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支架式教学案例,支架式教学的一个案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昨天博友“怡然”给我留言,让我把给老师培训的讲稿在博客上发布出来。由于很多东西都是自己脑海里想的、嘴巴上说的,没来得及进行文字化的处理,所以一下子还拿不出来,非常抱歉。不过,我还是做了一点整理,今天发布的这个案例就来自于我讲课的PPT文件,请“怡然”以及各位博友点评。
这是一节初三数学的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一节课的时间,使同学们对“相似比”这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我在听她的教学的过程中,认为是一节很好地实践“支架式教学”的一个案例,所以进行了认真的记录。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中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其基本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的智力活动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发展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如果老师的教学处于学生的第一水平甚至第一水平之下,则这样的教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学生自己就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老师将教学设定在第二水平之上,则无论教师如何花费心血,学生也很难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第一水平和第二水平之间实施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最近发展区”实施教学,也有一个如何使学生从第一水平向第二水平过渡的问题。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提出了在“最近发展区”中建立“脚手架”(或者说“支架”)的概念,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和台阶
我在图片中是利用“台阶”来表达这些“脚手架”、“支架”的,从图中可以很好地理解,如果这些“台阶”过于平缓、密集,很多学生一步就可以跨过多个台阶(支架),则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台阶”过高,连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也“爬”不上去,则教学就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巧妙地架设“支架”,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体现出教师的功底。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这实际上是在备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下面是这位数学教师搭建的脚手架。
教师首先给出两个最基本的相似三角形:A形和8形。让学生分析这里面存在哪些比例关系。这是对基本模型的复习和回顾,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在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了第一个变式(支架),在A形和8形中各增加一条线,让学生辨别其中存在多少个相似三角形,能够写出多少个相似比。虽然增加了一条线,但问题的难度提高了不少,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启发下,学生依然可以独立解决。
接下来是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求学生从这一复杂的图形中,观察发现其中包含了A形和8形两个直观的图形;问题四则需要更为仔细的观察,才能找出A形和8形……从这里,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如何用老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问题5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搭建的支架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但前面老师的铺垫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了几分钟的思考和小范围讨论之后,一些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A形和8形,然后回归到前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我听到这里,感到非常激动,这正是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所期望实现的潜在学习水平,通过教师巧妙的搭建脚手架,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提出了问题6,学生很快获得了问题的解决。
我在几个地方都和老师们探讨了这个案例,取得了不少共鸣。
这篇关于计算机支架式教学案例,支架式教学的一个案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