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c语言中的单向列表,双向链表,内核双向列表,及适用场景

2024-09-05 23:12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下c语言中的单向列表,双向链表,内核双向列表,及适用场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单向链表(Singly Linked List)

1.1 定义与结构
单向链表是链式存储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部分:
- 数据域:存储数据元素
- 指针域: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在单向链表中,节点通过指针域相互链接,形成一个线性结构。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向 `NULL`,表示链表的结束。

C 语言中单向链表的定义: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 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

1.2 操作与实现

插入节点
插入节点通常有几种方式:
- 在链表头插入节点
- 在链表尾插入节点
- 在链表中的某个位置插入节点

在链表头插入节点的代码示例:

void insert_at_head(struct Node **head, int new_data) {
    struct Node *new_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new_node->data = new_data;
    new_node->next = *head;
    *head = new_node;
}
 

删除节点
删除节点同样可以根据位置(头节点、尾节点、中间节点)来进行操作。

删除指定值节点的代码示例:

void delete_node(struct Node **head, int key) {
    struct Node *temp = *head, *prev;

    if (temp != NULL && temp->data == key) {
        *head = temp->next; // 如果头节点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free(temp);
        return;
    }

    while (temp != NULL && temp->data != key) {
        prev = temp;
        temp = temp->next;
    }

    if (temp == NULL) return; // 如果没有找到该节点

    prev->next = temp->next; // 解除该节点与链表的链接
    free(temp);
}
 

遍历链表
遍历链表是通过一个临时指针从头到尾遍历所有节点。

遍历链表的代码示例:

void print_list(struct Node *node) {
    while (node != NULL) {
        printf("%d -> ", node->data);
        node = node->next;
    }
    printf("NULL\n");
}
 

1.3 适用场景
单向链表适合用于需要频繁在表头插入或删除元素的场景,例如:
- 实现堆栈(栈顶元素可以快速插入和删除)
- 需要动态增加或删除元素且对内存要求敏感时

然而,由于单向链表只能向一个方向遍历,查找和插入某些特定位置的性能较差。

2. 双向链表(Doubly Linked List)

2.1 定义与结构
双向链表相比单向链表,增加了对每个节点前驱节点的引用。每个节点包含三个部分:
- 数据域:存储数据
- 前驱指针域:指向上一个节点
- 后继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C 语言中双向链表的定义: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prev; // 前驱指针
    struct Node *next; // 后继指针
};
 

2.2 操作与实现
由于双向链表的节点有两个指针,操作和单向链表相比稍显复杂,但在链表的遍历、删除和插入操作中,灵活性更强。

插入节点
在链表头插入节点:

void insert_at_head(struct Node **head, int new_data) {
    struct Node *new_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new_node->data = new_data;
    new_node->next = *head;
    new_node->prev = NULL;

    if (*head != NULL) {
        (*head)->prev = new_node;
    }

    *head = new_node;
}
 

删除节点
删除指定节点:

void delete_node(struct Node **head, struct Node *del_node) {
    if (*head == NULL || del_node == NULL) return;

    if (*head == del_node) *head = del_node->next;

    if (del_node->next != NULL) del_node->next->prev = del_node->prev;

    if (del_node->prev != NULL) del_node->prev->next = del_node->next;

    free(del_node);
}
 

遍历链表
双向链表可以从任意节点向前或向后遍历,提供了更灵活的遍历方式。

从头到尾遍历双向链表的代码:

void print_list(struct Node *node) {
    struct Node *last;
    printf("Traversal in forward direction: ");
    while (node != NULL) {
        printf("%d -> ", node->data);
        last = node;
        node = node->next;
    }
    printf("NULL\n");

    printf("Traversal in reverse direction: ");
    while (last != NULL) {
        printf("%d -> ", last->data);
        last = last->prev;
    }
    printf("NULL\n");
}
 

2.3 适用场景
双向链表特别适用于需要双向遍历的场景,例如:
- 实现双端队列(Deque)
- 实现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前后移动(如浏览器的前进/后退操作)

双向链表的缺点是每个节点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 `prev` 指针,相比单向链表占用更多内存。

3. 内核双向链表(Linux Kernel Doubly Linked List)

3.1 定义与结构
在 Linux 内核中,双向链表的实现采用了高度模块化和通用化的设计。Linux 内核中的双向链表不会直接与数据绑定,而是通过一个独立的 `list_head` 结构体表示链表节点的指针。这使得链表可以灵活地嵌入任意数据结构中。

Linux 内核双向链表的定义: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每个节点的数据存储在包含 `list_head` 的外部数据结构中。

3.2 操作与实现
内核提供了一套高效的宏和函数来简化双向链表的操作。例如:
- *`INIT_LIST_HEAD(&head)`:初始化链表头节点。
- `list_add()` 和 `list_add_tail()`:在链表头或尾部插入节点。
- `list_del()`:删除节点。

插入节点示例

struct my_data {
    int value;
    struct list_head list;
};

struct list_head my_list;
INIT_LIST_HEAD(&my_list);

struct my_data data1 = { .value = 1 };
list_add(&data1.list, &my_list);
 

遍历节点示例
使用宏遍历链表中的每个节点:

struct my_data *entry;
list_for_each_entry(entry, &my_list, list) {
    printk(KERN_INFO "Value: %d\n", entry->value);
}
 

3.3 适用场景
Linux 内核双向链表广泛用于内核中的各种模块,例如:
- 实现任务队列
- 管理内核资源
- 设备驱动程序中的资源管理

内核双向链表特别适合场景复杂、需要高度通用性和高效链表操作的场合。

4. 总结与比较

5. 选择建议
- 单向链表:适合于内存受限、操作简单、只需要单向遍历的场景,如堆栈、队列。
- 双向链表:适合需要双向遍历、插入和删除频繁的场景,如双端队列、双向导航应用。
- 内核双向链表:适用于高效链表操作、复杂系统管理场景,尤其是嵌入式系统、内核模块和驱动开发。

这篇关于linux下c语言中的单向列表,双向链表,内核双向列表,及适用场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40334

相关文章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

《ElasticSearch+Kibana通过Docker部署到Linux服务器中操作方法》本文介绍了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包括文档和字段、索引和映射,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Docker... 目录1、ElasticSearch概念2、ElasticSearch、Kibana和IK分词器部署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包括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翻译管理、前端本地化、语言切换机制以及常见陷阱和... 目录多语言国际化实现指南项目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目录结构翻译工作流1. 翻译数据存储2. 翻译生成脚本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

《Linux流媒体服务器部署流程》文章详细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的部署步骤,包括更新系统、安装依赖组件、编译安装Nginx和RTMP模块、配置Nginx和FFmpeg,以及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 目录流媒体服务器部署部署安装1.更新系统2.安装依赖组件3.解压4.编译安装(添加RTMP和openssl模块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

《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问题》在Linux系统中,将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通过逻辑卷管理(LVM)来实现,首先,需要将物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创建为物理卷,然后,将这些物理卷组成... 目录linux下多个硬盘划分到同一挂载点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硬盘插上默认的是非lvm总结Linux下多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

《Python如何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在编程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列表的相似度,尤其是当这两个列表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时,下面小编就来讲讲如何使用Python计算两个不同类型列表的相似度吧... 目录摘要引言数字类型相似度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字符串类型相似度Levenshtein距离Jaccard相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在Go语言中,有三种主要的容器类型用于存储和操作集合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三者的使用与区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基本概念1. 数组(Array)2. 切片(Slice)3. 映射(Map)对比总结注意事项基本概念在 Go 语言中,有三种主要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C语言中自动与强制转换全解析

《C语言中自动与强制转换全解析》在编写C程序时,类型转换是确保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环节,无论是隐式转换还是显式转换,都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详细探讨C语言中的类型转换机制,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在... 目录类型转换的重要性自动类型转换(隐式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显式转换)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总结与建议类型

Redis存储的列表分页和检索的实现方法

《Redis存储的列表分页和检索的实现方法》在Redis中,列表(List)是一种有序的数据结构,通常用于存储一系列元素,由于列表是有序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元素,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分页和检索功能,... 目录一、Redis 列表的基本操作二、分页实现三、检索实现3.1 方法 1:客户端过滤3.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