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名画173 唐寅《画选二十八幅》,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步溪图》
二、《草屋蒲团图》
三、《柴门掩雪图》
四、《山路松声图》
五、《葑田行犊图轴》
六、《观梅图》
七、《红叶题诗仕女图》
八、《看泉听风图》
九、《沛台实景图》
十、《奇峰高隐图》
十一、《骑驴归思图》
十二、《诗意图》
十三、《仕女》
十四、《松林扬鞭图》
十五、《听琴图》
十六、《桐荫清梦图》
十七、《幽人燕坐图》
十八、《震泽烟树图》
十九、《雪山行旅图》
二十、《李端端图》
二十一、《高山奇树图》
二十二、《钱塘景物图》
二十三、《茅屋风清图》
二十四、《秋风纨扇图》
二十五、《落霞孤鹜图》
二十六、《观梅图》
二十七、《王蜀宫妓图》
二十八、《水村行旅图》
唐寅(1470-1523),明代著名书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一、《步溪图》
二、《草屋蒲团图》
三、《柴门掩雪图》
四、《山路松声图》
五、《葑田行犊图轴》
六、《观梅图》
七、《红叶题诗仕女图》
八、《看泉听风图》
九、《沛台实景图》
十、《奇峰高隐图》
十一、《骑驴归思图》
唐寅《骑驴归思图》,绢本,淡设色,纵77.7厘米,横3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 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十二、《诗意图》
十三、《仕女》
十四、《松林扬鞭图》
十五、《听琴图》
十六、《桐荫清梦图》
十七、《幽人燕坐图》
十八、《震泽烟树图》
十九、《雪山行旅图》
二十、《李端端图》
唐寅《李端端图》,纸本,设色,纵122.8、横57.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李端端是唐代名妓,当时一些著名文人喜与她交往。她所居住的善和坊后人即以士人游冶赋诗之地称之。唐寅天性狂放,但同情不幸的妇女。此图即是他根据唐代范攄《云溪友议》关于李端端的故事而作,其中颇有思想寄托之意。此图画唐代狂生崔涯在三位侍女的环侍下与李端端相晤的情景。人物造型清秀,动态安详,衣纹线描于洒脱中见挺劲之致。
二十一、《高山奇树图》
唐寅《高山奇树图》,绢本,设色,纵122厘米,横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是一位放荡不羁的旷代才子,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山水画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与自由飘逸的思维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潇洒的笔法墨法以及独特风格。《高山奇树图》是一幅构图雄伟,构思巧妙的山水画杰作。此画的前景是巨大的山岩,湍急的溪流从山间流出,几株古木从山间斜倾而出。
画面上方的高岭山石也多是湿笔长皴,但用墨较为清淡而湿润,枝叶浓密,别有情致。整幅作品,高柳婆娑,意向清俊秀逸。水天相连,意境高远。 唐寅才华黄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 四才子”。其画名更著,与沈周、文 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山水、花鸟、人物皆擅长。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画作多“吴派”痕迹,中上 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他的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 然于刚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细笔画属其本色,更多文人画笔意,景色简约清朗,用笔纤细有力,墨色淋漓多变 ,风格奇峭而又丰润。同时,在人物画方面也造诣很深,兼善工笔重彩、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形神俱备。
二十二、《钱塘景物图》
唐寅《钱塘景物图》轴,绢本,设色,纵71.4cm,横37.2cm。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七绝并署款:“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船过水风腥。唐寅。”钤“□郡”(白文,残,应为“吴郡”二字)、“唐白虎”(朱文)、“学圃堂”(朱文)印。 此作在流传过程中曾经遭受损坏,唐寅题诗的顶端部分“钱”、“寄”、“船”字均为后世所补全。本幅下方二藏印模糊不可辨。 图画崇山栈道,游骑翩翩,草阁游人独坐,江中渔舟游弋。山石、树木取法南宋李唐、夏圭,用笔方硬细峭,刻画精到,点景人物形态自然,风格细秀,显示了作者早年规步南宋“院体”风格的绘画功底。
二十三、《茅屋风清图》
唐寅《茅屋风清图》轴,上海博物馆。
《茅屋风清图》是唐寅院画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大都是大山峻岭,山石峭拔,其皴法为大斧劈,石面明暗分明。前景是两岩石耸立,山谷夹一小溪,溪上架着一窄木板,有一仆负物艰难地行走在板上。渡口山石上五棵如龙的盘松,山道都有木架以示险峻。右侧道上一高士正携琴而来。中景是一处水榭,筑以围栏,有两名高士正欣赏后景岩顶的百丈高瀑。后景是高耸的山谷中条条瀑布奔泻而下,在山腰上还有楼,隐现于树木之中。在画面中部是山的主峰,山峰峭拔,高低参差,山中树木茂密,岩石嶙峋,山道崎岖,又把寺观、层楼穿插其间,丰富了画面。
二十四、《秋风纨扇图》
唐寅《秋风纨扇图》,纸本,水墨,纵77.1厘米,横3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画代表作,画一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此图用白描画法,笔墨流动爽利,转折方劲,线条起伏顿挫,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结合起来,用笔富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却能在粗细,浓淡变化中显示丰富的色调。画左上部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借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恩弛,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抨击了世态的炎凉。显然,这是与唐寅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的。画中女子一脸衰怨,或许正是唐寅自身的写照。
唐寅仕女画还有另一种面貌,如《临韩熙载夜宴图》和《孟蜀宫妓图》等,线条细匀劲利,设色妍丽浓重,人物神态生动。这种画法直嗣唐、五代人物画传统。然而画中人物不管衣饰如何华贵,却全无唐、五代画中人物那种雍容大度的气派,而是在表面的浓妆艳抹下流露出一丝无端的惆怅。不用说,这也与唐寅个人的生活遭际有关。
二十五、《落霞孤鹜图》
唐寅《落霞孤鹜图》,绢本,水墨,纵189.1厘米,横105.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二十六、《观梅图》
唐寅《观梅图》,纸本,淡设色,纵108.6cm,横34.5cm。故宫博物院。
本幅自题七绝一首:“插天空谷水之涯,中有官梅两树花。身自宿因才一见,不妨袖手立平沙。苏门唐寅为梅谷徐先生写。”后钤一朱文方印,印文模糊不辨。画心上方有明代都穆、豪(钤“戊辰进士”印)、王应鹏等三人题诗。
画作表现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与作者所题诗意十分吻合。全幅构图汲取南宋院体风格,险中求胜,山石树木的勾勒粗细得当,晕染多于皴擦,清健爽利的笔致和幽静的背景营造突出了主体人物的高洁形象。人物的线描细劲流畅,造型清俊儒雅。从此作的创作风格上看,应是唐寅中年以后的作品。
此图曾经清代毕沅等人鉴藏。
二十七、《王蜀宫妓图》
唐寅《王蜀宫妓图》,绢本,设色,纵124.7cm,横63.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缘与争绯。蜀後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漤觞。俾後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
此图原名《孟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的讽喻之意。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二十八、《水村行旅图》
唐寅《水村行旅图卷》,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这篇关于名画173 唐寅《画选二十八幅》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