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2)——IDS

2023-10-10 13:40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2)——ID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什么是ID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DS是英文"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入侵检测系统"。

大家还记得「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1)——防火墙吗?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防火墙是一幢大楼的门锁,那么IDS就是这幢大楼里的监视系统。一旦小偷爬窗进入大楼,或内部人员有越界行为,只有实时监视系统才能发现情况并发出警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本质上,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窥探设备"。它不跨接多个物理网段(通常只有一个监听端口),无须转发任何流量,而只需要在网络上被动的、无声息的收集它所关心的报文即可。对收集来的报文,入侵检测系统提取相应的流量统计特征值,并利用内置的入侵知识库,与这些流量特征进行智能分析比较匹配。根据预设的阀值,匹配耦合度较高的报文流量将被认为是进攻,入侵检测系统将根据相应的配置进行报警或进行有限度的反击。

  1. IDS模型

按侵检测的手段,IDS的入侵检测模型可分为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两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主机模型
也称基于系统的模型,它是通过分析系统的审计数据来发现可疑的活动,如内存和文件的变化等。其输入数据主要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这种模型有以下优点:

性能价格比高:在主机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性能价格比更高;
更加细致:可以很容易地监测一些活动,如敏感文件、目录、程序或端口的存取,而这些活动很难基于协议的线索发现;
视野集中:一旦入侵者得到了一个主机用户名和口令,基于主机的代理是最有可能区分正常活动和非法活动的;
易于用户剪裁:每一个主机有自己的代理,当然用户剪裁更加方便;
较少的主机:基于主机的方法有时不需要增加专门的硬件平台;
对网络流量不敏感:用代理的方式一般不会因为网络流量的增加而丢掉对网络行为的监视。
基于网络模型
即通过连接在网络上的站点捕获网上的包,并分析其是否具有已知的攻击模式,以此来判别是否为入侵者。当该模型发现某些可疑的现象时,也一样会产生告警,并会向一个中心管理站点发出告警信号。这种模型有以下优点:

侦测速度快:基于网络的监测器,通常能在微秒或秒级发现问题。而大多数基于主机的产品则要依靠最近几分钟内审计记录的分析;
隐蔽性好:一个网络上的监测器不像主机那样显眼和易被存取,因而也不那么容易遭受攻击;
视野更宽:基于网络的方法甚至可以作用在网络边缘上,即攻击者还没能接入网络时就被制止;
较少的监测器:由于使用一个监测器可以保护一个共享的网段,所以不需要很多的监测器;
占资源少:在被保护的设备上不占用任何资源,这点较主机模型最为突出。
3. IDS分类

根据模型和部署方式的不同,IDS分为基于主机的IDS、基于网络的IDS,以及由两者取长补短发展而来的新一代分布式IDS。

基于主机的IDS
输入数据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即在每个要保护的主机上运行一个代理程序,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它在重要的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或用户机器上运行,监视操作系统或系统事件级别的可疑活动(如尝试登录失败)。此类系统需要定义清楚哪些是不合法的活动,然后把这种安全策略转换成入侵检测规则。

基于网络的IDS
基于网络的IDS的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该类系统一般被动地在网络上监听整个网段上的信息流,通过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能够检测该网络段上发生的网络入侵。

分布式IDS
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分布在网络的各个部分,完成相应功能,分别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通过中心的控制部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产生入侵警报等。在这种结构下,不仅可以检测到针对单独主机的入侵,同时也可以检测到针对整网络上的主机的入侵。

  1. IDS作用

监控、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
对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
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报警。
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对操作系统的审计追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上一篇:「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1)——防火墙
下一篇:「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3)——IPS

这篇关于「网络安全」安全设备篇(2)——ID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0808

相关文章

如何做好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站已成为企业对外展示、交流和服务的重要窗口。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站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用户数据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高度重视网站安全已成为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网站安全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有什么应对方案。 一、网站安全的重要性 1. 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 网站是企业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关键平台,包括用户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一般多少钱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关注的焦点。而网络安全运维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许多人都对网络安全运维培训感兴趣,那么,网络安全运维培训一般多少钱呢?   一、影响网络安全运维培训价格的因素   1. 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不同的网络安全运维培训课程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一些基础的培训课程可能主要涉及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安全工具的使用等,价

【网络安全】服务基础第二阶段——第二节:Linux系统管理基础----Linux统计,高阶命令

目录 一、Linux高阶命令 1.1 管道符的基本原理 1.2 重定向 1.2.1 输出重定向 1.2.2 输入重定向 1.2.3 wc命令基本用法 1.3 别名 1.3.1 which命令基本语法 1.3.2 alias命令基本语法 1.4 压缩归档tar 1.4.1 第一种:gzip压缩 1.4.2 第二种:bzip压缩 1.5 tar命令 二、VIM编辑器使用

120张网络安全等保拓扑大全

安全意识培训不是一个ppt通吃,不同的场景应该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NjY1Mzc0Nw==&mid=2247484385&idx=1&sn=92f5e7f3ee36bdb513379b833651711d&chksm=c0e47abdf793f3ab7f4621b64d29c04acc03b45c0fc1eb613c37f3

网络安全(sql注入)

这里写目录标题 一.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和 information_schema.schemata是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中的两张表1. information_schema.schemata2.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二. 判断注入类型1. 判断数字型还是字符型注入2. 判断注入闭合是""还是'' 三. 判

【网络安全】古典密码体制概述

1. 古典密码体制概述 1.1 定义与历史背景 古典密码体制是指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安全技术出现之前的传统加密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替换和易位两种基本形式。古典密码体制的特点是简单、易用,但安全性不高,容易被破解。在古代,人们使用纸、笔或简单的器械来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定义:古典密码体制是基于简单数学运算和文字替换的加密方法,包括替代密码和置换密码两大类。历史背景:古典密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

【网络安全 | 甲方建设】SaaS平台、Jira工具及Jenkins服务器

原创文章,不得转载。 文章目录 SaaS平台友好性 Jira友好性 Jenkins友好性 SaaS平台 SaaS,全称为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交付模型。在这种模型中,软件不需要用户在本地安装和维护,而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和使用。软件通常由服务提供商托管,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或轻量级客户端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即可使用

PCDN 技术如何保障网络安全(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PCDN(Peer-to-Pee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在提升内容分发效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网络安全。 一、加密传输与数据保护 PCDN 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的安全性。无论是用户请求的内容还是节点之间共享的数据,都被加密处理,使得黑客即使截取了数据

【网络安全 | 甲方建设】开发、测试、部署关键词详解

原创文章,不得转载。 文章目录 需求与开发原生需求重构新增服务调用 测试与覆盖率单元测试增量代码单测UT覆盖率CR前覆盖率APP回归测试回归测试自动化冒烟 部署与环境Stable环境部署待部署服务名称代码分支待部署代码分支PR链接灰度发布蓝绿发布Canary发布热修复(Hotfix)Mock环境Redis非Cluster模式Nacos变更 持续集成与交付持续集成(CI)持续交付(C

随着人们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软件架构设计与评估也成为重中之重

目录 案例 【题目】 【问题 1】(13 分) 【问题 2】(12分) 【答案】 【问题 1】答案 【问题 2】答案 相关推荐 案例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设计与评估的叙述,回答问题 1 和问题 2。 【题目】         某电子商务公司为正更好地管理用户,提升企业销售业绩,拟开发一套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消费级别、消费历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