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这些心智程序你安装了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原文题目:《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四)》
心智程序
大脑有两个特征导致人类不够理性,一个是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一个是心智程序出了问题。前者可以称为“认知吝啬鬼”,前几篇文章已经讨论了。本期主要讲心智程序这个方面。
心智程序这一概念由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大卫•帕金斯提出,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我们决策判断和解决问题。如果把人脑比喻成计算机,那心智程序就是人脑的软件,甚至看成是操作系统都不为过。
心智程序的问题可以归为两类,一个是心智程序缺陷,一个是安装了污化的心智程序。
心智程序缺陷就是缺少了某些心智程序,虽然你想理性,但是理性不了,因为没有对应的软件;污化的心智程序是指你虽然安装了程序,但是这些程序是错误的,用这些程序去解决问题,只会让你离理性越来越远,比如相信占星术和笔迹学。
接下来就讲几个心智程序,如果你还没有安装,那赶紧装上吧。
可证伪性
指导员做站前动员,说“只要冲锋足够快,就不会受伤”。你拼尽全力冲锋,像闪电一样,可是战后百孔千疮。你认为指导员说错了,可是他却说:那是因为你冲得不够快,否则就不会受伤,记得下次冲快点啊。
面对如此不要脸的解释,你无言以对,但是你已经在心里把他拉黑了。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有给出足够快的标准,无论你冲得有多快,只要你受伤,他就会说原因是你不够快,他的说法“永远正确”。
同理,你家隔壁有个老王。老王相信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你和我的命运,包括他出轨,都是由如来佛祖掌控。你找不到对象,老王说这是如来佛祖在惩罚你作恶多端;某一天你找到对象了,老王说这是如来佛祖原谅你了。你想和他辩论,还没法论,因为你永远无法证明如来佛祖不存在。
指导员和老王的说法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说法本身就没有可以否定它的途径,用科学哲学的术语说,就是该说法不具有“可证伪性”。
理性的人当然不会被这类说法蒙骗,因为他们有一个理性的共识,那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上永远都有局限性,依靠有限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永恒的真理,总是存在着未来某一天被证伪的可能。而那些不具有可证伪性的说法,事实上已经否定了人类在此问题的认识上进步的可能性,这是反智的。
科学是人类最可靠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区别在哪里呢?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给出了一个判断标准——可证伪性,作为验证一个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由落体定律,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找两个质量差距很大的铁球从高处同时抛下,若落地时间差很多,且实验结论可靠,那就把这个定律推翻了。
越容易构建证伪实验,就说明该理论的可证伪性越强,证伪自由落体定律的实验如此容易做,但全世界这么多人这么多年愣是一个成功证伪的实验都没做出来,就反过来说明了该定律的可靠性。
“上帝创造人”是无法被证伪的,因为就算科学提供了一个明确透彻的机制来说明人类的每一个进化步骤,这仍不能排除有个未知力量设计人的可能性。相反,只要在岩层里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人类化石,进化论就会立即崩塌。事实上,进化论所判定的人类出现之前的岩层,越来越多地被考古学家挖掘分析,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有人类化石的可靠证据,这就反证了进化论的可靠性。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可证伪”的概念,也不受形式逻辑的约束,例如“天人合一”,可它怎么个合法呢?谁都可以说几句,但没人能说清,而且根本没办法证明天人不合一,因为它根本不具备可证伪性。若只是闲聊,不具有可证伪性的说法也无伤大雅,但若是对人类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就不值得相信,无法证伪的理论就是耍流氓。
基础概率
试看一道医学风险评估问題:
假设某种疾病由 XYZ 病毒引起,该病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假设现在有一种化验方法可以 100% 地检测到 XYZ 病毒。但是,使用这种化验方法的假阳性概率为 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携带 XYZ 病毒,通过这种化验一定可以被发现。但是,如果未携带病毒的健康人接受这种化验,有 5% 的可能性被误诊为 XYZ 病毒携带者。现在,从人群中随机选取一人进行检测,化验结果为阳性(阳性意味着受检者可能是 XYZ 病毒携带者)。那么,在完全不考虑个人信息、病史的情况下,这位受检者携带 XYZ 病毒的概率为多少?
在继续往下读之前,请你先估算一下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这道题考察的并非是计算能力,而是看你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若想正确解答问题,需要结合抽象的概率信息,但是,多数人在解题时都会过分依赖具体、鲜活的个案信息, 给出错误的答案。
最常见的错误答案是 95%,而正确答案为 2%。人们极大地高估了阳性结果代表个体为 XYZ 病毒携带者的概率。通过贝叶斯法则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正确答案。有人一听“贝叶斯”就害怕,对数学很头大,不要担心,咱们仅仅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只要求你具有初中数学水平。
假设有 1000 个人,那么根据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可以知道其中有 1 个人是病毒携带者。如果其他 999 位未携带病毒的人全部接受化验,由于误诊率是 5%,所以化验结果会表明这些健康人中大概有 50 位携带病毒(999*5%,咱们就取个整数,近似于 1000*5%=50)。因此,在所有化验结果为阳性的 51 位患者中,只有 1 位是真正的病毒携带者, 约为 2%。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很多人忽略了“患者数量极少”这一统计学证据(发病率为千分之一),而过分关注“化验结果为阳性”这一个案证据,因为它看起来更具体、更活灵活现。
其实,我们不需要背什么贝叶斯公式,在解题时只要意识到基础概率的重要性就足够了。以这道題为例,在化验误诊率很高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疾病的发生率极低(千分之一)这一基础概率,就能判断出大多数化验结果为阳性的个体其实并没有患病。
琳达难题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认知学领域经常研究的著名问题:琳达难题。
琳达,31 岁,单身。她性格率真,十分聪慧。她所学的专业是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反对歧视、提倡社会公平,积极参与反核游行。下面,请根据事件发生概率的高低,给下列题目打分。1 代表最有可能发生,8 代表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a. 琳达是一名小学教师
b. 琳达在书店工作,平日里会参加瑜伽课程
c. 琳达是女权主义运动的活跃分子
d. 琳达是精神病学社会工作者
e. 琳达是美国妇女选民联盟的成员
f. 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
g. 琳达是一名保险销售员
h. 琳达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多数人会犯被称为“联结谬误”的错误。事件 h(琳达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是事件 c(琳达是女权主义运动的活跃分子) 和事件 f(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的联合,所以事件 h 的概率不可能高于 c 或者 f。所有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员都属于银行出纳员,所以 h 的概率不可能髙于 f ,但是,在研究中有 80% 的被试对 h 的概率评估髙于 f。这一类错误就是“联结谬误”。
与银行出纳员相比,女权主义银行出纳员似乎更符合对琳达的描述,但是从理性上来说,应该基于概率进行思考与判断,而不是凭相似性。
双盲实验
首先,要知道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导致病情缓解的现象。
假设研制出了一种新药,为了检验它有没有效果,研究者把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新药,对照组则吃没有治疗成分的“假药”。但是,不能告诉病人他到底是哪一组,否则,根据安慰剂效应,病人病情好转既有可能是新药的作用,也有可能是他心理因素起了作用,这样一来就搞不清楚新药是否有效。
在上面的实验中,病人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组,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真药还是假药,这是“单盲”。
但是,实验人员是知道病人属于哪一组的,这种清楚往往会导致实验人员在实验中有意或无意去“发现”或者“观望”新药具有某种“效果”。也就是说,当实验者知道哪些对象是实验组成员、哪些对象是对照组成员时,他们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期待也可能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影响到行为的测量、影响到对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排除这种影响。
于是,就有了双盲实验。在上述例子中,为了排除研究者的“期望”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解释的影响,使作为实验对象的病人和作为实验观察者的医务人员都不知道谁被给予了新药,谁被给予了安慰剂。这样,医务人员对病人服药以及服安慰剂这两种结果的观察就会更加客观,因而对新药实际效果的解释也就会更准确、更科学。
囿于篇幅,就写到这里。有人说你这个系列也太长了吧,这么多篇还没有写完?不要着急,下期再来一篇,就全剧终了。
参考资料
【1】《超越智商》,基思·斯坦诺维奇,机械工业出版社
【2】《无法证伪的理论就是耍流氓》https://www.guokr.com/article/9367/
注: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剩女的日常」。欢迎扫码关注。
这篇关于这些心智程序你安装了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