略控制端口,只画电源端口,因此在电路图上看起来受控源是一端口元件,实际上它是二端口元件。
    根据控制量是电压还是电流,受控的电源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受控源有四种基本形式:

     - 压控电压源(VCVS) { u s ( t ) = μ u c ( t ) i ( t ) = 0 ∀ t (5-3a) \left\{ {\begin{aligned}{} & {u_s}\left( t \right) = \mu {u_c}\left( t \right) & \\ & {i\left( t \right) = 0} & \end{aligned}} \right. \forall t \tag{5-3a} {us(t)=μuc(t)i(t)=0t(5-3a)
     - 流控电压源(CCVC) { u s ( t ) = r i c ( t ) i ( t ) = 0 ∀ t (5-3b) \left\{ {\begin{aligned}{} & {u_s}\left( t \right) = r {i_c}\left( t \right) & \\ & {i\left( t \right) = 0} & \end{aligned}} \right. \forall t \tag{5-3b} {us(t)=ric(t)i(t)=0t(5-3b)
     - 压控电流源(VCCS) { i s ( t ) = g u c ( t ) i ( t ) = 0 ∀ t (5-3c) \left\{ {\begin{aligned}{} & {i_s}\left( t \right) = g {u_c}\left( t \right) & \\ & {i\left( t \right) = 0} & \end{aligned}} \right. \forall t \tag{5-3c} {is(t)=guc(t)i(t)=0t(5-3c)
     - 流控电流源(CCCS) { i s ( t ) = α i c ( t ) i ( t ) = 0 ∀ t (5-3d) \left\{ {\begin{aligned}{} & {i_s}\left( t \right) = \alpha {i_c}\left( t \right) & \\ & {i\left( t \right) = 0} & \end{aligned}} \right. \forall t \tag{5-3d} {is(t)=αic(t)i(t)=0t(5-3d)

    式中, μ 、 r 、 g 、 α \mu、r、g、\alpha μrgα是控制系数。受控源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电路等效

    对于结构、元件参数完全不同的两部分电路 B B B C C C,如下图所示。若 B B B C C C 具有完全相同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VCR),则称电路 B B B C C C 互为等效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等效的两部分电路 B B B C C C 在电路中可以相互替换,替换前和替换后的电路对任意外部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是等效的。电路等效的目的是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6.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其实在高中的时候就学过,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复习就好。

6.1.1 串联等效

    电阻串联等效: R e q = R 1 + R 2 + ⋯ + R n (6-1) R_{eq}=R_1+R_2+\cdots+R_n \tag{6-1} Req=R1+R2++Rn(6-1)
电阻的串联等效
    一个串联电路如上图所示,电阻串联时,各电阻的电压为: u k = R k R e q u (6-2) u_k=\frac{R_k}{R_{eq}}u \tag{6-2} uk=ReqRku(6-2)式(6-2)就是我们熟知的分压公式。

6.1.2 并联等效

    电阻并联等效: G e q = G 1 + G 2 + ⋯ + G n 或 1 R e q = 1 R 1 + 1 R 2 + ⋯ + 1 R n (6-3) G_{eq}=G_1+G_2+\cdots+G_n \text{ }或\text{ } \frac{1}{R_{eq}}= \frac{1}{R_1}+\frac{1}{R_2}+\cdots+\frac{1}{R_n} \tag{6-3} Geq=G1+G2++Gn  Req1=R11+R21++Rn1(6-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并联电路如上图所示,电导并联时,各电导的电流为: i k = G k G e q i (6-4) i_k=\frac{G_k}{G_{eq}}i \tag{6-4} ik=GeqGki(6-4)式(6-4)就是我们熟知的分流公式。
    最常遇到的是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形,为了简便,常用符号“ / / // //”表示两个元件并联,其等效电阻为: R e q = R 1 / / R 2 = R 1 R 2 R 1 + R 2 (6-5) R_{eq}=R_1//R_2=\frac{R_1R_2}{R_1+R_2} \tag{6-5} Req=R1//R2=R1+R2R1R2(6-5)

6.2 电阻 Y \text{Y} Y 形电路与 △ \vartriangle 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由电阻 R 1 R_1 R1 R 2 R_2 R2 R 3 R_3 R3 形成的 Y \text{Y} Y 形电路和由电阻 R 12 R_{12} R12 R 23 R_{23} R23 R 31 R_{31} R31 形成的 △ \vartriangle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书本上有详细的推导过程,这里就不再讨论推导过程,如果对推导过程有问题可以联系我讨论,这里直接给出结论。
     Y \text{Y} Y 形电路向 △ \vartriangle 形电路进行等效: { R 12 =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1 R 3 R 31 =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1 R 2 R 23 =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1 R 1 (6-6) \left\{ {\begin{aligned}{} {{R_{12}} = \frac{{{R_1}{R_2} + {R_2}{R_3} + {R_3}{R_1}}}{{{R_3}}}} \\ {{R_{31}} = \frac{{{R_1}{R_2} + {R_2}{R_3} + {R_3}{R_1}}}{{{R_2}}}} \\ {{R_{23}} = \frac{{{R_1}{R_2} + {R_2}{R_3} + {R_3}{R_1}}}{{{R_1}}}} \end{aligned}} \right. \tag{6-6} R12=R3R1R2+R2R3+R3R1R31=R2R1R2+R2R3+R3R1R23=R1R1R2+R2R3+R3R1(6-6)
     △ \vartriangle 形电路向 Y \text{Y} Y 形电路进行等效: { R 1 = R 31 R 12 R 12 + R 23 + R 31 R 2 = R 12 R 23 R 12 + R 23 + R 31 R 3 = R 23 R 31 R 12 + R 23 + R 31 (6-7) \left\{ {\begin{aligned}{} {{R_1} = \frac{{{R_{31}}{R_{12}}}}{{{R_{12}} + {R_{23}} + {R_{31}}}}} \\ {{R_2} = \frac{{{R_{12}}{R_{23}}}}{{{R_{12}} + {R_{23}} + {R_{31}}}}} \\ {{R_3} = \frac{{{R_{23}}{R_{31}}}}{{{R_{12}} + {R_{23}} + {R_{31}}}}} \end{aligned}} \right. \tag{6-7} R1=R12+R23+R31R31R12R2=R12+R23+R31R12R23R3=R12+R23+R31R23R31(6-7)
     Y \text{Y} Y 形电路和 △ \vartriangle 形电路相互等效的公式如果强行去背可能比较困难,下面分享一个记忆的方法:

  1. Y \text{Y} Y 形电路电阻是单下标, △ \vartriangle 形电路的电阻是双下标;
  2. Y \text{Y} Y 形电路向 △ \vartriangle 形电路进行等效,分子不变(所有电阻两两相乘的和),分母的下标是缺的数字;
  3. △ \vartriangle 形电路向 Y \text{Y} Y 形电路进行等效,分母不变(所有电阻的和),分子是含相应下标数字的电阻的乘积。

     举个例子:
         Y \text{Y} Y 形电路向 △ \vartriangle 形电路进行等效:
            1. △ \vartriangle 形电路的电阻是双下标
            2. 分子不变,是所有电阻两两相乘的和,即: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1 {R_1}{R_2} + {R_2}{R_3} + {R_3}{R_1} R1R2+R2R3+R3R1
            3. 分母的下标是缺的数字,所以求 R 12 R_{12} R12 时对应的分母是 R 3 R_3 R3
            4. 所以 R 12 =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1 R 3 R_{12}=\frac{{R_1}{R_2} + {R_2}{R_3} + {R_3}{R_1}}{R_3} R12=R3R1R2+R2R3+R3R1
         △ \vartriangle 形电路向 Y \text{Y} Y 形电路进行等效:
            1. Y \text{Y} Y 形电路电阻是单下标
            2. 分母不变,是所有电阻的和,即: R 12 + R 23 + R 31 {R_{12}} + {R_{23}} + {R_{31}} R12+R23+R31
            3. 分子是含相应下标数字的电阻的乘积,所以求 R 1 R_1 R1 时对应的分子是 R 12 R 31 R_{12}R_{31} R12R31
            4. 所以 R 1 = R 12 R 31 R 12 + R 23 + R 31 R_1=\frac{R_{12}R_{31}}{{R_{12}} + {R_{23}} + {R_{31}}} R1=R12+R23+R31R12R31

6.3 等效电阻

    对于一个一般电路,如果有一个不含独立源的一端口电阻电路 N N N,如下图所示。
一端口电路
    设其端口电压 u u u 与电流 i i i 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其端口等效电阻可定义为: R e q = d e f u i (6-8) {R_{eq}}\mathop = \limits^{def} \frac{u}{i} \tag{6-8} Req=defiu(6-8)
    如果该端口是输入端口,则称其为输入电阻;如果该端口是输出端口,则称其为输出电阻。
    

7 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7.1 独立源的串联和并联

    电压源的串联如下图所示:
电压源的串联
    电压源的并联如下图所示:
电压源的并联
    电流源的串联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的串联
    电流源的并联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的并联
    以上4种都是较为容易接受的,下面给出几种不太常见的。
    电流源与电压源或电阻串联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与电压源或电阻串联
    电压源与电流源或电阻并联:
电压源与电流源或电阻并联

7.2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实际电源有两种模型,一种是电压源串联电阻,另一种是电流源并联电阻。两种模型之间可以进行等效变换,如下图所示。
实际电源的等效电路模型及互换
    其中,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关系为: { I s = U s R s U s = R s I s (7-1) \left\{ {\begin{aligned}{} & {{I_s} = \frac{{{U_s}}}{{{R_s}}}} & \\ & {{U_s} = {R_s}{I_s}} & \end{aligned}} \right. \tag{7-1} Is=RsUsUs=RsIs(7-1)
    值得说明的是,受控源电压源与电阻串联和受控电流源与电阻并联也可用上述方法进行等效变换,但在变换过程中,控制量必须保留。

    

传送门

  • 第1章-电路的基本规律(1)
  • 第1章-电路的基本规律(2)

这篇关于【电路基础】第1章-电路的基本规律(2)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07887

相关文章

零基础学习Redis(10) -- zset类型命令使用

zset是有序集合,内部除了存储元素外,还会存储一个score,存储在zset中的元素会按照score的大小升序排列,不同元素的score可以重复,score相同的元素会按照元素的字典序排列。 1. zset常用命令 1.1 zadd  zadd key [NX | XX] [GT | LT]   [CH] [INCR]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

【Linux 从基础到进阶】Ansible自动化运维工具使用

Ansible自动化运维工具使用 Ansible 是一款开源的自动化运维工具,采用无代理架构(agentless),基于 SSH 连接进行管理,具有简单易用、灵活强大、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它广泛用于服务器管理、应用部署、配置管理等任务。本文将介绍 Ansible 的安装、基本使用方法及一些实际运维场景中的应用,旨在帮助运维人员快速上手并熟练运用 Ansible。 1. Ansible的核心概念

AI基础 L9 Local Search II 局部搜索

Local Beam search 对于当前的所有k个状态,生成它们的所有可能后继状态。 检查生成的后继状态中是否有任何状态是解决方案。 如果所有后继状态都不是解决方案,则从所有后继状态中选择k个最佳状态。 当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或满足某个终止条件时,算法停止。 — Choose k successors randomly, biased towards good ones — Close

音视频入门基础:WAV专题(10)——FFmpeg源码中计算WAV音频文件每个packet的pts、dts的实现

一、引言 从文章《音视频入门基础:WAV专题(6)——通过FFprobe显示WAV音频文件每个数据包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FFprobe命令可以打印WAV音频文件每个packet(也称为数据包或多媒体包)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该packet的pts、dts: 打印出来的“pts”实际是AVPacket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pts,是以AVStream->time_base为单位的显

C 语言基础之数组

文章目录 什么是数组数组变量的声明多维数组 什么是数组 数组,顾名思义,就是一组数。 假如班上有 30 个同学,让你编程统计每个人的分数,求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如果不知道数组,你只能这样写代码: int ZhangSan_score = 95;int LiSi_score = 90;......int LiuDong_score = 100;int Zhou

c++基础版

c++基础版 Windows环境搭建第一个C++程序c++程序运行原理注释常亮字面常亮符号常亮 变量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常量类型确定char类型字符串布尔类型 控制台输入随机数产生枚举定义数组数组便利 指针基础野指针空指针指针运算动态内存分配 结构体结构体默认值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结构体指针数组函数无返回值函数和void类型地址传递函数传递数组 引用函数引用传参返回指针的正确写法函数返回数组

【QT】基础入门学习

文章目录 浅析Qt应用程序的主函数使用qDebug()函数常用快捷键Qt 编码风格信号槽连接模型实现方案 信号和槽的工作机制Qt对象树机制 浅析Qt应用程序的主函数 #include "mywindow.h"#include <QApplication>// 程序的入口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argc是命令行参数个数,argv是

【MRI基础】TR 和 TE 时间概念

重复时间 (TR) 磁共振成像 (MRI) 中的 TR(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是施加于同一切片的连续脉冲序列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而言,TR 是施加一个 RF(射频)脉冲与施加下一个 RF 脉冲之间的持续时间。TR 以毫秒 (ms) 为单位,主要控制后续脉冲之前的纵向弛豫程度(T1 弛豫),使其成为显著影响 MRI 中的图像对比度和信号特性的重要参数。 回声时间 (TE)

Java基础回顾系列-第七天-高级编程之IO

Java基础回顾系列-第七天-高级编程之IO 文件操作字节流与字符流OutputStream字节输出流FileOutputStream InputStream字节输入流FileInputStream Writer字符输出流FileWriter Reader字符输入流字节流与字符流的区别转换流InputStrea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 文件复制 字符编码内存操作流(

Java基础回顾系列-第五天-高级编程之API类库

Java基础回顾系列-第五天-高级编程之API类库 Java基础类库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StringCharSequence接口AutoCloseable接口RuntimeSystemCleaner对象克隆 数字操作类Math数学计算类Random随机数生成类BigInteger/BigDecimal大数字操作类 日期操作类DateSimpleDateFo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