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I2C的基本时序,MU6050的ID读取

2024-09-05 11:44

本文主要是介绍STM32—I2C的基本时序,MU6050的ID读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前言

一、I2C基本时序的书写

二、I2C基本时序的代码

1.引脚的初始化

2.起始时序

3.停止时序

4.发送一个字节

5.接收一个字节

6.发送一个应答

7.接收一个应答

三.MU6050的应答

1.先验证下应答功能:

2.读取ID

总结



前言

环境:

芯片:STM32F103C8T6

Keil:V5.24.2.0

模块:MU6050模块


一、I2C基本时序的书写

上章对I2C时序进行了简单的讲解.

这章对代码进行书写.

二、I2C基本时序的代码

1.引脚的初始化

引脚的宏定义

#define GPIO_PORT    GPIOA
#define SCK_GPIO_PIN        GPIO_Pin_10
#define SDA_GPIO_PIN        GPIO_Pin_9

大家根据自己的连接需要,更改上面的宏就行.

void MyI2C_Init(void)//初始化函数
{/*将SCL和SDA引脚初始化为开漏模式*/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OD;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SCK_GPIO_PIN | SDA_GPIO_PIN;GPIO_Init(GPIO_PORT, &GPIO_InitStructure);//需要拉高电平GPIO_SetBits(GPIO_PORT,SCK_GPIO_PIN | SDA_GPIO_PIN);
}

2.起始时序

参考上章的内容,起始时序代码如下:

void MyI2C_Start(void)
{MyI2C_W_SDA(1);MyI2C_W_SCL(1);MyI2C_W_SDA(0);MyI2C_W_SCL(0);
}

1,保证SDA和SCL均在高电平

2.先拉低SDA线

3再拉低SCL线

具体书写的代码:补齐了上面的书写代码,参数0就是输出0.

延时10us是怕更高速度的MCU超过了I2C的频率而设置的.

void MyI2C_W_SCL(uint8_t BitValue)//SCL书写
{GPIO_WriteBit(GPIO_PORT,SCK_GPIO_PIN,(BitAction)BitValue);Delay_us(10);
}
void MyI2C_W_SDA(uint8_t BitValue)//SDA书写
{GPIO_WriteBit(GPIO_PORT,SDA_GPIO_PIN,(BitAction)BitValue);Delay_us(10);
}

3.停止时序

void MyI2C_Stop(void)
{MyI2C_W_SDA(0);MyI2C_W_SCL(1);MyI2C_W_SDA(1);
}

参考上章内容,时序是:在SCL高电平时拉高SDA

为什么第一句是将SDA拉低呢?因为在读取时可能会因为从机的拉高而不是低电平.所以这里进行一个防呆处理.

4.发送一个字节

void MyI2C_SendByte(uint8_t Byte)
{uint8_t i;for(i = 0;i<8;i++){MyI2C_W_SDA(Byte & (0x80 >> i));MyI2C_W_SCL(1);MyI2C_W_SCL(0);}
}

 时序说明:

发送一个字节,就是发送一个bit

重复8次

5.接收一个字节

uint8_t MyI2C_ReceiveByte(void)
{uint8_t i,Byte=0x00;//定义变量MyI2C_W_SDA(1);//交出SDA控制权for(i = 0;i<8;i++){	MyI2C_W_SCL(1);//拉高开始读取数据if(MyI2C_R_SDA() == 1){Byte |= (0x80 >> i);}//是1则或上。是0则跳过。MyI2C_W_SCL(0);//拉低允许从机放入数据}return Byte;
}

详情如注释

6.发送一个应答

void MyI2C_SendAck(uint8_t AckBit)
{MyI2C_W_SDA(AckBit);//写入0或1MyI2C_W_SCL(1);MyI2C_W_SCL(0);//拉高拉低结束一个字节的发送
}

7.接收一个应答

uint8_t MyI2C_ReceiveAck(void)
{uint8_t AckBit;MyI2C_W_SDA(1);	//交出SDA控制权MyI2C_W_SCL(1);//拉高SCL开始读取数据AckBit = MyI2C_R_SDA();//读取数据MyI2C_W_SCL(0);//接收结束return AckBit;
}

以上就是I2C的基本时序.

最后看下.h文件

#ifndef  __MYI2C_H__
#define  __MYI2C_H__void MyI2C_W_SCL(uint8_t BitValue);
void MyI2C_W_SDA(uint8_t BitValue);
uint8_t MyI2C_R_SDA(void);
void MyI2C_Init(void);
void MyI2C_Start(void);
void MyI2C_Stop(void);
void MyI2C_SendByte(uint8_t Byte);
uint8_t MyI2C_ReceiveByte(void);
void MyI2C_SendAck(uint8_t AckBit);
uint8_t MyI2C_ReceiveAck(void);#endif

后面我们就可以调用基本时序,来进行通讯了.

三.MU6050的应答

现在我们来验证下基本时序的功能正常与否

1.先验证下应答功能:

int main(void)
{HardWare_Init();//初始化Delay_ms(10);MyI2C_Start();MyI2C_SendByte(0xD0);//110 1000,需要左移一位uint8_t Ack = MyI2C_ReceiveAck();MyI2C_Stop();OLED_ShowHexNum(70, 28, Ack, 4, OLED_6X8);//显示应答OLED_Update();//显示函数while (1){}
}

此时如果地址正确,则显示0000,如何验证呢?只需要更改下地址,将0xD0更换下再次烧录,则显示0001.说明设备没有应答.

2.读取ID

要写一个读取函数

uint8_t MU6050_RegRead(uint8_t RegAddress)
{uint8_t Data;MyI2C_Start();MyI2C_SendByte(MU6050_ADDRESS);//选择设备地址MyI2C_ReceiveAck();MyI2C_SendByte(RegAddress);//选择寄存器地址MyI2C_ReceiveAck();/*------下面转入正式读程序-------------*/MyI2C_Start();MyI2C_SendByte(MU6050_ADDRESS | 0x01);//选择设备地址,或上1,表示接下来是从机控制信号MyI2C_ReceiveAck();Data = MyI2C_ReceiveByte();MyI2C_SendAck(1);//不继续读则给1,如果还想继续则给0;MyI2C_Stop();return Data;
}

注意:为什么代码有部分重复了

因为我们需要先选择好设备寄存器的地址后才能进行数据的读取操作

而设备寄存器又是在我们操作完后自动+ 1操作的.所以我们先指定到地址,后面再进行读写,数据不会出错.

验证:

int main(void)
{HardWare_Init();Delay_ms(10);MyI2C_Start();MyI2C_SendByte(0x3D);uint8_t Ack = MyI2C_ReceiveAck();MyI2C_Stop();OLED_ShowHexNum(70, 28, Ack, 4, OLED_6X8);//显示应答OLED_Update();//显示函数uint8_t ID = MU6050_RegRead(0x0f);//0x0F地址参数不正确,需要去查阅下正确的地址OLED_ShowHexNum(70, 28, ID, 4, OLED_6X8);OLED_Update();while (1){}
}

然后会显示正确的ID号,大家根据手册去验证下读取的是否正确.


总结

通过读取ID号验证了I2C的时序,功能.是否发现I2C也没有想想的那么难了呢?

这篇关于STM32—I2C的基本时序,MU6050的ID读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8872

相关文章

C#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命令的基本步骤

《C#连接SQLserver数据库命令的基本步骤》文章讲解了连接SQLServer数据库的步骤,包括引入命名空间、构建连接字符串、使用SqlConnection和SqlCommand执行SQL操作,... 目录建议配合使用:如何下载和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CSDN博客1. 引入必要的命名空间2.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MyBatis插入操作默认返回受影响行数,需通过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或selectKey获取主键ID,确保主键为自... 目录 两种方式获取自增 ID:1. ​​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推

Java中读取YAML文件配置信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Java中读取YAML文件配置信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读取YAML文件配置信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 目录1 使用Spring Boot的@ConfigurationProperties2. 使用@Valu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ModelMapper是Java对象映射库,支持自动映射、自定义规则、集合转换及高级配置(如匹配策略、转换器),可集成SpringBoot,减少样板... 目录1. 添加依赖2. 基本用法示例:简单对象映射3. 自定义映射规则4. 集合映射5. 高级配置匹

SQL BETWEEN 语句的基本用法详解

《SQLBETWEEN语句的基本用法详解》SQLBETWEEN语句是一个用于在SQL查询中指定查询条件的重要工具,它允许用户指定一个范围,用于筛选符合特定条件的记录,本文将详细介绍BETWEEN语... 目录概述BETWEEN 语句的基本用法BETWEEN 语句的示例示例 1:查询年龄在 20 到 30 岁

mysql中insert into的基本用法和一些示例

《mysql中insertinto的基本用法和一些示例》INSERTINTO用于向MySQL表插入新行,支持单行/多行及部分列插入,下面给大家介绍mysql中insertinto的基本用法和一些示例... 目录基本语法插入单行数据插入多行数据插入部分列的数据插入默认值注意事项在mysql中,INSERT I

mapstruct中的@Mapper注解的基本用法

《mapstruct中的@Mapper注解的基本用法》在MapStruct中,@Mapper注解是核心注解之一,用于标记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为MapStruct的映射器(Mapper),本文给大家介绍ma... 目录1. 基本用法2. 常用属性3. 高级用法4. 注意事项5. 总结6. 编译异常处理在MapSt

Springboot3+将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

《Springboot3+将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本文主要介绍纯后端实现Long/BigIntegerID转为JSON字符串的详细配置方案,s基于SpringBoot3+和Spr... 目录1. 添加依赖2. 全局 Jackson 配置3. 精准控制(可选)4. OpenAPI (Spri