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六噪声添加和空域滤波

2023-10-11 16: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六噪声添加和空域滤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进入 Matlab 7.11 集成开发环境,并打开脚本编辑器。
2. 在脚本编辑器中编写一段程序,要求:
(1) 读入存放在 eight.tif 中的原始图像;
(2) 调用 imnoise 函数向该图像中添加 2% 的椒盐噪声 ( 参数为“ salt &
pepper )
(3) 在同一窗口中,显示原始图像和加噪后的图像;
(4) 将编写的程序保存为 Example3_2_5AddSaltPepper1.m
3. 修改上述程序,将添加的噪声改为均值为 0 、方差为 0.001 的高斯噪声 ( 参数
为“ gaussian ) ,并将编写的程序另存为 Example3_2_5AddSaltPepper2.m
4. 运行这两个程序,修改噪声类型和参数大小,比较噪声对原始图像的影响。
5. 在脚本编辑器中编写一段程序,要求:
(1) 读入存放在 eight.tif 中的原始图像;
(2) 分别向该图像中添加椒盐噪声;
(3) 分别对加噪图像进行 3× 3 平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并在同一窗口中,
显示原始图像、加噪后的图像和两种滤波结果图像;
(4) 将编写的程序保存为 Example3_2_6MedianFilter1.m
6. 修改上述程序,将添加的噪声改为均值为 0 、方差为 0.001 的高斯噪声 ( 参数
为“ gaussian ) ,并将编写的程序另存为 Example3_2_6MedianFilter2.m
7. 运行这两个程序,修改噪声类型和参数大小,比较不同滤波方法的滤波效果
%%Example3_2_5AddSaltPepper1
clear;
clc;
TIF=imread('eight.tif');%%读入TIF图像%%该图像中添加2%的椒盐噪声
J=imnoise(TIF,'salt & pepper',0.02);
H.color=[1 1 1];%%设置背景为白色,打开原图像
figure(H);
subplot(121);
imshow(J);
title('0.02加噪图');
subplot(122);
imshow(TIF);
title('原图');
%%Example3_2_5AddSaltPepper2
clear;
clc;
TIF=imread('eight.tif');%%读入TIF图像%%将添加的噪声改为均值为0方差为0.001的高斯噪声
J=imnoise(TIF,'gaussian',0,0.01);
H.color=[1 1 1];%%设置背景为白色,打开原图像
figure(H);
subplot(121);
imshow(J);
title('均值为 0、方差为 0.001 的高斯噪声图');
subplot(122);
imshow(TIF);
title('原图');
%%Example3_2_6MedianFilter1
clear;
clc;
TIF=imread('eight.tif');%%读入TIF图像%%该图像中添加2%的椒盐噪声
J=imnoise(TIF,'salt & pepper',0.02);
J=rgb2gray(J);%%行3×3平均值滤波
Y=ones(3,3)/9;
B_1=imfilter(J,Y);%%中值滤波
B_2=medfilt2(J);%%对比
H.color=[1 1 1];%%设置背景为白色,打开原图像
figure(H);
subplot(221);
imshow(TIF);
title('原图');
subplot(222);
imshow(J);
title('0.02加噪图');
subplot(223);
imshow(B_1);
title('3×3平均值滤波图');
subplot(224);
imshow(B_2);
title('中值滤波图');
%%Example3_2_6MedianFilter2
clear;
clc;
TIF=imread('eight.tif');%%读入TIF图像%%将添加的噪声改为均值为0方差为0.001的高斯噪声
J=imnoise(TIF,'gaussian',0,0.01);
J=rgb2gray(J);%%行3×3平均值滤波
Y=ones(3,3)/9;
B_1=imfilter(J,Y);%%中值滤波
B_2=medfilt2(J);%%对比
H.color=[1 1 1];%%设置背景为白色,打开原图像
figure(H);
subplot(221);
imshow(TIF);
title('原图');
subplot(222);
imshow(J);
title('均值为 0、方差为 0.001 的高斯噪声图');
subplot(223);
imshow(B_1);
title('3×3平均值滤波图');
subplot(224);
imshow(B_2);
title('中值滤波图');

 

这篇关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六噪声添加和空域滤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9292

相关文章

Open3D 基于法线的双边滤波

目录 一、概述 1.1原理 1.2实现步骤 1.3应用场景 二、代码实现 2.1关键函数 输入参数: 输出参数: 参数影响: 2.2完整代码 三、实现效果 3.1原始点云 3.2滤波后点云 Open3D点云算法汇总及实战案例汇总的目录地址: Open3D点云算法与点云深度学习案例汇总(长期更新)-CSDN博客 一、概述         基于法线的双边

6.4双边滤波

目录 实验原理 示例代码1 运行结果1 实验代码2 运行结果2 实验原理 双边滤波(Bilateral Filtering)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技术,用于图像处理中去除噪声,同时保留边缘和细节。这种滤波器结合了空间邻近性和像素值相似性的双重加权,从而能够在去噪(平滑图像)的同时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双边滤波器能够在的同时,保持边缘清晰,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去除噪声和保持图像特征。在Op

STM32(十一):ADC数模转换器实验

AD单通道: 1.RCC开启GPIO和ADC时钟。配置ADCCLK分频器。 2.配置GPIO,把GPIO配置成模拟输入的模式。 3.配置多路开关,把左面通道接入到右面规则组列表里。 4.配置ADC转换器, 包括AD转换器和AD数据寄存器。单次转换,连续转换;扫描、非扫描;有几个通道,触发源是什么,数据对齐是左对齐还是右对齐。 5.ADC_CMD 开启ADC。 void RCC_AD

HNU-2023电路与电子学-实验3

写在前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简易模型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析模型机的功能,设计 8 重 3-1 多路复用器。 3.分析模型机的功能,设计 8 重 2-1 多路复用器。 4.分析模型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模型机控制信号产生逻辑。 二、实验内容 1.用 VERILOG 语言设计模型机的 8 重 3-1 多路复用器; 2.用 VERILOG 语言设计模型机的 8 重 2-1 多

《计算机视觉工程师养成计划》 ·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特征·概述~

1 定义         从哲学角度看:特征是从事物当中抽象出来用于区别其他类别事物的属性集合,图像特征则是从图像中抽取出来用于区别其他类别图像的属性集合。         从获取方式看:图像特征是通过对图像进行测量或借助算法计算得到的一组表达特性集合的向量。 2 认识         有些特征是视觉直观感受到的自然特征,例如亮度、边缘轮廓、纹理、色彩等。         有些特征需要通

《数字图像处理(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系列教材)》P98

更改为 差分的数学表达式从泰勒级数展开式可得: 后悔没听廖老师的。 禹晶、肖创柏、廖庆敏《数字图像处理(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禹晶、肖创柏、廖庆敏《数字图像处理》资源二维码

6.3中值滤波

目录 实验原理 示例代码1 运行结果1 示例代码2 运行结果2 实验原理 中值滤波(Median Filtering)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技术,常用于图像处理中去除噪声,特别是在保留边缘的同时减少椒盐噪声(salt-and-pepper noise)。OpenCV中的cv::medianBlur函数可以实现中值滤波。 函数原型 void medianBlur( InputAr

61.以太网数据回环实验(4)以太网数据收发器发送模块

(1)状态转移图: (2)IP数据包格式: (3)UDP数据包格式: (4)以太网发送模块代码: module udp_tx(input wire gmii_txc ,input wire reset_n ,input wire tx_start_en , //以太网开始发送信

LTspice模拟CCM和DCM模式的BUCK电路实验及参数计算

关于BUCK电路的原理可以参考硬件工程师炼成之路写的《 手撕Buck!Buck公式推导过程》.实验内容是将12V~5V的Buck电路仿真,要求纹波电压小于15mv. CCM和DCM的区别: CCM: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从不会到0. DCM:在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总会到0. CCM模式Buck电路仿真: 在用LTspice模拟CCM电路时,MOS管驱动信号频率为100Khz,负载为10R(可自

HCIA--实验十:路由的递归特性

递归路由的理解 一、实验内容 1.需求/要求: 使用4台路由器,在AR1和AR4上分别配置一个LOOPBACK接口,根据路由的递归特性,写一系列的静态路由实现让1.1.1.1和4.4.4.4的双向通信。 二、实验过程 1.拓扑图: 2.步骤: (下列命令行可以直接复制在ensp) 1.如拓扑图所示,配置各路由器的基本信息: 各接口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给AR1和AR4分别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