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um机制与NRW算法

2023-10-29 18:08
文章标签 算法 机制 quorum nrw

本文主要是介绍Quorum机制与NRW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Quorum机制

     Quorum,原指为了处理事务、拥有做出决定的权力而必须出席的众议员或参议员的数量(一般指半数以上)

2.NRW算法

     NRW算法是基于Quorum机制的是一种CP(Consistency&Partion tolerance)算法。用于在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分布式系统中对于数据的存储采用多份数据副本,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在数据读写的过程中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我们知道要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就是数据的处理方式采用Read Only Write All原则,即在分布式环境中,所有节点更新完毕后,读操作才能进行,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这种虽然保证了数据的在某一刻的强一致性,但是极其影响系统的性能。在一个读操作非常频繁的分布式环境中,写操作的耗时,直接阻塞了读的操作。导致读和写的负载不均衡。 
     基于 Quorum机制的 NRW算法就是在读和写的负载上达到一定平衡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机制的主要思想来源于鸽巢原理。即当数据备份存在N份时,k份数据已经更新,那么只要获取NK+1N−K+1个数据副本,至少有一个数据是更新了的。获取其中版本最高的那份数据,即最新的。这样,我们就不必等待所有数据副本全部更新后才去读取数据。把写操作的部分工作转移到了读操作中,使得读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3.NRW算法规则

     一般我们都会对程序进行优化,即如何实现最小数据备份的情况下,保证数据一致性和读写的均衡? 
     假设需要备份NN个数据副本,读操作用RR,写操作用WW,操作副本用VV表示。根据鸽巢原理,要保证操作能获得最新数据。则有以下制约条件。 
     1.Vr+Vw>N即读操作副本量+写操作副本量必须大于数据副本量。这就即保证必定有一个副本是操作之后的值,同时保证了数据副本要么处于W写操作中,要么处于R读操作中。这里的读写状态是针对外部来讲的,分布式环境对外部来说,同一时刻只存在一种操作(容斥定理),相当于读写锁,但比加锁(一种悲观的策略)的方式更加高效。对于分布式环境内部,读和写操作只是部分节点的操作。同时限定了最小读副本数量和最小写副本数量。该策略中,只需要保证R+W>NR+W>N,就可以保证强一致性。 如果R+WNR+W≤N,这时读取和写入操作是不重叠的,系统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而副本达到一致的时间则依赖于系统异步更新的实现方式,不一致性的时间段也就等于从更新开始到所有的节点都异步完成更新之间的时间。 
     2.Vw>N/2 保证了数据的串行化修改。一份数据的冗余拷贝不可能同时被两个写请求修改。如Vw<N/2Vw<N/2的时候,就可能存在一部分数据被一个写操作修改,另一部分数据被另一个写操作修改。 
     如图所示,在分布式环境ABCDEA、B、C、D、E中,根据规则一,那么读写副本量应该至少为6,而现在副本只有5份,则至少有一份CC即在读的数据副本中,也在写的数据副本中,才能保证获取到当前时刻最新的数据。规则二,如果Vw<N/2Vw<N/2,就像如图所示的ABA、B写操作和EDE、D写操作一样,那么这时候整个分布式环境中就存在三种数据,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分布式环境

4.读写配置策略

     假设N=5N=5, 如果R=1R=1, 那么WW必须是55. 所以就是写入所有的节点是全部节点,那么读取任何一个节点就可以最新的数据。 有点就是像读写锁了。 
     如果R=5R=5, 那么WW只要是11就可以了。 那么写的效率就非常高。 读取的效率比较低。 
     如果W=N/2+1W=N/2+1, R=N/2R=N/2, 读写之间为达到某个平衡。 是不错的策略。兼顾了性能和可用性,Dynamo系统的默认设置就是这种。 
     R/W的配置的关系决定了哪种操作的开销。

这篇关于Quorum机制与NRW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02405

相关文章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

MySQL 缓存机制与架构解析(最新推荐)

《MySQL缓存机制与架构解析(最新推荐)》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的缓存机制和整体架构,包括一级缓存(InnoDBBufferPool)和二级缓存(QueryCache),文章还探讨了SQL... 目录一、mysql缓存机制概述二、MySQL整体架构三、SQL查询执行全流程四、MySQL 8.0为何移除查

一文详解Java Condition的await和signal等待通知机制

《一文详解JavaCondition的await和signal等待通知机制》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Condition的await和signal等待通知机制的相关知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 目录1. Condition的核心方法2. 使用场景与优势3. 使用流程与规范基本模板生产者-消费者示例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及其对应的get、set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类对象的实例化,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通过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set方法1.遍历类对象的所有属性2.获取

Python中的随机森林算法与实战

《Python中的随机森林算法与实战》本文详细介绍了随机森林算法,包括其原理、实现步骤、分类和回归案例,并讨论了其优点和缺点,通过面向对象编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随机森林模型,并应用于鸢尾花分类和波士顿房... 目录1、随机森林算法概述2、随机森林的原理3、实现步骤4、分类案例:使用随机森林预测鸢尾花品种4.1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

《MySQL中的锁和MVCC机制解读》MySQL事务、锁和MVCC机制是确保数据库操作原子性、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关键,事务必须遵循ACID原则,锁的类型包括表级锁、行级锁和意向锁,MVCC通过非锁定读和... 目录mysql的锁和MVCC机制事务的概念与ACID特性锁的类型及其工作机制锁的粒度与性能影响多版本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

《Spring使用@Retryable实现自动重试机制》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可能会因为一些暂时性的错误而失败,例如网络波动、数据库连接超时或第三方服务不可用等,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 目录引言1. 什么是 @Retryable?2. 如何在 Spring 中使用 @Retry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