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经典同步问题,Linux经典同步问题2-哲学家就餐问题

2023-10-28 12:50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下经典同步问题,Linux经典同步问题2-哲学家就餐问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死锁

死锁是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的1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的是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1种僵局 ,若无外力作用 ,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有2点: 1是竞争资源 ; 2是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1、哲学家就餐问题

一张圆桌上坐着 5 名哲学家,桌子上每两个哲学家之间摆了一根叉子,桌子的中间是一碗米饭,如图所示,并且假如按照下面方式进行编号,那么第i为科学家,它的左手边筷子是i,右手边筷子是(i+1)%5。

0ae3445068ab5732b9182960cfb9ed98.png

一般性描述:在实际的计算机问题中,缺乏餐叉可以类比为缺乏共享资源。一种常用的计算机技术是资源加锁,用来保证在某个时刻,资源只能被一个程序或一段代码访问。当一个程序想要使用的资源已经被另一个程序锁定,它就等待资源解锁。当多个程序涉及到加锁的资源时,在某些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死锁。例如,某个程序需要访问两个文件,当两个这样的程序各锁了一个文件,那它们都在等待对方解锁另一个文件,而这永远不会发生。

1、最直观错误的解法1

这里要开5个线程,每个哲学家对应一个线程。最开始想到的办法是:每个哲学家先拿起左叉子,再拿起右叉子。并定义互斥信号量数组chopstick[5] = {1,1,1,1,1}用于对5根叉子的互斥访问

伪代码:

#define N 5//哲学家数目

semaphore chopstick[5] = {1,1,1,1,1}//信号量数组,信号量初始化为1互斥访问每根叉子,对叉子进行互斥量保护

void philosopher(int i)//哲学家编号,从0-4

{

while(ture){

think();//想事情,独立,根本不需要保护

down(&chopstick[i]);//拿左手边筷子

down(&chopstick[(i+1)%N]);//拿右手边筷子

eat();

up(&chopstick[i]);//放回左手边筷子

up(&chopstick[(i+1)%N]);//放回右手边筷子

}

}

通过相当于通过信号量保护共享资源,每个线程需要两份,所以每次需要获取两个信号量。但是上面可能出现死锁,那就是5个哲学家同时拿起左边筷子,那么将没有人可以拿到右边快子,于是产生死锁。

2、信号量机制解决哲学家就餐问题

先来两个结论:

(1)系统中有N个并发进程。 若规定每个进程需要申请2个某类资源, 则当系统提供N+1个同类资源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申请资源, 一定不会发生死锁。分析:N+1个资源被N个进程竞争,由抽屉原理可知,则至少存在一个进程获2个以上的同类资源。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哲学家就餐问题中5个哲学家提供6支筷子时一定不会发生死锁的原因。

(2)系统中有N个并发进程。 若规定每个进程需要申请R个某类资源, 则当系统提供K=N*(R-1)+1个同类资源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申请使用,一定不会发生死锁。分析:在最坏的情况下,每个进程都申请到R-1个同类资源, 此时它们均阻塞。 试想若系统再追加一个同类资源, 则N 个进程中必有一个进程获得R个资源,死锁解除。

结合以上分析,哲学家就餐问题可以被抽象描述为:系统中有5个并发进程, 规定每个进程需要申请2个某类资源。 若系统提供5个该类资源, 在保证一定不会产生死锁的前提下,最多允许多少个进程并发执行?假设允许N个进程, 将R=2,K=5带入上述公式, 有N*(2-1)+1=5所以N=4。也就意味着,如果在任何时刻系统最多允许4个进程并发执行, 则一定不会发生死锁。 大多数哲学家就餐问题死锁阻止算法都是基于这个结论。 增加一个信号量,控制最多有4个进程并发执行

#define N 5//哲学家数目

semaphore chopstick[5] = {1,1,1,1,1};//信号量数组,信号量初始化为1互斥访问每根叉子,对叉子进行互斥量保护

semaphore mutex = 4;//控制哲学家数量

void philosopher(int i)//哲学家编号,从0-4

{

while(ture){

think();//想事情,独立,根本不需要保护

down(&mutex);//

down(&chopstick[i]);//拿左手边筷子

down(&chopstick[(i+1)%N]);//拿右手边筷子

eat();

up(&chopstick[i]);//放回左手边筷子

up(&chopstick[(i+1)%N]);//放回右手边筷子

up(&mutex);//

}

}

3、用附加规则解决哲学家进餐问题

对哲学家顺序编号,要求奇数号哲学家先抓左边的叉子,然后再抓他右边的叉子,而偶数号哲学家刚好相反。这样的话就总会有一名哲学家可以顺利获得两支筷子开始进餐。此方法的本质是通过附加规则,让哲学家按照一定的顺序请求临界资源——筷子。这样的话,在资源分配图中就不会出现环路,破坏了死锁生的必要条件之一:“环路等待”条件,从而有效地预防了死锁的产生。

#define N 5

semaphore chopstick[5] = {1,1,1,1,1};

void philosopher(int i){

while(TRUE){

think();

if(i%2==1){//奇数号哲学家

down(&chopstick[i]);//先左边

down(&chopstick[(i+1)%N);//后右边

}else{//偶数号哲学家

down(&chopstick[(i+1)%N]);//先右边

down(&chopstick[i]);//后左边

}

eat();

up(&chopstick[i]);

up(&chopstick[(i+1)%N];

}

4、仅当一个哲学家左右两边的叉子都可用时才允许他抓起叉子

哲学家要么不拿,要么就拿两把叉子。那么哲学家就有三种状态:思考状态不用叉子、饥饿状态在等待左右叉子、吃饭状态正在使用叉子。

#define N 5

#define LEFT (i-1+N)%N;//i左邻居编号

#define RIGHT (i+1)%N;//i右邻居编号

#define THINKING 0 //思考状态

#define HUNGRY 1 //试图拿起叉子

#define EATTING 2 //进餐

int state[N];//记录哲学家状态

semaphore mutex = 1;//临界区,仅仅允许一个进入

semaphore s[N] = {0,0,0,0,0};//每个哲学家一个信号量,初始化为0

void philosopher(i)

{

think(i);

take_forks(i); //吃饭前先等待两只叉子

eatting();

put_forks(i); //放下叉子,查看左右邻居是否两只叉子都空闲,如果空闲提醒邻居拿起叉子

}

void take_forks(i)

{

down(&mutex)

state[i] = HUNGRY; //代表当前哲学家正在等待叉子

test_take_left_right_forks(i); //尝试获取两把叉子

up(&mutex); //离开临界区

down(&s[i]); //如果拿不到叉子就阻塞

}

void test_take_left_right_forks(i)

{

if(state[i] == HUNGRY && state[LEFT] != EATTING && state[RIGTH] != EATTING)

{

state[i] = EATTING; //用EATTING代表当前哲学家能拿到两只叉子

up(&s[i]); //如果能够拿到两只叉子,唤醒当前线程

}

}

void putdown(i)

{

P(mutex)

state[i] = THINKING; //代表当前不需要叉子

test_take_left_right_forks(LEFT);

test_take_left_right_forks(RIGHT);

V(mutex);

}

void thinking(i)

{

P(mutex);

state[i] = THINKING;

V(mutex);

}

这篇关于linux下经典同步问题,Linux经典同步问题2-哲学家就餐问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93338

相关文章

线上Java OOM问题定位与解决方案超详细解析

《线上JavaOOM问题定位与解决方案超详细解析》OOM是JVM抛出的错误,表示内存分配失败,:本文主要介绍线上JavaOOM问题定位与解决方案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 目录一、OOM问题核心认知1.1 OOM定义与技术定位1.2 OOM常见类型及技术特征二、OOM问题定位工具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

《Linux下MySQL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与Crontab配置教学》在生产环境中,数据库是核心资产之一,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有效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本文将分享一份MySQL定时备份脚本,并讲解如何通过cr... 目录备份脚本详解脚本功能说明授权与可执行权限使用 Crontab 定时执行编辑 Crontab添加定

Vue3绑定props默认值问题

《Vue3绑定props默认值问题》使用Vue3的defineProps配合TypeScript的interface定义props类型,并通过withDefaults设置默认值,使组件能安全访问传入的... 目录前言步骤步骤1:使用 defineProps 定义 Props步骤2:设置默认值总结前言使用T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docker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1、前言2、安装docker3、编写容器管理脚本4、创建容器1、前言在日常开发全志、rk等不同

Python与MySQL实现数据库实时同步的详细步骤

《Python与MySQL实现数据库实时同步的详细步骤》在日常开发中,数据同步是一项常见的需求,本篇文章将使用Python和MySQL来实现数据库实时同步,我们将围绕数据变更捕获、数据处理和数据写入这... 目录前言摘要概述:数据同步方案1. 基本思路2. mysql Binlog 简介实现步骤与代码示例1

Web服务器-Nginx-高并发问题

《Web服务器-Nginx-高并发问题》Nginx通过事件驱动、I/O多路复用和异步非阻塞技术高效处理高并发,结合动静分离和限流策略,提升性能与稳定性... 目录前言一、架构1. 原生多进程架构2. 事件驱动模型3. IO多路复用4. 异步非阻塞 I/O5. Nginx高并发配置实战二、动静分离1. 职责2

解决升级JDK报错:module java.base does not“opens java.lang.reflect“to unnamed module问题

《解决升级JDK报错:modulejava.basedoesnot“opensjava.lang.reflect“tounnamedmodule问题》SpringBoot启动错误源于Jav... 目录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总结问题描述启动sprintboot时报以下错误原因分析编程异js常是由Ja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文章介绍安装JDK的必要性及Linux下JDK8的安装步骤,包括卸载旧版本、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等,强调开发需JDK,运行可选JRE,现JDK已集成JRE... 目录为什么要安装jdk?1.查看linux系统是否有自带的jdk:2.下载jdk压缩包2.解压3.配置环境

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

《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本文给大家分享Linux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ftp搭建1:下载vsftpd工具2:下载客户端工具3:进入配置文件目录vsftpd.conf配置文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