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网膜屏幕的非官方回答(转)

2023-10-18 15:30

本文主要是介绍关于视网膜屏幕的非官方回答(转),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新换了工作,单纯的前端,需要适配不同的移动端产品。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接触到视网膜屏幕和非视网膜屏幕,经过搜索发现了这篇文章,感觉好不错,转来纪录。

原文地址:http://www.app111.com/doc/100006396_1.html

Q:视网膜(Retina Display)是一种新技术吗?

  A:不是。视网膜(Retina Display)甚至都算不上一种技术,而只是一个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术语。它向用户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显示方法,带给用户视觉上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Q:视网膜(Retina Display)就是高 PPI 屏幕的代名词吗?

  A:不是。视网膜(Retina Display)效果光靠一块高 PPI 显示面板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其他硬件和软件(包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它是硬件和软件完美结合而带来的一种视觉上的升级体验。网上很多人认为视网膜就是超高清屏幕,我觉得这是很片面的观点。

  Q:视网膜(Retina Display)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A:要实现视网膜(Retina Display)效果,首先需要一块高 PPI 显示面板,然后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两者的完美支持。拿苹果自身的实现方式来说,它选择了最深思熟虑也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来推广视网膜这个概念。

  首先,由于苹果完全控制了自家硬件,所以可以很方便地让新产品采用屏幕比例不变、物理尺寸不变但是分辨率长宽各扩充一倍(分辨率扩充四倍)的新屏幕。为了配合这块新屏幕,它也选用了容量更大的电池和能支撑这样显示模式的图像处理芯片。

  然后,它让自家研发和完全控制的操作系统(目前主要是 iOS)做了一个聪明的显示方式的改进:文本自动渲染到4倍大小,位图采用普通和视网膜两套,视网膜版本的图片比普通版本正好大4倍。这样一来,同样一个图片也好,图标也好,按钮也好,文字也好,在普通设备和视网膜设备上的物理尺寸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在视网膜屏幕上就更精细,显示效果更令人赞叹,而没有造成任何让用户不变的地方。

  紧接着,苹果将这套“视网膜适应”体系推广到了开发者中,让开发者来主动适应,以开发出各自应用程序的视网膜版本。对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他们只需要把图片增加4倍大小的新版本即可。对于游戏的开发者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修改游戏代码以实现更精细的效果。对所有开发者来说,这个方法都是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而且工作量相对来说都是不大的。

  至此,苹果就实现了自家产品从普通屏幕到视网膜(Retina Display)屏幕的无缝无痛切换。这无疑是个很让人佩服的超酷想法。

  Q:为什么其他厂商没有苹果这样真正意义上的视网膜(Retina Display)?

  A:从硬件上来说,因为采用了视网膜屏幕,耗电量和对显示芯片的要求都大有提升,要在同样的产品体积下塞下更多电池和更棒的芯片又不会产生散热问题,需要相当高的工业设计水平。就算是苹果这样的工业设计带头羊,在这一块上也做得不是那么完美,比如被很多人夸大的“The New iPad 更厚更重发热更大”的问题(虽然对我个人来说,这稍微增加的一点点重量体积,和几乎感觉不到的发热问题,都完全不是什么问题,感觉被竞争对手和媒体恶意夸大了)。所以哪怕是视网膜屏幕的代工厂商三星自己,都暂时没有能力设计出能配备视网膜又不会在产品续航、体积、发热等方面都毫无问题的产品,所以他们也暂时没有推出这样的产品。

  如果其他厂商能造出支持视网膜的硬件,就是真正的视网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同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所说,视网膜最佳实现方式就是苹果这样以4的倍数扩大分辨率的方式,这需要对硬件、操作系统和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绝对的操控权才能完美实现。而现今不管是 Andorid 系统,还是 Windows 系统,都还是以传统的“更改 DPI”方式来进行的。例如 Android 和 Windows 系统的设备都有数以千计不同分辨率和屏幕比例的设备,且都有几种不同的 DPI 可选,而每一种 DPI 选择后的实现效果都是不完美的,不要说第三方程序毫无精力去适应和匹配不同的 DPI 而植入不同版本的图像(工作量相当巨大和辛苦),连操作系统自身都没有很好地支持。如果你在 Windows 上修改过 DPI 就会知道,不光是 QQ 显示乱七八糟了,Windows 自身的有些窗口也会出现文字超出、隐藏、错位等各种毛病。而且,如果硬件是一块超高分辨率的屏幕,由于这两个系统本身和应用程序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支持,可能会出现字小到放大镜都看不到,或者按钮小到手指都无法点到的情况。因为他们采用的这种方式只是“能用”,而不是“好用”,是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以完全控制保证完美体验的出发点。

  可以说,Android 和 Windows 设备在几年内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实现真正类似和苹果的视网膜(Retina Display)一模一样的完美体验。如果他们对你宣称他们也是“视网膜”,只能说他们在故意误导你。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所解释的视网膜原理,你就会发现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对“视网膜”这个词的误解。有的是处于不了解(例如华为终端老总余承东连 iPhone 的屏幕比例都搞错),有的是故意曲解(明知自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视网膜体验,于是就片面的把高清屏幕曲解为视网膜的代名词)。

  Q:视网膜(Retina Display)这个词语是苹果发明的吗?只有苹果能用吗?

  A:这个营销术语确实是苹果第一个使用的,可以认为是它“发明”的。理论上,如果苹果已经申请了商标,则理论上别的厂商是不能拿来用的。但是现在漫天飞的厂商都开始“沾光”借这个词来宣传自家高清屏幕的新产品,误导了消费者来说也确实有侵权嫌疑。但是现在看起来苹果也不想理这些麻烦。

  Q:如果我沙发离电视足够远,是不是也可以达到视网膜(Retina Display)的效果?

  A:这也是一些小白喜欢用来吐槽 New iPad 的问题,在此我斗胆代苹果做出回答。

  在 iPhone 4 第一次推出视网膜屏幕时抛出了 326 PPI 的高标准,很多人就吧 326 PPI 这个参数作为了视网膜的定义。在 New iPad 推出后,这些人就对 New iPad 的 264 PPI 感到不满了,认为这达不到视网膜的标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第一,苹果从来没有对视网膜进行过真正的定义,所以说视网膜必须满足 326 PPI 是无稽之谈。第二,苹果也在官方网页上抛出了视距和 PPI 的关系图,New iPad 的 264 PPI 在正常使用视距下确实和 iPhone 4 效果无异。我只能认为拿 PPI 做文章又是一帮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或无知媒体的炒作了。

  回到这个问题,任何物理尺寸和分辨率的电视,只要你离它足够远,满足了视距和 PPI 的关系,到某个临界点,确实就能打到视网膜(Retina Display)的效果。这时候你会问我了:为什么刚才还说视网膜不光是显示效果,还要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完美配合才算数。想想电视是显示什么的?显示电视画面的。你看到的画面就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所以这时候,可以认为这台电视达到了视网膜(Retina Display)的体验。

  只是,如果你隔着十几二十米去看一台24英寸的电视,是不是有点蛋疼?

  Q:Apple 的全系列产品都会支持视网膜(Retina Display)吗?

  A:我认为是大部分产品会的。Apple 目前有显示屏幕却没有支持视网膜(Retina Display)的有三大产品线:Macbook、iMac 和 Thunderbolt Display。它们毫无疑问会支持视网膜(Retina Display)体验,但是也许不会叫做视网膜(Retina Display),而是被叫做 HiDPI 模式。在 Mac OS Lion 中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开启 HiDPI 模式,在 OS X Mountain Lion (目前正处于开发者预览阶段,将于今夏推出)更是赤裸裸公开了这个模式。在 HiDPI 模式的加持和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支持下,今后新版的 Mac 上将可以实现同样的文字自动渲染4倍,位图自动调用4倍版本的方式。

  如果你等不及看到这样的效果,不妨通过 Air Display(http://avatron.com/apps/air-display)这个应用程序,配合一台安装了 OS X Mountain Lion 的 Mac 和一台 New iPad,来看看在 1024×768 (HiDPI) 模式下的显示效果是多么完美。我已经体验到了。

  传言中即将推出的 iTV,由于通常观看距离远、主要播放的都是电视画面(见我前面的解释)和面板制造成本高的原因,也许反而暂时不会达到视网膜(Retina Display)效果。希望到时候这帮无知媒体不要又借此唱衰“苹果不行了”、“苹果不能创新了”,那只会凸显得他们的智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lylearning1992/p/4648185.html

这篇关于关于视网膜屏幕的非官方回答(转)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33481

相关文章

Python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

《Python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如何利用自带模块实现屏幕像素高效操作,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获取屏幕放缩比例2、获取屏幕指定坐标处像素颜色3、一个简单的使用案例4、总结1、获取屏幕放缩比例from

Weex入门教程之4,获取当前全局环境变量和配置信息(屏幕高度、宽度等)

$getConfig() 获取当前全局环境变量和配置信息。 Returns: config (object): 配置对象;bundleUrl (string): bundle 的 url;debug (boolean): 是否是调试模式;env (object): 环境对象; weexVersion (string): Weex sdk 版本;appName (string): 应用名字;

一款支持同一个屏幕界面同时播放多个视频的视频播放软件

GridPlayer 是一款基于 VLC 的免费开源跨平台多视频同步播放工具,支持在一块屏幕上同时播放多个视频。其主要功能包括: 多视频播放:用户可以在一个窗口中同时播放任意数量的视频,数量仅受硬件性能限制。支持多种格式和流媒体:GridPlayer 支持所有由 VLC 支持的视频格式以及流媒体 URL(如 m3u8 链接)。自定义网格布局:用户可以配置播放器的网格布局,以适应不同的观看需求。硬

安卓实现弹出软键盘屏幕自适应调整

今天,我通过尝试诸多方法,最终实现了软键盘弹出屏幕的自适应。      其实,一开始我想通过EditText的事件来实现,后来发现,安卓自带的函数十分强大,只需几行代码,便可实现。实现如下:     在Manifest中设置activity的属性:android:windowSoftInputMode="adjustUnspecified|stateHidden|adjustResi

没资料的屏幕怎么点亮?思路分享

这次尝试调通一个没资料的屏幕,型号是HYT13264,这个是淘宝上面的老王2.9元屏,成色很好但是长期库存没有资料和代码能点亮,仅仅只有一个引脚定义。这里我使用Arduino Nano作为控制器尝试点亮这个模块。 首先,已知别人找出来的线序如下 1 - CS2 - RST 3 - DC4 - SCK5 - SDA6 - VCC7 - GND8 - K59 - K410

Cocos2d-x自适应Android屏幕分辨

ndroid下分辨率太多,不太可能为每种分辨率做一套资源,目前一般来说比较流行的是320*480, 800*400, 854*400。当然现在720P的也出来了,但至少目前不是主流机型^_^. 对于不支持的分辨率,我希望的是能够按照屏幕大小按比例缩放,即有了下面的代码。 1:ViewAutoScale 写了一个ViewAutoScale函数,如下:   #include "ViewAuto

怎样将手机屏幕(远程)投屏到家里的大电视上?

我不住家里,前几次回去都会替老爸老妈清理手机。这两个星期没空回去,老爸吐槽手机用几天就又卡了,其实就是清理一些手机缓存的问题。 我说我远程控制他的手机,给他清理一下。他一听“控制”就不喜欢,说我大了,不尊重他,然后又把几件陈年小事又唠叨一遍。我只能顺着他意,不再提远程控制手机的方法。其实我也不懂,他愿意直接把手机给我操作,但不愿意被远程控制。我也只能说服自己,别人总是有些介意的奇奇怪怪的要点。但

android屏幕适配的问题

这里主要是介绍两种方法:恰巧这两种方法都是出自同一个大神的手笔,当然我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了,大神的博客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1  百分比 洋神的博客:http://blog.csdn.net/lmj623565791/article/details/46767825 github :https://github.com/hongyangAndroid/android-percent-suppor

【前端面试】深入回答http状态码

HTTP状态码是服务器在响应HTTP请求时返回的三位数代码,这些代码用于表示请求的结果。状态码分为五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含义: 1xx(信息性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并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100 Continue:表明服务器已接收到请求的一部分,要求客户端继续发送请求。 如果服务器在接收到包含 Expect: 100-continue 的请求后,没有准备好接收请求体,或

计算机网络知识自学笔记(Chatgpt 回答)

目录 文章目录 phy芯片 lan8720A 和网卡的区别???MAC地址 和IP的区别是啥???1. **用途和作用范围**:2. **层次差异**:3. **分配方式**:4. **持久性和作用**:5. **数据传输中的作用**:小结: 还有网关 是啥 可以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吗通俗易懂的例子:具体应用:小结: 结合这个案例 可以讲下 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是啥 和作用分别是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