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全链路追踪关键技术-TraceId生成规则,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自: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51840.html
TraceId 生成规则
SOFATracer 通过 TraceId 来将一个请求在各个服务器上的调用日志串联起来,TraceId 一般由接收请求经过的第一个服务器产生。
产生规则是: 服务器 IP + ID 产生的时间 + 自增序列 + 当前进程号 ,比如:
0ad1348f1403169275002100356696
前 8 位 0ad1348f
即产生 TraceId 的机器的 IP,这是一个十六进制的数字,每两位代表 IP 中的一段,我们把这个数字,按每两位转成 10 进制即可得到常见的 IP 地址表示方式 10.209.52.143
,您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查找到请求经过的第一个服务器。
后面的 13 位 1403169275002
是产生 TraceId 的时间。之后的 4 位 1003
是一个自增的序列,从 1000 涨到 9000,到达 9000 后回到 1000 再开始往上涨。最后的 5 位 56696
是当前的进程 ID,为了防止单机多进程出现 TraceId 冲突的情况,所以在 TraceId 末尾添加了当前的进程 ID。
说明
TraceId 目前的生成的规则参考了阿里的鹰眼组件。
SpanId 生成规则
SOFATracer 中的 SpanId 代表本次调用在整个调用链路树中的位置。
假设一个 Web 系统 A 接收了一次用户请求,那么在这个系统的 SOFATracer MVC 日志中,记录下的 SpanId 是 0,代表是整个调用的根节点,如果 A 系统处理这次请求,需要通过 RPC 依次调用 B、C、D 三个系统,那么在 A 系统的 SOFATracer RPC 客户端日志中,SpanId 分别是 0.1,0.2 和 0.3,在 B、C、D 三个系统的 SOFATracer RPC 服务端日志中,SpanId 也分别是 0.1,0.2 和 0.3;如果 C 系统在处理请求的时候又调用了 E,F 两个系统,那么 C 系统中对应的 SOFATracer RPC 客户端日志是 0.2.1 和 0.2.2,E、F 两个系统对应的 SOFATracer RPC 服务端日志也是 0.2.1 和 0.2.2。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如果把一次调用中所有的 SpanId 收集起来,可以组成一棵完整的链路树。
假设一次分布式调用中产生的 TraceId 是 0a1234
(实际不会这么短),那么根据上文 SpanId 的产生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篇关于全链路追踪关键技术-TraceId生成规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