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危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试行)解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危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2022年3月,应急管理部发布《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指南(试行)》,明确了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全面落实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
本文将结合指南文件,简要介绍晓帆互联安全生产标准化全要素产品方案如何系统化助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
评估标准解读
危化监管一司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试行)》(简称《评估标准》),共分为7个A级要素、16个B级要素。
名称 | A级要素 | B级要素 |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试行)》 | 工作推进机制 (10分) | 成立领导机构(2分) 编制实施方案(2分) 开展全员培训(4分) 完善管理制度(2分)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0分) | 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5分) 辨识评估安全风险(5分) 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2分) 制定管控措施(4分) 实施分级管控(4分) | |
隐患治理 (24分) | 明确隐患排查任务(5分) 开展隐患排查(14分) 隐患治理验收(5分) | |
信息化系统 (30分) | 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求(30分) | |
激励约束机制 (6分) | 激励约束机制(6分) | |
持续改进提升 (10分) | 动态评估(10分) | |
附加项:提升功能 (10分) | 提升功能(10分) |
(一)工作推进机制
1、成立领导机构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并明确各自职责。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等。
2、编制实施方案
企业应制定全员参与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实施步骤、进度安排等,做到责任层层分解。
3、开展全员培训
企业应组织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路、安全风险分析清单编制流程、信息化系统操作使用等内容。功能包括培训管理、课程管理等。
4、完善管理制度
企业应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要求,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奖罚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功能包括安全制度管理等。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布局,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安全风险分析单元,主要设备设施均应纳入安全风险分析单元。功能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析对象、风险分析单元等。
2、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企业应组织各相关部门、专业、岗位,应用SCL、JHA、HAZOP等方法对安全风险分析单元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根据安全风险辨识结果,选择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时间作为重点管控的安全风险事件,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功能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事件、风险分级管控等。
3、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对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进行分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进行标示。功能包括风险分析四色图。
4、制定管控措施
企业应从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方面识别评估现有管控措施有效性,根据运行情况,不断更新管控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功能包括风险评估、管控措施等。
5、实施分级管控
企业应将安全风险事件对应的管控措施分解到公司领导、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人员等各层级,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实施。功能包括风险管控分级、管控措施等。
(三)隐患治理
1、明确隐患排查任务
企业应将安全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任务,明确隐患排查责任人、频次等。任务应涵盖全员、责任清晰、周期明确,且与日常巡检等计划性内容相融合;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综合性、专业性、季节性、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等形式的隐患排查任务。功能包括隐患排查库、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检查表、节假日配置、休假配置等。
2、开展隐患排查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任务,按期开展隐患排查,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功能包括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验收
企业应将排查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隐患治理计划,确保按时整改。整改完成后要组织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验收,完成隐患闭关管理。功能包括隐患整改、隐患提报、组织整改、整改上报、整改验证等。
(四)信息化系统
企业应开发或改造信息化系统,包含电脑管理段和移动APP端,满足数据交换规范的要求。企业信息化系统与政府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五)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激励约束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根据信息化系统自动生成的绩效考核结果,落实激励约束制度,定期兑现。功能包括积分奖惩设置、积分排名、部门运行情况等。
(六)持续改进提升
企业应根据每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查找原因,及时定制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功能包括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整改等。
(七)附加项:提升功能
企业应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基础上,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一下功能:
1.特殊作业电子作业票;
2.视频智能分析;
3.其他功能。
这篇关于危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运行成效评估标准(试行)解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