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电源管理--task freez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Linux kernel的睡眠主流程中,有一个关键动作就是冻结进程,为什么要冻结进程?
假设没有冻结技术,进程可以在任意可调度的点暂停,而且直到cpu_down才会暂停并迁移。这会给系统带来很多问题:
(1)有可能破坏文件系统。在系统创建hibernate image到cpu down之间,如果有进程还在修改文件系统的内容,这将会导致系统恢复之后无法完全恢复文件系统;
(2)有可能导致创建hibernation image失败。创建hibernation image需要足够的内存空间,但是在这期间如果还有进程在申请内存,就可能导致创建失败;
(3)有可能干扰设备的suspend和resume。在cpu down之前,device suspend期间,如果进程还在访问设备,尤其是访问竞争资源,就有可能引起设备suspend异常;
(4)有可能导致进程感知系统休眠。系统休眠的理想状态是所有任务对休眠过程无感知,睡醒之后全部自动恢复工作,但是有些进程,比如某个进程需要所有cpu online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进程不冻结,那么在休眠过程中将会工作异常。
标记系统freeze状态的有三个重要的全局变量:pm_freezing、system_freezing_cnt和pm_nosig_freezing,如果全为0,表示系统未进入冻结;system_freezing_cnt>0表示系统进入冻结,pm_freezing=true表示冻结用户进程,pm_nosig_freezing=true表示冻结内核线程和workqueue。它们会在freeze_processes和freeze_kernel_threads中置位,在thaw_processes和thaw_kernel_threads中清零。
fake_signal_wake_up函数巧妙的利用了信号处理机制,只设置任务的TIF_SIGPENDING位,但不传递任何信号,然后唤醒任务;这样任务在返回用户态时会进入信号处理流程,检查系统的freeze状态,并做相应处理。
为什么UNINTERRUPTIBLE的task设计成 不能freeze,即freeze_task()为什么调用wake_up_state(p, TASK_INTERRUPTIBLE)而不是 wake_up_state(p, TASK_UNINTERRUPTIBLE);
系统suspend的流程肯定是先freeze所有的task,然后suspend driver,类似人睡眠时 先停止跳舞/吃饭的活动,再躺下闭上眼睛 停止身体;
但是一个 UNINTERRUPTIBLE的task,比如一个file write的操作,给disk发送了指令 并等待IO完成;如果他被freeze了,在从free_task到suspend_disk中间,disk的IO完成了,此时 之前的task已经freeze无法响应此complete或者需要重新唤醒来响应此IO的complete。
所有,最好还是设计成UNINTERRUPTIBLE的task在freeze时失败,并循环检测几次(freeze_timeout_msecs = 20s)等待IO完成,如果IO一直没有完成,退出suspend,一个task处于suspend时间过长也是有问题的。
冻结的对象是内核中可以被调度执行的实体,包括用户进程、内核线程和work_queue。用户进程默认是可以被冻结的,借用信号处理机制实现;内核线程和work_queue默认是不能被冻结的,少数内核线程和work_queue在创建时指定了freezable标志,这些任务需要对freeze状态进行判断,当系统进入freezing时,主动暂停运行。
kernel threads可以通过调用kthread_freezable_should_stop来判断freezing状态,并主动调用__refrigerator进入冻结;work_queue通过判断max_active属性,如果max_active=0,则不能入队新的work,所有work延后执行。
这篇关于linux电源管理--task freez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