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工程师新红利,我国预计到2025年培养20万名这类人才,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 言
近段时间,受到众所周知的事件影响,国外半导体企业掀起一股裁员潮。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当外资公司正在收缩中国业务时,中国科技企业借此正竭力争夺外资企业中的成熟工程师。这足以说明一点,国内对成熟工程师的需求仍是旺盛且急迫的。
不仅是行业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来看,人才也是技术的载体、创新的根本,培养和拥有成熟的工程师人才是打造竞争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但就目前,根据多份人才调查白皮书显示,包括集成电路、软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都还比较突出。
针对重要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在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日前,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专项培养计划”)。
01
计划到2025年培养20万名现场工程师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迫切需要优化教育供给结构,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职普融通,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的工程领域技术技能人才。
出台专项培养计划,就是要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人才需求重点领域,集聚优质资源,打破产教藩篱,采取创新举措,加快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助力建设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包括现场工程师等在内的高水平工程师队伍。
通知规划,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是一个面向多领域的岗位,电子装备、工业、制造等行业都设有现场工程师岗位。以半导体行业为例,以下是某半导体公司招聘FAE现场应用工程师所列的岗位职责:
熟悉公司软硬件产品与服务的技术细节,并能有效向客户展示与解释;售前阶段,提供完整、专业的售前技术及解决方案支持;售后阶段,完成现场与远程交付技术支持,并参与项目规划与项目管理工作;与关键用户/决策者建立专业关系,能够发现潜在商机或者潜在项目/交付风险;掌握AI加速器应用领域的全面知识体系与竞争格局,参与产品与解决方案定义。
可以看出,现场工程师不仅要懂技术,同时也要具备管理、创新等能力。专项培养计划的目标即针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
02
“专项培养计划”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
工作目标
面向重点领域(如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遴选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重点任务
(一)校企联合实施学徒培养。项目企业设立现场工程师学徒岗位,明确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学徒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学徒参照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享受相关待遇,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学徒培养和员工职业教育。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核心课程、开发建设高水平教材以及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二)推进招生考试评价改革。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根据岗位人才需要,校企联合招生(项目企业可根据需要向项目学校提出招生选拔的标准和要求)。项目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招生政策开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等人才选拔和培养,实行小班化教学,支持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专升本等形式提升教育层次、接续培养。校企联合设计和开展教学考核评价改革,开展职业能力评价,设立淘汰机制,实现动态择优增补。职业能力评价结果作为入职项目企业的定岗定级定薪参考。探索项目企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独立承担学分课程。
(三)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项目企业选派具有教学能力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学徒培养,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岗位实践教学,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项目企业选派的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可以收取课酬。项目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技术攻关,可以按规定取酬。
(四)助力提升员工数字技能。项目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长,对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需求,按照企业需要协同开发培训资源,根据企业运行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授课方式,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和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专项培养计划”相关问答
Q:其与常规人才培养相比有何特点
A:一是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实施专项计划,探索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规律,形成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增强工程基础、通用技术、行动能力培养培训,增强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实训实践,增强工程思维、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交叉融合,贯通培养现场工程师,形成为工程技术人才紧缺领域储能赋能的新机制。
二是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首先由产业部门遴选一批企业,设立学徒岗位、明确岗位要求,选派技术骨干承担专业课教学,指导岗位实践,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教育部门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目标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
三是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共建以高层次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现场工程师学院,校企签订学徒培养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身份享受相关待遇,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学徒培养和员工职业教育。创新工学交替、育训并举的学徒培养培训模式,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设计工学交替课时比例安排,校企合作开发优质课程及数字资源,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
Q:“专项培养计划”实施考虑
A:专项培养计划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发挥行业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各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各方合力。
一是由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等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负责专项培养计划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
二是组建“专项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开展项目专家审核、指导项目实施、验收评价。
三是分批分领域推进,各联合发文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布局领域和批次安排,率先在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启动,逐步扩大到其他重点领域。
四是强化工作协同,有关行业部门分别征集推荐参与企业及拟设立的学徒岗位,提出对合作职业院校的条件要求;教育部审核汇总发布相关信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内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共商合作培养方案并联合申报。
Q:“专项培养计划”激励保障措施
A:一是对参与项目的企业,在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时予以倾斜,对纳入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组合式激励,鼓励地方对参与学徒培养的有关企业进行补贴。
二是对参与项目的学校,将学校参与情况作为高职“双高计划”、中职“双优计划”等项目考核遴选的参考。
三是鼓励相关省(区、市)统筹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对项目学校给予支持,对实施绩效较好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项目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的建设投入并给予相应的用地、公用事业费等优惠。
四是教育部与中国银行签署了“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为专项培养计划设立了奖学金。
结 语
教育部此次发布的专项培养计划,反复强调要为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紧缺岗位培养人才,半导体行业即属于典型的先进制造业。“先进”,指的是产业先进性、技术先进性和管理先进性,半导体芯片即是符合这三点的产业方向,当然还有科技硬件、高端装备、智能汽车零部件等。
尽管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渐进且漫长的,行业紧缺人才的缺口短期内无法完全补上,但在国家持续的引导与政策驱动下,同时通过高校、企业合力培养以及年轻一代工程师们的奋进,未来半导体行业定会蓬勃发展。
这篇关于工程师新红利,我国预计到2025年培养20万名这类人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